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诛红与八十红论 >

第22章

诛红与八十红论-第22章

小说: 诛红与八十红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际间情感领域,紧张也是必要性较差。因为依“井田制”发展出来儒家礼制,人们之间关系是固定好的,以此产生道德距离中人们情感互通有无,所以没有必要有紧张情绪。而且一个人的位置决定紧张的社会影响程度,尤其是一国之君如果紧张美人而不是江山那就致命喽。数过来的“红颜祸水”如妲己、褒姒、西施、飞燕、貂蝉、玉环,总之个人的意志不坚有了借口。在收敛文化的中国,于情感领域紧张出现是很不利的。因为紧张是重,这样会造成情感的严重偏斜。个人的紧张在对方眼中可能并不意味着真爱。因为,紧张也意味着个人的不成熟。虽然真爱确实珍若晨星,但结果导致可能被处于强势地位的对方“悠成飞机”,这在无怨无悔的青春时代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当紧张在情感领域出现,往往意味着同步的应激心理,甚至是极端愤怒,其选择也可能是撞出去而已,总之一句话不成熟。无论对特定人或特定事,紧张或许不可避免,那么回避也没有意义。坦然面对或许是正常办法,而且不过分的、适度的紧张对特定人或特定事也有一定积极作用,过去说夫妻“相敬如宾”可以从这里理解。

    2016。6。142016。7。18修

    思想者喜字七情书

    思是人类具有的一种伟大的情感,是人类七情的结集,是人类自身永恒的代表。

    思绪、思索、思疑、、思察、思忖、思惟、思度、思辨、思绎

    这些人生短暂的内心或大脑变化,经过演义结集构成思想从而在人类自身内部传承下去。

    涉及思想永恒的社会事务很多,比如下面例子:

    哲学范畴:我国伦理思想史上有个一个命题是“三不朽”。其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所称“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树立道德榜样影响他人效仿“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使得国泰民安是参与社会的努力方向“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以著书立说。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艺术范畴: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其是原属于其大型雕塑地狱之门的一部分,后来独立出来成为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在以后的社会进程中一直发生着强大的作用。在20世纪初,它被视为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列宁就曾对两名赴伦敦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代会而要路经法国的青年代表说:“你们一定要去看看罗丹的思想者。”

    由于内容过多这里说一下常见的思考方式,希望能够放松大家紧张的社会节奏。

    一般人的思想是同步的,就是想什么做什么。大部分人思想同步是直线型,聪明、反应快、跟得上是对人们思想速度的描述。有的人的思想是枝蔓型,这是一种创造思考方式,树枝式是有序的,藤曼型可能会混杂。有的人思想是并行型,这是是一种较危险的思考方式,属于多元化人才的应用方式,使用时建议减少并行数量。

    有的人思想会加速,比如预言家。大部分预言会失真,因为当预言说出来就意味社会发展增添了一个变数、也就是变量增加未来就更加不可预知,这样人们对预言尤其悲观预言会采取规避行为而有益预言倒是实现较多,包括科幻性预言,这也属于自然选择。

    有的人思想会减慢,这一方面是年龄因素,同时安心不动是养生一道另一方面是有的人故意减慢思想节奏,代表是社会学家,这样的目的是深思熟虑。

    对于人们来说怎么思考是过程,结果对人们比较重要,产生一个可以流传的思想结果是社会价值的体现。任何情绪经过加工都可能变得有意义,这不仅仅是心理学问题,也是社会学内容。因为人类大部分社会进步都源于情感变化推动的结果。

    喜悦的爱情、伤悲的别离、烦恼的愁绪、一怒冲冠、对恐惧的逃离、对变化惊奇的探索。这些使得无论是个人、人们、人类,都不缺乏前进的动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摒弃地狱之门上面铭刻的主题:“你们来到这里,放弃一切希望”

    2016。6。112016。7。18修

    悲情喜字七情书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后世的悲伤已经出离“悲”字原意,但内涵却是愈发深刻。

    在人类早期智人阶段,先人的死亡引起人们的悲凉,但其中追思情感应该大于悲哀。由于古人不理解回忆,就像不理解梦境一样,当先人栩栩如生的在脑海盘桓,使得人们诞生了世界意识,那么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观念被催生出萌芽,其结果是巫术与萨满教等人类领域思想开始丰富。

    进入文明时代,人类思想不断总结,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于情绪控制已经是人们生活的常态。

    人类情绪经过萌芽时期,到思想家以天下为事的控制时期,随后到了复杂时期的狂放时期,代表就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注意狂放不羁不独于儒道两家,受自然主义影响产生的中国禅宗发展到后来也有狂禅一流,也不独于国内,日本鼎鼎有名的一休宗纯就是狂僧,这个影视里面的一休和尚27岁就彻悟了,以至有后来匪夷所思的举止。

    接下来的文人墨客对于情感渐渐驾轻就熟,游离和沉浸是对待感情的两种态度。游离情感不用说是多数人的生活态度,尤其工作事业为重的人们多是如此。沉浸其中的人们对感情的真挚态度诞生了大量的文化文学佳作,像创作开头两句诗词的唐宋诗人。

    对于哀伤的操控自如反映人类在心理学上的成熟。比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追忆生死两茫茫间、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春如旧”处、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点点滴滴”时,其中爱恨甜涩情感变幻难说恒定。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不同,虽说大多数人能够游离情感,但有人如果情景感染悲情就要懂得及时放下。当然即使现代心理秘籍遍地都是,万一有摆脱不开的人存在又当如何?那就要扩大情绪感知范围。社会上常说的出游就是扩大生活,也可以扩大个人情感或者常见的工作狂扩大个人行动范围。

    最后:悲情是人道社会范畴悲伤是人性社会范畴。这种情绪对社会上的人们来说其存在既合理性又有价值性。

    2016。6。92016。7。18修

    忧乱喜字七情书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李白对于忧思理解透彻在于人生经历。

    人生烦恼忧愁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坏事。像自然界持续不断的艳阳高照只能表明天气干旱,需要极端天气来场雷阵雨给地上生灵带来雨露。人类同样如此,持续的太平盛世有时候也意味矛盾积累,从而产生社会变革。当然,很多情况下社会财富是盛世创造,但避免重复创造就是问题。所以,有喜乐安静中吹吹打打的人,同时也有忧愁变动中寻求突破的人。

    看着人烦恼,与其批评他杞人忧天,倒不如希望他找出新路。对于烦恼的对治要知道“方法总比问题多”:问题只有一个,当要解决的时候肯定方法多多。问题浮现意味着问题固化,固定的问题对于变换的角度就不是问题站在问题之上,问题就不是问题。这是很多上层的看法。

    古人说“苦海泛舟”,因此李白后续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明白同样道理的綦毋潜也说“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广阔的路途、奔腾的人生在未来出现“十字路口”时,那也是于无尽出路选优的时刻。

    忧思是心灵的牵手。“忧”一字在心尤,或沉重或重复,予人有益取在手中又有何妨?

    2016。6。82016。7。18修

    惊断喜字七情书

    惊是人类的一种短暂的反向情绪,甚至有断续特征。惊常常与其他情绪混杂,比如,惊恐、震惊、惊奇等等。像以苦为乐一样,惊这种情绪也是可以控制转化的,其间往往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代表性的例子有如:

    二战末期,波茨坦会议当中美国总统杜鲁门佯装无意给斯大林透露了美国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斯大林良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使得其图谋落空。斯大林回国后,苏联加大了原子弹研制力度并取得成功,最终避免了美国的核讹诈。

    三国演义里面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一句“惟使君与操耳”惊得刘备匙箸落地,恰逢惊雷,让刘备转环间使得曹操以为刘备胆小。刘备躲过祸事在于对情绪的转化,从震惊到惊恐,是两种人生态度。

    人生七情练达,既是人生故事,也是人生学问。修业人生也是要事,不要如夺宝奇兵3中肖恩康纳利那样希图“二世”如同黄帝般“神而明之”,不然怎么有轰起海鸥击落敌机、吟颂诗歌时哈里森福特的惊愕。西方考虑功业往往一世、二世的相称,东方人深知守业难于创业,所以有“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的说法。所以出生就灵异的孩子是上辈子带来的,能够绵延家业最好不过否则就像个人情绪断断续续、历史的朝代更更迭迭那般认知为常态即可。易经中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雷声震惊百里,有人自若有人慌张、有人如常有人疑惧人与人不同,或于先天胎息、或于后天修业,在一时之机、在一世情怀,随人随时随缘随事,往事已矣追忆在心间、未来希慕奋进在路途。

    2016。6。62016。7。18修

    恐惧喜字七情书

    恐惧是指人们惊慌害怕,惶惶不安。从生物学的角度,恐惧属于对生存的本能反映。人的恐惧是不随意志改变的本能条件反射,其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经验型,一种是未知型。经验型源于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对于死亡等因素的积累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恐惧基因对于大脑分泌的控制在个人来说,比如:幼年的经历导致害怕特定事物,也就是创伤习惯。未知型源于人们对于自身生活能力的怀疑,比如:面临黑夜或者未来自身对处理可能出现问题信心不足。

    强力人物是对抗恐惧的表率。例如,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的名言:“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德性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它的特质自然也就具备了”。丘吉尔用经验消除着摆在面前的道道难题。他在二战回忆录中以政治家的角度回顾面对战争里面如何克服种种危局,大无畏的气概指引着一代代的人们。而坚韧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那句名言是:“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用信念率领人民奔向未来,在壁炉边以谈话形式激励无数人们去战胜自己面对的困难。

    这里小处微妙的解释一下生活中的“恐惧怡悦”,是的:恐惧带来的快感。比如,理发的时候。人体发肤受之父母,失去头发其实本心并不愉悦,但过程中依然可以有快乐。对于男士,刮脸时同样是存在这种心理的。所以七情正反间变幻是莫测形容的。

    2016。6。52016。7。18修

    路怒喜字七情书

    怒气是情绪个人化的一种体现。虽然社会化要求人们积极向上,但七情六欲中喜仅仅是其中之一虽然喜悦与欢乐是社会主流,但人们讨论的往往是一些非主流社会因素。社会报道某事件时,人们持接受态度是因为社会对问题的解决。

    比如,前两天坐车遇到的事情。

    当时,两个老人上车,拿着红色优待卡,没有挂牌。

    司机说:本车不认卡只牌,要打票。

    口气有些硬:“坐认卡的车去”有些不该

    老人很尴尬的收起红卡,翻半天找出5元,要求司机找钱。

    司机说:自己投币,司机不负责找钱。

    车里气氛有些僵硬。

    老人尴尬收起钱。

    自己兜里也是如此,如果投进钱箱超值,那又是一种社会问题

    老头恼了,后来表现两种态度:要么下车,要么不打票。

    司机的态度是不打票要扣起来。

    其时即便提醒司机估计也不会听将老人拉到总站,结果可能是站长亲自开车把老人送家去

    其后是口角。

    期间司机一直开车过了3、4站的样子。

    及至车后面过来一位大姐,拿出5元零钱换开,解决此事。

    回想这事考虑这些年社会的变化。明显趋势有:个人偏向个性化,国家向法制化迈进。对于个人强调的是:个性化并非个人化。过去强调人民自觉性,是人治社会或者说仁治社会。法制社会强调监管,落实难以方方面面。那么,就个人来说在社会集体环境消除个人化就是传统文化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

    孔子在郑国与弟子失散,即有“丧家之犬”的自嘲,如史记载“欣然”。看“欣然”两字就是人与人的事,不知当时是否感染子贡。古人的喜怒哀乐相传至今让人内省。史记故事如下:孔子適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颠沛流离间遇有郑人、荷蓧丈人、楚狂人这些隐士也算其道不孤。孔子遭难遇嘲,依然不怒而自羽有怡然心态是后人需要学习的。

    看过战国策魏策四中唐雎不辱使命就需要知道人生也是当怒则怒的,匹夫之怒与天子之怒又有什么分别。在某些问题的纠结,怒气无益问题解决在某些利益的对抗,怒气就可以转化成为一种冲击性力量。我们知道英国首相丘吉尔一副有名的照片是扶杖怒目的形象,这幅照片在二战中激励人们勇敢的与欧洲大陆上那个法西斯对抗,直至取得最终胜利。

    2016。6。42016。7。18修

    痛苦喜字七情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