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血肉丛林 >

第1165章

抗战之血肉丛林-第1165章

小说: 抗战之血肉丛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减少他们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负重能力,占用他们大量的兵力照顾这些伤员,而且还会严重拖慢他们的速度影响到他们的机动性。

    所以即便是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个安排,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在众人沉默之中,关根下定了决心,把随队的军医官叫过来,把这个计划告诉了他。

    军医官并没有多想,欣然接受了命令,接收了这些伤员,还有关根给他留下的一个小队的部队,便让大部队协助他们,将这些伤员暂时转移到了山林之中,找到了一个有水源而且比较安静隐蔽的地方,建起了一个临时的伤兵营。

    可是关根在走之前,犹豫再三,还是又一次把这个军医官叫到了面前,对他耳语了一番。

    这个军医官听了之后,脸色顿时大变,表情阴晴转换了好一阵子,最终咬了咬牙点头对关根说了声“哈依!”

    因为关根告诉他,如果五天之内,关根他们主力部队不回来的话,那么这个军医便可以自行带上拥有行动能力的士兵和伤兵们撤离这里,至于那些无行动能力的伤兵,就

    军医官很是纠结,他知道关根这样的安排,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彻底抛弃这些伤员的准备,只是暂时安定军心罢了,关根率部回来接他们的可能性,实际上是无限接近于零,抛弃这些伤员,实际就意味着逼他们死,也实际上是把杀掉这些伤员的事情交给了他来做。

    日军在战场上抛弃伤员的事情屡屡发生,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每每遭遇兵败逃跑之际,第一批被抛弃的就是无行动能力的伤员。

    而日军也不会就这么扔掉他们,因为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他们认为当俘虏是极其可耻的,就算是这些伤员不得不被放弃,但是也不允许他们成为敌人的俘虏,故此一般遇上这样的情况,都会逼迫不能带走的伤员自尽,如果伤员不肯自杀的话,那么就由军官下令“帮助”他们自杀。

    但是毕竟做这种事情,是让人良心上有点过意不去的,这个军医官听闻了关根的话之后,内心是抗拒的,但是他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关根主力不回来接这些伤员的话,仅凭着留给他的一个小队的兵力,他是根本不可能带着这些伤员撤回到资江东岸的,为了他自己的性命,他也只能接受这个命令。7

第三百六十五章 滑索渡河() 
关根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前,先派了先头部队赶往麻溪河,一是追击那些逃走的敌军,二是赶到麻溪河先寻找渡河的地方。

    麻溪河上原来是有一座石桥的,但是在开战之后,不知道是被中国军队还是被日军给炸掉了,所以想要渡河,就必须要找到一个水流比较缓,水比较浅的地方渡河。

    而现在正值湘西的雨季,湘西各条河流的水量都十分充沛,河面变宽,水流速度很急,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渡河风险比较大,另外还需要准备渡河器材,比如舟船或者木排竹筏之类的东西,要不然的话,这两千日军就只能游过去了。

    这条路从太平冲到麻溪河还有十里左右的路程,方汉民他们放弃太平冲之后,便全速奔向了麻溪河,等他们到麻溪河的时候,卢友亮已经在这里等候他们了。

    卢友亮也不是个笨蛋,在带着他的手下们先行撤到麻溪河西岸之后,也没有傻乎乎的闲着等特务营过来,已经散开派人沿着河岸寻找渡河地点,同时也派人就近采伐毛竹,开始绑扎竹筏。

    等特务营赶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砍了不少的毛竹,也找到了附近一处水势较缓的河湾。

    但是方汉民没有让他们继续绑扎竹排,因为现在日军先头部队可能已经追过来了,绑扎竹排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等他们把竹排绑扎好,可以渡河的时候,鬼子已经追上来了,到时候他们乘坐竹排渡河,在河面上就成了鬼子的活靶子。

    这条河作为赧水河的支流,并不算宽,只有百米左右的宽度,虽然水流比较急,但是方汉民还是有办法尽快渡河的。

    卢友亮不知道特务营这帮人不让继续绑扎竹排,怎么把这么多人运过河去,于是等着方汉民给他们解释。

    方汉民立即命令手下水性好的,先乘坐绑扎好的竹排,带上几根结实的登山绳,用竹排拖到河对岸去。

    而他们则在河西岸找了个高一些的地方,把登山绳都绑在了大树上,留好活结,而过去对岸的人也把登山绳绑在较低的树上,把绳索用力的张紧到最紧的程度。

    方汉民命卢友亮他们先乘坐竹排渡河,因为他们不具备滑索速滑的技能,所以他让卢友亮这些友军先行渡河,并且把特务营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先用有限的几个竹排送到对岸去。

    在保护着他们渡过河之后,方汉民一声令下,特务营的弟兄们便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随手可得的各种工具,挂在绳索上,背着他们的枪支和装备,双脚一蹬,嗖的一下就顺着绳索朝着对岸滑了过去。

    卢友亮看着这些特务营官兵如同神兵一般,在空中挂在绳索上飞速滑过这条麻溪河,不由得是大为感慨,他真没想到,眼前这支友军的官兵们,居然如此厉害,像是没有他们不能干成的事情一般,他真想不通,这些人是怎么训练出来的,他从未听说过,中国的军队里居然会有这么厉害的人物。

    这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呀!看看人家特务营的本事,再看看他们这些人,难保不让人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特务营用这种办法,在极短时间里,便将所有人都轻松的渡过了麻溪河,到了河对岸。

    另外他们在过河之前,也没忘了把渡河点拖拽竹排下水的痕迹给抹掉,把原来卢友亮他们多砍下来的竹子也都给扔到了河水之中,顺流漂了下去。

    所有人过河之后,他们把绳子解开一抖,一拉,河西岸大树上的绳扣便被拉开,绳索也被他们一根不剩的拉到了东岸这边。

    就在他们收回绳索不久,鬼子的先头部队就呼呼啦啦的追到了麻溪河边上。

    这些鬼子们气喘吁吁的赶到麻溪河边上之后,一个个累的都快吐出舌头了,浑身上下像是在水里捞出来一般。

    他们奉命追击在太平冲阻击他们的敌军,但是这一路上他们跑岔气也没能追上那些敌人,有迹象表明,敌人就是朝着这边跑了,而且先于他们之前并不长时间。

    可是他们好不容易追到麻溪河边上之后,却还是没能追上那伙敌人,敌人就在麻溪河岸边消失了一般。

    这些鬼子看着奔流的麻溪河河水,都有点想不通,敌人跑到这里,难道游过去了吗?可是这么急的河水,他们能都游过去吗?

    何况他们每个人身上肯定也都背着枪支弹药,在这样的急流之中,被淹死的可能性很大呀!

    可是如果敌人没游过去的话,这会儿又跑哪儿了?

    于是率队的日军军官立即下令沿着河岸展开搜索,找了一阵之后,他们在一片竹林之中,找到了许多被砍伐的竹子留下的竹根,竹子的断口还都是新鲜的,这才判断敌军提前在这里做好了准备,准备好了竹排,等他们逃到这里之后,便直接乘坐竹排渡过了麻溪河,至于这会儿那些竹排,应该是被敌人扔了,顺流飘到了下游去了。

    这个结果让这些鬼子们很是泄气,于是只能先休息一下,也开始砍伐毛竹,准备在河面上架设便桥。

    他们不是不想扎竹筏渡河,但是他们可是一支两千来人的部队,按照一个竹排能搭载十个人来计算,他们想要一下渡过河去,起码需要扎二百个竹排。

    这么多竹排,光砍竹子就能把他们这些人给累死,更不要说还都要扎成竹排了,就算是少扎一些竹排,分批渡河,这数量也不能太少了。

    更何况他们还有炮要带过河去,还有不少随身携带的给养弹药要运过去,扎竹排渡河很显然比较好费时间。

    而关根的打算是尽快赶往桃花坪,所以对他们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河面上建一座便桥,让大部队走便桥渡河过去。

    实际上搭便桥,也不是太难的事情,这是军队经常遇上的情况,即便他们不是工兵部队,在并不太宽的河面上搭起一座便桥,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第三百六十六章 漏夜阻击() 
于是这些鬼子的先头部队一边砍伐毛竹,一边又砍了一些结实点的树木,找一个水流较缓的地方,把木头削尖,用力用木槌把木桩夯入到河床里面,充作建议桥墩,再把毛竹绑在木桩上,逐渐形成一座便桥。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他们想要建桥,对岸的那些敌人们答不答应。

    看着鬼子在对岸忙活的热火朝天,方汉民都气乐了,指着那些鬼子,对手下们说道:“你们说说看,那帮兔崽子真觉得咱们都是死人吗?就这么看着他们建桥?”

    就连卢友亮听了之后都笑了起来,麻溪河现在已经成为了他们最好的屏障,早知道这条河有这样的宽度,水流还如此湍急,他们也不在太平冲设伏打小鬼子的伏击了。

    想到这一点,方汉民都觉得自己有点蠢,在太平冲浪费了不少的力气,还损失了一些手下,这应该怪他们之前带着的那个向导。

    那个向导之前给他们说,麻溪河是条小河,平时河水不深,他们有时候去隆回司,河上没修石桥的时候,他们淌着水就能过河。

    听那个向导说了之后,方汉民就有了个先入为主了,以为麻溪河并不能作为一道天堑阻止鬼子渡河,但是到了这里之后,他们才知道,完全不是之前向导说的那样,这条麻溪河并没有那么窄或者浅,相反在雨季来临之后,这里的河水暴涨了许多,河面宽达百余米,水流也相当湍急。

    这样的河水,就算是水性好的人,游过去都要悠着点,别提大部队趟水过河了。

    所以刚才他们到河边的看到这条麻溪河的河水的时候,都呆了呆,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可能那个向导也没骗他们,但是明显那个向导犯了个经验主义的错误,他可能以前来这里过河的时候,正好是旱季,麻溪河的河水不多,水流也很小,河面也很窄很浅,但是并未在雨季来过麻溪河,所以才会告诉方汉民他们,说麻溪河很窄河水很浅。

    结果闹了个大乌龙,让方汉民也跟着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误信了向导的话,忘了提前派人赶到这里侦查一下情况,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用费劲巴拉,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太平冲阻击关根支队了。

    不过错也错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这也算是老天照顾他们,太平冲一战并未彻底达到目的,现在麻溪河却弥补了他们,现在他们只需要守在东岸,把鬼子堵在西岸,那么关根支队就没法在预定时间之内,赶到桃花坪渡过赧水河了。

    什么击敌于半渡,等鬼子把桥快修好了再打?狗屁!看着鬼子们这边忙活着开始修桥,方汉民一声令下,特务营官兵和卢友亮等友军,一起在东岸河堤上冒了出来,照着对岸的鬼子就是一通劈头盖脸的猛揍。

    正在河边忙活着伐木修桥的日军,当时就被打了个鸡飞狗跳,作鸟兽散去,河边还扔下了二三十具尸体和伤兵。

    鬼子这才确认,那伙敌人确实是已经跑对岸去了,桥也修不成了,于是便在西岸也拉开架势,架起机枪,跟对岸的特务营对打了起来。

    气人的是等他们不修桥,开始专心打仗的时候,对岸的敌人却立即就偃旗息鼓,从河堤上退了下去,得了,人家不打了!

    鬼子这边气的是干瞪眼,要是能插翅飞过去,他们就飞过去跟这伙狡诈的敌人拼了,可是何乃上帝没给日本人进化出这种功能,他们只能望着百十米宽的麻溪河干瞪眼。

    看到敌人不打了,日军这边的指挥官就再次下令开始抢修便桥,可是不等日军把第一根木桩夯入到岸边的河床里,对岸的枪声就又响了起来,当场又有几个修桥的鬼子被干翻在地,把河边的鬼子又给打散。

    鬼子气的直蹦,立即开枪还击,等河边修桥的鬼子跑光了之后,对岸的敌人就立即又偃旗息鼓哑了火。

    先头部队的日军无奈之下,只得架起轻机枪,分出部分兵力,在河边构筑阵地,进入阵地枪口指向对岸,把掷弹筒也给清出来,做好随时开火的准备。

    掩护着部分日军,去河边抢修便桥,可是敌人不见兔子不撒鹰,只要看到有日军出现在河边,试图修桥,就立即开火,将河边的鬼子打死打伤或者逐散,完全不跟岸边的日军进行对战,可把鬼子的先头部队给气蒙圈了。

    无奈之下,他们值得派出少量兵力,沿着河岸向着两边搜索,试图找到其它地方进行渡河,但是此时天色已经又黑了下来。

    关根在处理完伤员的事情,再次出发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先头部队向他报告,把敌军逃到河对岸的情况报告给了关根,并且把麻溪河的水情也告知了关根。

    关根其实对于麻溪河的水情也并不了解,他之前获得的情报也说麻溪河是条小河,水量很小,即便是没有桥也能趟水过河,所以他并未把麻溪河视作为阻挡他们的一道天堑。

    可是没成想,麻溪河水量居然如此之大,水面居然如此之宽,不管是水深还是水流速度,都完全不可能趟水过河,这一下他感觉麻烦大了。

    敌人现在逃到了麻溪河对岸,依托着麻溪河这道天堑,便可以轻松拦住他们日军,只要把他们堵在麻溪河西岸,那么他就不可能完成坂西一郎赋予他的任务。

    关根急了起来,不管天色已黑,还是督率着麾下的部队,呼呼隆隆的便赶到了麻溪河岸边。

    等他们到了麻溪河西岸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透了,天空这个时候再次飘来了乌云,而且云层越来越厚,没多久豆大的雨滴就开始稀稀落落的从黑乎乎的天空中洒落了下来。

    这时候大地就像是被扣上了一口大锅一般,黑的是伸手不见五指,别说是看到对岸的情况,就算是面对面,都看不到对面的眉眼。

第三百六十七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