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247章

大明领主-第247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体状况,从而引起他的这个团体的崩溃或者混乱,在这个世界中,正像拥有皇帝的历史世界一样,皇帝的身体安慰,决定这个团体,国家的命运,一旦皇帝有恙很快这个国家和他辛苦创立起来的团体就会崩溃或者混乱,让敌人有机可乘,从而击败或者消灭他创立的国家和团体,导致天下大乱。

    目前他的战鹰在拥有充足的精神力的情况下,他只敢放飞到三五百公里远,滞空时间也不会太长,因为那样很累的。

    南明国同孔有德清军的战役以后,精神力暴涨,他也拥有了修行精神力的方法,战鹰技能也得到了升级。

    战鹰能升入两千米高空,并且对下放十几公里的地域进行粗略侦查,一支千人的队伍要想不被发现,只能钻入山林不动,以躲避战鹰的侦查,一支五千人的部队,或者一支万人大部队要想在平原上移动,那是不可能躲开战鹰侦查的。

    况且战鹰还能降低高度,在一千米高空降低搜索范围仔细辨别和查看敌人,或者到五百米高度查看敌人,虽然随着高度的降低,侦查范围越来越窄,却可以更加仔细的了解敌人的具体兵力和人数,甚至能看清楚敌人是那一部分的。

    因为每一支部队都有他的旗帜和制式军服,使用的兵器的特点。

    在战鹰升级以后,在百米高度就能把敌人查看的更加清楚,甚至能盯住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再次降低高度,五十米,三十米一下锁定某人侦查。

    在战鹰本身来说是虚拟的,敌人是看不到的,所以即便飞到他面前,他也只当一阵风而已。

    不用担心被识破。

    在战斗结束之后,张强也在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经常放出战鹰,查看周边的华夏军地盘上的各种风物,了解一下自己的领地居民的生活,军队的调动和驻防情况,通过此种方法,来训练战鹰技能,每一次训练完毕就能涨一些经验,然后精神力获得一些突破。

    他现在已经不依靠系统提供的精神点数来施展技能了,而是通过自己后天修习的精神点数幻化的精神力来施展技能。

    华夏军展开对湖广的攻略以后,他也经常使用战鹰技能查看战场的情况,不过由于华夏军兵强马壮,敌人又退的太快,所以也没有多使用战鹰技能,战鹰技能到此刻才再次突破极限,升级了一次。

    这次升级直接达到了五千米高度,飞行的速度也越快,高度有了,侦查的范围也越广,战鹰能看到下面三十公里范围内的一切动静,只要你动起来,一支千人的部队很快就会被他捕捉到,即便是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也能被看到,如果仔细观察,也是能发现的。

    这对于侦查流寇性质的李过的忠贞营是十分有用的。

    此刻,战鹰就一边盘旋,一边飞往目的地,几百公里的范围,还用不了多长时间。

    (本章完)

第480章 忠贞营的实力() 
在通往荆门的山林间,李过带领着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部队正在缓慢的行军,不时的有骑兵来到他身边报告各种事情。

    李过默默的看着这支部队,这是他的忠贞营剩下的最后的骑兵精锐了,也是他的老营的最后的精锐了。

    也是骑兵部队的精锐,那些步卒精锐被高一功带领着守卫在荆州府府城,同时控制着三十万被裹挟来的百姓和明军逃兵,以及俘虏来的清军绿营兵和汉军旗俘虏,至于被抓住的蒙古人和满人,早就都砍了脑袋,挂在某个打败他们的地方,或者送到了清军的大营附近,被用作警示,示威,或者同清军交换那些被俘的大顺军的将领和有志之士了。

    这是一支汉人的队伍,是老百姓的队伍,但也是一支恶贯满盈的队伍,在同清军的作战中,在先前同明军的作战中,他们不在意那些百姓的死活,他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拥有军队,拥有兵权,拥有可以同大明继续打下去的本钱,现在大明倒了,他们还要继续努力,继续把这种作风延续下去,直到推翻满清,自己坐上皇帝宝座。

    这几年同南明朝廷合作以后,这支部队已经很久不用这种方法来作战了,他们开始注重培养真正的士兵,建立真正的军队,建立起自己的补给系统,队伍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可靠的人才和将领了。

    战斗力很快蹿升,可面对清军永远打不完的兵力,他们的发展可以说用缓慢来形容也不为过。

    何况还有永历大明的何腾蛟那个老狐狸对于自己的打压,对于大顺军的不待见,把大顺军当炮灰使用,却从来不给多余的补给,想要消耗掉这支部队。

    对于大明或者现在的永历大明,这个实际上已经是南明政权的朝廷,他是又爱又恨,这支部队自从大顺倒下之后,就像没有家的孩子,没有爹妈疼养的孩子,颠簸流离,各种不顺,各种委屈,不过还好,大顺军终于支撑过来了。

    打不过就跑,跑了躲一个地方发展几个月,大顺军又是大顺军,不,现在应该是大名鼎鼎的忠贞营了。

    没有人会忽略他们,忠贞营在这一代如雷贯耳,在东南,西北,那是可以当做吓唬小孩的口头禅存在的一种现象级别的军队。

    他觉得这支队伍终将会像他叔叔带领的大顺军那样发展壮大,然后直捣京师,最终夺取政权,自己活着自己的侄儿成为新的大顺军的皇帝,可现在,他感觉到这种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给他带来这种感觉的不是现在看起来依然兵强马壮的,地盘依然庞大,占据京师的清军,也不是地盘庞大,影响力很大,还有无数人跟随和念叨的永历大明,他依附的朝廷,汉人的正统合法朝廷,也不是躲在西南一角,略次被清军剿灭又复国的南明隆武朝廷,更不是就像打酱油存在的鲁国鲁监国朱以海的那个笑话一般的朝廷,而是犹如晴天霹雳,横空出世的华夏军。

    他对华夏军心情很复杂,但又多不了解,不知道这一支被隆武南明称之为叛逆的汉人起义军为什么在如此短的几年时间内横扫东南,西南,打的清军狼狈不堪,现在清军焦头烂额,节节败退,像当初的崇祯大明一样软弱不堪,只能靠修筑防线,在双方边境设立九边,驻扎大量兵力来防范的华夏军会如此快的崛起并且很快和他们碰上了。

    本来他觉得躲开他们就行了,他主要的目的还是反清复明,光复汉人朝廷,可华夏军一而再,再而三,势如破竹的攻势,让他觉得不碰一下他们,不让他们知道一下自己的厉害,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那些南蛮子不知道他一只虎是一只病猫还是一只强壮的老虎。

    开头的战役打的很不错,敌人措不及防,他又拥有三十万军队,他认为敌人会忌惮他,但当清军撤退以后,敌人已经步步逼近,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他形成了包围,同时对友军陈友正的部队形成了包围,双方合计一下,必须给华夏军一个下马威,打疼他们,宣示自己在湖北州的主权,存在,让华夏军不要得寸进尺,大家都是汉人的军队,用不着这么咄咄逼人。

    可现在他发觉局势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华夏军根本不理会他们,只想消灭他们,看形势,他们想要一统天下。

    对于同样想要一统天下的忠贞营,大顺军来说,这就是同行,敌人,以后总要成为敌人的,对手的,只能打,现在双方是敌对状态。

    于是他想着让带着三十万老弱残兵的高一功吸引敌人,自己率领数路精锐兵马偷袭敌人,削弱敌人,或者打败敌人,就像曾经对付大明的围剿一样,或者对付大清的军队一样,和敌人打歼灭战,消耗战,运动战,大顺军只要精锐还在,即便受到重创,也很快会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复起,他不在乎那些凑数的百姓兵。

    “报告将军,我们发现敌人的斥候骑兵从下方的山道上过去了,这是第七拨敌人的斥候骑兵了,高大人送来情报,说敌人增兵了,派去各个方向的斥候被敌人的斥候和巡逻骑兵截获,击败,荆州府已经陷入了敌人的全面包围之中了。”

    一名斥候骑兵飞速跑来,将情报禀报给陷入沉思的李过。

    “我们离荆门还有多远?”李过没有对这名斥候骑兵的情报予以回应,而是对身边的亲兵问道。

    “禀报将军,刚才前锋传令消息,还有二十里地,翻过山,就能在平原上飞驰了,大概半个时辰就能到达荆门县城。”

    亲兵回答。

    “陈友正那边有消息过来吗?”李过问亲兵。

    亲兵道“刚才有一个消息说陈将军发现敌人从宜昌府进攻的部队缩回去了,但他不敢出兵去试探敌人,只能紧守城池,他告诉将军,如果不行,他就要带兵退往河南府,他说,清军要比华夏军好对付一些。”

    “这个懦夫,告诉他说一定要拖住华夏军,只有拖住华夏军,我们才能在这个地域展开我们会打的战争,给敌人迎头痛击,让敌人不敢小看我们。”

    他话刚说完,另外一名斥候骑兵飞快跑来,身后带着几名穿着大明南方军军服的兵勇,兵勇们风尘仆仆,好像是从荆门方向来的。

    “禀报大将军,我家总督大人说了,敌人的第七野战旅突然回军荆门,让咱们小心应对,他无法派出兵力支援我们。”

    (本章完)

第481章 陈友正反正军的危急() 
听到来到跟前的明军骑兵的报告,李过叹息一声,他知道何腾蛟这个怂货躲过了一劫,由于自己发动对华夏军的攻击,使得敌人把进攻他的部队调了回来。

    这下敌人兵力充足,又四面合围自己,恐怕这一战不好打了。

    如今自己还能通过一些地形甩开敌人的围剿,来回在陈友正以及大顺忠贞营两边逃窜,等再过些日子,敌人包围圈形成,陈友正也跑不掉,他能来回在两个地形之间跑,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敌人只要包围着他们两家,最终忠贞营就会撑不下的。

    忠贞营的兵力太多,粮草太少,这是制约忠贞营发展的瓶颈,原先兵力多寡是忠贞营的优点,任何人听到这么多兵力,不是吓一跳,不敢来攻,就是不的不拖延时间,调集更多的兵力来攻,这给了自己从容布置,逃脱的时间,现在华夏军四面包围,却不围攻,打的就是要饿死忠贞营的目的。

    “来人,去给高将军回信,让他调集一万可战之兵,加上十万百姓,给陈友正送去,交给他指挥。”李过犹如鹰眼一般锐利的目光盯着远方的原野,大声喊道。

    众将听他一说就知道他的目的,把包袱丢给友军陈友正,让友军替他养这十万被裹挟的百姓,同时用一万可战之兵给敌人以甜头,这样敌人就不会拒绝了。

    陈友正总兵力不过一万多一些,有了这十一万兵力,无论是守城,还是出击都有了多余的兵力了,那样就能给华夏军多制造一些麻烦,可以缓解忠贞营这边的压力。

    入夜,张强的战鹰已经在战场上巡视了几个时辰了,把荆州府周围查看了个遍,打道回府。

    几天以后,各个部队调集到位,他也收集了不少忠贞营同陈友正反正军的情报,把这些情报让侍从室的侍从写了出来,然后下发给各支部队,各支部队都知道了敌人的兵力部署,甚至有多少兵力守卫都一清二楚了。

    加上军情部的情报员不断的渗透,传回消息,斥候骑兵连日来侦查敌人的动向,忠贞营和反正军已经没有秘密了。

    李过再次之前带着他的精锐骑兵到处乱窜,袭击斥候骑兵,打劫运粮的辎重部队,随着华夏军的收缩,他多次无功而返,面对华夏军的反击,辎重部队里面也增加了火枪兵和火炮,还有民兵的弓箭,大刀,长矛,盾牌,他的骑兵也损失不少。

    李过发现敌人好像知道他从哪里出来,总能派兵在他的目的地等候他,无论是步兵出击,还是发动骑兵偷袭,敌人总是领先一步知道他的目的,在相应的地方增加了兵力。

    这令他十分的苦恼,不得不收敛一下,带兵回到了荆州府府城。

    几天以后,敌人彻底切断了他们同陈友正反正军的联系,封闭了道路,一支两千骑兵,一万民兵的部队彻底封锁了他们通往陈友正反正军的通道,各处关隘,山林,都部署了兵力,修筑了屯堡,屯堡上架上了大炮,还是敌人的那种比较厉害的六磅炮,射程达到了一里地多,不付出巨大的死伤,是拿不下屯堡的。

    又过了几天,敌人的各支部队开始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慢慢的将兵力调集到了荆州府边境,四面合围。

    西北方向有梅林鱼的第二十一野战旅大部,西方有第二十四野战旅,还有一个敌人的守备团,加上上万的新组成的民兵和转化而来的俘虏兵部队,南方有敌人的第十九野战旅,东方有敌人的第二十野战旅,北方有敌人骑兵旅和民兵部队封锁。

    不过还好,这期间,他们成功的突破了敌人的兵力薄弱之处,将十万百姓和一万战兵送到了陈友正哪里,希望他们可以击败敌人的第七野战旅,然后挥军来救援他们忠贞营。

    要说忠贞营也不是没有实力,三十万大军,即便分给陈友正十万大军,一万可战之兵,也还有二十万大军,这其中跟着大顺军南征北战的精锐老兵就有五百多人,后来加入的明军老兵也有一千多人,以及俘虏转化而来的清军汉军旗汉人老兵一万多人。

    这些大顺军最忠诚的五百老兵现在最起码是一个百户把总,最高的已经是单领一军的将官了,后来加入的明军以前多老兵也跟着大顺军忠贞营休戚与共,比较忠诚于忠贞营了,可以说也是大顺军的骨干了。

    这一千五百多兵力就是撑起他和高一功等大顺军将领的忠贞营精锐战兵两万人的骨干军官,手底下是一万多汉军旗老兵,这些汉军旗老兵都跟着他们南征北战,在河南府,湖北州,湖广州,甚至跑过陕甘等地的战兵,至少他们不会再战前倒戈清军。

    在这两万精锐中的精锐的老兵之外,还有三万在湖北州,湖广州投靠过来的明军,清军,起义军可战之兵,都是见过血,能厮杀的,虽然分属于几个不同的派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