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225章

大明领主-第225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在继续,硝烟散尽,南明军一方损失了两千多兵马,一线火绳枪队列和步兵队列被打成了筛子,炮兵也损失不少,中间的十二门大炮损失六门,两边的十二门大炮损失三门,后边的十二门大炮损失一门,重炮损失五门。

    而清军,则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更合适一些。

    前边的六十门大炮损失三十多门,重炮损失的剩下三门,而新军损失四千多人,四个方阵直接被打没有了,现场一片大乱,高志祥派出了步兵去稳定新军部队,一人身后站一个人,如果敢后退就一刀下去,连续斩了近百人,才稳定了部队,重新把后方的方阵驱赶到了一线和南明军对阵。

    双方开始了新的一轮炮战,清军这边的大炮弱了下去,高志祥已经不想通过炮兵解决战斗了,他直接把步兵和长枪兵,弓箭兵派到了新军身后,等新军杀到一百米距离,他就让这些冷兵器部队越过新军直接和南明军肉搏,反正自己身后也有莽古尔泰,率领着八万清军给自己掠阵,即便自己败了,还有八万清军,一拥而上,南明军肯定难以承受这样的兵力,必然崩溃,胜利还是属于清军。

    这无疑对他来说是一个残酷的选择,他损失了孔有德寄予厚望的守家的部队,也许桂林府就要拱手相送了,可再相送也是送给清军,不是南明军,被南明军抓住,他必死无疑,但清军中失败了,有孔有德保,他也死不了,只不过一段时间内会被打入冷宫而已,性命是保住了,那就能东山再起,没有命,什么都别说了。

    前提是要打赢这场战斗,否则,回去莽古尔泰要杀了他,自己也无法反抗。

    他派传令兵和莽古尔泰沟通了一下,莽古尔泰答应他八万清军随后压上,给南明军最后一击,同时传令两岸的清军对苏正清大军身后的已经空虚的永福县城开始渡江进攻。

    苏正清感到了压力,他连续发布多道命令,调整部署,大炮撤向两侧后翼,让给火绳枪兵,重炮和中军前面的大炮继续保持轰击,毕竟这两个大炮阵地损失不是很惨重,还可以压制敌人。

    后边的重炮一轮轰击,彻底结束了清军重炮阵地,清军失去了所有重炮。

    十二门九磅炮对清军一侧的二十门火炮展开炮击,只一轮,已经经过多次调整的火炮打的更加准了,就让清军再次损失五门大炮,上百名炮兵。

    清军一部分炮兵丢下大炮和民夫,步兵一起逃跑,马上被后面的骑兵砍了脑袋。

    后边的重炮调整炮口,开始轰击另一侧还余留的十来门大炮。

    两军的火绳枪兵踏着鼓点前进,前进,靠近,再靠近,一百五十米,孔有德的这些新军没有慌乱,已经过了慌乱的时候了,一百二十米。

    南明军开始抢先开火了。

    他们可比孔有德在梧州府的那个老将指挥的五百新军火绳枪手更有准头,更加稳定,第一排使用的是南明军自己仿制的火绳枪,打出了三十多人的伤害,清军第一列没有开火,他们的火绳枪还不到开火的距离,即便开火,三十多人的伤害,还不再一线指挥的清军指挥官的想要的战果里面。

    然后他承受了多达三轮的射击,连续倒下二百多清军,三轮射击完毕,南明军一线的这个方阵迅速的领着枪返回到第二排的方阵后面,第二排方阵又是三轮射击,第一排三排的南明军射击往后直接后退二十米,于是清军悲催的发现,敌人虽然也在前进,但他们的距离还是拉大了十米,他们还得前进十米,才能接近一百米的距离。

    对的,南明军的排是以方阵计算了的。

    一排实际上有三轮火绳枪手,三段射,射击以后,他们直接跑到后面装填,第二排,又是三轮火绳枪手,他们前进了十米,就停住了,开始对清军再次抢先开火,清军在前进十米以后,停下来,又遭受了三轮射击,哗啦啦倒下四百多人。

    一百一十米距离上他们损失了五百人,这几乎是南明军一个方阵的兵力。

    等他们到达一百米距离想要射击的时候,他们发现,敌人也迅速的进行了一次轮换,又后退了二十米,打完三轮齐射的南明军第二排跑到第三排后面去了,第三排虽然也在前进,但他们离的距离实在太远,三十米距离啊,他们跑了大约十米距离,前面的两排已经打完,轮到他们和清军对峙了。

    这次清军不再等了,一百一十米距离就一百一十米吧,他们迅速的开了一枪,然后,指挥官让第二排抢上去一米距离站在第一排,第一排跑到第三排去装填。

    他们使用的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教导的方法。

    在这个战场阵列线无比狭窄的战场,他们不能把身后的部队展开,就比华夏军少了很多兵力,华夏军通过两个方阵轮换,后退,拼着自己的枪射程比敌人远,争取到了两次的三段射机会,给敌人造成了五百多人的伤害。

    这实际上战列线上一个方阵的对峙情况,其他的几个方阵的对峙情况也差不多,所以,第一次交锋,清军完败,损失了大约一千八百兵力,而南明军损失了大约二百多兵力。

    本来新军就比清军多一万多人,清军可是拥有四个新军,编制比清军少一些,可战斗力完全爆表清军新军。

    清军只有两支新军,后面是一万五千人的冷兵器部队和孔有德旧有的手持火铳和鸟枪的旧有火器部队,以及骑兵部队。

    双方的炮战仍然在继续,清军的大炮只有五门能在开火了,其他的不是被吓的跑了,然后被抓住砍头了,就是战战兢兢的连炮弹都装不进去了,因为南明军的大炮每一次打来他们都会手哆嗦,然后下意识的逃跑,二十多分钟,他们居然没有装填起一门大炮,那五门还是比较镇定的炮兵老兵,否则清军炮兵不用玩了,直接来下去算了。

    “突击,”高志祥终于忍不住了,往被打空的一个地段派遣了身后的旧有火铳兵,神机营。

    顿时战场乱了起来。

    这个地段的南明军火绳枪手方阵不再后退,被打空的两轮火枪手也没有补充,而是顶着敌人的火力,站在原地,开始进行七排轮流射击。

    弹幕下,这些旧有的神机营火器部队,不得不冒着弹雨,突击几十米才能开火,他们开火也不用等军官整队,预备瞄准什么的,就是冲到前面,大概觉得自己还活着,就匆忙对着明军大概的方向放一枪,然后拎着枪向后跑去,死伤惨重不说,效果也不打,在密集的七排齐射中,他们造成的伤害寥寥无几,可以说每损失五十个士兵能给南明军造成一个的伤亡。

    高志祥的心在滴血,他的两个新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敌人的炮兵也开始加入了屠杀,这简直就是排着队让对方屠杀,自己一方却毫无办法,已经有三个方阵消失在前列,不得不用弓箭兵和步兵顶上,这些士兵朝着敌人越来越单薄的火绳枪队列冲去。

    (本章完)

第439章 南明烽火21…逆转5() 
是的,南明军也在拼命,他们也不是没有损失,他们也损失了四千新军了,很多队列已经从九轮,也就是九行变成了六行到七行,而清军依然不畏生死的冲上去,他们还得拼命射击。

    南明军毕竟没有华夏军那么纪律严明,在大的伤亡面前,很多士兵的动作都变了形,有的装填火药多了,炸膛了,有的怎么也装不好子弹和火药,在后面被军官打骂,越是焦急,越是装不好,很多士兵就这样被督战队拖到后面拳打脚踢,就这样南明军白白的损失了一行士兵,队列变得更薄了,只有六行了中段只有五行了,没有士兵补充上去,只能拼着五行对抗敌人。

    不过他们的敌人已经从新军士兵换成了火铳兵,神机营,和敌人的弓箭手,不要命冲锋的步兵,长枪兵,刀盾兵,敌人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打法。

    在火炮和子弹的绞杀中,敌人最终也冲不过五十米的死亡线,纷纷倒在一百一十米到五十米距离南明军的前线这段距离上。

    终于张强看到高志祥的部队有崩溃的迹象,后面莽古尔泰的八万兵力犹如潮水一般涌来,直接在五百米距离上碾压过高志祥的溃兵前队,然后席卷而过,是骑兵。

    他将视线转到了永福县城,清军通过渡船,两边的桥梁,纷纷涌过去,攻击永福县城。

    防守桥梁的南明军抵抗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崩溃了,他们毕竟兵力少,还是民夫和青壮,只有一百多战兵,几个骑兵而已。

    清军通过桥梁和渡船迅速登上岸边,然后冲向永福县城,一些清军冲向苏正清的后队。

    苏正清当然也不是对这种局面没有防备,六千新军守卫两边,三千步兵加上一千骑兵守卫中路,还把重炮从前方拉回来对着两边席卷而来的清军轰击。

    战斗进入白热化,高志祥的汉军旗几乎完全崩溃,新军溃不成军,前面的步兵们也被打傻了,几次冲击以后也崩溃了,转身往后跑,却被莽古尔泰派的骑兵碾压成粉碎,伤亡比同南明军直接打战还要多,高志祥的中军也被冲乱,他差点成了莽古尔泰的刀下鬼,不由的暗恨,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好不容易逃回了桂林府,颓然躺倒在府衙大堂里面。

    而莽古尔泰正在高兴高志祥给自己创造的这个进攻的机会,八万大军全部押上,一万多清军满族骑兵和蒙古骑兵席卷而去。

    迎接他们的是两翼的南明军两千骑兵,中段是猛烈的炮火还有加快了速度的火绳枪齐射。

    每一次齐射,南明军都向后退后两米距离,清军的骑兵刚开始还可以突进到五十米距离,然后用弓箭给南明军造成伤害,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个距离在变的大了起来,五十五米,五十六米,五十七米,六十米,七十米,八十米,不再后退了,就这个距离了。

    他们的一些弓手还是能在这个距离给敌人造成伤害的,但这并不能奠定胜局,他们撞到了墙上,大炮加火绳枪,让他们再难以前进半步,两翼的突袭也因为南明军的骑兵的阻击,在二百米距离上就被遏制了,后来南明军骑兵越来越少,但敌人的火炮也开始支援两翼了,于是他们发现在推进到一百多米的时候,前进越发困难了。

    敌人把中间的预备队派上来了。

    两翼也全是敌人的火枪和打散弹的火炮。

    只能指望后边突袭的清军了。

    但突袭的清军由于地形的限制,每次渡船都只能把两千多清军运上岸,这些清军一边得冲击永福县城,一边得包抄苏正清的出城部队,人数实在太少了,过桥的部队很快由于桥面狭窄,也一下过不了多少清军,他们过来的兵力还不如南明军杀死的的兵力多。

    苏正清用三个野战旅对抗两个孔有德的新军,用一个野战旅防备敌人的后方,野战旅还有两千新军火枪手保留在中军中,此时也被派到了正面对抗莽古尔泰的战斗中去了,身边的骑兵和步兵尽出,大部分投入到抵抗两翼的清军去了,中间的野战旅已经损失了一个,剩余的两个还是能在残缺的炮兵的帮助下抵抗住莽古尔泰的疯狂投入的八万兵力的冲击。

    虽然谁也知道,如果他顶不住敌人的八万兵力的进攻,敌人实在太多了,一时的占优,总有崩溃的时候,他的南明军也是第一次接战,第一次在兵力如此悬殊下同敌人进行了一场如此伤亡惨重的战斗,这在大明的历史上,也只有朱仙镇大顺军同大明打的那一场战斗才有如此惨重的伤亡。

    辽东战场就不说了,哪里简直就是过家家,强大的百万辽东兵竟然打不过人家十几万的清军。

    对抗了如此久,死伤几千人,打灭了一个野战旅,而敌人几乎就像是无穷无尽一样,打不完,越打越多,南明军此时的士气迅速滑落谷底,准确率迅速下降,敌人已经能冲到六十米距离射箭了,南明军的死伤在增大,不到一个时辰,又增加了两千伤亡,还不算已经几乎覆灭的两千阻挡敌人的骑兵。

    苏正清连忙把后方防守的骑兵也调过来阻挡敌人,两翼也被敌人打出了缺口,而手中,已经没有了预备队了,他不得不带着亲卫队冲上去,用龙骑兵阻挡敌人的骑兵进攻,龙骑兵最后打成了拼死突击的骑兵队伍,挥舞着马刀同敌人战斗。

    后防线上,敌人已经开始攀爬城墙了,阻挡的一个野战旅六成的兵力开始后退,敌人过江的兵力越来越多,他们也快顶不住了,苏正清的这三万多兵力终于成为被敌人包围在城外五里的孤军。

    初步估计敌人过江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八万人,大约五万人在围攻县城,县城哪里打的也是火热,根本不可能给他派出援兵。

    苏正清在几名骑兵的环绕下,站在刚清理出的一段空地上,悲哀的看着这一切,难道,自己就要命丧在此地了吗?

    几百名剩余的新军和一百多名战兵迅速的向中线的大队人马靠拢过去,放弃了这一侧的防御,敌人的骑兵和步兵迅速压上,马上就能对他们形成绝对的包围了,还会打断他同后面阻止敌人过江袭击背后的还在两里地以外,边打边退的那一部分断后部队的会和。

    如果这样的目的达成,他就会彻底失败了。

    突然他听到喊声如潮,从江两边,涌现出很多明军服饰的援兵。

    援兵直接从一侧冲向岸边的桥边,渡口,然后直接撞入了过江或者过桥的清军部队,一支骑兵直接从后方冲过去,从桥上砍倒敌人,冲过了桥,冲进了攻击永福县城的清军队伍,在哪里大肆砍杀。

    另一边清军也是大乱,一支骑兵也从桥上冲过来,这一支队伍直接冲向攻击自己后防线的清军。

    两支骑兵拥有火绳枪,人未到,先打一排火枪,清军顿时大乱,惊慌失措。

    (本章完)

第440章 南明烽火22…逆转6() 
全力投入一搏的莽古尔泰停下了冲锋的脚步,他紧张的张望四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首先是正面,正面的敌人看似顽强,实际上是强弩之末,死伤据估计是一万人上下,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死亡的事情,清军已经成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