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75章

大明领主-第75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排是建宁府副总兵蔺养成,炮兵参将赵泗阳,台州府副总兵陈含辉。

    之所以有第四排,是因为张强找这些人有事情,他今天召开的高层会议,显然,副总兵这个级别是进入了这个会议室的。

    知府,总兵,提督三者,要说提督要比知府高一级,可在文官要比武将高的明朝,即便是张强也得遵守这些规则,他不想把自己的后世的思想强加给现在的人们。

    所以提督实际上得比知府在排位上低一些。

    在会议室一侧,摆着一排桌子,上面都是招募的一些大明秀才,他们的任务是记录会议上每个人都发言,并且由朱大有每次汇总。

    朱大有坐在主席台下首,这些人的前面。

    会议开始,朱大有简明扼要的说明这次会议的主题,然后坐下来等张强发言。

    张强清了一下嗓子,看向蔺养成,蔺养成马上低下头。

    他虽然是农民起义军里面的一股强势势力,在明朝的时候也是给大明造成了无数的伤害,可他没有什么大的战绩,而且打仗方面真的不是很合格。

    前次在处州府城外先胜后败,这次在天台县城又几乎顶不住压力放弃了天台县城,差点导致全军崩盘,因此他也知道自己这次被叫来是什么结果,只能是低头一言不发了。

    “在同郑彩的作战中,蔺养成副总兵没有尽到一个指挥使的职责,因此我决定调蔺养成负责以后金华义军领地上的俘虏营和苦役营的管理,他以前负责过这一块,因此,从此以后他仍然担任这两个营的负责人,至于官职吗,同副总兵官职,归总督府直辖管理。”

    张强看着蔺养成宣布了他对蔺养成的处罚。

    没有人有意见,张强扫了一遍众人,就又说道:

    “此后,成立行政联席会议,行政联席会议主席我自己亲自担任,主管民政,审批,司法,守备,财政,人事等工作,行政联席会议由金华府知府米淳,处州府知府尤海波,台州府知府周粥,以及以后的衢州府知府,温州府知府甚至以后我们打下的地盘上的知府组成,他们共同处理领地行政事务。”

    朱大有一愣,马上举手问道:“大人,你干什么?”

    张强撇了朱大有一眼,“我不是担任主席的吗,最后大事由我定夺,其他的琐事由这些人协调解决。”

    周粥举手问道:“大人,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这个联席会议处理?”

    张强摇头,“不,各个知府管理下辖领地的事务,但遇到要协调的,就召开联席会议,几个府知府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报告给我,我来解决。”

    轩辕龙飞笑道:“大人,你这是偷懒啊,什么事情都由知府联席会议解决了,你还不空下大量时间泡妞?”

    张强瞪着轩辕龙飞,说实在的轩辕龙飞说中了他的心事,但也不全是,他想着的是把民政交给手下解决,而还有一个问题是,这里面除了尤海波,其他人在解决民政问题上还有很多欠缺,他们不是秀才,也不是举人,更没有接受过民政,行政方面的事务处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经验很少,有尤海波这些大明举人在联席会议里面帮助他们,张强也放心。

    老人带新人,这是他设立联席会议的初衷。

    实际上他也没有更多的经验,所以才设立这个联席会议,从中学习,以后还可能加入更多的南明或者原先大明有经验的官员,帮助他的心腹手下学习处理事情。

    轩辕龙飞无法承受张强那杀人一般的目光的威压,低头坐下了。

    张强又道:“另外再成立一个军事联席会议,由各个府的提督组成,金华府,台州府,衢州府,处州府,温州府,”

    刘良佐心跳加速,他只是个总兵,也是个降兵,他能在里面拥有一席之地吗?

    张强继续道:“这个联席会议由我担任主席,魏无忌为副主席,全面管理这个联席会议,水师提督张英也加入进来,由于很多地方没有提督,因此,暂时这个联席会议由魏无忌和贺锦,唐殿风三人为主,总兵们为这个会议的成员,你们有提建议的权利,但最终决定权在三名提督共同作出。

    全面管理几个府的新兵训练,俘虏管理,民兵管理,部队驻防,应付边界冲突,至于调兵权,开战权利,需要我在的时候做出决定,如果我不在,由三名提督共同作出,并且由他们向我负责和汇报,如果出了问题,这三个人付全部责任。”

    张英懵了,他成了唯一的成员,但没有决定权。

    但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金华义军里面的老人,是投靠的人,太多权利对自己不好,但能成为一名委员,权利还是很大的,这个也是个荣誉,至少他进入了张强的金华义军的高层。

    他知道自己的本事,金华义军现在是没有水师人才,才让自己这个投奔早点人成为高层,以后来的人不论他有多少本事,也得在自己之下,想通了这些,他还是很满意这个结果的。

    唐殿风也很满意,他是投奔而来的义军将领,能成为最高层的一员,他也觉得不可思议,先前担任建宁府提督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不配,这次他更觉的不配,能力上不配,可张强既然把他提到了这个高度,他觉得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承担起这份责任。

    这个委员会虽然没有开战的权利,可有兵权,在敌人入侵的时候,他们三个就是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层,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员。

    是朝廷的一品大员啊。

    他说的是金华义军这个朝廷,他已经把张强的金华义军看作是就像大顺,大西一样的一股大明势力存在了。

    魏无忌也很满意,从一个家丁,到现在的提督,还有提督权利之上的联席会议的副主席,尽管他不知道这主席二字是什么意思,可他知道,这就是说军事上,大部分是他说了算了。

    比起周粥在文官的联席会议里面还得在尤海波之下,很显然的问题,尤海波是南明的举人,处理民政的经验丰富,周粥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和他一样的家丁,能力方面肯定要居于尤海波之下,那么他当然是得位居第二了,两个人相比,周粥就比他低半级,起码和他平级,平级的意思是因为大明一向是文官比武官高人一等,他对于这个结果也很满意了。

    武将第一人,这是他的想法。

    贺锦也很满意,他从来没有想到能得到如此待遇,提督只是一府的军事最高长官,但军事联席会议的委员,那就是张强这个金华义军的高层,他认为起码是一个二品大员了。

    大家都很满意,张强也很满意,用一个联席会议,就收买了这些人,自己还能轻松一些,两全其美的事情。

    张强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的那些心腹属下也不是一些有能力的人,但他要为他自己和心腹属下们找到一个可以继续高官厚禄,继续向前迈进的台阶和动力,而不会被其他有能力的人排挤或者反咬一口,从而断送自己开拓出来的基业。

    (本章完)

第150章 军饷2() 
拥有了大量的兵力,拥有了自己培训出来的上万精锐士兵,还装备了和葡萄牙人一样的火绳枪,在消灭了郑彩这个海上威胁,并且和崛起的郑成功的海寇势力达成同盟,互助互贸协议,而隆武朝廷却没有关注金华义军,而把目光死死的盯住同清军的死磕的永历南明势力。

    永历朝廷仍然被清军追打,因为他们的势力和实力仍然是反清复明势力中的大头。

    四十万永历南明军队,拥有江西大半,湖北,湖南大半,还拥有贵州大半,整个云南,广西一部分,广东一部分的永历朝廷就是个判然大物,就算永历胆小怕事,扶不起来,但大顺余孽,大西残留,他们这些有战斗经验的士兵的加入使得清军头疼不已,无暇顾及隆武朝廷。

    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强重组了自己的高层,下放了权利,得到了一些喘息的机会,张强希望这个时间越长越好。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能像其他穿越者那样种田,好好的种田,发展一些高科技,多收留一些其他地方因为战乱逃到领地的人口,积蓄力量,到时候一下强推清军。

    魏无忌站在总督府大门外,这一周以来,他浑身是劲,用不完的劲,成了提督联席会议副主席,以后他就是军中的二把手,由于张强是把握大方向的,是高高在上的领主,所以其实他已经是金华义军部队的实际上的一把手了。

    魏无忌迈着轻松的步伐走进张强的总督办公室。

    作为金华提督,掌管金华军事,魏无忌是很忙的,可以说除了张强亲领导火铳手和火枪手以外,所有的金华的义军都归他调遣和安排,这是张强对他莫大的信任。

    魏无忌掌管了金华的义军部队,要照顾衢州府和金华府两府的义军的后勤,守备,军事部署以外,在张强领军出征的时候,面对清军三面的威胁和战争,奔走呼应,多次击溃敌人入侵的部队,沉着应对,没有使得金华府遭到敌人沉重的打击,甚至是失陷的危机,这让张强感到很满意,很欣慰。

    张强抬起头,不知道魏无忌这次来有什么事情。

    “拜见总督大人。”

    魏无忌躬身施礼。

    张强站起来,走了两步,笑着道:“无忌啊,有什么事啊?”

    魏无忌慢慢悠悠的坐下来,喝了一口茶水,才开口道:“大人,我是来和大人谈谈军费的事情。”

    “军费?”张强皱起了眉头。

    “是的大人,我们义军自从建军以来一直是为了反清反抗清军的暴行而由一些义士还有热血青年,以及俘虏转化而来的,所以军饷一直不高,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断的同敌人做斗争,剿匪,抗击清军,无论是粮草还是银两都能从敌人那里缴获获得,而且一直以来都是很宽裕。”

    张强知道魏无忌说的是事实,他一直都在亲自训练那些士兵,骑砍的系统技能,统御技能有降低军饷,提升士气的功劳,教练技能又让士兵们和自己熟悉,提升了士兵对自己的忠诚度,严格的纪律训练使得他们知道服从,自己也没有多少钱,缴获也很宽裕,因此实际上士兵们拿到军饷甚至连汉军旗的军饷都不如。

    有时候他甚至怀疑自己在训练一支我党长征时期无比忠诚度老红军部队。

    但事实上,人心都是逐利的,起码要满足自己的生活,同时要给家里人一些生活费,自己给的军饷很多时候并不足以满足这些基本的生活费用。

    可自己心里一直清楚,自己手里并没有那么多金银用来赏赐士兵们,士兵们一直在清军的残酷阴影中,无暇顾及这些,现在魏无忌提出来了,这证明自己的金华义军已经从清军不断压迫中解放出来了,他们有时间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问题了。

    想到这里,张强端着茶杯不动,眼神看向魏无忌,魏无忌是个默默无闻,从来不计较利益,一直只用行动来回报自己的手下。

    他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到了迫切到不能不解决的时候了,对于这份提醒,张强心怀感激。

    “无忌,你说说,咱们目前的军饷情况。”张强放下茶杯,身体前倾,眼睛望着魏无忌。

    魏无忌思考了一下,说:“目前,我军一共分为新兵,在军队里面接受普通训练的新兵,军饷为100文,军服,武器,装备,都来自我们历次缴获获得的劣质品,这些人集中在我们目前核心领地里面的金华府,台州府,处州府,三个府城附近的军营里面。”

    “有多少士兵?”张强问道。

    魏无忌道:“金华府有一万士兵,台州府有五千士兵,处州府有三千士兵,另外台州府还有正在训练的三千水军新兵。”

    “这些士兵的军饷加起来不多。”张强喃喃道说道。

    魏无忌微微一笑,“是的,大人,两万一千新兵,每个月不过一千五百两左右的银两。但相比起领地周围和市面上四两一石的粮价却是一个悬殊的数字。”

    张强有些愤怒了,四两的一石的粮价,这简直就是抢钱啊,一两银子现在相当于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文,一石粮食,相当于后世的一百二十斤左右。(查到的百度信息很乱,但这个一百二十斤说的多,就以这个为准了,谁也别计较。其他的数据也以本书为准,若有不符,以本书为准。)

    四两的价格怎么说也就暴露了领地周边或者领地内的商人们在囤积居奇,想要发财,这必须打击。

    一般明朝粮食价格是一两二石,或者一两六钱附近浮动,(不管一两银子多少钱,这里一律以一两银子十钱计算,无论兑换文怎么浮动,一钱都是平分一两兑换多少文来计算,比如最高的时候有一两兑换一千七百文档,那么一钱就相当于一钱等于170文。以后以此为准,概不解释。)

    现在周边一两平均下来1400文,四两就是5600文。

    而一百文的军饷对于新兵来说的确很苛刻,相当于聊胜于无的境界。

    想象一下这个军饷,对于现在士兵们的心理影响有多大。

    张强摸了一下额头,领地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自己也从一个来历不明的穿越小子,变成了一个手握七八万大军的明末大军阀,当然张强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是解救明朝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一个光荣的明末领主。

    张强并没有下决定,而是抬起头来,朝魏无忌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魏无忌轻轻咳嗽了一下,清了一下嗓子道:“这是新兵,我们还有大量的归附我们的其他经过新兵训练的其他义军士兵,以及转化而来的俘虏经过转化,新兵训练,身价清白的俘虏兵被分配到各个县城的乡镇,村庄担任民兵的义军民兵。”

    (本章完)

第151章 军饷3() 
张强自从士兵多了,自从拥有了这些忠诚度手下,这些手下又经过了他和隆武皇帝册封以后,他们各管一块,张强就只考虑战略方向,大的问题,不再管这些细节了,因此他并不知道他的军队各个等级里面的士兵的军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