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帝萌萌哒 >

第95章

皇帝萌萌哒-第95章

小说: 皇帝萌萌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当官的都是江南道的人。朕其他的子民就会被摒弃在外,他们入仕无望,必然离心离德,朕又该如何收场?”

    面对着李观棋的问题,赵普根本就无法回答。因为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个层面,虽然他心里还是认为李观棋有点儿危言耸听,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李观棋所说的那种可能。

    望着哑口无言的赵普。李观棋接着说道:“不管是江南道人还是其他各道的人,都是大乾人,都是朕的子民。

    现在其他各道的文化不如江南道是个事实,如果朝廷取士时,放任这种差距不管,这本身就是不公平。

    圣人曾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难道就不明白这个道理?”

    李观棋一席话将赵普的哑口无言,低头惭愧,月儿也是连连点头。其实,还有着更深一层的理由李观棋并没有说出来,因为有些话当皇帝的是不能说给臣子听的。

    李观棋嘴上说的吓人,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老百姓除非是走投无路了才会造反,因为考试考不过别人,顶多游游行、发发牢骚,扯旗造反还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如果李观棋现在不刹住这种趋势,那么终归会有一天,朝局之中都将是江南道的官。

    当皇帝的最忌讳的是什么?就是臣子结党。乡党就是最容易结成的一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乡之间相互照顾一下根本就是人之常情,照顾的多了,拉帮结派也就在所难免了。到那时,朋党也就形成了,国家的稳定也就将被破坏。

    诚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李观棋现在是皇帝,他所要考虑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某个人或是某些人,为了整个天下的稳定,他必须用看似“不公正”的方法来将这次看似“公正”的科举扭向真正“公正”的路线上去。

    话说到现在,秦敏中和赵普都已经明白,今科的榜单肯定是要改了,赵普现在已经被李观棋说服,倒不会再行反对。但是秦敏中却还有着其他的顾虑,略一沉吟,便说道:“皇上,这榜单更改的事情,是否要告诉杨伯正和林白一声啊?”

    李观棋轻声一笑,说道:“公勉,朕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既然他们没有徇私舞弊,朕自然不会治他们的罪。但是,这改榜单的事情却不能先让他们知道,不然以杨伯正那股子傲劲,他就是拼着头上的乌纱不要了,也会和朕打擂台的。朕没那功夫去和他斗嘴皮子。何况,他是天下文坛领袖,朕也未必说的过他!”

    顿了一下,李观棋接着说道:“还是先想想怎么解决这各地文化水平差异的问题吧!”

    秦敏中略一沉思,然后说道:“臣以为,朝廷今后可以饬令其他各道官府加强文教之事,由朝廷拨款,多建府学、县学,再从江南道多延请些儒林名士赴各地讲学教授,假以时日,各地文教差距,必然缩小。”

    李观棋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这些计策虽然不错,但是都是需要时间的,而科举三年便举行一次,总不能下次还要这般揭开名字之后再改榜单吧?”

    秦敏中老脸微微一红,低头说道:“臣惭愧。”

    李观棋将身子朝椅背上一靠,略显疲惫的说道:“这也怪不得你,朕现在也是没有想到什么好法子啊。”

第七十八章 分区划线(3/5)() 
月儿在旁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皇上,论理呢,臣妾是不能妄议朝政的。但是主忧臣辱,皇上烦心,就是我们这些做臣下的耻辱”

    李观棋眼睛直直的盯着月儿,疑惑的说道:“你这么长篇大论的,到底是要说什么啊?”

    月儿俏脸微微一红,说道:“臣妾想到了一个法子,也不知是否可行”

    李观棋的眼睛亮了起来,急切的说道:“这不本来就是在商量嘛,你有什么好主意,快说来听听!”

    月儿挺了挺丰满的胸膛,说道:“刚才皇上说揭开名字之后再改榜单,提醒了臣妾。臣妾想,各道的生员前来参加考试都是糊了名字的,分不清东西南北。江南道的生员学问好,既然今科能出这样的问题,那么一会还是会这样。不如,让各道的生员依其籍贯,分开进行考试,然后分开评选,这样不就避免了他们之间的不公平竞争了吗?”

    月儿的这个法子,李观棋一听便明白了。这和他前世所处时代的高考分区划线就是一回事嘛,为什么这么明显的好主意,自己就愣是没有想到呢?

    “好,很好!这主意妙。小小的一个勤政殿机要秘书,委屈你了,要不是因为你是女人,朕立刻就让你进内阁。”李观棋高兴的连连击节赞赏道。

    旁边的秦敏中和赵普则是一脸的黑线

    一直到四月初一。这份由大乾朝皇帝李观棋亲自作弊的乾伟元年恩科进士榜单才最终出炉。

    李观棋采取了宏观上的绝对平均主义,新的榜单之中,虽然仍是江南道的生员最多。但是人数已经降到六十八人,其他各道也都有生员得中。

    此次乾伟恩科,最倒霉的当属李良纯,他的文章开始被杨伯正和林白评为状元,其后东方睿等人复核时,也认为绝对是前三名的水平,就是李观棋自己看了也觉得确实是好。

    但是李观棋却仍是将李良纯从榜单之上划了去。因为他是江南道的人,而且他亲口告诉李观棋。他不想当官。李观棋虽然也觉得于心不忍,但是权衡之下,仍是成全了他。

    有倒霉的人,便也有幸运的人。最幸运的人就是唐梓风。状元总是要有人来做的,首先他本来就是榜眼,其次,李观棋认识他,也很喜欢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他不是江南道的人。

    林元奎也是幸运的一员,因为他在试卷中大谈“先王之法不可倚,新皇即位,当革而新之”之类的马屁话。他本来是排在二甲,但是复核的时候,东方睿等人对他这种大力支持皇上新政的言辞非常欣赏。直接把他提到了探花的位置上。

    李观棋虽然不是很喜欢林元奎,但是他文章写的确实不错,而且话说的也很讨李观棋欢心,同时他也不是江南道的人,所以索性又把他往上提了一名,直接成了榜眼。

    皇榜公布的当天。天降倾盆大雨,大街上瞬间便已水流成河。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也在为那些本该榜上有名的江南道生员而哭泣。

    因为是初春时分。这样的大雨,让空气之中都透着一股子阴寒,大家都纷纷的躲在家中取暖。但是偏偏有两人骑着快马来到了狮子山脚下的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杨伯正的府前。

    两人都是一身蓑衣,头戴斗笠,看不清形貌。马到门前,二人翻身下马,牵着马儿到了滴水檐下,系好马匹,这才走向大门。

    “什么人?”守在门内的大内侍卫厉声喝道。

    前面那人解开蓑衣,里面赫然是一身明黄,那两名大内侍卫神色一肃,连忙抬首上望。却听那人轻轻一笑说道,“怎么,才几天没在宫里当值,就不认得朕了?”

    两名大内侍卫这才认清这冒雨前来的正是大乾朝的皇帝李观棋和大内侍卫统领贺子铭,急忙便欲行礼。

    李观棋轻轻一摆手,说道:“不用跪了。带朕去见杨伯正。”

    杨伯正刚刚吃过晚饭,因为禁足,他也懒得在院子里走动,正躺在椅榻上休息,只穿了一件居家道袍,忽地听到脚步声,还以为是门外守卫的侍卫。张开眼睛一看,才发现是皇上来了,连忙站了起来,问道:“皇上怎么来了?”

    李观棋摆了摆手说道:“坐着吧。朕来是告诉你,今科的榜单已经公布了。”

    杨伯正并没有坐下,而是急切的问道:“公布的可是原来的榜单?”

    李观棋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榜单已经改了。江南道的生员由原来的二百一十六人变为了六十八人。”

    “什么?”杨伯正的脸色瞬间变的煞白,哆嗦着嘴唇说道,“臣真的错了?可是,林大人不能也看走眼了啊?臣等绝对没有徇私舞弊!”

    “浩端,不要激动。先坐下。”李观棋笑着说道,“朕并没有说你们有徇私行为嘛!”

    “既然皇上认为臣等并没有徇私,那为何要更改榜单?”杨伯正脸上一副的不解。

    李观棋于是将此前同赵普所讲的道理又讲了一遍,最后笑着说道:“朕是天子,朕所要关心的整个大乾的所有子民;所要维护的是万里江山的稳定。还望浩端能够理解!”

    “臣不理解!”杨伯正听完李观棋的话语,不但没有点头赞同,反而更加气愤,吹着胡子说道,“如果臣确实有徇私舞弊,偏向了江南道的考生,那么皇上就是将臣满门抄斩,臣也绝无怨言。如今既然证明了臣是清白的,那么榜单决不能更改。否则还有何公平可言?”

    李观棋没想到杨伯正居然会这么倔,自己已经跟他解释的很清楚了,他还是要辩上一辩,当下也沉声说道:“其他各道的生员才学不如江南道是有原因的,如果置这些原因于不顾,非要让他们和占据得天独厚优势的江南学子同场竞技,这本身就是不公平。”

    “开科取士,择优录取,哪里来的不公平?皇上法外量情取士才是不公平!”杨伯正就仿佛一头老犟驴,毫不让步的说道。

第七十九章 帝王之道(4/5)() 
李观棋这两天尽忙着给这个解释,给那个解释了,心情也很烦躁的慌,听了杨伯正的话,也恼了,怒道:“择优取士看起来是公平,但是现在各地文化水平有差距也是明摆着的事实。你所谓的公平,其实只是对江南道的读书人公平而已,放到整个国家,他就是不公平。

    如果继续按照目前的标准来进行取士,那么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朝廷将会被江南道的人完全把持,到那时,只怕这天下也就要乱了!”

    杨伯正毫不相让,继续折辩道:“皇上这是在强词夺理,危言耸听,同为大乾子民,为何不能采用同一标准?”

    李观棋叹了口气,说道:“同一标准就一定公平啊?江南道的人书读的好,但是其他的也未必就好啊。”

    杨伯正摇了摇头说道:“朝廷取士凭的就是文章,不比读书比什么?”

    李观棋发现杨伯正虽然年龄挺大了,但是这口才却依然犀利,自己还真有点儿辩不过他,但是这场辩论自己又是不能输的,只好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说道:“朝廷开科取士,为的是能够让天下读书人倾心所向。适当的照顾一下其他各道的生员,更有利于天下的稳定和百姓的归心。一场考试的公平与否和江山社稷的稳定和平比起来,孰轻孰重?浩端不会分辨不出来吧?”

    “如此而言,皇上也是承认更改榜单才是不公平的了?”杨伯正抓住了李观棋话中的把柄。立刻进行攻击。

    李观棋气的胸中发闷,没好气的说道:“公平,什么才叫公平?你杨伯正世代公侯。出生便锦衣玉食,从来没有为读书的事情操过心吧?可是有的人家,一辈子也没钱请先生,一辈子也没机会读书识字。这叫公平吗?这天下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

    杨伯正也是气的发抖,喷着唾沫星子说道:“老臣就是不明白,为什么皇上明知道现在做的事情不公平,还是要做呢?”

    “啪”的一声。李观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道:“杨伯正。你不要这么胡搅蛮缠好不好?是,你是在维护这场科举的公平,你没错,朕本来也没有说你错!可是朕为了大乾江山社稷的稳定。朕有错吗?”

    “这?”杨伯正冷静下来一思量,李观棋确实也没错啊,只是大家所站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李观棋见杨伯正说不出话来,便稍微放缓语气,接着说道:“你没错,朕也没错。但是现在在我们两个之间,只能选择一个。我们是不是该舍小家而为大家呢?一百多人的江南学子和三千多万的大乾子民比起来,他们就是小。”

    杨伯正沉思了几秒,就在李观棋以为他已经明白了自己所说的道理时。他又开口了:“皇上这还是在强词夺理。同样是皇上的子民,江南道的学子,一样是十年寒窗。皇上怎可因为要照顾其他道的学子,便扼杀了江南道学子的梦想,毁了他的一生?”

    李观棋气的直翻白眼:“得,刚才说了半天全白费劲了,这老哥绕着绕着又绕回来了。”眼见这说理实在说不服杨伯正,李观棋只好退而求其次。试图动之以情,“浩端!你就真的不能体谅朕的一番苦心吗?”

    “非是臣不体谅皇上。”杨伯正继续急火火的说道。“这是大义之争,请恕臣无礼,臣是站在大道这边的,大道要比皇上更为重要。”

    “狗屁大道啊!”李观棋终于彻底爆发了,“你整个就是一缺心眼,还大道呢?轻重缓急都分不清楚,还在这谈什么大道,你也配?”

    “皇上!”杨伯正气的胡子都撅起来了,“皇上是九五之尊,天下典范,怎么能口出污秽之言?实在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皇帝怎么了?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气急了也会骂人,这跟斯文扯不上半点儿关系。还什么天下文坛领袖?朕看你是读书读傻掉了。”李观棋一口说完,然后直接回头转身冲贺子铭说道,“咱们走!让他继续呆在家里闭门思过,啥时候想通了,啥时再来见朕!”

    这场辩论,李观棋知道自己是没法说服杨伯正了。他是实用主义者,而杨伯正适合做学问,活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面,真正能引导这世界,能造福于百姓的,永远不会是杨伯正这种人。他如果能最终想明白过来,那么冲着他的身份,李观棋还得继续用他,可是如果他一直想不通,李观棋也不嫌再找一个大学士有多么的麻烦。

    出了杨府大门,李观棋扳鞍上马,刚欲扬鞭,又想了起来,回身冲守在门口的大内侍卫说道:“你们盯紧一点,别让杨伯正寻了短见。他要是死了,朕饶不了你们!”

    镶了蹄铁的马蹄踏在雨后的石板路上,哒哒的响,一路之上,李观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