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豪杰传 >

第223章

水浒豪杰传-第223章

小说: 水浒豪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进故作为难地说道:“朱贵你也知道,这段时间我军就要和辽国作战,这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等过完这段时间,等手头宽松后,再多增加你们这边的预算!”

    朱贵听到,暗中叹了一口气说:“属下也知道这段时间元帅这边压力也很大,不敢拿这件事打扰元帅你。只是钱不够的话,会影响到情报的及时收集,只怕也会影响元帅你的行动。因此属下恳请将元帅名下的酒楼青楼这些都规划到我们情报部门来,这样不但能增加一些收入,也好方便我们情报的打探!”

    以前那些酒楼青楼收入也占梁山军收入的很大一块,现在随着底盘的增大,这些收入在梁山军收入的比例却是下降了。

    要想让马儿跑的快,当然得给些草料吃。史进想了一下说:“可以!等下我写好书函,盖上印章后。你去跟蒋敬交接。现在我军已经攻打辽国了,宣传壮大我军名望,吸引各路好汉豪杰的事要抓紧进行!”

    朱贵听到欢喜地忙拱手说:“谢元帅!属下定会尽心尽力完成任务的!”

    宿太尉自从接了圣旨后,在五百禁军护卫下,带上了御酒、金银牌面、缎匹等表里之物,打起御赐金字黄旗,朝着济州走来。

    史进虽然不准备亲自来领旨谢恩,但场面上却是没有短缺。

    从济州门口到城外十里,扎缚起二十四座山棚,上面都是结彩悬花,下面陈设笙箫鼓乐。

    雇倩乐人,分拨于各山棚去处,迎接诏敕。

    每一座山棚上,拨一个都头监管。一壁教人分投买办果品海味、按酒干食等项,准备筵宴茶饭席面。

    等到宿元景到了济州城外十里处,孙立、孙新几个人跪在地上迎接恩诏。

    宿太尉看到,喊道:“都起来吧!”

    一众人当即起来上马,跟着宿元景走到济州府衙前下马。

    香车龙亭,被人抬放到府衙正堂上。

    中间设着三个几案,都用黄罗龙凤桌围围着。

    正中设万岁龙牌,将御书丹诏放在中间;金银牌面,放在左边;红绿锦缎,放在右边;

    金炉内焚着好香。

    吴用、孙立等都跪在堂前,准备接旨。

    看到接旨了,人群中都没有看到他们头领九纹龙史进的身影,宿元景脸色顿时垮下来。

    宿元景这次前来宣读圣旨,可是信心满满的。上一次是朝廷主动前来招安的,被人冷落,虽然宿元景很是生气,但终究能接受。

    这次可是梁山贼寇主动要求招安的,而且朝廷也表示出了很大的诚意,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将登州交给他们接管,但是登州的主要几个职位都赐封给了梁山的几个头领,实际上就是将登州交给他们梁山来管理了。

    在宿元景看来,朝廷已经表示出了很大的诚意。

    但是等到准备宣布圣旨了,却是看到。不但梁山贼寇头领史进没有来,就连林冲、鲁智深、武松等,宿元景知道几个梁山军中重要头目都没有来。

    来的只有吴用这个一路陪同的,以及孙立这个要接任登州团练使的家伙。

    宿元景看到这帮贼寇对圣旨这样不重视,宿远景甚至都想直接将圣旨砸在他们的头上,扭头就走。

    但想到这次他可是背负着安抚好梁山军,让他们从江南撤兵的任务,宿元景只好忍下这口气,无视那帮笑嘻嘻地围观的百姓和梁山军士兵,如常的宣读完圣旨。

    微笑着安抚了孙立等人,等到众人都退下,只留下吴用、孙立两个人时。

    宿元景对着吴用喊道:“吴知州,你们这是何意?这次招安是你们梁山主动要求的,但这次宣读圣旨,破辽将军史进竟然都不到场,简直是儿戏。你们心中还有没有朝廷,有没有圣上。莫非你们口口声声说忠于朝廷,愿为国效力是假的,当真如同那些官员说的,只是想打着招安的名头,降低朝廷的警惕,好趁机攻打其他州县?”

    吴用一脸惊讶地喊道:“宿太尉何出此言?史将军对朝廷对圣上的忠心可昭日月!”

    宿元景愤怒地喊道:“既然对圣上忠心,为什么不亲自接旨?”

    吴用摇着羽毛扇笑着说:“宿太尉,你这是冤枉史将军了。辽国狼子野心,现在屯兵边境,随时可能入侵大宋。史将军说,既然现在当了大宋的将军,自当为大宋效力,保家卫国。史将军现在已经领兵出征辽国,好解决辽军对大宋边境之危!”

    “什么?他已经出兵了!什么时候的,怎么我不知道的。他是从哪里出兵的,我们一路走来,根本没有看到大军调动的迹象,而且河北道等官员也没有大军过境的禀告?”宿元景惊愕地喊道。

    吴用也接到消息,知道李俊、张横他们已经攻克了牧羊城。

    这跨海作战,也就是第一次有偷袭的效果。被人知道了,有了警惕,再想这样轻易攻克沿海城池就可能没有那么容易了。

    再说辽国那帮人也不傻瓜,绝对会有人根据那些蛛丝马迹,猜出来的。

    所以现在也不怕别人知道了。

    吴用微笑着,微笑着淡定说:“好叫太尉知晓,为了能打辽国一个措手不及,史将军他们是坐船跨海攻打辽国的。所以你们才没有发现!”

    “跨海攻打辽国?”宿元景一脸不敢相信地喊道:“你们当真是跨海攻打辽国,没有欺骗本官?”

    吴用摇摇头说:“攻打辽国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欺骗的了太尉,不信你过几天看看,辽国必会派使者。到时可能要请太尉出言力挺史将军。别让一些宵小之辈污蔑他!”

    “如果史将军真的去攻打辽国,自然是大宋的功臣,本官自会在朝廷上维持他!只希望吴知州所说属实!”

    “句句属实,绝无虚假!”吴用一脸严肃,认真地说道。

    宿元景沉思了一下,响起一件重要的事,他说道:“史将军都甘愿冒风险,不惧危险,亲自领兵攻打辽国,为大宋效力了,那你们是不是也该撤出杭州城了,好让朝廷剿灭方腊那帮贼寇!”

    吴用点头说:“理当如此!不过宿太尉,史将军为大宋效力,不辞辛苦远征辽国。这大宋也不能亏待这样的忠臣吧!那些答应好的物资什么时候送过来呢?”

    宿元景回答道:“只要得到准确消息,确定史将军是真的领兵攻打辽国了。圣上自然不会亏待他,答应好的都会送过来的!”

    吴用高兴地说:“只要物资送来了,到时我们粮草兵械充足,杨志他们自然从杭州撤回,然后一同北上攻打辽国!”

    宿元景听到,哪里不明白。

    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朝廷什么时候将物资送过来,他们就什么时候从杭州城撤走。

    宿元景有些生气地喊道:“圣上堂堂一国之君,难道会欺骗你们嘛!答应你们的一定会送过来,你们先从杭州城撤兵,朝廷早一日能铲除方腊,江南也能早一日稳定,百姓也能少受一些苦!”

    吴用摇着羽毛扇,不说话。“呵呵呵”

    “你”宿元景等了一碗茶的时候,看吴用就是不答话。

    宿元景站起来,一摔衣袖,哼声喊道:“本官这就启程赶回去,请圣上筹集物资送来!”

    吴用忙站起来,假惺惺地说:“宿太尉一轮风尘仆仆,好歹也多住几天,歇歇脚。也好让我们有机会尽地主之谊!”

    宿元景愤愤不平地喊道:“军情如火,本官多待一天,江南多遭受一天苦难。这让本官如何住的下!”

    吴用倏然喊道:“太尉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下官佩服。来人啊,给太尉牵一匹好马,也好让太尉能尽快赶回京城!”

    “你”宿元景听到,脸色赤红地喊道:“本官就谢过吴知州的好意了,告辞!”

    “太尉大人慢走,不远送了!”吴用拱手说道。

    送走了宿元景后,一个传信兵走过来,将一封书信交给了吴用。

    “这是朱先生叫小的送来给先生的!”

    吴用接过,拆开快速看了一边后,说:“你回去告诉朱贵兄,就说吴用知道该怎样做了!”

    当天济州府衙里就有不少人走出,向着四周的分散开来。

    巨野城一家酒馆正门口的一张桌子,一个粗汉大声朝着自己的同伴喊道:“你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了?”

    “我说兄弟,你也太孤陋寡闻了吧!现在咋们山东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也不知道!”

    那个同伴的开口说道:“哥哥,我错了不成。到底咋们山东出了什么事,你就说说吧。今天这酒算我的!”

    “兄弟,这可是你说的,哥哥我可没逼你。”

    “哥哥你就快说吧!”

    “嘿嘿,哥哥我跟你说吧。九纹龙史进史元帅投降朝廷的事,你应该也知道了?”

    “当然,那天使一路敲锣打鼓地,谁还能不知道啊!可惜了史好汉,闹得这么大,到最后还是投降朝廷了!”

    “嘿嘿,那你知道史好汉为什么要投降朝廷吗?”

    “这个投降不就是贪图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嘛!难道还有其他的不成?”

    “啄啄,这史元帅当真不愧是天下一等一的好汉子。他投降了朝廷,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是为了率领他手下那一帮好汉攻打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解百年来辽国对我大宋百姓的危害。你说说这等英雄好汉该不该敬佩!”

    “上次不是说,那只是假消息嘛!”

    “什么假消息,我跟你说。现在史大元帅已经攻克了辽国一大城池。辽国正调集兵马正要去围剿他了!”

    “什么?史元帅当真是去攻打了辽国了?”

    “千真万确,绝无虚假!”

    “如果是这样,史元帅当真是不亏是奇男子。我真恨不能投入他旗下,杀辽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也好叫那帮且契丹人知道我们汉人的厉害!”

    “哼!与其在这里羡慕,还不如行动起来。哥哥我跟你说,今个跟你喝完这杯酒,我就去投靠史元帅,跟着他一起杀辽兵,收复燕云十六州。那首诗怎么写的来着,对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老子拼出性命也要赚个万户侯,省的再这里窝囊过一辈子!”

    一旁听着热血沸腾的同伴,顿时叫喊道:“哥哥说的好,兄弟跟着哥哥一起投靠元帅,豁出去赚个出身,也好光宗耀祖!”

    随着史进领兵攻打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消息散开来了,不少人听到都有了想法。

    郓城县东溪村,赤发鬼刘唐犹豫再三,还是下定了决心走进了正堂,他看到坐在正位,一边喝着茶,一边美滋滋地看着账本的托塔天王晁盖。

    刘唐走近后,拱手说:“哥哥在上,今日刘唐是来跟你告别的!”

第376章 檄文() 
之前和史进合作,经销私盐还要遮遮掩掩。自从史进势力大涨,攻占了济州以后,现在晁盖都是光明正大地和史进合作,销售私盐。

    得益于一直以来和梁山的良好合作关系,托塔天王晁盖已经是山东最大的青盐私商了。

    在史进还只是小小的一个山寨主就和他扯上关系,帮着他搞到生铁,回报就是现在每年十万两银子的收入。

    这让托塔天王晁盖一直很敬佩自己的目光。

    只要再多干几年,只怕这山东除了史进外,就是自己最富有的。振兴晁家的愿望这打小的愿望眼看着就要实现了。

    正当晁盖盘算着,自己是不是该再大胆一点,跟史进商议,再包购多青盐,然后销售外地去,例如河北道时,却是突然听到自己的得力手下刘唐竟然要走了。

    干这种私盐贩卖的,怎么可能会没有对手,会没有打家劫舍的强盗。

    刘唐武艺高强,又敢打敢拼,正是因为有着他率领的护庄队保护,这么多年以来自己的私盐生意才没有遭遇大的挫折。

    听到刘唐要走了,晁盖慌了,他急忙问道:“刘唐兄,怎么突然就要走了。莫非是我晁盖有什么怠慢的地方?你说出来,晁盖定会向你道歉,也定会改进!”

    刘唐忙摇头说:“晁天王不要误会,你仗义疏财,多年以来出手大方,并没有怠慢刘唐的地方!”

    晁盖听到顿时有些不满地说:“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走?”

    刘唐叹气说:“不敢瞒晁天王,刘唐是准备投奔九纹龙史进!”

    听到刘唐要投奔史进,晁盖一阵烦恼地喊道:“好好的投奔史进那厮干嘛,他都已经投降朝廷,甘愿当朝廷的爪牙。现在朝廷奸臣当道,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得伸展。还不如在我这里逍遥自在过日子的好!”

    刘唐摇摇头说:“好叫晁天王知晓,史好汉原来投靠朝廷,是为了带领手下攻打辽国,收复燕云。抛弃个人私利,视到手的高官厚禄不顾,甘冒风险领兵去攻打辽国,完成我们汉家男儿多年的夙愿。晁天王请看,这是史好汉叫人写的檄文!”

    晁盖接过刘唐递过来的书信,打开一看。只见书信上写着:“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史进谨破辽将军之名布告天下:契丹狼戾不仁,残害生灵。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狼子野心,窥窃神器,罪恶充积!神州北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心中自不平,侠客度桑乾。今奉天子,大集义兵。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持三尺青锋,不破幽州终不还。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看到檄文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持三尺青锋,不破幽州终不还。’这句话,晁盖都忍不住一时热血沸腾。

    如果早几年,说不定晁盖真的会丢下现在的一切,跟着史进去打辽国。但现在晁盖只能收起檄文感叹道:“我倒是小瞧了这史进,当真是一等一的好汉子!”

    刘唐也是赞同道:“史进当真是一等一的好汉子,这等人物才是我辈该敬仰的大英雄大豪杰。刘唐要跟随他一起打辽国,纵横关外!”

    虽然晁盖看过那檄文,也是忍不住激动,但他可不喜欢自己得力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