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血肉丛林 >

第440章

抗战之血肉丛林-第440章

小说: 抗战之血肉丛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他的这个计划,是先动用少量的兵力,并不是立即就全面发动反攻。

    所以这件事多少也给了蒋介石一点面子,不至于让蒋介石太过为这次的反攻行动而抵触,一定程度上照顾了蒋介石的面子。

    可是他没想到,今天别人都没有反对,而他的爱将方汉民却站出来表示反对,于是霍克顿时有点不太高兴了起来,不过还是忍住了怒气,静听方汉民的解释。

    “好吧!那么我就冒昧说一下我的看法!

    这一次我率部进入大洛河谷,虽然成功的袭击了大洛,也确确实实发现了目前驻扎在大洛河谷的日军战斗力削弱很厉害!

    但是在我们发动偷袭行动的时候,日军还是做出了十分激烈的抵抗,只是因为他们准备不足,完全没有预料到我们的行动,才最终导致了大洛被我们攻破!

    这并不代表着日军就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这段时间我跟鬼子打了很长时间交到,我深知日军的作战意志并未因为饥饿便被摧垮。

    在我们被包围期间,我们在林中构建了完善的防御阵地,并且拥有充足的物资弹药的补给,可是日军每天只能吃一个饭团,即便如此,他们也依旧悍不畏死的对我们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和偷袭!

    即便是在他们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我也基本上没有见到有几个日本兵临阵脱逃,他们依旧以他们已经极其瘦弱的身躯,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其战斗意志之强,就算是作为他们敌人的我,也不由为之动容!

    而且这支日军,同样也擅长丛林战,他们为了狙杀他们的敌人,可以不吃不喝的把自己绑在大树上一天、两天、三天时间,直到他们完成任务并被打死为止!

    他们虽然很虚弱,但是如果为此就轻视他们的话,那么我们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更何况我们可能太过乐观,估计他们物资缺乏的情况了,虽然他们物资确实十分匮乏,可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拥有强大的自律性!

    我在攻克大洛的时候,虽然已经知道,日军每天只能吃一个饭团为生,可是他们也学会了如何在丛林中采集食物,来补充他们的营养所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是在大洛的日军仓库之中,发现了数百斤大米。

    这说明日军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忘记囤积粮食,为以后的战斗做长期的准备,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虚弱,在必要的时候,他们还是可以迅速的补充体力,发挥出很强的战斗力。

    更何况据我所知,日军的第五十五联队现如今同样也在厉兵秣马,等候着我们的进攻!第五十六联队,目前也正在返回胡康河谷!包括他们的山炮大队,目前也开始向于邦、新平洋等地转移!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太过轻视日军抵抗的意志,第十八师团的师团长田中新一,最为信奉的是攻势作战,他很清楚于邦对他们第十八师团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开始反攻的时候,我相信田中新一会不计代价的把我们堵在于邦一线,守住这个胡康河谷的北门!”

第五章解决办法() 
方汉民这时候整理好了思路,也不再露怯,开始继续大声说道:“如果我们仅仅用一个团的兵力,而且是在无法携带大量弹药物资和重武器的情况下,就想要攻破于邦、新平洋一线,请恕我无礼,我认为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做法!我可以打赌,仅仅一个团的兵力,绝对不可能轻而易举的攻破于邦一线!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我们要反攻的话,那么就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对于邦、新平洋、拉加苏一线的日军,采取雷霆一击,务求一击必杀,将他们的防线撕裂,否则的话,我们的进攻就可能变成添油战术,最终形成僵持,把突击变成一场持久战!

    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既然反攻,我们就想办法尽量在最初的战斗中,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将其大部堵在于邦一线与之歼灭。

    我知道一条小路,可以从北侧绕到于邦背后,只是由于太过艰险,只能供单兵通过,无法携带任何重型武器,我们特务营愿意从那条小路在总攻开始之后,绕到于邦侧后方向,切断敌军的后路,并且掐掉他们的补给,这样我们便可以配合主力,尽快突破于邦一线!”

    方汉民站在那里,情绪显得有点激动,大声的对在座之人说出了他的看法。甚至于走到了一副地图前面,手指指着地图,对众人解释他的想法。

    听罢了方汉民的这番论述之后,会议室之中不由得一片哗然,作战处、情报处的参谋们立即开始交头接耳了起来,讨论方汉民的这些意见是否具有可能性。

    很快霍克沉着脸便说道:“那么你告诉我,我们怎么才能直接对于邦、新平洋一线的日军发动雷霆一击?我们怎么才能把大部队运抵到战场之中?要知道从列多到新平洋之间,完全没有可供车辆行进的道路,补给怎么办?”

    方汉民听罢之后,想了一下,这个问题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既然霍克提出了这个作战计划,那么肯定已经详细考虑过各种存在的问题,道路交通问题很显然是个大麻烦,没有道路,那么对于他们目前新一军这样的机械化部队,就没有办法为部队提供足够的物资补给,没有足够的物资补给,部队就无法持续作战,也就无法发挥出攻坚能力。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一切就是空谈。

    方汉民挠着头道:“这个问题不是我能考虑的,毕竟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营长!不过我还是认为,不打就不打,如果打的话,那么就不能打成添油战术!打成持久战和消耗战!

    我认为道路问题如果想办法的话,还是可以解决的,前期可以考虑采用大规模的空投,来对前线的部队提供补给,其余的部队,可以掩护配合工兵部队,用最快的速度,打通列多至新平洋的公路!

    这方面我想皮克将军才是专家!需要皮克将军想办法解决!”

    方汉民所说的皮克将军,乃是美国政府专门从美国调到印度的一个工兵指挥官,虽然中印公路被称作史迪威公路,可是实际上这条公路的设计施工,却是由这位皮克准将实施的。

    这位皮克准将,曾经参与过美国多座著名大坝的修建工程,负责设计施工,具有极为丰富的施工经验,而且也是一个敢于干事的技术人员,在驻印军之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目前列多一带很多战事公路以及各种营地、仓库、机场等都是由他规划,并且指挥工兵进行施工的。

    美国也从国内调到了印度一个拥有大量工程机械的工兵团,中国驻印军方面,现在也专门组建了两个工兵团,和一个独立工兵营由皮克准将指挥,负责修建各种工程设施。

    所以中英公路之母实际上是皮克准将,而不是史迪威,但是史迪威却是提出建设这条战事公路的人,所以后来蒋介石虽然赶走了史迪威,但是为了表彰史迪威在中国抗战方面做出的贡献,最终把这条中印公路改称为史迪威公路。

    而今天皮克准将也正好列席这次的会议,毕竟他负责指挥的工兵部队,也是此次反攻战役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于还是一支起到关键作用的非作战部队,更何况此次反攻作战,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通中印公路,少了他怎么能行。

    皮克听到了方汉民把皮球踢给了他,于是微微皱起了眉头,抬起眼皮看了看方汉民,用手指指着方汉民问道:“那么你知道从列多修筑公路,到新平洋,需要多大的工程量吗?”

    “不知道!这不是我的专业,我的专业就是怎么能多快好省的杀鬼子,尽可能多的杀鬼子!”方汉民恬不知耻而且不负责任的答道。

    皮克站起来走到地图前面,把方汉民挤到了一旁,拿起一根细木棍,指着地图,沿着列多一点点的移动到新平洋的位置,对方汉民说道:“你说的简单!可是你知道吗?现在我们修筑的公路,仅仅是到达了那帕姆,刚刚进入那加山脉之中不到十公里远,从那帕姆到新平洋,全部都是山地,而且植被十分茂密,许多地方需要在山上开凿出道路,才能施工。

    从那帕姆到新平洋,最少还需要修筑上百公里长的道路,其施工难度之大,是你想象不到的!绝非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就能打通到新平洋的!你想的太简单了!”

    众人听罢之后,不由得都笑了起来,当然笑容之中,包含了很多嘲讽的意味,认为方汉民这家伙,现在战功赫赫,有点得意忘形了,居然敢于批驳总指挥部提出的作战计划,现在终于丢人了,他们纷纷看着方汉民,准备看看方汉民怎么收场。

    方汉民看了看地图,点点头道:“您说的对!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认为,还是应该有办法解决的!”

    皮克嘴角带着嘲讽的意味,对方汉民笑着问道:“那么你可以说说,怎么解决吗?”

    “我们为什么不考虑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呢?”方汉民指着地图问道。

第六章分段施工() 
“分段施工?什么意思?”皮克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对方汉民反问道。

    “我的意思是,目前我们的施工兵力并不缺乏,另外还雇佣了大量的印度劳工,但是这么多人,挤在一起进行施工,很显然并不能提高效率,而且还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各种工程机械也无法满负荷运作,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故此我们为什么不在这条规划好的公路上,分成几段甚至是十几段二十几段同时施工,每个工程段只需要负责修筑几公里远的距离,一些地方可以用炸药取代人力伐木或者是工程机械进行施工,只要先打通道路,随后再使用工程机械进行平整,这样的话,我想施工速度应该会得到大幅度提高的!

    至于靠近列多这边的公路,相对比较安全,完全可以交给劳工们去进行施工,而我们的工兵部队,则可以徒步或者是用空投的方式提前进入施工地段,由地面部队为他们提供保护,这样不知道可行不可行!”方汉民自以为是的对皮克说道。

    皮克一听,稍稍楞了一下,低下头开始思考了起来,仔细考虑了一下,忽然间大笑了起来,收起了脸上嘲讽的表情,伸出手握住了方汉民的手,大力的摇晃了几下,哈哈笑着说道:“方,没想到你果真是个聪明的家伙,居然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我觉得这个办法应该可行,之前我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只是在用普通的施工方式,推进道路的修筑,这样确实太浪费时间了!

    你所说的分段施工,我差点忘掉了,以前我们在美国国内修路的时候,却确实是采用过这种方式,施工效率和施工速度可以提高很多!但是这里都是丛林,我开始主观的认为,这里无法使用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

    但是你这么一说,使用炸药替代人力和工程机械打通一条便道,然后再用施工机械对道路扩路平整,这样确实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的速度!

    史迪威将军,这个家伙是个人才,他一句话就解决了困扰我很长时间的施工难题!我们必须要谢谢这个家伙才行!”

    史迪威叼着烟斗,也有点不敢相信,看着方汉民有点像是看怪物一般,上下又打量了打量方汉民,忽然间老头咧着嘴笑了起来,指着方汉民笑道:“你这个家伙,确实堪称一员福将!自从有了你之后,我感觉好像很多难题都被你迎刃而解了!我觉得这个办法可以试一下!如果可行的话,那么你就又立了一功!”

    这个时代虽然美国机械发展进度很快,可是由于油锯刚刚被发明出来,尚未得到普及,现如今伐木依旧多采用人力采伐,而修筑中印公路,基本上要全程在缅北密林之中进行,就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大量的人力,砍伐掉林中的那些树木,才能打通公路。

    方汉民这一次提出来分段施工的时候,随口一说,用炸药取代人力,直接炸掉公路沿途的那些树木,这么一来,就给众人提了个醒,解决了无法派出大量人力进入丛林中采伐树木的问题。

    另外分段施工的方法,也可以让工兵部队分散到公路沿途,同时向两侧进行施工,这样一来施工进度就可以立即得到大幅提升。

    不过这么做虽然也同样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那就是让工兵部队承受了更多的危险,他们必须离开安全的地域,进入到随时可能会有日军或者缅奸伪军出没的丛林中去进行施工,这样一来工兵部队的损失可能会加大不少。

    再有就是使用这种办法,他们就必须要使用大量的炸药,生生在山林之中,炸出一条道路,这种施工方式,对于炸药的使用量非常巨大,这种施工方式,一般国家还真的就承受不起。

    要知道当初中国修建滇缅公路的时候,因为缺乏施工机械,也缺乏炸药,更多的是采用人海战术,靠着投入大量人力,用最简陋的工具,锤子凿子石碾等物,一点点的硬是在中缅边境啃出了滇缅公路,期间大量的劳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所以穷惯了的中国人,根本不敢想象,使用大量的炸药,硬是在山林中炸出一条通道,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因为之前受到思维的限制,也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而方汉民所处的时代,中国已经相当富裕了,后世道路施工之中,不但拥有大量十分先进的施工机械,而且也从来不缺施工炸药,创造出了很多堪称世界奇迹一般的工程记录。

    所以方汉民才没有这种思维局限的限制,天马行空的只管想,好不负责的只管喷,结果无意之间,居然真的帮着皮克想出了这么一个粗暴的解决办法。

    之前霍克之所以提出那样的进攻计划,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怎么把这么多兵力和重型武器送到新平洋的问题无法解决,所以才只能考虑先期只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徒步从列多进入山林,对于邦、新平洋一线发动进攻。

    但是现在方汉民胡打乱撞的想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很可能解决掉道路交通问题,那么作战计划中最大的难题也就被克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