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血肉丛林 >

第149章

抗战之血肉丛林-第149章

小说: 抗战之血肉丛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我廖某也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呀!”

    廖耀湘和孙立人可不一样,孙立人以前是税警团出身,算是宋子文一系的,属于财政部,而不是蒋介石的嫡系!

    而廖耀湘则是正牌的黄埔系出身,绝对算是蒋校长这边的嫡系,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属于嫡系,才会被校长编成王牌军第五军,作为远征军主力入缅作战。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廖耀湘应该是和赵一廉属于同一系的人,但是廖耀湘却属于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相对来说赵一廉这种人则属于政客,故此廖耀湘内心中也看不惯赵一廉这种人。

第八十五章当众打脸() 
这一次缅北大撤退,作为第五军主力的新二十二师,一直奉命跟着杜聿明向北进入野人山,试图撤回国内,新二十二师这一路上吃尽了苦头,因为对地形不熟,加上对胡康河谷野人山环境估计不足,再加上缅甸人的敌视,使得他们无法获得向导的指引,部队在进入缅北丛林之后,便迷失了方向,杜聿明带着第五军直属部队和新二十二师,整整在野人山之中转了两个月之久。

    数万远征军将士,没有死在和日军作战的战场上,而是大批倒在了缅甸的莽林之中,化为了枯骨,大批辎重以及装甲车大炮坦克,没有用于和日军作战,却无奈之下自毁被抛弃在了撤退的道路上。

    后来杜聿明军长在丛林中也患了疟疾病倒,军部和新二十二师的兵将只能抬着他走,到了后来,他们彻底弹尽粮绝,整个部队整整断粮半月有余,只能靠着沿途吃树皮野草维持生命,不知道多少将士走着走着一头栽倒,就再也起不来了。

    更有不知道多少将士实在是走不动了,坐下之后,就再也没有能站起来,还有许多绝望的将士,因为丧失了信心,选择了自尽身亡,要么是吞枪自尽,要么是自缢而死,这一路上中国军人尸横遍野,到处都是倒毙的中国军人的尸骸。

    就在他们绝望之际,幸运的被英军侦察机发现,给他们投下了电台,才使得他们从新和上面建立了联系,后来迫不得已之下,才只好转道退入了印度,最终在从野人山中走出来,撤到了印度的利多。

    可怜他们第五军,三个主力师第二零零师戴安澜师长,撤退途中身负重伤壮烈殉国,九十六师辗转野人山之中,直到现在才刚刚翻越高黎贡山,撤回到了国内,全师九千余人,撤回国内的时候,仅剩下了不足三千人。

    而第200师没有走他们西路这边撤退回国,而是走了滇缅公路一带撤回国内,除了师长戴安澜壮烈殉国之外,九千多人的部队,撤回国内的时候,仅剩下了四千左右的兵力。

    最惨的则还是他们新二十二师,他们出国的时候兵力在九千到一万人之间,等他们从野人山走出来,进入印度的时候,整个师仅剩下了两千五百人,可怜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没有死在战场上,足足有四千余人都死在了野人山之中。

    现在虽然他们还没法统计出到底多少人死在了野人山里,可是廖耀湘估算了一下,这个数字恐怕十分恐怖,起码有三到五万的中国将士倒在了野人山之中。

    而廖耀湘和孙立人之间,因为杜聿明的关系,他们二人的关系并不算和谐,特别是孙立人违抗了杜聿明的命令,擅自抗命率部撤往印度,这让杜聿明和他对孙立人都颇有微词,认为孙立人太过嚣张。

    可是事后证明,孙立人当初抗命撤往印度的决定却是非常明智的一个决定。

    他们走西线从曼德勒撤退的中国军队之中,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不算,他们最早跟着史迪威和罗卓英先行撤入了印度,剩下的第五军军部,军直属部队,新二十二师,第九十六师和临时跟随第五军撤退的新三十八师,只有新三十八师在孙立人抗命之下,保存了整建制撤入了印度。

    而新三十八师在撤入印度之后,还保存了近六千人的实力,反观第五军除了第200师不提,数万人马现如今因为他们不肯遵从史迪威的命令撤入印度,而是服从了重庆那边校长的命令,按照军长杜聿明的命令向北撤入野人山,最终只剩下他们新二十二师两千多人,加上军部四百余人,总共不到三千人走出了野人山,来到了印度,九十六师则只剩下不到三千人,撤回了国内。

    所以现在杜聿明和廖耀湘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如果他们当时毅然决然抛弃和史迪威之间的成见,服从史迪威的命令,率领部队向印度突围的话,也不至于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起码可以保全三万以上的将士性命,在印度重振旗鼓。

    现在回想一下,廖耀湘每每到了晚上就无法入眠,一幕幕在野人山之中所见到的那些惨景,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神经。

    杜聿明也因为此事,在撤到了利多之后,黯然以养病的名义返回了国内,他们第五军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

    刚才他在听史迪威提及这个方汉民的时候,刚开始还没有太在意,但是当齐学启历数方汉民之前在缅甸的所作所为之后,廖耀湘也被震动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方汉民居然如此悍勇,简直堪称孤胆英雄了,凭借一己之力居然做出如此让人不敢想象的壮举。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勇士,摆在他们面前,仅仅因为赵一廉一己私心,硬是逼得孙立人无法将这样一个猛士收入麾下,为中国军队效力,反倒逼得这样一个猛士,为了能多杀几个鬼子,却只能投奔美国人旗下的特遣队。

    这样一个擅长丛林战的专家,居然不能为中国人所用,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珍!如果当时他们第五军在缅甸撤退的时候,能有方汉民这样一个熟悉缅甸丛林的高手帮助的话,又如何能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而且目前在史迪威的斡旋之下,中美英三方已经确定,未来必定将会发动第二次入缅作战,他们这些驻印军今后将会作为主力,从印度反攻缅甸,少不了还会进入缅甸丛林,去和日军交手。

    如果他能把方汉民这样的丛林战专家收入麾下的话,那么对于未来反攻缅甸,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于是他根本不顾赵一廉的脸面,公开对孙立人说出了这番话,而孙立人很显然并不打算放弃方汉民,这才让廖耀湘摆明了态度,准备和孙立人争夺这个方汉民。

第八十六章意外的好处() 
赵一廉在一旁听得是一清二楚,现在因为这个方汉民,他简直已经成了在座的所有中国军官们的公敌了,包括廖耀湘在内,都摆明了态度,鄙视他的这种做法,公开表明了他想要招揽方汉民的想法。

    这就如同当众扇了他一个大耳光一般,把赵一廉臊得简直无地自容,打人不打脸,哪儿有这么赤果果的当众打脸的?不由得怒气冲冲的站起身道:“好吧!今天我有点不太舒服,史迪威将军,孙师长、廖师长!请容在下告假,先回去休息了!”

    史迪威却笑呵呵的点点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反正赵一廉这种人,对他来说也没什么用,留在这里不过只是充当一个重庆那位的耳朵或者是喉舌罢了,走了更好!

    说罢之后,赵一廉便抓起桌子上的帽子,转身就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帐篷,回他的住所去了。

    而齐学启根本不看赵一廉的脸色,还露出了幸灾乐祸或者是扬眉吐气的表情,看着赵一廉离开之后,他才对廖耀湘说道:“廖师长,这件事可没什么好商量的!其实在方汉民刚到此地的时候,我们孙师长便已经对其许以特务连副连长的职务,如果不是姓赵的横加干涉的话,现在他岂会去101特遣队?

    所以既然现在姓赵的没啥说的了,那么我们这个特务连副连长的职位,到现在还虚位以待,等着方汉民回来走马上任!所以廖师长就不必和我们争了!”

    谁知廖耀湘听罢之后,立即摇头道:“此言差矣!不过一个区区特务连副连长罢了!我倒是对这位方汉民很感兴趣,如果他从缅甸安然撤回来之后,愿意到我们新二十二师效力的话,我愿意请他出任我们未来新组建的特务营副营长之职!”

    孙立人看着廖耀湘苦笑了起来,指着廖耀湘说道:“建楚老弟(廖耀湘字建楚)!你就不要再当众给我孙某难堪了!现在这位方老弟还正在缅甸跟鬼子搏杀,我们倒是先在这里为他将来的去留争了起来,与其争论这个事情,倒不如先考虑接下来我们两个师的整训之事!

    此事我看还是暂且搁置起来,等回头那位方老弟回来之后,我们再议不迟!到时候如果方老弟愿意去您麾下效力,我孙立人拱手相送,绝不留难于他,你看可否?

    他到底是一个爱国志士,不管未来是留在我新三十八师还是去你的新二十二师,都是在为国效力,未来都会帮着我们杀小鬼子!你我之间为此争来争去,倒是将来被他知道,反倒会招他笑话!”

    廖耀湘今天也算是故意要给孙立人一个难堪,两个人之间因为派系不同,加上孙立人抗命之事,他们之间始终有些疙瘩,所以今天他一箭双雕,即损了赵一廉,又给了孙立人难堪。

    不过孙立人并没有和他一般,说出了这番话,廖耀湘听罢之后,于是点头道:“抚民兄此话有理,如果我再争的话,倒是显得我太过分了!既然如此,那么就等这位方汉民回来之后自己做决定吧!”

    可以说方汉民在缅甸的这一战,顿时便让他彻底一战成名,在史迪威刻意的宣传之下,没有两天,不但兰姆伽训练营的中国军队尽人皆知,连驻印英军方面也得到了消息,甚至这件事被史迪威一鼓作气传到了美国。

    因为101特遣队可是正儿八经美国派出的部队,虽然人数只有几十个人,但是幕后却是隶属于美国政府的情报机构下面的作战队伍,一切用度都是美国政府负责支持的。

    就算这次毒牙分队之中,没有一个美国大兵的身影,活儿全都是中国人干的,可是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他们美国的功劳。

    所以消息一传回美国,顿时就引起了轰动,华盛顿邮报甚至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条消息,大肆为美国鼓吹,说这是他们美国派出的特遣队斩获的功劳,当然对于方汉民这帮中国士兵,只是一笔略过,简单的说了一句有部分中国军人也参与了这次作战。

    在这个时候,美国人刚刚经历过珍珠港事件,阵痛还没有完全过去,而且目前太平洋战事的前景也并不明朗,加上瓜岛那边日美两国海军和陆军还在较劲,美国军队暂时还处于下风,被不断增援的日军揍得苦不堪言。

    所以突然间史迪威在缅甸爆出这么一则新闻,说他们的一支特遣队深入缅北丛林,以寡敌众,以仅仅十几个人的兵力,居然全歼了一百多名日军,这无疑对于正处于悲观情绪的美国人民来说,等同于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大大提振了美国人对于战争的乐观看法。

    起码通过这一战,史迪威告诉了美国人,日本人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敢打敢干,那么日本人也照样会被杀鸡一般的宰掉。

    不过史迪威也没有彻底无耻到完全把这次的功劳吃光抹净,倒是也提及了此战美国特遣队派出的成员,主要由使用了美国提供武器的中国军人来执行的,其中不乏中国军人不凡的勇气和作战能力,当然他也没忘了为他自己鼓吹一下,说这是在他的英明领导之下,和亲自指挥之下所建立的功劳。

    一时间这件事让史迪威风头很劲,当然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好处,毕竟虽然中美之间目前已经达成了协议,美国为中国提供各种战略物资以及武器支持,可是毕竟还是有很多美国人认为,中日之间的战争,美国人没必要出这么多钱,来帮助中国人。

    可是这件事被史迪威汇报给美国政府之后,在美国政府的刻意推动之下,使得很多人意识到了,武装中国军队,确确实实对干掉小日本是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的,故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美国比历史上更加卖力的朝中国输送战略物资,特别是对于中国驻印军的武器弹药支持更加卖力了许多。

第八十七章查证() 
为了这件事,美国方面甚至连历史上曾经很少给中国驻印军输出的m1加兰德,也被加入到了输送武器的名录之中,同时对于汤姆逊冲锋枪和m1卡宾枪以及坦克装甲、车辆、火炮等武器的等级也提升了一些。

    这么一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驻印军的准备质量更加得到了一些提升,别的不说,单单是美国人提供的m4谢尔曼坦克,就比曾经历史上所提供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更不要说还给中国驻印军增加调配了三千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这在历史上是没有发生过的,历史上美国佬给中国驻印军提供的主要步枪,只是m1917栓动步枪,现在增加配送这三千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更加提升了中国驻印军的步兵战斗力。

    要知道虽然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很多像轻重机枪、冲锋枪这样的自动武器,可是在丛林战之中,这些自动武器各有弊端,首先是轻重机枪重量较大,操作携行运动的时候不太方便,二是冲锋枪射程较短,关键是穿透力太差,以汤姆逊冲锋枪为例,在丛林中作战效果,就并不是非常好,一旦敌人躲在树后,冲锋枪便无法有效击穿树木。

    而加兰德步枪使用的是全威力步枪子弹,装药量大,弹头重,穿透力很强,往往可以击穿丛林中一些障碍物,将躲在后面的日本兵打死打伤。

    所以加兰德在亚洲战场上,面对日军的主力步枪三八大盖,绝对属于开挂一般的存在,别看只增加了三千支加兰德步枪,但是却让中国驻印军步兵的火力和战斗力提升了一大截。

    另外这件事虽然也传到了驻印英军那里,可是英国人的脸却很不好看,因为史迪威把这次胜利的详情,第二天汇总起来,都传给了驻印英军,直到这个时候,英国人才知道,他们留在缅甸的所谓的情报人员,原来已经变节投降了日军。

    而且这次的事情,原本是英国情报员变节之后,帮着日军给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