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吴掌柜 >

第330章

极品吴掌柜-第330章

小说: 极品吴掌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都是你出的馊主意,你看我这豆花还怎么卖得出去。”梁红英见到一脸笑意的吴永麟,忍不住像个小媳妇薄嗔薄怒的开始埋汰起对方来。

    看着豆花面上红艳艳的油泼辣子,吴永麟想笑笑不出来,连日来他也摸清楚了这位豆花大嫂的脾气,吃软不吃硬,还容易脸红,吴永麟随手将刚刚从猪肉摊上挑来的一吊猪下水丢给了梁红英,示意她把这东西处理了,他自己则找来一个大盘子,一点一点的将豆腐桶中表面那层还没渗到底的红辣子舀到了大盘子中,不紧不慢和对方聊着:“这事我只能负一半的责任,你喜欢吃油泼辣子,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欢啊,那些不喜欢的到喜欢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还好我今天来有所准备,就帮你将功补过吧。”

    看着捏着鼻子左看右看不知道对那串猪下水如何下手的梁红英,吴永麟不得不找来一个木盆,放入冷水,盐巴,用一根筷子反反复复的灌洗那臭不可闻的猪下水起来。梁红英此刻心里完全是另外一番感受,这个不图什么的知府似乎对她好的有点过头了,难道他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那周围一定埋伏着暗哨了,只是试探了几次后,根本就不是她想象的那么复杂。对方也回答的直白,看她们两个女人拉扯着俩孩子,家里还没一个男人,真挺不容易的,想诚心帮她们一把,让她们把日子过得好一点,吴永麟都这么说了,心硬的像块石头的梁红英不得不虚与委蛇的接受了对方的帮衬。就拿油泼辣子这事来说,她在狮子楼是见过的,听说小小的一罐子都卖到了五两银子,梁红英算过一本帐,每天他们能卖出二百多碗豆花,一碗收一个铜子,除开成本,他们一天出摊也就赚100个铜子,那一罐油泼辣子,都够他们摆上两个月了,第一次看见吴永麟拿出来的时候,她打定主意想把它转手卖给狮子楼的老板,这样再怎么也能白赚几两影子,只是她眼里的如意算盘却没逃过吴永麟洞明的眼睛,当着她的面立马就去掉磹口的泥封,并让梁红英尝了尝,也不知道是这东西太贵,还是这东西实在太对她的口味,梁红英当时就着油泼辣子吃了两大碗豆花,最后还意犹未尽。吴永麟后来送了她一些红艳艳的用来做油泼辣子的‘干辣椒’,并告诉了她溅油泼辣子的方法,嘱咐她放心使用,这东西它那里有的是,梁红英这才把这东西看得不再那么金贵,昨天摊子上喜欢这东西的人实在太多,忙得她手忙脚乱的,她今天一横心,也为了省事,直接将一罐子新溅的油泼辣子眼睛都没眨一下就倒了进去,今天来的客人,偏偏又是想吃清淡一点豆花的,梁红英这才傻眼了,一直到吴永麟来,一碗的豆花都还没卖出去,更是得罪了不少的客人,她急的甚至差点哭出来,看见那个让她生出一种复杂情绪的身影,那一刻她居然平静了下来。

    接下来的一切完全超出了梁红英的想象,这个吴大人从旁边借过来一口炒锅,将剁得稀碎的猪下水就着葱,姜,蒜末,辣椒末炒了起来,当过往的路人闻着那又香又臭的猪下水,好些忍不住涎面吞口水的早已凑上来询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价吃豆花,附送一份猪下水。”满脸汗油的吴永麟对来往的客人一一耐心的作着解答。

    这些人原本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当第一个人落座到摊摊上尝到了第一碗油光水滑的福利后,平时只会吃一碗的客人吃得口滑,忍不住又吃了一碗,不到半个时辰,梁红英的豆花早已卖得干干净净。

    “你总得换点花样,一种东西再好吃,总得吃腻。还有你弄出来的油泼辣子,自己别擅作主张的往桶里放,你找个碗和勺子装一些,放到桌子上让客人自己去加,这样不喜欢的喜欢的都有了选择,回头客才会越来越多。”吴永麟用梁红英递给他的帕子一厢擦身上的汗油,一厢教她一些做生意的小诀窍,顺便将最后一碗加了猪下水的豆花推到了梁红英的面前。

    “尝尝吧,品一品我的手艺怎么样?”

    梁红英这些日子也知道了这位吴大人的脾气,为人爽利,说一是一,不会和对方来虚的那套,加上梁红英实在也想尝一尝这位吴大人的厨艺,看着那些客人吃得稀里哗啦的,早已眼馋吞口水好多回了。刚往嘴里舀了一口,一股其妙的感觉由她舌尖上的味蕾传遍至全身,和大多数客人一样,她甩开了矜持,一会的功夫,那碗豆花一点不剩的顺到了她的胃里面,脸上一副意犹未尽的馋样。

    “明天我们还卖这个行吗?买猪下水的钱我出。”

    “好吃?”

    梁红英羞颔的点了点头,似乎因为自己还想吃猪下水拌豆花的心思被吴永麟看穿而不好意思。她急忙腾转到那堆被清理回来的脏碗面前,神不守舍的刷着那些碗。她现在是既想见这个吴大人,是又怕见到这个吴大人,担心心里的那簇火因此而慢慢熄灭。

    现在她和豆花大嫂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豆花大嫂负责磨豆腐,白天在家带两个孩子,梁红英则负责卖豆花,分工明确,反而省了不少的事,这个主意自然是旁边的吴永麟帮她出的,最终得梁红英点头才行啊,结果是梁红英隔三差五的都能见到吴永麟,对于吴永麟的小狡黠,梁红英却生不出一点的怨愤。

    “猪下水不能经常卖,偶尔让客人尝尝鲜就行了,要不然你们负担不起,客人吃得嘴滑了,你不卖给他吃了,反而引来一堆怨言,对你们以后的生意也会有影响,至于明天还有人问起猪下水这事,你就给客人说家里杀了一头猪,家里人不喜欢那东西,就当送给客人的福利,至于什么时候再次有这样的福利,你含含糊糊的说个大概的时间,让他们心里有个盼头,这些回头客也就再也不会离开你的摊摊了。”

    “你做生意真是一把好手,可惜”

    “身不由己,家父以前总觉得商人属于三教九流中上不得台面的,逼着我去考了功名当了官,我如果和你过日子,绝对会在成都府开出最大的一间酒楼。”

    说者无意,听着有心,红着脸的梁红英在那一刻心里对这种似乎虚无缥缈的事情格外的笃定,甚至为世上多了一个贪官,少了一个成功的酒楼老板而可惜。

    “现在也并不晚。”梁红英这句话完全没过脑子就说了出来。

    吴永麟不置可否的盯了她一眼,幽幽的说道:“来不及了,以前欠下的债,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还得清。”

    两个人之间同时保持着一种长久的沉默,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似乎形成了一种僵局。

    “今天你们回家试一试米豆腐,配方在这里,我衙署里还有很多事情,我就不在你这里耽搁了,而且也容易惹来闲话,反正今天也大功告成了,你也早点回家多陪陪孩子,和大嫂多在这上面花点功夫。”吴永麟首先打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说完解下腰上的围裙,吹着口哨,乐滋滋的离开了,梁红英等吴永麟一走便将那‘米豆腐’的配方紧紧的捏在了手中,然后将竹筒中的钱倾倒在桌子上,反复数了又数,今天好像又赚了不少。一种滑稽或者称之为悲壮的想法不自觉的从梁红英脑海中冒了出来,等钱赚够了,安顿好平儿和大嫂一家,她准备在豆花中下毒,和吴永麟同归于尽,至于到时候能不能下得去手,她心里也越来越模糊了,这个昔日的仇人,居然成为了她能说得上话的知音。

    吴永麟回到衙署的时候,苏康生早已在那间画室中等候多时,只不过他的身旁却坐着一位不速之客。

    “素秋,什么时候来的?”

    庞素秋脸一红,苏康生故意装作没听见,找了个由头,灰溜溜的离开了,吴永麟这才知道自己刚刚这一行为似乎太过于孟浪了,当着一个外人叫庞氏的闺名,这完全是让对方难堪。

    今天庞素秋穿着一身素雅的白色绉纱丝裙,脸上画着淡妆,鬟发随意的披在肩上,只不过依然裹不住她那姣好的身段,凹凸有致,人比花娇,让吴永麟忍不住又多看了一眼。

    庞素秋轻嗔了对方一眼,收敛了一下心神,这才将来意说了出来:“还不是老爷子拉不下那个脸面,让我来向你打听一下,你那个三千里都巴不上的亲戚吴承恩《西游记》的手稿又寄来没有?我看大人似乎愁眉不展,那我不妨给你讲一个好消息,老爷子将《西游记》的手稿给成都府私底下经营小报的掌柜看过了,他们愿意出高价买后续的故事;只不过我觉得这样好的故事,何必便宜了外人,我们何不自己办小报,活字和雕版的手艺人我都帮你找好了,这事只要你点头,其它都包在我们身上。”

    吴永麟玩味的盯了对方一眼,似乎庞素秋是受某人所托而来,他也不说破,既然这事万事俱备,就没必要拖着了,他爽快的说道:“素秋,你既然都来了,就没必要让你再跑一趟,这事今天就这么定下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这份小报只连载故事,后期我们才放一些其它东西进去,价格也不能太贵,印小报纸我那里也有现成的,等会我写个条子,你直接派人去取就成了,至于小报的名字,你觉得《新青年》怎么样?”

    庞素秋没发现这位吴大人居然会当场拍板,事情做得这么爽利,对于事无巨细安排得妥妥贴贴的吴永麟,自然又生出了另外一番想法,只不过她反应也特别快,按着吴永麟的建议补充了一句:“《新青年》几天一期?每期该印多少份?”

    吴永麟低吟了一会,出了一个折中的主意:“我们先试着印个二百份出去试试效果,后面再具体商定。”

    庞素秋玩味的盯了一眼吴永麟,烟视媚行的说道:“那位吴承恩先生恐怕得快马加鞭写书稿才行了。”

    “这个你绝对可以放心,《新青年》只要卖得好,我保证他误不了事。”吴永麟这才知道上了庞素秋的当,只不过这在庞素秋听来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两人彼此心照不宣。

第599章 庞素秋的社交能力() 
    “大人,我看你似乎心神不宁的,如果有什么难处,不妨讲出来,素秋在成都府地界上来来往往的也认识了一些贵人,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多一个人多一条路,多一个人出主意,大人也能歇下来。”

    “我可以信任你吗?”吴永麟突然很郑重的盯着庞素秋,和他平时嬉笑的样子判若两人,庞素秋神情一凛,半开玩笑的答道:“大人如果愿意和我们同舟共济,我们也不会半道将您推下水。”

    “新草市你应该也听说了吧?”

    “这事已经在成都府传遍了。”

    “你们黄家有没有兴趣入一股?我批一块最好的地给你们。”

    “只是我听说那一片不太平,晚上还闹鬼。”

    “你相信吗?”

    商人对商机的把握比普通人要敏感的多,正所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方家、薛家、余家、黄家更是这里面的翘楚,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长期占据成都府财富排名前十位中的四席,黄家虽然已经大不如黄进忠在世的那几年,有吴知府这层关系,也勉强进入了钱十。这几年也另外冒出了几个特别耀眼的大户,一位是袍哥会的尚熙文,这里面自然有转运使尚敬的暗股,另外一位是四川唐门的后起之秀阮知非,这人八面玲珑,完全是一个奇世商才,黑白两道通吃,单凭自己这份敢打敢拼的能力,已经让其他人望尘莫及,而且这两家第一次进榜便进了前五,让人刮目相看。还有老牌的几个富户,开青楼起家的秦楼的秦三山,楚馆的楚五岳,还有一个是管理着西蜀整个铁钱铸造的提点铸钱司司事钱万三,若不是他那个太过招摇的儿子将钱万三的老底捅了出来,其它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钱万三以前居然有那么大一番辉煌战绩,朝廷每年对提点铸钱司是有任务量的,完成不了会被罚铜,钱万三走马上任以来,凭借过人的本领,将西蜀地区的每年的铁钱一文没少的上缴,甚至多次帮朝廷解决了陕西、山西几路的钱荒难题,凭借朝廷的恩恤,钱万三将成都府所有的手艺人招揽到一起,修房补瓦,造桥铺路,甚至连各家各户门前挂的灯笼,一副竹筷他们都有所染指,钱万三可以说把手艺这一行完全吃透了,只不过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钱万三始终排在末尾,有心人都知道钱万三有意避嫌,自然也不说破。和钱万三这些年一起掉尾巴的是一位隐形富豪,被人称之为无名氏,成都府很少人知道有这么号人。

    今天一大早,方德懿、薛发财、余景年居然同时上了黄家的门,现在新草市的消息几乎传遍了整个成都府,只是进一步的消息,他们硬是在吴知府这道密不透风的墙外没打听到任何有用的,他们自然也就坐不住了,拐弯抹角,苦口婆心的劝了黄臣可很久,黄臣可最终抹不开他们的面子,恰好也要去找吴永麟谈西游记后续手稿及小报这件事,便让庞素秋这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顺便来衙署向吴永麟打听一下新草市的消息。这些年陆路出川几乎被山匪阻断之后,吴檗这些年也出过几次兵,只不过那些山匪像剪不断的野草,来年春风吹又生。像这一次集体迁坟这么大的动作,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方德懿、薛发财、余景年自然也察觉到了这里面的不寻常,是不是意味着吴檗准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彻底靖平成都府周围越来越嚣张的山匪?然后为新草市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先开草市,再剿匪,还是先剿匪,后开草市,这里面的差别就大了。草市开了,剿匪不成功,一切的投入将打水漂,剿匪成功,再开草市,那时候再下手,那地价可就完全不同了,或者有他们没想到的吴檗对这次草市计划的某些特别的安排,保险起见,同样为了占得先机,也为了黄家的将来,庞素秋这才临危被认命为四大家族的开路先锋,来探探知府大人的底。

    “真有鬼,难道大人不会找几个道士和尚来驱鬼?”庞素秋试问道。

    “如果真的是鬼,那这件事就好办了。”

    庞素秋敏锐的察觉到了吴永麟话里的言外之意,既然不是真的鬼,那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