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帝萌萌哒 >

第11章

皇帝萌萌哒-第11章

小说: 皇帝萌萌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普再叩头道:“臣该死,臣之前有私心,这是欺君之罪,伏请皇上严惩。”

    李观棋说道:“朕不怪你。真的,起来吧。”

    赵普慢慢站起身来,缓了缓神,说道:“臣愚昧,之前未识龙颜,才有上次的胡言乱语。今日才知道皇上乃百年不遇之圣主,对当前形势又岂有不知之理?臣所能做的,便是为皇上拾遗补缺。”

    李观棋听赵普如此说法,知道自己已是收服了此人,便问道:“依你看,当今朝里有几股势力?”

    赵普沉声道:“三股。”

    “哪三股?”李观棋追问道。

    赵普果断地说道:“祖东来一党,何柱国一伙,还有极少一部分的中立派。”

    “朕的势力呢?”李观棋听了赵普的话,稍微有点郁闷。

    赵普一低头,说道:“恕臣直言,皇上目前只有名分,并无势力可言。”

    李观棋摸了摸下巴,说道:“没势力就没势力吧。你先给朕说说这个祖东来这班人,为什么你管他们叫党?”

    赵普答道:“祖东来官居尚书左仆射兼门下省侍郎,管着尚书和门下二省,又是三朝元老,门生故旧遍布天下,朝中大半的官员都是他的党羽,惟其马首是瞻,连中书舍人权判中书省事姚弼光都是他的人。可以说三省都是他的势力范围。

    之前穆宗皇帝在位时,他尚有有些畏惧,如今穆宗已逝,皇上年纪又轻,在祖东来的心目中估计已经是无人可以钳制他了。而且祖东来的儿子是兵部侍郎,亲家是羽林卫大将军,皇城之内的兵马俱在其手,一旦祖东来异心萌动,皇上有祸在旦夕之虞。臣以为,为今之计,当对祖东来速作处置。”

第二十四章 秋风细柳营() 
听了赵普的话,李观棋眉头一皱,问道:“祖东来他难道还敢有异心吗?”

    赵普答道:“现在还不敢,但并不代表以后不敢。现在他的手里只有大内侍卫和羽林卫两只近卫兵马,人数不足三千人,可京师却驻扎着二十余万的禁军,这也是他暂时不敢动的原因。”

    李观棋接口道:“想来这二十万禁军的兵权是由何柱国掌握着了。”

    “虽不完全是,但也差不多。”赵普踏前一步,说道,“京师的禁军主要驻扎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江北大营,驻有十一个都司,总兵力近二十万人,这十一个都司的指挥使有九个曾是太尉何柱国的部下,而且能调动江北大营驻军的虎符也在何柱国手中,可以说江北大营基本就是被何柱国所控制着。”

    李观棋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是听说京师三分之二以上的部队都被一个外臣控制着,还是不由地抽了一口冷气。暗自庆幸掌握兵权的何柱国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略静了静,又问道:“另外一个地方在哪儿?兵权又在谁的手里?”

    赵普答道:“京城的另外一支武装力量是驻扎在玄武湖的骁骑卫,下辖五个千户所,共有五千六百人,提督是冯玉华。此人是个典型的中立派。”

    “骁骑卫?”李观棋眉头一抬,急问道。

    “是的。该营人数虽不多,但因为全是骑兵,所以战力绝不容忽视。这股力量还是应该以拉拢为主。”赵普对骁骑卫的战力显然是比较推崇的。

    “必须滴。”李观棋嘴角荡漾着不为人知的微笑。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大亮呢,李观棋就起床了。倒把伺候他的宫女太监们弄的不知所错,还以为记错了上朝的日子呢,因为他们都知道,不是早朝的日子,李观棋都喜欢睡到很晚才起床洗刷的。

    当困劲儿还没过去的唐茂听到李观棋让他准备马匹去骁骑卫驻地的时候,唐茂立刻就醒困了,他也实在是服了李观棋这位主子了,整个是想一出是一出啊,这外面还下着濛濛秋雨呢,着急上火地去军营干嘛?难道是出事了?可看皇帝的面色不像啊。大着胆子说道:“皇上想去检阅骁骑卫,先容奴婢去跟他们打声招呼,好让他们做好接驾的准备。”

    “打什么招呼?朕现在就去。”李观棋果断地说道。

    “那奴婢去准备銮驾。”

    “你这奴才是越来越不会伺候了啊。朕让你备马,你备哪门子的銮驾啊?”李观棋笑骂道。

    “是。奴婢这就去备马。”

    李观棋在穿越前就很喜欢骑马,还专门去马术俱乐部学习过。所以,骑马对他来说可谓是驾轻就熟。

    冒着秋雨,带着贺子铭等二十余名侍卫,李观棋骑着白马直奔玄武湖而去。

    玄武湖,位于乾王朝的都城东北城墙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十公里,湖内有五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又有桥或堤相通。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游览胜地,但是大乾朝却把这个地方选作了京城最精锐的部队骁骑卫的驻地。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深秋十月,湖中已是红稀绿瘦,残荷凋零,更兼雨洒秋池,愁波涟漪,一片肃杀景象。

    李观棋带着贺子铭等人来到这儿的时候,只见整个湖区都被栅栏围着,一面被雨水打湿了的大旗在寒风中抖动,上面绣着一只长着翅膀的凶恶豹子,仿佛真要乘风翱翔一般。影影绰绰地可以看到营内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军士正在进行操练,不时有口号声传过来。

    李观棋见偌大的营区,井然有序、戒备森严、号令肃整,不禁冲贺子铭点头称赞道:“看来这冯玉华还是有几分能耐的嘛。”

    贺子铭见骁骑卫军容如此整肃,也精神振奋地说道:“是啊。皇上是突然驾临,他们不可能知道消息。想来这骁骑卫平素都是如此的了。”

    二人还欲再点评几句,却突然听到前边传来一声断喝:“什么人竟敢在此骑马?难道不知道营前骑马是犯了死罪的吗?下来!”

    李观棋身后的侍卫们,哪个不是骄横惯了的?立刻便有人打马上前喝道:“瞎了你的狗眼,这是当今万岁爷,也给你下马?”

    不料那名军士并不害怕,只是冷冷地说道:“本军未曾接到通知。”

    那名侍卫见这军士居然连皇帝都敢拒之门外,不觉怒火上升,扬起鞭子,就要抽过去。却被贺子铭一把托住了胳膊,向那名军士说道:“确实是皇上驾到了,速速搬开拒马,打开营门,宣冯玉华出来迎接御驾。”

    那士兵还是不为所动,把脸一扬,说道:“对不起,在本军中只听冯将军号令!”

    听到这句,贺子铭也怒了,喝道:“大胆,皇上御驾你敢不迎?”

    李观棋见状忙把贺子铭叫住,说道:“别介,不知者不罪嘛。咱们确实没跟人家打招呼,怪不得别人。”

    “那我们怎么办啊?皇上。总不能就此回去吧?”贺子铭还有些气不过。

    李观棋嘿嘿一笑,说道:“朕从来就不会做无功而返的事情。把这个拿给他们看。”说着话,从怀中掏出一个明黄包袱来。

    贺子铭接过来一看,也不由神情一变,他没想到皇上居然随身把玉玺带来了,忙恭恭敬敬地把包袱打开,双手将玉玺高高举起,朗声说道:“大乾朝皇帝传国玉玺在此,速传冯玉华接诏,皇上要进营观兵,命他速速前来接驾!”

    守门的军士虽然没见过玉玺,但见此情形也知道十有*真是皇帝到了,忙说道:“请大人稍候,小的立即去禀报冯将军。”

    约莫过了十多分的功夫,就见一名旗牌官飞速跑了过来,站在营门口,大声说道:“提督骁骑卫军务总兵官冯将军恭请皇上入营!”

    贺子铭见冯玉华竟只派了一名旗牌官出来接驾,自己反倒在营中等着皇帝进去见他,不由火气上涌,当场就要发作。却见李观棋早已翻身下了马,朝营中走去。众侍卫见此情形,谁还敢说什么啊,只好乖乖都下马,护着李观棋踩着泥泞,深一步浅一步地朝营中走去。

第二十五章 帝王心术() 
李观棋一行直走到距离中军大帐不足百米的时候,才见一名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穿着褪了色的军衣的中年将领大踏步走了出来。古铜色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面相也就三十来岁,但是仔细瞅瞅,额角上已经有好几道皱纹了。

    只见这名高瘦的中年将领走到李观棋面前约十步远的地方,嘎然停住,也不跪拜,只是双手一抱拳说道:“皇上,臣戎装在身,请容臣以军礼相见!”

    贺子铭再也忍不住怒气,暴声喝道:“冯玉华,你不要太放肆!”

    李观棋却叫住贺子铭,冲冯玉华微微一笑,说道:“准了。陪朕四处走走看看。”

    冯玉华昂首道:“请皇上检阅。”

    李观棋一边走着,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冯玉华聊着天,“营中现在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怎么样?”

    冯玉华答道:“全营共有在册官兵五千六百二十八人,战马五千匹,骡子五百匹。”

    李观棋听说竟有如此多的马,几乎每名士兵都有一匹马,不禁很是高兴,笑道:“既如此,冯将军就给朕等表演表演如何?”

    冯玉华心中暗笑这位皇帝没有常识,但嘴上还是客气地说道:“皇上今儿来的不巧,这天上下着雨,马匹容易打滑,速度太快的表演不大方便,不过臣可以安排骑兵阵法演练。”

    李观棋一听下了雨不方便表演,心下便有些失落,心道,难道这骁骑卫也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但从这军容军纪来看,这支部队应该也是大乾朝的部队中的佼佼者了。既然来都来了,实际的东西看不上,看看骑兵的表演也算聊胜于无了。便点点头说:“你看着安排吧。”

    随着冯玉华一声令下,一千名黑衣黑甲的骑兵齐聚在校场之上,开始了阵法演练。其实在这个地方,是没有骑兵发挥的空间的,何况今天还下着雨,所以冯玉华能呈现给李观棋看的,也不过就是让骑兵走走方阵,变变队形之类的阅兵上常见的那一套。

    李观棋虽然感觉并没有自己期待中的那么好,但是看到骑手们和马的协同度都非常好,也不由地微微点头,毕竟汉民族的骑兵向来都是不咋地的。

    李观棋在冯玉华的军中足足待了一上午,直到了该用午膳的时间才离开。在回宫的路上,李观棋问贺子铭:“你怎么看冯玉华这个人?”

    “此人桀骜不驯,目无君父,臣以为皇上应该治他以大不敬之罪。”贺子铭对于冯玉华的狂妄还是耿耿于怀。

    李观棋哈哈一笑说道:“朕倒不怪他这一点。朕看中的是他会带兵,今天你也看到了,骁骑卫的兵可以称得上是虎狼之师。”

    贺子铭急急道:“冯玉华虽有治军之才,但是倨傲如此,非为臣者所为啊。”贺子铭其实对冯玉华并没有成见,只是对李观棋太过忠心,所以对于冯玉华今天的种种行为始终不能释怀。

    李观棋回头望了望玄武湖方向说道:“你如果认为冯玉华真的如此倨傲,那么你还是高看了他。”

    贺子铭疑惑地问道:“臣不懂皇上的意思,还望皇上明示!”

    李观棋冷笑道:“据朕观察,冯玉华今天的桀骜表现是故意所为。”

    “故意所为?臣就更不懂了。”

    “你是个直肠子,当然不懂得这些官场政治中的龌龊手段了。”李观棋狠狠地抽了胯下坐骑一马鞭,接着说道,“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除了在营外的那些,其他的都是冯玉华故意让我们看的。他在知道朕来了之后,居然还稳坐中军大帐,等着朕走过去见他,如你所说,这不是臣子所为,而且他见朕的时候明明未披战甲,却故意以军礼相见,等等的这些,他都是在故作姿态。”

    贺子铭皱眉道:“冯玉华为什么要这么做啊?他想造反不成?”

    “造反?再借他三个胆子他也不敢。”李观棋冷笑一声,接着说道,“他是个聪明人,知道凭他手里的那点儿兵翻不了天,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势力在这朝局中也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这是借机向朕炫耀实力,向朕施压,希望朕能多给他点儿好处。”

    贺子铭默默无语,他实在想不到冯玉华居然还有这层心思,他更想不到自己眼前的这位年纪轻轻的主子竟又能将事情看的如此透彻。小小年纪,哪儿来的这种帝王心术?难道真是真龙转世?

    正在胡思乱想,却又听李观棋笑道:“也好。冯玉华今天的故作姿态让朕对他也放了心,说明他还是把宝押在朕身上的,只是胃口比较大而已。”

    贺子铭接道:“皇上打算怎么封赏他?”

    “封赏?”李观棋嘴角一紧,咬着牙说道,“他倒是想要封赏,可朕什么也不会给他,照样让他乖乖地对朕效忠。真正忠于朕躬的人,朕自然会用真心待他,但若是跟朕耍这种政治手段,朕也自有非常手段应对。算了,先晾晾他再说。对了,林白那边有消息回来没?跟突厥人的谈判才是眼下的大事。”

    李观棋在为突厥人操心的同时,西突厥的沙罗可汗这几天心情也不大好,因为时间已经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草原上已经下了第一场雪了。如果在第二场雪之前还不能结束这次的战争,那么他就只能承认失败,率部队返回大草原,冬天的游牧民族是不能打仗的。

    他在恼怒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见到大乾朝前来议和的使者的同时,还兼带着后悔在秋季出兵,以前都是选择在春季出兵的。

    归根结底西突厥的国力是不可能消灭大乾朝的,甚至是三个月以上的战争也是打不起的。双方交战,经济往来都被切断,吃亏的始终是突厥人,这次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了,西突厥的茶叶已经快耗尽了,据下面的人反应,连达干(突厥高级武官名)级别的官员都已经供应不上了。这种植物的叶子在大乾朝人眼里,只是一种饮料,但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却是生存的必需品,是生命之泉。

    沙罗可汗之所以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消灭大乾朝,却还是发动战争,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大乾朝输往西突厥的茶叶太少了。既然正常贸易不够用的,他就只有通过战争来进行掠夺,而大乾朝的军队向来是不堪一击的,很容易就能实现以打促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