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血肉丛林 >

第631章

抗战之血肉丛林-第631章

小说: 抗战之血肉丛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这是他小子该得的,这种人放在什么地方,都会被器重的,就连脾气那么不好的酸醋乔,看见这家伙都要另眼相看!

    这次有这家伙在头前给咱们开路,我觉得这次迂回西通,应该有八成的把握,让部队跟上了,别掉队了,这里可不是平原,掉了队随时都可能迷失方向,他们可没有汉民和他手下们的本事,一旦在这种地方转晕的话,那么就休想再活着走出去了!”齐学启擦了把汗之后,拄着他的藤杖继续朝前大步走去。

    陈鸣人答应一声,吩咐了下去,又追上去对齐学启说道:“刚才各部汇报上来,说部队缺水,有些官兵有点脱水,经常有人中暑,我们是不是想想办法?”

    齐学启想了一下之后,对陈鸣人说道:“这事儿别问我,你派人去前面追上那小子,问问那小子,他肯定有不少办法可以帮你解决!这小子钻到林子里,跟回家差不多!你该去问他!”

    陈鸣人于是赶紧派人,朝前面赶去,把这件事告诉方汉民,问问方汉民有啥好办法没有。

    自从他们钻入到这一片山林之后,便保持了无线电静默,以防日军监听无线电信号方位,暴露了他们的行踪。

    这一条是孙立人定下来的几纪律,所以部队行军期间,各部队都关闭了无线电,通讯又回到了靠嘴解决的地步。

    不过小心没大错,这种事也不得不防,毕竟112团此行执行的任务,稍有差池,便可能会导致他们这支部队全军覆没。

    故此就连方汉民也没有表示反对,带着人闷头在前面为大部队开路。

    当得知后面的消息之后,方汉民拍了一下脑袋,嘴里骂了一句:“真是猪头!”

    跑来找方汉民的那个团部的卫兵气喘吁吁的,听到了方汉民的骂声之后,脸色不由一变,显得有些尴尬。

    方汉民正好看到他的表情,知道他误会了,赶紧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别瞎想,我不是骂你们的!我是骂我自己的!只顾着赶路了,我居然忘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

    放心回去,告诉副师座和陈团,接下来我会在前面,为后续大部队标记出可供饮用的水源,但是记住告诉后面的弟兄,接水之后,必须要先在水壶里放一些消毒片,消毒之后才能饮用!

    另外还有一些水藤,我会让人都标示出来,实在渴了的话,就砍这种水藤,喝里面流出的水,这种水可以直接喝,没有问题!”

    “是!谢谢长官!我马上把长官的话带回去!”这个团部的卫兵一听,顿时乐了起来,对方汉民敬礼,之后转身便顺着来路跑了回去。

    方汉民扭头对跟着他的人吩咐道:“从现在起,注意寻找沿途可供饮用的水源,做出标记,找到沿途所有可以找到的水藤,也留下标记!我居然忘了给大部队找水这件事了!真是该死!”

    接下来的路上,在方汉民特意关注之下,他们这支先锋部队开始留意起了这个事情,因为在这样闷热的林中,人出汗非常多,所以就需要大量补充水分,不停的喝水才能保证身体不会脱水,每个人每天至少要保证饮用十升洁净的饮水,才能保证身体无恙。

    而这种事对于特务营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普通的作战部队,却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他们野外生存经验不足,无法判定林中那些水可以饮用,那些水不能饮用,而随军的医护兵在这方面经验也不够丰富,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误判。

第一百六十四章101特遣队的功劳() 
所以为了避免部队在丛林中误饮不干净的水,导致大批官兵染病,秉承着小心没大错的原则,于是部队出发之后,团部就下令部队不得擅自在林中随意取水饮用,只能在沿途找可以确认没有问题的水源取水饮用。

    这么一来人数少的话,倒还好说,现在可是一个团的兵力,足足一千大几近两千人马,每天仅仅是饮水,就需要几十吨。

    而大部队可以确认的洁净水源,往往有限,远远不够满足部队的需要,这么一来很多官兵就无法补充到足够充足的水分,导致了脱水中暑的情况发生。

    方汉民以前基本上都是带着他的特务营在林中活动,特务营官兵们都学过如何辨识林中可以饮用的水源,所以从来不虞会出现断水的问题。

    可是他这次却忽略了背后的大部队饮水的问题,导致了后面的大部队出现了饮水困难的情况。

    四月中旬,又恰恰属于缅北旱季的尾声,山林中的水源相对较少,难免导致大部队出现饮水困难的问题。

    这一次他们在这一带的行动路线,不同于上一次翻越枯门岭偷袭密支那那次行动,在枯门岭山脉之中,他们行军路线之中,沿途有大量从山中流出的溪流,可供大部队随时汲水,所以当时方汉民也没关心这件事。

    于是这一次他便出现了这个失误,让方汉民很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接下来在他特别关注了这件事之后,后续主力部队的饮水问题也就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每隔一段距离,方汉民便会找到一两处干净水源,留下标记,并且把沿途发现的所有水藤,也都标记出来,供后续主力部队随时可以取得洁净饮水。

    于是第二天下午之后,部队就彻底解决了饮水问题,官兵脱水中暑的情况也就得到了彻底的遏制。

    “看到没有,这就是那小子的本事,对咱们来说,好像很难解决的麻烦,到了那小子手里,根本就不是问题,另外你看到没有,那小子还标记出了很多可供食用的植物,这么一来就不需要让弟兄们半饥半饱的赶路了!”齐学启拿着一个水壶,仰脖痛饮了几大口水之后,擦了擦嘴,对陈鸣人说道。

    陈鸣人也痛痛快快的喝了几口水之后,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幸好这次有汉民老弟帮忙,要不然的话,我们走到西通的时候,恐怕就已经渴了个半死了!这仗还怎么打?”

    就这样,方汉民带着一批先锋部队,在山林中一路披荆斩棘,强行为后续的大部队在山林之中,打通了一条羊肠小道,后续部队则拎着砍刀,持续将道路拓宽,等大部队过去的时候,这条羊肠小道已经形成了一条可供骡马通行的小路。

    走在最后的骡马辎重连,牵着骡马,顺着前面部队开出的小路,紧跟在大部队的背后,向着前面行进着。

    不过有些地方,由于地形的原因,部队会被一些山涧拦住去路,如果选择绕路的话,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部队所携带的给养有限,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浪费,所以有时候方汉民的先头部队,还要承担起工兵的工作。

    他们在沿途一些无法越过的山涧上架设起简易的木桥,一切都就地取材,把大树伐倒,定向倒向山涧对面,使之形成一座座独木桥,可供后续部队通过。

    有些地方干脆连可供架桥的大树都找不到,于是他们便想办法用绳索和树藤,在山涧之间拉起简单的索桥,供后面的主力部队通行。

    而贡尼这十几个克钦族士兵,在山林中生存的经验也十分丰富,而且走惯了山路的他们,在这种地形之中如履平地,着实为方汉民解决了不少麻烦。

    有时候这些克钦族士兵,简直如同猿猴一般,仅仅是用大树上的一些树藤,便可以荡过很宽的山涧,这种本事,连方汉民都叹服不已。

    难怪贡尼对他吹嘘,说自从他们到了这一带之后,虽然屡屡跟日军交手,但是他们却从来没吃过亏,打得过他们就伏击鬼子一下,打不过他们掉头就跑,而日本人在林中根本追不上他们。

    方汉民当然相信他们的话,因为这帮家伙们一个个身上都背着一个竹筒,里面装着一堆黑乎乎的日本人的耳朵,仅仅是数数这些耳朵的数量,就可以知道他们这半年来,起码在这一带干掉了上百个小鬼子。

    后世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导致很长时间远征军在缅甸作战的历史被泯没,自然对101特遣队所创造的战绩也语焉不详,甚至根本没有多少记载。

    可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方汉民才知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101特遣队,实际上在缅北曾经创造过相当辉煌的战绩。

    他们不但为中国驻印军提供了大量情报支持,同时也着实干掉了不少日军和缅奸,相当沉重的打击了日军在缅北的嚣张气焰,使得很多日军不得不收缩他们的活动范围,不敢轻易离开他们驻地太远进行巡逻。

    因为他们一旦派出巡逻队,离开驻地较远在山林中进行巡逻的话,便可能会遭到这些101特遣队的克钦族士兵们的伏击。

    这些克钦族士兵们,充分利用了他们对丛林熟悉的特点,还有花样百出的战术,打的小鬼子巡逻队是苦不堪言,而且他们还经常破坏日军的通讯线路和交通线,这也同样给日军制造了很多的麻烦。

    可是后世对于这支协助中国驻印军作战的101特遣队,却基本上没有留下多少资料,方汉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在他们这些人的通力配合之下,一条通往西通的林中小路缓缓向前延伸,虽然这样的行军十分辛苦,可是部队的士气却十分高昂,日军因为这一带山林地形太过复杂,连他们都极难深入到这些地方,所以第十八师团也根本想不到,会有一支团级的敌军,会在这一带的山林之中,长途迂回穿插向他们的心腹要害。

第一百六十五章遇敌() 
故此在部队出发几天之后,112团始终都没有暴露他们的行踪,当然这跟方汉民他们的掩护也不无关系。

    日军即便是没有料到敌人会从这一带穿插到他们背后去,可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彻底放弃了对这一带的警戒。

    第十八师团现在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实在是抽不出多少兵力,深入到这一带的库芒山之中布防,于是他们便动用了亲日的缅奸,来替他们监控这一带。

    而缅奸部队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他们之中自然也不缺乏一些毫无国家概念的克钦族人,有一些克钦族人由于对英国人的不认同,同时也毫无国家概念,他们眼中只有利益,谁给他们好处,他们就帮谁干活。

    甚至在缅甸还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克钦人脚踏两条船,一边拿美国人或者是英国人给的好处,帮着中美英偷袭日本人,一边又在日本人那边拿好处,掉头帮着日本人袭扰中美英三国的军事或者非军事目标。

    所以这些人是最为危险的,方汉民在率队进入到库芒山中之后,便听贡尼提起了这方面的事情,贡尼他们便在这一带遇上过一些他们同族的克钦人,在为日本人办事。

    于是方汉民便命令他手下率领的先头部队,在头前开路的同时,必须加强戒备,沿途只要发现任何活动的人,都必须予以控制,如果对方不抵抗的话,不要加害他们,但是如果对方表现出强烈敌意,试图反抗的话,那么对不起,为了保证此次作战计划的顺利实施,只能宁杀错不放过了。

    当然如果是发现对方是武装分子的话,按照他所知道的,这一带除了贡尼他们这支101特遣队的小分队之外,并无其他中美两军的武装在这一带活动,所以方汉民命令,可以无需验明身份,直接将其歼灭。

    万一要是英国人的情报人员的话,那么也只能说声对不起了,英国佬这两年来在印缅的表现,实在是太让人恶心,屡屡给中方设置各种人为障碍,所以就算是万一杀错他也觉得没什么可抱歉的。

    果不其然在他们进入库芒山的第四天的时候,在最前搜索警戒的以许明远和康莱为首的警戒组发现了几个人影。

    为了不造成滥杀无辜,许明远挥挥手,让跟着他的赵二栓等人潜伏了起来,对贡尼的一个手下打了个手势,让他去跟前面林中活动的那几个看起来像是当地土著的人沟通一下,查问一下他们的身份。

    于是这个贡尼的手下克钦人便端着他的老式火枪,站起身远远的对那几个衣衫破旧的土著,用当地方言打了声招呼。

    可是这个贡尼的手下,刚刚喊了一声,那几个人便立即躲到了林中,忽然间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几乎是擦着这个贡尼手下的身子飞了过去,贡尼的那个手下吓得一下就趴在了地上。

    许明远双眼瞳孔一缩,立即挥手打了几个手势,赵二栓、康莱、陈复生等人还有两个贡尼的手下随即便散开,迅速的借助丛林的掩护朝着对方包围了过去。

    因为许明远太熟悉这种枪声,这是一支三八大盖发出的清脆枪响,和英式的李。恩菲尔德式步枪还有美式步枪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他当即判定,这几个人,极有可能是日军的缅奸探子。

    既然他们已经开枪了,那么他们便是敌人,许明远等人毫不犹豫的便对他们发动了冲锋。

    这几个持枪的人同样也叫喊着,康莱等人也随即判定,这几个人也是克钦族人,于是康莱为了不发生误会,再次对他们用克钦语喊话,让他们放下枪支不要开枪。

    但是结果却招致了他们又一次朝着康莱的位置开枪,可惜的是他们的枪法很一般,子弹散布很大,许明远端着他的春田狙击步枪仅仅是稍微瞄准了一下,随即便一枪撂翻了对方一个人。

    而陈复生、赵二栓他们这会儿已经绕到了这伙人的两侧,此时也开始发动了突击,一时间林中枪声大作,大约持续了几分钟之后,枪声便停止了下来。

    经过他们一番交火,他们一共毙伤了四个人,生擒了两个,带上受伤的,他们一共捉获了四个人,当场击毙两人。

    两个没有受伤的家伙,这会儿都吓坏了,丢下了枪支,趴在地上向许明远他们投降了,六个人一个也没跑掉,全部都被当场拿下。

    许明远用枪逼住这几个家伙,让人收走了他们的武器,又对他们身上进行了搜查,找出了一些子弹。

    这是一支标准的杂牌军,六个人用的武器各有不同,既有老掉牙的中国的汉阳造,也有一支保养很差的中正式,同时还有老旧的英式李。恩菲尔德步枪,也有一支破旧的三八大盖和一支老古董的前装火药枪,六个人用了六种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