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豪杰传 >

第166章

水浒豪杰传-第166章

小说: 水浒豪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地不少官员为了迎合道君皇帝赵佶的喜好,都拼命搜刮民脂民膏,同时中饱私囊。这就导致北宋末期农民被剥削的越来越严重,起义也越加频繁的缘故。

    吴用根据这段时间接触的政务,说道:“大哥,虽然通过道家的宣传解释,会让不少人消除对我们的误会。但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施政方针的话,依旧不能将我们和贼寇区别开来。虽然我们现在还不适合打出造反立国的旗号,但我觉得该明确提出我们的施政政策。只有这样大哥在文人世子眼中才不是只会作乱破坏的贼寇,是有本事治理天下的明主,才能吸引文人士子的注意和认可!”

    史进问道,“那你觉地提出怎样的政策才能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和认可?”

    吴用想了下说道:“现在蔡京秉承王荆公的新法弄得天怒民怨,大哥,我们可以施行旧法,这样可以获得元祐党人的好感。”

    朱武反对说:“当年王荆公要变法,就是因为朝廷已经到非变不可的地步。蔡京会上台也是如此。沿用旧法,无法维持朝廷用度。要是我们提议施行旧法,不过是萧规曹随,很难打动那些有志之士的!必须提出更好更适合的税赋法,让文士看到我们的治理本事,才能得到那些文士认同和支持的!”

    听到朱武反对自己的主意,吴用有些不满的说:“你能想到更好的税赋实施办法吗?”

    “这”朱武顿时没法反驳了。

    史进听到吴用的主意陷入了沉思。

    该提出怎么样的政策,才能符合现在的情况呢?

第288章 新田地税赋制度() 
史进等人自称是梁山好汉,没有骚扰过百姓,更是惩处了不少恶贼,和恶绅村霸,庇护了一方百姓。

    所以史进等人在普通百姓中名气很大,上梁山投靠史进的百姓很多。

    但灭亡祝家庄、曾头市这些行动,让史进、梁山军在地主豪强、文士眼中就和其他贼寇没什么区别,只会打家劫舍,只会破坏,不会建设。

    以前史进为首的梁山军没有攻占城池,基本上都是窝在梁山,这和文士没有太大的关系。大部分文士也就是在偶尔在闲谈的时候会聊起梁山,但很多的时候都是忽视。

    但现在梁山攻占城池,就直接影响到地主豪强、文士这些人了。

    对贼寇没有好感的地主豪强、文士对史进等人当然不会有好的评论。

    他们认为这些贼匪可以逞一时之雄,但绝对没有办法动摇朝廷。在朝廷大军的围剿下,史进等贼寇一定会被消灭的。

    古代社会议论基本上就是掌控在文士手中。

    他们对史进不满,认定史进一定会败亡,影响到百姓对史进对梁山的看法。

    梁山贼寇一定会被朝廷灭完,自然不会有几个百姓愿意往火坑里跳了。

    再加上史进以前虽然庇护了一方百姓,但更多的是梁山附近的百姓,和其他地方的百姓没有太多关系。

    史进既不能获得文士的支持和认同,又没有给百姓带来好处,自然在这段时间,就算史进和梁山军军纪严明,但百姓最多也就是不给史进捣蛋,没有热烈拥护史进。

    史进在招募兵马,人才来投靠这几个方面遇到困难的根本原因。

    经过吴用的提醒,史进才明白必须提出合适的政治主张,这样才能让自己从一个山贼的身份洗白,变成文士口中有能力逐鹿天下,有能力治理天下的“天命之主”

    就如同当年的李自成,没有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多次被官兵围剿战败。直到提出“均田免赋”口号时,立马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史进拼命的从自己脑海里回忆着有自己看过的书中,关于政策,当然最重要的土地税赋的知识。

    李自成的均田免赋?

    不说提出这种政治主张的起义者到最后没有一个是成功。

    单单要是自己敢提出这钟断地主豪强,以及大部分文士统治基础的政策。立马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必然是会齐心要消灭自己。

    不单是他们会反对,只怕自己手下也会反对。

    自己手下这些人可是都在期盼着跟随自己打下江山后,能当一个地主老爷,福泽子孙。

    要是自己跟他们说,兄弟们,大家跟着我打天下。夺取江山后,我们要大公无私,将天下田地平分给百姓。

    只怕自己手下大部分人立马就炸了,背弃自己。

    回忆起历史书上曾经讲过的明朝时期有名的张居正变革,史进感觉也就这个更靠谱,更适合现在的情况。

    史进说道:“现在税赋复杂繁琐,官吏可以舞弊的地方太多了。不如化繁为简,不按人口,只按照田地。把各州县的人头税、徭役以及其他杂税通通取消,只征收一种田税,而且只征收实物。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你们觉得这样的税赋可以行的通吗?”

    朱武听到眼睛一亮,说:“大哥,这方法好。人口却是流动的,一旦户册遗失,要核算也不容易。土地却是固定在那里的,清丈核定都容易。最重要的是只有一种税收,没有其他杂税的话,那些官吏就算剥削百姓,都没有借口!”

    吴用听到沉思了一下说:“大哥,只征收一种税的,那收入会不会大大减少,能覆盖支出吗?而且这田税收多少合适?只征收银子的话!”

    史进虽然是三流大学毕业,但好歹也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家伙。

    史进知道以后商税以及个人收入税才是大道,以后农业税基本上是取消了,甚至国家还会不少的补贴。

    当然现在就取消农业税是不现实的,最起码还要靠着农业税来囤积粮草,保障军队粮食的供给。

    史进说道:“暂时先按亩折算十税二的比例缴纳,日后再根据情况改动比例。当然单靠田税是支撑不起支出的。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发展商业。无商不富!”

    吴用听到惊讶的喊道:“提倡商业?大哥,不行。先秦曾提倡商业,但百姓逐利,大力发展商业后,大量的百姓弃农经商。造成田地荒芜,粮食缺少,社会动荡。”

    高深的理论很难解释的清楚,史进用最简单的方法说道:“先秦时期,百姓才有多少?地广人稀,要是百姓丢弃田地去经商,自然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粮食缺少。但现在百姓有多少?田地才有多少?是百姓多还是田地多?”

    “这”吴用想了想看过的书籍后说:“现在是百姓多过田地?”

    史进说:“秦汉时期一个百姓平均下来可以种植十几亩地。但现在你看一个百姓能分到一亩地吗?这多出来的百姓,你让他干什么好?总得让他们有活干,能吃饱吧!大宋赵太祖是用‘养兵’的方式,将无业的百姓编入军队,希望能养起这些无业百姓,减缓社会不安。但现在你也看到了,这给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当然吴用兄说的那种情况,也是有道理也很有可能出现的。但凡是都过犹不及,过度压制商业不行,过度发展商业也不行。这必须有一个度,合适的商业发展程度能稳定社会繁荣。过度的商业发展就会造成社会危害!至于怎样才是合适的尺度,日后我们积累多了经验,就能找到平衡点了!”

    其实过度不过度,就是供需问题。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

    不过就算这最单间的道理,对朱武、吴用他们来说还是太复杂了。

    也许我应该将大学学过的宏观经济学记录下来,说不定日后我史进就会成为经济学之父,留名青史。

    史进还在幻想着抄录宏观经济学,留名青史的美梦时。

    朱武说道:“至于是轻商,还是重商这以后再说。我觉得大哥提出来的这赋税制度很好,应该大力推广,同时宣扬出去,让百姓和文士看看大哥绝对不是只会打砸抢夺的贼匪,而是治世的明主!”

    吴用点头说:“确实是,我们可以从沂州开始实行大哥所提出来的新的税赋制度,同时让公孙胜帮忙宣传出去。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明白这新的税赋的好处,让他们能衷心拥护大哥!”

第289章 期望与失望() 
确定了新的税赋制度,吴用突然想到一件事说:“大哥,这税赋是确定下来了。但以我们以什么名义发布!”

    “什么名义?”史进听到愣了一下说,“直接发布就是了。有什么问题?”

    吴用摇摇头说:“大哥,所谓言不正名不顺。大哥你颁布的这些税赋,需要一个名义来确定其合法性。不然怎么让百姓缴纳税赋?以我看,大哥还是公开称王的好!”

    吴用话刚说完,朱武却是反对道:“我觉得现在还不是适合,按照计划,趁着朝廷兵马在江南和方腊纠缠不休时,向东攻占密州、莱州。登州,好巩固和扩张我们的领土!在这之前,还是尽量不要惹火朝廷大军的好!”

    听到朱武反对自己的意见,吴用顿时有些不满,他感觉朱武是在刻意打压自己。

    吴用喊道:“山东靠近京城太近,而且有盐铁之利,现今的形势下,无论大哥如何低调收敛,朝廷都不会放过大哥你的。不如豁了出去,公开称王。而且大哥不称王,这弟兄们都没有个名分,心里都不踏实!大哥要是称王了,还可以凭大哥的威望,吸引远近豪杰纷来投附,壮大我们的声势。”

    看到自己手下两个又要吵起来了,史进喊道:“好了,不要吵了。现在还不是称王的时候,不过吴用也说的有道理。这样吧!折衷一下,我自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样也算有个名头安抚人心,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志向。而且又不会和朝廷闹成势不两立的样子。“

    “天下兵马大元帅!”吴用沉思了一下会儿说:“安抚弟兄们以及手下士兵的话也够了。但要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颁布施行新的税赋却是很勉强。”

    史进不在意的说,“天下之事不可能尽如人意的,况且什么名分大义也就是对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文士才有用。对百姓来说,什么名分都是虚的,只要谁能保证他们的安全,让他们能吃饱饭,他们就会支持谁!如果不是因为现在只有文士阶级中才有大量的治理之才,我才没兴趣去迁就这帮人!”

    吴用看到史进都不想那么快称王,于是喊道:“那好吧,暂时大哥就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颁布新的税赋!”

    “既然同意了,那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收取税收!派人尽快通知裴宣、蒋敬他们,同时也要让百姓知道。”史进喊道。

    商量好政策后,不一会儿就有十几个士兵拿着一张白纸黑字的告示贴在了四处的城门处墙壁上。

    每个城门处还有一个士兵拿着铜锣铛铛敲响,将周围的百姓目光都吸引过来后,这个士兵大声喊道:“乡亲们,快来看看,快来瞧一瞧啊!天下兵马大元帅体恤你们百姓生活不易,决定取消各种杂税,徭役,以后只收取田税了!”

    那那些围观的百姓听到只收一种田税,惊愕地喊道:“什么?只收田税!那人头税这些以后都不收了?”

    那士兵喊道:“当然还有商税,不过那个就跟你们多大关系了。你们农民以后只需要缴纳一种田税。不收人头税、不收“耗米”等杂税,统一只收田税,按亩收税!”

    听到士兵肯定的答复,一个种田的百姓着急地问道:“那田税收多少?”

    士兵昂着胸膛自豪地说:“都说我家元帅体恤你们了。你们都听好了!以后田税按亩收十税二!同时大将军也说了永不加赋!所以你们以后就不用缴纳那么多的税,也不用再辛苦去服各种徭役了!”

    北宋末,除了正常的两税(夏、秋)外,还需要交纳“耗米”

    官府为了弥补粮食运输过程中的消耗,向农民征收的一钟税赋,名为“耗米”。

    还要交纳“引钱”、“纳醋钱”、“户长甲帐钱”,甚至农民打赢了官司还要交纳“既胜欢喜钱”。

    各种杂税花样繁多,让百姓背负着沉重负担。

    听到士兵喊新的税赋制度后,那些围观的百姓听到顿时轰动了。

    在一阵欢呼中,城门处摆字摊的一个落魄书生皱着眉头大声喊道:“天下兵马大元帅是谁?还有他凭怎么有权决定这样收税,朝廷何时同意过?”

    周围的百姓听到那书生的话,顿时反应过来。

    是啊,这所谓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凭什么有权这样干,这要是朝廷不同意,怎么办?

    他们都竖起耳朵迫切地想听这梁山军的解释。

    那个梁山军士兵大笑起来喊道:“哈哈哈天下兵马大元帅就是我家大头领九纹龙史进,现在沂州可是我家大元帅做主,这税收自然是我家大元帅说了算。现在天下这么乱,日后都说不定会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大家不用担心,只要我家大元帅一日在,这沂州的税收就按照大元帅的方法来收!”

    听到这大元帅就是梁山贼首史进,这税收只是那个他自己定出,在场的百姓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虽然这九纹龙史进当真不亏仁义之名,会体恤百姓。

    这税收要是真的如同这所谓大元帅说的交纳,而且永不加赋的话,那对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天大福音。

    可惜这大元帅只是一个贼首,他在的时候,他还能做的了主。他要是战败了,这以前该怎样收税,还是照样那样收税。

    要是他当了皇帝该有多好。这样我们也不用受那昏君的剥削了。

    一时间,听到那新的税赋的百姓都感叹连连。天子不体恤百姓,一个强盗头子却是体恤百姓,这世道真的是

    除了临沂城外,史进还派出了几十个传令兵骑着马从临沂出发,向着兖州、济州跑去,沿路经过村庄都会贴出告示,大声呐喊,宣传新的税赋。

    随着这新税赋的消息传播开来,顿时在山东境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百姓、文士都在争论这新的税赋。

    在这新的税赋产生巨大的影响时,公孙胜也回到了蓟州二仙山紫虚观,拜见了自己的师傅罗真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