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511章

大明领主-第511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的情报汇聚过来,总体来说,起义的兵马分为七股,他们正面的叶卡捷琳娜堡,因为是俄罗斯人和西方联军的指挥部,所以兵马和民夫,物资都很多,因此这一股兵马不少,足足有三十万人,抓捕的俄罗斯正规军和贵族,以及西方联军来不及撤离的俘虏有十来万人,加上他们可以发动大约十来万人的民夫,因此这股力量足足有七十万人,这是最难打的。

    车里雅宾斯克城,也就是叶卡捷琳娜堡下面,未来后世的哈萨克斯坦上面的,接壤的俄罗斯州,哪里大约有十五万叛军兵马,十五万俘虏和民夫,转过来,叶卡捷琳娜堡上面,北方,彼尔姆,下塔吉尔,以及后面的几处,万人以上的规模的叛军,总之所有叛军加起来,人口和兵马大概有一百一十万人。

    面对这些叛军,大清国在先用斥候打探之后,九月就开始了进攻,各地的兵马在蒙古骑兵斥候的带领下,逐步推进,先小股兵力吃掉对方的定居点和一些地盘,然后各个仆从军和炮灰军去占领,逐步逼近叛军的中心地带。

    对于小股的叛军,直接几千人,一两万人兵马逼过去,灭掉或者穷追不舍,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至少肃清了二十万叛军人口和五万兵马,几乎切断了叛军的联络,当然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叛军其实是各自为政的,有汉人俘虏起义聚集起来的叛军,主要是在叶卡捷琳娜堡,那是最大的一股,他们把俄罗斯人全部逮捕,把西方联军的兵马全部逮捕,在杀掉一部分以后,剩余的当做炮灰和俘虏,民夫。

    而在车里雅宾斯克城的叛军则是以俄罗斯原先的被大清国俘虏的俘虏军为主,他们被俘虏以后,做了大清国的兵马,回来以后又被打成了农奴和苦力,受到了压迫,因此在汉人爆发了起义以后,他们直接火并了汉人叛军和高句丽叛军,然后夺取了起义领导权,和西方俘虏军一起掌权,双方分为大小五六派,但主要是英国人和俄罗斯人掌权。

    这两股兵马是大清国威胁最大的,因此在派遣了炮灰和高句丽仆从军几千,一两万的小股,偏师兵马肃清这两股叛军的周围的时候,大清国兵马大军开始准备,到九月下旬,大清国的兵马开始进攻叶卡捷琳娜堡和车里雅宾斯克堡,炮灰开路,仆从军进攻,汉人用大炮和骑兵辅助,蒙古骑兵在周围游走和监视,满人领军。

    几十万的人的战役,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结束的,战斗从九月下旬一直打到了十一月中旬,虽然大清国步步推进,可也损失惨重,六百万华夏帝国送来的罪犯和炮灰在这两场战斗中损失殆尽,推到城下的时候,大清国满人将军不得不调用比较清闲的中路兵马和上路平叛军主力兵马和俘虏军来助战,同时把高句丽百姓作为炮灰,高句丽仆从军作为炮灰继续进攻。

    乐观估计城内的汉人叛军和高句丽叛军,以及俄罗斯和西方联军俘虏不足二十万人了,另一个战场,俄罗斯人和西方联军叛军兵力不足五万人,人口不足六万人,十来万人守卫城池了。

    但战争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马上就要冬天了,虽然这里没有东伯利亚和中伯利亚寒冷,但冬天在户外也有零下二十多度到三十度的寒冷,没有几天,但总有那么几天,大部分时间却有零下十来度的寒冷,大清国现在骑虎难下,上路已经占领了山脚,甚至占领了山口,中路也推进到了山口,占领了一个山口,几十万大军正在围剿五六万的最后一股叛军集合,而下路却无法奏功,继续打下去就是十二月了,寒冷的那几天就要到来了。

    发狠的康熙把能用到的所有炮灰都用上去,一下彻底灭绝了日本,东南亚土著,南洋土著,汉人罪犯炮灰,西方联军被俘的士兵和人口,十二月上旬,天气已经滴水成冰,零下五六度的时候,俄罗斯和西方联军据守的车里雅宾斯克堡被拿下了。

    在这里搭进了一百二十万各种炮灰,还有所有的叛军,大清国拿到了一个满地死尸的城池,光清理尸体就用了一个月时间,修缮却没有时间了,大清国大部分兵马撤回了秋明城过冬。

    叶卡捷琳娜堡却只是破城一角,上不上下不下的,大清国咬牙坚持,驱动所有炮灰甚至高句丽人主动攻城,汉人兵马也进攻,甚至满清将军亲自带领满清兵马一万人,蒙古兵马一万五千人进攻,一条街,一个角落的打过去,到一月份最冷的时候,光冻死的炮灰和叛军,还有汉人士兵,满人士兵就有三十万人,战斗死去的却只有十万人。

    二月份最寒冷,因为下了一场雪,一下零下三十多度,人行走去其他地方,走出五里地都困难,攻城的兵马被困在城池和据点,军营几个地方,叛军则在城池里面苟延残喘,每天都有人逃跑或者投降,不过他们不知道,投降的人都被杀掉了,因为没有粮食和柴火供他们御寒。

    三月份,华夏军早在十二月上旬就不供应物资了,大清国因为有前面的物资和缴获俄罗斯和西方联军的物资倒也不缺物资,只是各个兵马处,以及定居点输送物资需要人去,现在炮灰死绝,俘虏不多,高句丽百姓也常常叛逃,遁入冰原,谁都知道他们不如汉人百姓,他们就是仆从军和炮灰,因此高句丽人逃跑的多,汉人其实也有逃跑的,相比高句丽,他们要低于蒙古人,低于满人,所获的物资和回报其实也不多,因此也有人逃跑,甚至有人打的打的就跑到叛军哪里了,只求速死,杀死几个大清兵,为自己受到的压迫报仇。

    (本章完)

第1012章 哭泣的大清() 
    满人更加肆虐了,就像红警帝国里面那个苏俄防控炮台,在即将被炸掉,血不多的时候,它的火力更盛,射击速度更快,更加扎的人疼,战机往往在最后几秒被它打爆,再次华夏帝国给了七年之期,满人朝不保夕,人口锐减,虽然比起努尔哈赤十三人起家,部族不足万,满清入关前三十万人人口,可征丁八九万时期要强大多了,可是满人在比高句丽人汉人,那就微末不足道了。

    哪怕汉人再消减,现在依然有五十万兵马,人口三百万人,高句丽人依然有一百八十万人口,兵马三十万人,而满人不过四十万人,还有大多数是汉人归化旗丁人口,其实他们已经是满人了,只是满人心里总是不承认罢了,可以征兵五万人马,危急时刻还能征兵十万以上,那就是全民皆兵了。

    意识到满人的危急,更不想放弃大清国,满人也不得披挂上阵,冲击叛军的防线,这个冬天不打垮俄罗斯叛军,占据乌拉尔山脉山口,并且进入乌拉尔山脉中去,那么华夏军陈列在整个西伯利亚,西域的三百万兵马,八百万百姓人口就会动员起来,后面更有黑龙江从东伯利亚撤回来的几十万兵马,四五百万人口,华夏军的野战军各个兵团还没有全部到达,或者根本没有到达,西域那是实打实的野战兵团,黑龙江到燕京也是实打实的卫戍兵马,其他的野战兵团都在西域和内地,外海疆域休整或者占领,清理残敌。

    到现在华夏军的兵马守备军有三十几个军,三百万兵马,野战兵团有一百八十万兵马,卫戍的兵马有二十万人,近卫军有五十多万人,并且随时能扩从纠察队的退伍兵马和新兵,老兵,五百多万兵马,这是一个能让绝望的怪物,大清国想想都感到害怕和颤抖。

    随着西伯利亚战略的实行,华夏帝国争霸华夏的兵马最多的时候不过一百二十万人,可疆域扩大,争霸西伯利亚的时候,这支兵马扩大了三倍,三百六十万,为了稳定各地,又扩大了一倍,六百多万,为了进军和建设西伯利亚,守备军扩大,一下达到了八百八十万人。

    全部兵马都在边界,都在没有纳入华夏核心区的边缘,边境,甚至是占领区,殖民区,纳入华夏帝国版图的所有土地上。

    当然关键节点上还要驻扎一些野战团和近卫军守卫。

    这么庞大的兵力和实力,四亿八千万的人口,使得大清根本不敢反抗,升起一点反抗的心,因为炮灰覆灭以后,大清国只有八百一十万人口了,围攻和交换俘虏以后,大清国只有六百零几万人了,进攻叛军,肃清前进的道路的战斗中,大清国再次损失了炮灰和俘虏,以及汉人百姓,高句丽百姓几十万人,目前只剩下了五百万挂零的人口了。

    随着四月份到来,天气回暖,温度保持在零下七八度左右,道路有些地方能通行了,大清国的兵马又开始活动了,运输物资,现在是高句丽百姓拖家带口的,仆从军从旁协助和监视,满人和蒙古人在周围监视或者派遣几十人的小班底监视,开始向前线转运物资。

    大清国开始重点进攻叶卡捷琳娜堡,这次是满清兵马和汉人兵马,加上高句丽兵马,以及原先留存的俄罗斯仆从军,这些不想回到俄罗斯,想要加入大清国的二十多万被俘的俄罗斯人留了下来,并且取得了大清国的谅解,大清国无所谓,反正他们统治和领导过不少仆从军,现在他们全部覆灭了,就留下了高句丽仆从军和汉人旗丁军了,再加一个俄罗斯俘虏军转变的仆从军也一样,再小一点的就只有几千人的西方联军的仆从军。

    这些人作战勇敢,几次突破了叛军的阵地,在垂死挣扎的叛军的反击下又退了回来,二十万人死伤一万多人,然后高句丽人上去,三十万人死伤五万人,终于拿下了敌人的另外一个城池角落,然后换西方联军上去攻打,占领了一条街以后,只剩下了一千多人,只能撤下来,当守备军使用了。

    五月份,天气转暖,零上五六度的时候,虽然北风吹的厉害,还是很冷,但已经能进行大规模进攻了,于是满清最后一次进攻,终于拿下了叶卡捷琳娜堡,死伤四十多万兵马和仆从军。

    大清国的人口和兵力跌破五百万,变成了四百九十八万人。

    五月下旬,再接再厉,大清国拿下了所有乌拉尔山脉山口和山脚的城池,消灭了一百多万叛军和他们的人口,只有五六万人逃走或者失踪了。

    大清国清点一下,只剩下了四百五十万人口,俘虏有一点,炮灰有一点,但都不多了加起来不到五六万人,仆从军三十八万人,大清国放弃了车里雅宾斯克堡,反正哪里是要交给华夏军的,现在大清国这么一点人口,这么一点兵马,怎么防守乌拉尔山脉九百多公里长乌拉尔山脉防线?

    清军放弃了秋明城,一支华夏军野战团先前军到来接管了秋明城的防御,大清国所有兵马和人口转移到了山口城池,从下往上,从南往北,彼尔姆,下塔吉尔,谢洛夫,沙雷夫,以及叶卡捷琳娜堡五个重要节点,然后把人口往山里面转移,山脉里面一百公里的定居点开始修建或者居住在俄罗斯人放弃的地方。

    这时候华夏帝国的物资起了很大作用,俄罗斯人协议放弃的地方也让大清国可以很快稳定下来。

    整个夏天,这个夏天没有战争,这是大清国少有的安定时刻,一个没有战争的一年。

    这一年,大清国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达到了三十万婴儿,最终存活下来十八万婴儿。

    现在大清国已经同以前的匈奴,蒙古汗国,成为了游牧民族了,少量的定居属性。

    而华夏帝国的人也没有闲下来,几百万人人口涌入西伯利亚,开始建设西伯利亚,一边建设,一边开路,储存物资,为后来的人口和兵马到来打下基础。

    大量的人口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西域,澳洲,马来,印尼,等同样需要开荒的地方。

    这时候,西方联军在西伯利亚一无所获,开始同俄罗斯起了龌龊,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西班牙人到无所谓,反正是一些流浪汉,社会底层,一些贵族次子,一些冒险者,一些少量的兵马和正规军,大量的雇佣军,他们只当是做了买卖亏损了,只是要一些钱和补偿而已,这很容易满足,但波兰人,瑞典人,土耳其匈奴人,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他们和俄罗斯本来是敌对关系,现在他们故态复萌,开始要求俄罗斯割让土地,负责战争威胁,而俄罗斯人一想,这得转移啊,于是就让大清国赔偿,负责尽发大军来征讨。

    大清国此时主和的人大有人在,于是不得不吐出了二十亿华夏帝国的援助,给俄罗斯,这一年是闹心的一年,虽然没有战争,但威胁和压力更加巨大,大清国很多人已经不想迁移和打仗了。

    (本章完)

第1013章 援助换地盘() 
    大清国有了这种不想再战的思想,马上变得懒惰了,可他们又不敢忤逆华夏帝国,因为他们如果一年不获得华夏帝国的粮食援助,一年就会全部饿死,因为他们所有的物资只能使用三个月不到,华夏军源源不断的供应他们物资,用于战争和生活,赏赐,以及制造各种他们需要的生活物品。

    自从停止了向华夏帝国供应毛皮,药材,等等西伯利亚特有的物资商品以后,大清国的所有物资都来自华夏帝国,供应,已经一年近两年了,如果开头还好,随着战争的继续,随着叛乱,人口减少,他们可以将那些死去的人应该使用的物资节省下来,然后在他们占领的地方屯田。

    通过屯田,捕捉猎物,吃着他们省下来的物资和食品,熬过一个收获季节,然后下一季,差不多就能储存足够的粮食,或者物资了,可这种想法,旋起即灭,很快被消灭在萌芽中,建议这种想法的大臣开头还被劝退,罢官去职,后来干脆直接斩首,或者枪毙。

    因为这种言论如果给华夏帝国知道了,他们大清国就是亡国灭种的灾难。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