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血肉丛林 >

第1113章

抗战之血肉丛林-第1113章

小说: 抗战之血肉丛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常年在外狩猎或者是来往于山里山外,所以他对于这一带的山非常熟悉,这次他没有被鬼子所害,还是因为他正好去山里狩猎去了,等回来的时候,他们的寨子已经被鬼子祸害了。

    而他的妻女,也死在了鬼子的手里,现在这个阿邦对鬼子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恨不能生吃了他们的肉。

    当跟着方汉民他们下山之后,他便一直带着方汉民,沿着平溪河朝着东面走去,途中方汉民把他所需要找的地形告诉了阿邦,阿邦听了之后,想了想立即说道:“我知道什么地方最合适!你们跟我来!”

    说着阿邦就带着方汉民他们,快速朝着东面沿着平溪河岸边走去。

    途中他们看到了路上出现过几次小股的日军,阿邦几次都想要去跟他们拼命,但是都被方汉民给劝了下来。

    方汉民反复劝慰阿邦,告诉他这么拼命是不值得的,真的想要杀掉更多的鬼子,为他的妻女报仇,就只能先帮他们找到合适的伏击日军的地方,接下来大量的中国的军人,自然会替他报仇雪恨,到时候如果他还不解恨的话,就可以跟着特务营,一起去杀鬼子。

    阿邦这才强忍住了心中的怒火,带着方汉民他们继续朝前行去。

    当走到一个河湾处的时候,阿邦指着这个河湾对方汉民说道:“这个地方跟你说的最像,打仗我不懂,你们自己看看这儿行不行!”

    方汉民于是举目望去,起初觉得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仔细观察了一番之后,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个平溪河拐弯的地方,看起来地势不算是太险要,但是平溪河到这里之后,河道收窄,河水变得湍急了起来,向北拐过去之后接着又向南拐了过来。

    通往洞口镇的道路,在河道的北侧,北面是一座陡峭的山崖,一条山沟向北延伸,但是阿邦告诉方汉民说这个山谷是一条死路,钻进去走出去两里地,就彻底成了死路,根本走不通,而且里面很开阔,四周都是悬崖峭壁。

    鬼子如果在这里被堵住的话,一旦要是朝这条山谷之中突围逃窜的话,就会一头钻到死路之中,到时候山谷里不需要埋伏多少兵力,居高临下只要控制住四周的高处,就可以轻松的把下面的鬼子给屠杀干净。

    鬼子要是不钻那个山谷,想要渡河到平溪河南岸,那么河水在这里变得湍急,渡河便会很有难度,一不小心就被冲下去淹死了。

    就算是他们渡过河,到了河湾那边,依旧还是会被一座从山里伸出来的凸出的小山给挡住,只要在那边再埋伏一些兵力,鬼子跑到河湾那边,照样会被堵得死死的,而且还会遭到两侧的交叉火力的射击。

    所以如果不仔细观察,或者是不了解这里的情况的话,真不会把这里当成一个很好的伏击地点,也就会被错过去。

    幸好他们找到了这个阿邦,在听了方汉民的要求之后,想到了这里,把方汉民他们给引到了这里。

    “好!这儿确实是个好地方!表面上看并不算险峻,但是想要从这里冲过去,却真的很难!就这儿吧!

    对了,这个地方叫什么知道吗?”方汉民这会儿手头没拿到这里的详细地图,只有一张这一带的大比例地图,像这些小地方,地图上并无标注。

    阿邦挠挠头,想了想之后说道:“这儿没啥名字,你们今儿个要是不找找地方的话,我也想不起来这个地方!”

    方汉民听罢之后,在地图上圈了个小圈,命令刚子联络第十九师师部,把找到的这个地方通报给了杨荫师长。

    杨师长在拿到了方汉民的电报之后,还有点不太放心,于是便把他们第十九师的特务连派出了一个排,由他的一个参谋副官带着先赶到了这个地方实地查看一下情况。

    这个十九师的参谋副官带着人赶过来之后,在方汉民的引导之下,也仔细观察了一番这里的地形情况,不禁也拍案叫绝,说这个地方着实是个非常不错的伏击地点,只要控制住这里几个高地,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就可以死死的卡住日军退往洞口的道路。

    鬼子不管朝那边跑,都会遭到居高临下的打击,任凭他们肋生双翅,一旦被赶到这里的话,也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这个参谋副官也立即把他实地勘察的情况汇报给了杨荫,杨荫这才放心了下来。

    接下来的一天之中,杨荫指挥他的第十九师,继续对江口镇的日军发动一次次的攻击,并且攻下了一座日军的阵地,给江口镇的日军造成了相当的压力。

    而铁山一带的日军120联队的前锋部队,此时也在第一百军的第五十一师的追击之下,终于撤回到了江口镇一带,跟江口镇的日军汇合在了一起。

    此时第120师基本上聚集在了江口镇一带,总兵力达到了三千多人,这段时间120联队在持续的作战中,战斗减员也比较厉害,到目前为止,战斗减员已经达到了两成左右,另外还有部分部队留在了洞口镇一带,所以他们在江口镇的总兵力只有三千余人。

    但是即便第120联队只有三千多人,想要拿下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日军依旧拥有较强的战斗力,别看论单兵素质跟特务营这些精锐没法比,但是比中方参战的许多部队还是占着优势的。

第二百四十二章 强吃() 
毕竟中方即便是这些精锐部队,在获得了美式武器的补充之后,战斗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论单兵素质,还是达不到日军的素质,哪怕是这些新补充的日军士兵,在个人素质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另外中方的一些低级军官的军事素养也不足。

    鬼子不管是新的还是老的军官,都全部是经过军校培养出来的,新老军官相差的只是经验而已,但是对于指挥水平,他们相差并不大,这也是日军军官在战场上阵亡之后,并不容易出现部队混乱的情况,新的军官马上就能接替阵亡军官指挥,继续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而中方的军官,虽然这些年黄埔军校培养了也不少军官,但是在这八年抗战之中,绝大部分都战死在了沙场之上,另外虽然国民政府还建立过其它军校,可是培养出来的军官,却远远赶不上战场的消耗。

    加之很多军校包括黄埔军校都存在战时临时短期培训的军人,这些人属于是短训班出身,整体军官素质完全赶不上日军,所以大部分中国军队,在这个时候的战斗力,还不能完全跟同等数量的日军相媲美。

    另外还有一条有点拿不上台面的事情,那就是中方不管是嫡系还是非嫡系部队,因为各种原因,军队之中都存在腐败的情况,部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编吃空饷的情况。

    有些地方非嫡系部队吃空饷的兵员占了整个部队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正规的嫡系部队空饷人数会少一些,但是也肯定都有存在,恐怕现在没有吃空饷的部队,只有孙立人和廖耀湘各自率领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另外就是那些新近组建的青年军了。

    所以看似参战的中方部队一个师的兵力纸面上不少,但是实际上并达不到纸面上的数字。

    而士兵之中大多数都是农民出身,文盲率极高,一个排有时候都不见得能找到几个识字的,这一点完全无法跟日军相比,日军就算是再菜的新兵,也都是上过学,起码是初中毕业的,这就是两国目前兵员素质的差异。

    有文化的士兵,对于武器以及战术的掌握绝对要比文盲士兵快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日军的单兵素质目前还是占着一些优势的。

    另外他们之中的那些士官,其中曹长、军曹、伍长,也都是老兵,作战经验丰富,对待手下的士兵管理极为严苛,日军的服从意识也相对比较好,像下克上这种事情,多发生在中层军官以上,下级军官和士兵服从意识还是相当好的。

    再之就是日军都是属耗子的,他们的步兵作战经验还是基于一战时期,极为重视堑壕战,所以鬼子很擅长修工事,防守能力非常之强,这一点在去年的松山战役之中就可以看出来。

    如果不是后来采取了挖地洞爆破的战术,把松山主峰给炸掉了,并且把鬼子的指挥官给炸死了的话,不知道拿下松山,中国远征军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死多少官兵,才能拿下松山。

    可恶的鬼子们别的不行,他娘的挖地洞个顶个,修的工事都很到位,选择阵地也非常厉害,防守的也极其坚决,往往中方的军队进攻的时候,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能啃下他们的阵地。

    所以别看江口镇这里120联队只有三千多日军,但是想要吃掉他们,仅凭着第十九师和赶过来的第五十七师还是很难啃的下来,毕竟这两个最先抵达这里的师,也都不是全员赶来的,他们还有部队在其他地方留守或者是战斗,两个师加在一起兵力也只有万余人左右。

    但是即便如此,王耀武还是决心要吃掉这里的这些日军,在王耀武的命令下,第五十七师绕到江口镇北部设防,堵住了江口这边的第120联队向北突围的道路,断掉了他们去跟第133联队汇合的念想再说。

    另外两个师把日军先包围住,同时继续向日军发动进攻,给第120联队继续施压,另外王耀武命令第十八军的第118师,这个时候也全速赶往江口镇一带,协助第十九师和第五十七师围歼这里的第120联队。

    湘西会战的历史在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原本此战之中,中方并未能全歼第120联队,只是把第116师团的第109联队给全歼了,但是第116师团的主力最后还是逃掉了。

    可是现在由于方汉民的出现,116师团的第120联队却要面临着覆灭的危险。

    当第五十七师赶至了江口镇之后,日军第120联队的压力顿时增加了不少,从各处发生的交火情况来看,现在中方的部队已经对他们形成了包围的态势,起码两个敌军的步兵师已经出现在他们周围,并且对他们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势。

    这让第120联队的联队长儿玉忠雄大佐感到压力非常之大,同时也感觉事情有点不妙,他的部队现在给养已经不足,迫不得已之下,前些天进入山中之后,他只能派兵到处行掠,才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而且他们携带的弹药储备也不很充足了,现在面临着两个师的敌军围攻,暂时他们还能顶住,可是时间长了呢?

    一旦要是敌人再调一支部队前来围攻他们的话,就算是他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这么多敌军的围攻。

    衡阳之战到现在他们第120联队的老兵都记忆犹新,他们120联队,乃至是整个116师团,在衡阳之战之中,几乎被打废了,整个师团伤亡达到了部队兵力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跟被全歼了都差不多了真可谓是损失惨重到了极点。

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网时机已到() 
而他们120联队更倒霉,连前任联队长和尔基隆都被敌人用手榴弹给炸死了,三个大队长全部死光,一个联队最后剩下的能战的兵力,不足一个大队,损失之惨重,让他们到现在都没能缓过来。

    要是这次他们再被包围在江口镇的话,弄不好他们第120联队这次又要全军覆没在这里了。

    于是儿玉忠雄大佐不敢怠慢,立即把情况汇报给菱田元四郎,(资料上很多说116师团的师团长是岩永汪,但是查阅了不少资料之后,我发现岩永汪在45年三月九日就已经调离第116师团,由菱田元四郎接替了岩永汪,成为了第116师团的师团长,湘西会战第116师团,应该是菱田元四郎指挥的!特此说明)

    儿玉忠雄向菱田元四郎说明了他们目前的情况,请求菱田元四郎准许他们撤回洞口,跟师团主力汇合,如果继续在江口一带盘桓下去的话,他们极可能重蹈现在第109联队的覆辙,也被敌人重兵包围,弄不好就被围歼在了这里。

    菱田元四郎这个时候还没有得到准许他们放弃战役目的撤退的命令,坂西一郎到现在都不承认此战他们已经失败的现实,依旧要求他们继续保持进攻,所以菱田元四郎这个时候不敢擅自做主撤兵。

    他已经命令第120联队从铁山一带撤退到了江口,但是如果再让他们撤回洞口镇,那么这就明显是抗命了。

    如果事后坂西一郎推卸战败的责任的话,这个黑锅可能就要让他菱田元四郎来扛了,所以菱田很犹豫是不是准许儿玉忠雄撤回到洞口镇跟他会合。

    思前想后一阵之后,他给儿玉忠雄了一个含糊其辞的命令,让儿玉忠雄自己看情况决定,名义上他们需要继续留守在江口一带,但是如果发现情况不妙的话,由儿玉忠雄来决定是否突围撤回洞口镇。

    儿玉忠雄接到这个菱田元四郎的命令之后,鼻子差点气歪,他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菱田元四郎想的啥,菱田是怕事后承担战败的责任,所以给他下达了这样一个可左可右的命令。

    到时候他撤回了洞口镇,一旦要是战后追究此战失利的责任,坂西一郎可以把黑锅扣在菱田元四郎的脑袋上,菱田元四郎则可以把这口黑锅扣在他儿玉忠雄的脑袋上,他又该把黑锅扣谁脑袋上?找个中队长背黑锅?这也说不过去呀!

    所以问等于是没问,还让菱田元四郎给他挖了个坑,这就让儿玉忠雄难住了,一时间撤还是不撤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第十九师和第五十七师不断围攻江口镇,而方汉民也没闲着,开始带着他的人劫路,堵在了这条连通江口镇和洞口镇的马路上,只要遇上鬼子就截而杀之。

    而第十九师杨荫这个时候,也抽调出了一个营的兵力,暗中悄悄的在向导的带路下,绕过了江口镇,避开了日军的视线赶到了方汉民为他们选定的那个伏击点,抢占了各个制高点,开始构筑阵地。

    方汉民为了配合他们,在两端为他们警戒,并且派人去协助他们对构筑的阵地进行伪装,以防鬼子老远就发现这里的伏兵。

    在战场伪装方面,特务营的很多人都堪称大师一级的人物,就地取材随随便便就能把阵地给隐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