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血肉丛林 >

第1159章

抗战之血肉丛林-第1159章

小说: 抗战之血肉丛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逃跑,而是在“转进”和“迂回”亦或是进行所谓的“穿插”。

    今天眼前的这个军官,似乎话说的也很漂亮,不会也是像某些部队的军官那样,嘴上说的漂亮,实际上却是要卷铺盖逃之夭夭吧。

    卢友亮的眼神之中,顿时充满了不信任,甚至有些警惕的看着方汉民。

    方汉民这时候也留意到了卢友亮的眼神,起初有点糊涂,但是灵光一闪马上就明白了卢友亮为啥会露出这样的眼神了,不由得当场哑然失笑。

    “你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你觉得我会像某些人那样,嘴上说的漂亮,实际上却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卢友亮被方汉民猜中了心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先是摇了摇头,接着又点了点头。

    方汉民差点被气乐了,摇头道:“何大脚,你来告诉卢排长他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何国平这时候也气乐了,过去对着卢友亮就骂了起来:“你他娘的,刚才老子还觉得你是条汉子,现在我发现,你他娘的就是个蠢货!

    你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我们可是他娘的威震缅甸的毒牙部队!死在我们特务营手中的鬼子,起码他娘的有两三千了!咱们中国人活捉的唯一一个鬼子少将,你知道是谁抓的吗?就是我们抓的!

    你他娘的居然敢怀疑老子们会临阵脱逃?真是瞎了你的狗眼!”

    当听罢了何国平的话之后,卢友亮眼珠子顿时瞪大了,他虽然不太了解眼前这帮人的来头,但是对于毒牙部队的名号却是如雷贯耳的!

    这两年来,不断有消息从缅甸那边传到国内,驻印军在缅甸频传大败日军的捷报,国内也经常进行大幅宣传,不但在民间宣传,更是在各军的部队里进行宣传,以此来提振国内部队的士气。

    在屡次传来的捷报之中,都经常会听到我军毒牙部队如之何的又创造了奇迹,如之何的又打了什么样的胜仗。

    其中绝大部分很多人都记不清楚了,或者是没有太过关注,但是有一条所有听说过的人,都能记得十分清楚,那就是驻印军抓获了一个鬼子的少将,是活捉!这在中国抗战史上史无前例的事情。

    因为各种原因,中国人在战场上,极难生擒日军高级军官,更不要说是将军这样级别的将领了,多年抗战之中,虽然多次击毙过日军将领,但是却从未捕获过活着的日军将领,别说捕获日军将领了,就算是生擒鬼子的佐官也极其罕见。

    所以当初方汉民他们在缅甸生擒活捉了鬼子少将水上源藏之后,消息迅速传回国内,国内不由得顿时哗然,令国人士气大振,令国内各军士气大振。

    为此方汉民获取了勋章,国内也进行了长篇累牍的大幅宣传,故此听说过的人都会印象很深。

    今天当何国平告诉卢友亮,说被活捉的那个鬼子少将,就是他们干的之后,卢友亮顿时就被惊呆了,下巴吧唧一下就掉到了地上,半天嘴巴都没合起来。

    “你你说的是真的?”卢友亮愣了好一阵子,这才结结巴巴的对何国平问道。

    “切!这种事谁他娘的敢胡说八道?是咱们特务营干的,就是咱们特务营干的!这功劳谁也抢不走!

    老实告诉你,就在昨个,老子们还在南边山里,狠狠的修理了过来的这批鬼子一顿,轻轻松松就弄死了他们二三百!要不是他们人太多的话,老子们就不会让他们走到这儿!”何国平一脸得意的翘着大拇指,对卢友亮说道。

第三百五十一章 富家大户的地窖() 
当何国平说罢之后,旁边特务营的官兵们也都笑着连连点头,回想起他们当初在缅甸干出的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想想不得意都难。

    卢友亮这一下没啥可怀疑的了,如果眼前的这伙人,就是那支传奇部队的话,那么他也就没啥好担心的了,这支传奇部队,绝对不会是那种话说的漂亮,却脚底抹油的混蛋。

    于是他激动的赶紧再次立正,大声说道:“卑职有眼不识泰山,还望长官包涵!真是瞎了卑职的狗眼,居然怀疑长官你们!实在是该死!”

    方汉民呵呵笑了起来,上去拍了拍卢友亮的肩膀说道:“不知者不罪,都他娘的是被那些该死的鼠辈给害的!带着你的弟兄们,跟着我走吧!我保证不会当孙子,逃之夭夭的!”

    “是!长官!我们跟您走!”卢友亮立即兴奋的大声说道。

    “也别太急!鬼子还没有过来,咱们先去镇子里看看不给他们留点教训就真太对不起他们大老远的来这儿一趟!”方汉民看了看眼前小小的黄桥镇,嘴角露出了一丝坏笑。

    关根带着士气低落,心情沮丧的部队终于来到了黄桥镇附近,在刚才过来的路上,他们遇上了两个村寨,于是关根为了提振士气,派兵扑向了两个村寨,意图劫掠一番。

    但是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冲入村子的日军,居然只找到了几个老弱不堪的老人,一个年轻点的男女都没能抓到。

    闯入村民的家中,翻箱倒柜的进行了一番搜刮之后,他们连一颗粮食都没能找到,更不要说抢到鸡鸭牛羊了。

    这只能说明,这一带的中国人已经提前得到了他们到来的消息,在他们赶到这里之前,就先疏散躲藏了起来,并且带走了他们家中的所有牲畜或者家禽,以及家中的所有粮食,只剩下了空荡荡的村落。

    原本期待着到了黄桥一带之后,便可以大肆行掠一番,一是可以补充一下他们的给养,二是可以出一口胸中的郁闷之气,可是结果却扑了个空,除了抓到几个老的走不动,也不想活了的老人之外,他们毛都没捞到一根。

    盛怒之下的这些鬼子,只能把怒气撒到了这些抓到的老人和空荡荡的村子上面,他们屠杀了这些不肯离家的老人,一把火把村寨给点着,燃起了熊熊大火。

    村子被点燃之后,火光冲天,浓烟直冲天际,十几里外都可以看到村庄方向升起的浓烟,正好也成了鬼子来了的报警讯号。

    躲入山林中的黄桥一带的乡民们,看到家园被毁,无不怒不可遏,同时也悲痛欲绝,更是恨透了这些该死的鬼子。

    关根得知之后,也只能心中哀叹,看来此行他们真的是没有得到天照大神的眷顾,一路上居然如此之不顺利。

    因为劫掠失败,关根支队的士气更加低落,加之昨天在山中受挫,使得这些日军行军速度放慢,等方汉民跑到他们前面,带走了卢友亮那些人之后,关根支队的前锋这才姗姗来迟,来到了黄桥镇外。

    此时的黄桥镇只是一个偏僻小镇,因为交通不发达,周边人口此时也不多,只是由周边几十里范围内的老百姓,自发因为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小镇。

    小镇面积很小,常住人口也不多,镇子总共只有几百口人,比起后世一个一般的村子的规模都不如。

    日军前锋到达黄桥镇之外以后,发现镇子外面似乎有一条防线,但是却没发现敌人活动的迹象,但是他们也不敢大意,生怕在这里又遭了埋伏,观察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试探着发动进攻。

    但是等他们“攻入”这座简陋的阵地之后,才发现这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敌人早已撤离了这里。

    于是他们这才敢进入黄桥镇,但是他们刚踏入黄桥镇,便踩住了镇子入口路上埋设的地雷,咣的一声就炸飞了俩斥候。

    这些鬼子前锋以为镇子里埋伏有敌军,于是吓得赶紧退了回去,等了半天没有听到枪声,于是又一次试探着进入镇子里。

    他们如同鹌鹑一般,缩着脖子进入镇子里之后,却还是没有遭到敌军的埋伏,这才发现镇子这个时候也已经人去屋空,除了两条流浪狗在镇子里瞎逛之外,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鬼子们检查了两户人家之后,没有什么发现,这里同样也已经被敌人坚壁清野,没有留下什么可供他们之用的东西,特别是他们最需要的粮食,更是没有发现一点。

    最后他们冲入到了镇子中最大的一座院子,在院子里翻箱倒柜寻找财货,在仓库之中,发现了一些瓷器粗布,少量的绸缎,但是这并不是他们非常想要的,而他们找到的粮仓,这个时候也是空荡荡的,连一袋粮食都没有找到。

    这是镇中一个财主的家院,家境算是当地首富,所以比较大,有鬼子在院子中搜查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地面上洒落的糙米,于是便沿着洒落的糙米寻找,找到了一间屋子。

    他们在这间屋子之中,终于发现了一个地洞口,地洞口洒落的有一些糙米,甚至还有零星的铜钱。

    于是鬼子们终于高兴了起来,大呼小叫的报告给了他们的中队长。

    带队进入镇子搜查的那个中队长闻讯立即就赶了过来,他们生怕地窖里藏有敌人,小心翼翼的打开地道口的盖子,下面露出一条向下的阶梯。

    鬼子不敢轻易进去,怕被里面躲藏的敌人给暗算了,于是鬼子中队长下令丢下去了两颗手榴弹,当下面咣咣的炸了两声之后,硝烟冒出地道口,但是却并未听到里面传出人的声音。

    于是鬼子中队长让手下等了一阵之后,派了两个日军士兵,换上了手枪,点着找到的蜡烛,拿着手枪顺着狭窄的台阶下到了地道下面,对下面进行检查。

    很快两个下去的鬼子就欢呼着从下面钻了出来,对那个中队长叫到:“报告!下面是一个很大的地窖,里面堆满了粮食!另外还有一些钱!里面没有人!”

第三百五十二章 死亡陷阱() 
鬼子中队长一听就高兴坏了,立即亲自拎了个灯笼下到了下面,果不其然发现下面空间着实不小,地道很长,挖出了好几个小的地窖,洞壁和地窖四壁以及顶部都用砖石垒砌而成,很是坚固,而且似乎还有通风口,里面虽然刚才扔了两颗手榴弹,但是很快硝烟味就散去了,除了有些潮湿的感觉,并无其它不适感。

    每个地窖虽然都不算大,但是里面却都堆砌着不少装了粮食的袋子,随便戳开一个袋子,里面都是装的糙米,数量很是不少。

    另外一个小地窖,还安了一扇厚实的木门,这会儿已经被砸开,里面堆着几个木箱,打开之后看到里面都是铜钱,以清朝的铜钱为主,也有不少民国发行的铜币,只是没有发现银元或者金银珠宝,估计这户人家逃走之前,只来得及带走了最为贵重的银元和珠宝,却来不及转移这些沉重的铜钱。

    至于那些粮食,肯定也是因为太多太重,这户人家根本来不及转移带走,所以临时便从粮仓里面,把这些粮食转移到的这个地窖之中隐藏了起来。

    这一下把这个鬼子中队长给乐疯了,一边派人赶忙出镇子,去向关根报信,说他们找到了大量的粮食,一边命令集中一些兵力,过来地窖开始朝外面搬运粮食。

    于是很快几十个鬼子都跑到了地窖这里,一个个乐的龇牙咧嘴钻到地窖里,开始朝着地窖外面搬运粮食。

    这些粮食大多装在麻包里面,一袋都是一百多斤,很重,地窖里面又比较窄,搬运起来很是麻烦,也比较缓慢。

    可是鬼子这会儿却一点不嫌累,一个个挥汗如雨干的是热火朝天,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死神又一次已经对他们露出了狞笑。

    当他们刚搬了一小半的时候,黑乎乎的地窖之中,没有一个鬼子注意到,粮包下面藏着两个三四十斤的炸药包。

    一个鬼子满头大汗的又一次搬起一个粮包的时候,下面咔嚓一声,不等他反应过来,一道耀眼的闪光就闪现在了他的眼前,接下来一声沉闷而巨大的爆炸声从地窖之中爆发出来,整个小镇像是发生了一次小型地震一般。

    这座大院之中突然间就土石飞起,房屋房梁也冲天而起,接着地面腾起了一团浓烟,很远的地方都能感觉到脚下的震动。

    这时候跑到镇子外面向关根报信,说他们在镇子里找到了大量粮食的鬼子,刚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关根,不等关根高兴一下,就感觉到脚下传来了震动。

    关根久经沙场,立即判定这种震动是哪个地方发生了威力很大的爆炸所致,于是立即举目四望,最终目光停在了眼前的小镇。

    此时小镇之中一团浓烟正在像蘑菇云一般的升腾起来,无数碎砖烂瓦破木头正飞上天空,关根的嘴巴微微张开,目光显得有点呆滞。

    方汉民可是在对付鬼子这方面,算是标标准准的阴人中的阴人,损的是无边无际,他在到了黄桥镇之后,他和他手下几个阴人们就认为,作为此地的大户,仓促之间疏散逃出镇子,肯定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软和粮食都带走。

    普通穷人家基本上都是家徒四壁,家中没啥值钱的东西,除了粮食和极少的钱财,就剩下牲口或者是家禽了,稍微收拾一下说走就走很容易,但是地主财主大户人家却要富庶的多。

    这些人不管怎么发家的,这个时代富人家最大的特征就是拥有很多土地,土地多也就收获的粮食很多,地主财主家的财富多寡,除了看他们存的钱多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他们家存粮多寡。

    所以方汉民和他手下的阴人们都判断,镇子作为这一带的经济中心,里面的大户人家肯定存粮不少。

    这些大户人家在仓促之中逃离镇子,根本不可能把家中存粮都带走,所以很有必要去帮他们处理一下,省的让鬼子找到,留给小鬼子。

    于是他们立即分头进入镇子专挑大户人家搜索了一下,很容易的便顺着地面上洒落的粮食发现了这个镇子中最大的大户人家的地窖。

    钻入地窖一看就发现了这里藏的大量的粮食还有一些钱,于是方汉民也不客气,给手下们分了一些钱财,然后就在粮堆里面塞了几十斤炸药。

    炸药是卢友亮手头的物资,一股脑都藏到了粮堆下面,等着鬼子上门接收他送给他们的大礼。

    这些鬼子也没有辜负方汉民和他的手下们,很聪明的就找到了地窖,很高兴的就发现了地窖里的粮食,然后很顺利的就引爆了炸药,然后很懵逼的就化为碎肉洒落在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