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帝萌萌哒 >

第143章

皇帝萌萌哒-第143章

小说: 皇帝萌萌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只会让死去的人死的毫无价值”

    李观棋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冷哼了一声说道:“上百号有头有脸的大臣,其中还有几位是朕倚为臂膀的中枢重臣,见识居然还不如你一个女孩子。真不知他们的书都是怎么读的,敢情读书都读傻了!”

    天色还没放亮,便有一个一个的太监出了内城,挨家挨户传旨去了——乾伟皇帝要举行临时大朝会。

    百官虽然不知道李观棋突然把大家都召集起来为的是什么,但是多多少少都能猜到肯定和兵甲研究所的事故有关。

    果然,在百官行过三跪九叩大礼之后,李观棋发话了,“今儿叫大家来。主要是和大家商量商量怎么表彰在兵甲研究所事故中死难的有功之士!谁有好的建议,尽管说来!”

    “哗”的一声,群臣之中顿时起了躁动。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他奶奶的,每次开这大朝会,都跟赶集似的,说了多少遍也没用,这帮读着圣贤书长大的家伙咋就连这起码的素质都没有呢?”李观棋望着底下叽叽喳喳的文武百官,皱着眉头。在心里嘀咕着。

    大臣们商量了一番,东方睿率先出班奏道:“臣等昨日联名上奏的‘请罢兵甲研究所事’。不知陛下可曾阅示?”

    “朕不曾见!勤政殿的奏章都堆成山了,朕一时之间哪里能够批阅殆尽?”李观棋耍起了无赖。

    “那臣等现在便面奏圣上!兵者。凶器也,为圣人所不取”东方睿不愧是正牌子进士出身,竟然要当场将昨夜李观棋所看的那份奏折背诵出来。

    “今儿不谈这事儿!”李观棋打断了东方睿,略显不耐烦地说道,“朕刚才便说了,今儿是要讨论怎么表彰死难之士的!不是跟这有关的事情,暂且先放到一边吧!”

    “臣等所奏,与此事息息相关,不可不奏!”东方睿继续着自己的思路,说道,“兵甲研究所制备火器,乃是欲夺天地之造化,故而招致上天惩罚,所遇难者虽令人悲痛,然实不宜予以表彰!”

    “啪”的一声,李观棋一巴掌拍在龙书案上,腾地一下站起身来,怒道:“放肆,他们在用自己的才华,为大乾研制最先进的武器,以守卫我们的国土与人民!你居然说他们是受上天惩罚?是何居心?上天会惩罚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人吗?”

    “这?”东方睿没有想到李观棋会反应如此激烈,受惊之下一时语塞,竟不知道如何反驳。

    秦敏中是不赞同东方睿等人的观点的,俗话说死者为大,人都死了,再去说三道四本来就不地道,而且这兵甲研究所归根结底是李观棋的主意,甚至所有的经费都是从他自己的腰包里面出的。先不说裁撤兵甲研究所之后,大乾朝没有了神兵利器,在外交上的劣势;就是裁撤不裁撤也似乎轮不上大臣们来说话,因为这兵甲研究所到目前来说,其实都不算是大乾朝的正式机构,他根本就是皇上私人的。所以,在东方睿等人找他一同署名时,他并没有随波逐流。

    此刻眼见李观棋果然因为这事儿而暴怒,他不愿看见皇上和中枢大臣闹矛盾,便出班说道:“表彰死者之功,既可慰藉英灵,亦可增加人们的敬意!臣赞同陛下的意见!”

    “臣也附议!”赵普也出班奏道。

    “臣也附议!”这次走出来的是徐权。

    朝中的大臣们多数都是墙头草,随风倒的,现在眼见三个中枢大学士中两个赞成,一个不赞成的还挨了训,谁都知道现在风是往哪儿刮了。于是顿时“臣也附议”的话语声此起彼伏!

    东方睿、林白和陆空海等人本来还想“据理力争”来着,看到这种一边倒的局面,也顿时生出一股子的无力感,只好选择了“闷声大发财”。

第一百八十五章 封驳之权() 
眼见众人没了脾气,李观棋便再次开口说道:“都说说吧,看看怎么表彰好?”

    徐权出班奏道:“臣认为陛下应该对此次事故中的死难之士追赠官爵,厚加抚恤。”

    李观棋摆了摆手说道:“仅仅追赠官爵,不足以震撼天下人的耳目!”李观棋早已经决心要给死难者以更大荣誉。

    徐权一愣,下意识地问道:“陛下意欲何为?”

    李观棋站起身来,朗声说道:“朕要命人在紫金山上,修建忠烈祠,将此次为国捐躯的兵甲研究所属众的牌位供入其中,且以后凡为国尽忠者,都要查明其姓名籍贯,将牌位供于祠中。每年春秋二季,朕亲率诸王百官入祠祭奠,朕亲手奉香,诸王行鞠躬礼,百官行跪拜礼”

    百官听了李观棋这番话,都不禁吃了一惊,秦敏中虽然是带头赞同表彰死难之士的,现在也不禁说道:“陛下,这,这似乎太过礼敬了!”

    李观棋慷慨而言道:“若能让人知道死去有意义,则人人勇于效死,远胜于追赠官爵,朕不认为有什么过与不过的。”

    秦敏中想了一会儿,终于点点头说道:“臣附议!”

    “臣也附议!”赵普率先响应。

    东方睿眼见中枢府的三个大学士自己又被闪到了一边,生怕长此以往下去,自己会被彻底边缘化,便也无奈的说道:“臣也附议!”

    李观棋见此情形,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微笑,刚想正式下旨,却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大声说道:“臣不同意!”

    众人都是一惊。心道:中枢府的三位大学士都同意了,谁还这么不开眼地反对,问题是不同意又能怎么滴?皇上和大学生都定了的事,其他人反对还有个屁用啊?可是当众人看到了说话的这个人时,却又全都不说话了——反对的人是陆空海!

    看到反对的人是陆空海。李观棋不由地苦笑了一下:这个陆空海还是他发掘的人才呢,现在居然当着这么多人和自己唱对台戏。问题是,他这个对台戏还唱的自己没有脾气。

    别看陆空海仅仅是个五品官,但是他是监察学士啊,掌着封驳之权呢,上可封还诏书。下可驳正百官章奏。也就是说,现在这个要建忠烈祠的事情,虽然自己这个皇帝和中枢府都同意了,但是如果他这个监察学士不认同,仍是不能办!

    秦敏中和赵普心里也是咯噔一下。看陆空海那表情,显然是绝不会同意建造忠烈祠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枢府仍是坚持要建忠烈祠的话,十有*会发生大乾朝官制改革以来的第一次三驳的情况!

    李观棋看了看陆空海的表情,一时之间也有点儿发懵,他倒不怀疑陆空海的人品,因为这是封建社会固有的思想所致。陆空海也只是在维护他心中的“法礼”而已。在陆空海的心目中,学生还好说,工匠和军士都是下层贱民。怎么能够为他们建祠,还让王公大臣去祭拜他们呢?

    李观棋是一心要让此次事故中遇难的众人死得其所的,但是此时此刻再坚持下去,就要承担三驳的风险了。陆空海的性格,他还是比较了解的,只要直接继续坚持。这哥们肯定会给你连续三次驳回的。一旦百官廷议站在陆空海那边,自己这个皇帝丢不丢面子还在其次。中枢三大学士现在可都是支持的,难道还真让他们集体辞职?就算廷议之后。辞职的是陆空海,那也不是他所乐于见到的。

    事情发展到现在,秦敏中等人都已经不方便再发言了,李观棋沉吟良久,决定还是得先弄明白陆空海到底是怎么想的,所以他口气略缓,徐徐问道:“陆卿为何如此态度强硬地非要反对建忠烈祠呢?”

    陆空海亢声说道:“陛下,臣并不反对建立忠烈祠,也不否认兵甲研究所诸人,为国尽忠,其情可悯,但是臣以为,兵甲研究所遇难诸人入祠忠烈祠礼制过隆,人君奉香,诸王鞠躬,百官跪拜,近于僭越。国之大典,岂可轻下于人。”

    “原来是因为这个!”李观棋失笑道,“人死为大,礼敬一点儿又有何妨呢?”

    陆空海激动地说道:“何者为礼?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怒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皇上设忠烈祠,以君拜臣,安能称之为礼?”

    李观棋直接气乐了,这些读着孔子的书长大的人,辩论起来嘴皮子是一个比一个利索,自己不过说了一句,陆空海便又整出这么一大堆的孔子曰圣人云的。但是他也不打算跟陆空海来一场辩论,一来,君臣当庭折辩,说出去也不大好听,二来,他也真没有说服陆空海的信心。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沉吟着说道:“那朕和诸王入忠烈祠免礼如何?”

    “以官拜民,犹是大典。”陆空海犹自毫不退让。

    李观棋也恼了,他老早便因为官民平等的问题和几位中枢大学士起过争论,现在见陆空海仍是这副论调,安能不气?当下沉声说道:“国家优待忠烈之士,与圣人教化有何冲突之处?你陆空海百般阻挠,意欲何为?

    监察学士,官卑位重,为的是什么?为的便是希望尔等不要在乎自己的官职,敢于用自己的官职来博得名誉。但是,凡事就怕过犹不及,此次设立忠烈祠,中枢、各部都是赞同的,你要是真心为社稷,真心为百姓,便不应坚持一己之偏见,难道是为了博取强项之虚名吗?

    是,你监察学士可以驳回朕的圣旨。可是你要知道,你最多只能驳回三次,现在你已经用了两次了。朕现在再退一步,忠烈祠春秋二祭,改为一祭,你若仍然认为此举不妥,大可再度封驳。正好百官都在,也不用再费事另找他日进行廷议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贪了() 
陆空海眼见李观棋动了真怒,看来这忠烈祠之事,皇上也是铁了心要办的了,而且自己两次封驳,皇上两次退让,已经是给足了自己的面子,再坚持下去,廷议的结果也未必能比现在更好,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可能就此终结,那么自己的抱负也就难以实现了。想到这儿,口气一软,说道:“如若陛下与诸王不拜,且每年一祭,臣也不反对!”

    李观棋又环顾了一下殿中众臣,笑道:“众卿以为如何?”

    “皇上圣明!”众臣一起欠身回道,只是神情心思,却各不相同。

    这么一场关于荣誉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因为是皇上亲自督办的事情,所以忠烈祠的建设也是分外的神速,在死难者七七之前,忠烈祠落成了。

    在盛大的悼念仪式结束之后,李观棋又再一次走进了忠烈祠。此前的仪式上,诸王百官都在,他身为皇上,不能行礼参拜。现在只剩下他自己了,他想好好地想死去的人道个歉——如果不是自己的粗心大意,这些人是不应该死去的。

    李观棋走进祠中正殿,正要低声祷告,却突然发现旁边角落里,还有一个人正在伏地无声的哭泣。

    李观棋以为是死难者的亲属朋友,便轻轻叹息一声,低声说道:“死者已矣,还须节哀为是。”

    那人听到李观棋说话,抬起头来,见了李观棋的模样,顿时脸色一变,吃惊的说道:“校长?”

    因为是要以私人的身份祭拜死难者,所以李观棋并没有穿龙袍。这名青年居然能够认出自己来,而且称呼自己为“校长”,想来应该是金陵大学的学生了,便点了点头说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独自在此哭泣?”

    那名学生低着头,轻声回答道:“学生叫公孙子涵。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难得你如此重情义,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会心存感激的。”李观棋随口说道,但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急问道,“你说你叫什么?”

    “公孙子涵!”那名学生再次低声回答道。

    “是你研制出了黄油火药?”李观棋急问道。

    “是我”公孙子涵拼命咬着嘴唇,但是泪水仍是滚滚而下。

    李观棋已是明白了为什么公孙子涵会独自一人在此哭泣了。因为他和自己一样,心中都充满了内疚和悔恨,他非常明白这种内疚和悔恨会将一个彻底击垮的,他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他低声说道:“刚才你没有回答朕的问题。但是朕明白你的心思,你是因为自己发明了黄油火药而感到内疚,是吗?”

    “呜呜呜”公孙子涵双手掩面,以头触地,已是泣不成声。

    李观棋说道:“你是觉得他们的死,都是你造成的是不是?”

    “是。”公孙子涵低声说道,话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如果不是我。他们都不会死,呜呜呜为什么死的人不是我?为什么?”

    “你抬起头来,看着朕!朕有话跟你说!”李观棋沉声说道。

    “校长!”公孙子涵泪眼朦胧地抬起了头。

    李观棋望着公孙子涵说道:“其实最该被责备应该是朕。因为害死他们的罪魁祸首是朕,而不是你!”

    听到李观棋说罪魁祸首是他自己时,公孙子涵不禁瞪大了双眼,“校长?”

    李观棋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难道不是吗?是朕把你们一个一个劝进了兵甲研究所,也是朕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比黑火药威力更大的火药”

    公孙子涵急忙说道:“这怎么能怪校长呢?我们都是自愿加入兵甲研究所,因为我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而兵甲研究所就是实现我们理想的地方”

    “是啊,你们是在追求理想!可是朕在追求什么呢?”李观棋苦笑着说道。“朝中的大臣们上书说要治赵正的罪,说他的做法有干天和。可是如果真有人做了有干天和的事情,那个人也应该是朕,而绝不是你们中的任何一个。”

    李观棋似乎在和公孙子涵说话,也似乎是和忠烈祠的英灵们解释,“火药的力量,朕比你们每一个都清楚,就是因为清楚它的力量,所以朕才会那么迫切地想要得到它,才会那么地急功近利,而忽略了其中的风险。

    他们都说我大乾是天朝上国,可是周边各国哪一个不对我们垂涎三尺?为了能够睡个安稳觉,我大乾的军队人数已经到达了四百多万,八个人就养一个兵啊!老百姓已经不堪重负了!只有拥有了武器上的绝对优势,朕才可以后顾无忧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