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84章

锦绣三国-第84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存了开玩笑心思的孙策却是突然之间反应过来面前三名步卒不简单,惊惶的神色被自己冷喝之后不是变为更兢兢战战,却是变为了惊慌!惊惶与惊慌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背后所代表的意味却是大不相同!

    此三人,有鬼!

    本来打算吓唬一下这三个步卒的小霸王孙伯符眼明,手更快。在这三名步卒刚刚露出被识破才会表露出的惊慌神色的时候,却是已经左手握紧手中强弓,右手去摸羽箭了!

    这个瞬间反应过来的动作恰好和三名步卒去摸背上弓箭的动作同一时间开始做出来!

    那三名伪装成孙策部将部曲的步卒哪里知道孙策那一声冷喝质疑其实只是开玩笑。孙策实行世兵制,给予自己的部将很高的部曲自治权。一方面回报了支持孙氏东山再起的自己父亲孙坚的老部将程普黄盖韩当等人,使这些人在江东获得兵权,感恩这些铁杆老将的同时,也继续拉拢了这些作为孙氏军事集团的中坚的元老。

    另一方面,也借世兵制拉拢江东世家大族和豪强,建立起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基础!

    世兵制伊始就带有很强的私有性。韩当被分配的是原孙策直属的部曲,因此孙策说熟悉韩当的部卒也不为过。但是在征战江东的过程中,韩当程普这些老将的部曲中被分配了很多降兵俘虏,因此孙策说认识韩当所有的部卒,实在是夸张了。

    但是这三名步卒原本就不是江东人,更不是孙策韩当的部卒。哪里分得清孙策是不是在开玩笑。在孙策的突然变脸之下,心中却是有鬼的他们第一反应自然是惊慌,然后潜意识便使他们直接开始行动!

    歪打正着的孙策哪里知道面前三个身穿自军服饰拿着自军枪弓的步卒居然真的不是自己的士兵。在孙策的潜意识里面,自己雄霸江南,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军营附近怎么可能出现敌人?从来都是我去地方军营附近转悠,怎么会有人敢在自己军营附近转悠?

    另外,在更深的潜意识里面。孙策自己是真真正正把自己视为有项籍遗风的人,是真真正正拿自己当小霸王的!这点在他经常性的单骑出行轻身犯险就可以看出来。

    在最早的时候,还在袁术帐下听命的时期,孙策为了招募精兵锐卒,不惜冒险在丹阳山区招兵。却被泾县大帅祖郞袭击,孙策自己和弟弟孙权差点就死在祖郞统领的一众贼兵手上。最后无功而返。

    因为这件事,祖郞和孙策结下了仇怨。年少不服气的孙策于是带着舅舅吴景的兵马去打祖郞,却又是被祖郞包围,要不是程普等人给力,要不然孙策就得挂。

    从此之后,孙策和祖郞的死仇便结下了。

    还是说说驻马的孙策和面前不过十步远的三名身份不明者的对峙吧。

    方才说了孙策眼明手快。抢在对面三人面前搭上了羽箭,一箭射出!

    这一箭势大力沉,也是极为精准,当即射中了中间那名看起来是领头的胸口。这人中箭倒地,却是没有吭声或者惨叫。

    他旁边两人在已经把箭相向的情况下却是惊慌神色消散了很多,甚至不去看一眼闷哼中箭倒地的同伴。只是专注而又娴熟无比地套取下背上强弓,搭箭瞄准。

    他们两个人在搭箭,孙策也在取箭搭弦。说实话,孙策射箭一向追求力量与准度,对于速度的要求并没有多少。拉弓搭箭瞄准放射这一连贯动作其实并没有眼前的三人任何一人快。只是刚才孙策因为打猎,弓在手上,取箭便可以射。而这三人一开始就是执枪背弓,在对射的时候得先取下强弓,自然没有孙策快。因此被先射中一人,不足为奇。

    此时孙策正要射出第二箭,却是被面前尚站立的两人的其中一人先一步射出一箭!

    这一箭射的极为迅捷,虽然左手还拿着长枪,这人却好像没有任何影响一般套取下背上强弓,宽大的左手拿着长枪强弓一起,右手搭箭便射,快到中间甚至看不清他是否有瞄准的步骤!

    但是这一箭射中了,在十步之内的超近距离射中了仓猝不及的小霸王孙策,而且射中的是人的要害——面门!

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吴() 
人的脸若是受到袭击,被袭者都会下意识闭眼。孙策也是人,于是他面门中箭之后才射出的第二箭射偏了。

    好在对面另一名袭击者因为有些慌张,在和孙策仓猝的对射中居然射偏了第一箭。射出的羽箭刚好擦着孙策身躯而过。

    不过这一个照面的对射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两人见孙策已经受伤,当机立断放弃了失误率相对较高的射箭战术,快步冲向孙策。这个过程中又将手中强弓套回背上,双手端枪直直向孙策冲刺。

    孙策此时左手掩面,果断忍痛拔下箭矢用手掌按住伤口。右手也来不及拔剑抵御,只能拿着手中长弓抵御仅仅一个呼吸间就刺到跟前的长枪!

    这两名身份莫名的袭击者执枪开始突刺以后,身上的剽悍气息散露无遗。饶是骁勇如小霸王孙策,在单手执弓骑在马上的情况下,居然一时之间被逼的不得不全力应付。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以孙策十余岁便上阵杀敌的经历,很快便判断出来这两人至少是久经沙场的劲卒锐士级别的。只不过面门中箭疼痛难忍,一时之间难以开口喝问其到底属于哪路人马。

    方才因为要拔出面门的箭矢,而且双方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近,孙策一方面因为没有时间和机会,而且另一方向孙策本人不是喜欢或者习惯临战而逃的人,加上考虑到转头的话会将后背完全留给对方的弓箭发挥,因此孙策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拨马撤离。此刻被这两名步卒缠住,只能是双腿夹着马腹且战且退。

    其实就目前双方的实力和情况来说,孙策做到这样已经是最好了。若是孙策第一时间选择拨马撤离,那么三名袭击者绝对在背后肆意放箭。这时候孙策就算自己可以躲过箭矢,但是战马不会。就光凭方才射中孙策面门那人的急速射的精准程度,孙策绝对拨马跑不了十米!

    好在自己第一箭当场射死了对方貌似是领头的一人。若是那人也有不俗的箭术,孙策背逃绝无成功的希望……

    双方战了许久,孙策一直没有机会脱身。这两人的攻击如同狂风骤雨,根本不带一丝思考和停顿,直接上来就是置之死地的打法。孙策在不留意之间被刺中两枪之后,当即完全被激怒了。完全不再顾及自己的伤口,不再掩面!腾出手拔出了佩剑,怒吼连连,变成了一副剽悍到不要命的打法!

    那两人见孙策发飙,却是丝毫没有畏惧。已经见血的他们不再抱有任何惊惶慌乱,将以往在征战中以及最近一个多月的训练中学到的本事全拿了出来,枪枪都往要害招呼,招招都是以命换命的打法。哪怕自己一枪被躲避,只是刺伤孙策不大要紧的地方,也敢因此而正面扛孙策不致命的一剑!

    就是这么悍不畏死的打法!就是这么彪悍的死士!

    但是貌似死神还不想这么快光临孙策的头上,双方你来我往打了好一会儿,孙策的扈从骑兵,终于找到了孙策!

    却是因为孙策怒吼的声音太大,正好吸引了山丘另一侧的孙策扈从骑兵,这才疾驰过来查看究竟!

    看到孙策的亲卫骑兵,这两名各自身上至少中了三剑创伤的执枪死士却是丝毫不退,只是瞥过一眼之后,就目不转睛只瞪着孙策猛刺!

    孙策的扈从亲卫中也有善于骑射的。实际上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孙策亲卫扈从,狩猎中最重要的骑射技能是必修的。于是在转过山头看见孙策正被两名执枪刺客卖命突刺的一照面,扈从骑兵里当即有两人抬弓搭箭,朝着孙策腹部以下的高度放射。

    嗖嗖声响。两箭皆中!只是因为没有事先沟通商量,这两名孙策扈从射中的都是同一个人。而且因为同样是急速射,都没有射中致命要害,只是让那名执枪刺客身形稍微颤动两下,却并不影响其突刺的动作。

    这是真真正正的悍不畏死了。见到情势紧急如此,没人能够保证自己放的箭一定命中刺客脑门或者心口,孙策的扈从骑兵只能奋命向前,哪怕用自己的身躯或者坐骑阻挡刺客继续突刺孙策,也是必须的!

    嘶!

    其实是两声衣甲破裂的声音,只是发生在几乎同时,分不出来谁先谁后。孙策执剑砍中一人臂膀,直接劈开这人衣甲,将这人的一只臂膀完完整整卸了下来。与此同时,被劈断臂膀的这人一枪刺中了孙策小腹,却是因为只有一只手拿枪不能洞穿或是深入。

    下一刻,这名乔装成孙吴士卒的刺客便被快马冲过来的孙策扈从骑兵一剑削去了脑袋!

    没错,从脖子一剑削断了脑袋!只是这名扈从用的却是孙策自己上阵杀敌才使用的一把战剑!孙策自己拿在手中的佩剑则是平常的一把吴越名剑。

    另一名刺客对于同伴被分尸丝毫没有触动,只是双眼紧盯着孙策被长枪刺中而不能自由躲避的小腹,朝着孙策胸腔位置尽全力刺出自己的一枪!

    只是这一枪刚要出手,这名冷血剽悍的刺客却是整个人都飞了起来!

    原来是一名孙策扈从救主心切,不顾自己性命驾驭着战马一头撞上了这名刺客!结果是刺客被撞飞了,自己也是因为坐骑没有完全加速起来,连人带马也是翻滚向了地面。

    不过这最后一名刺客脱手了一枪,仍然是擦过了孙策已经赤膊的左肩,划开了一道长长的血口!

    被撞翻的那刺客在地上只翻滚了一圈半,就被后面其他的孙策扈从骑兵驾驭着坐骑踩踏踢蹬致死!

    孙策在这个时候也丝毫没有留下活口盘问的心思。因为受伤太多了,也太重了!

    十数名扈从骑兵足足将这两名执枪刺客整到死透到不能再死,这才去照顾孙策。只是正面看到的孙策孙伯符,已经全无往日俊毅英武面貌。散乱的头发沾着满面血汗不说,居然有一个骇人可视的箭创!

    顾不上去查看孙策身上到底有多少伤,一众扈从骑兵当即腾出两个马匹,抽出原本用来包裹猎物的的裹布。两马并排,将裹布的四角固定在两个马鞍前后,支撑两马式救生架!然后小心扶下眉目已经被鲜血蒙住不能视物的孙策,使其躺在裹布之上,两人牵马而行!

    这临时的救生马其实也用的是“马革裹尸”的方法!自古以来战场的尸体就是如此被运回家乡的。不过此时根本无人想要使用其他的方式送孙策回营,这种方式虽然受忌讳,但是却最为安妥便捷!

    ……

    回到牛渚,全柔选择了弃械投降。随后发生的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完全是正确的。之后上岸的张绣军士卒,数量多达四万!

    暗藏粮船的张绣军数量虽然众多,但是要知道,整个河北船队有近千艘船只。因此平摊到每只粮船的不过四五十个人。

    大型的粮船其实改装上夹层隔板,可以藏近千步卒,但是张绣军在大船上最多只藏两三百张绣军步卒。小型的运输船则只藏数十甚至只有十数人。从重量来说对于船只影响微乎其微!因而从江岸的角度看去,船只吃水的程度并不明显。

    其实就算是有一些吃水,人们的第一反应也是以为河北船只吨位稍重,能有几个人会想到天下第一诸侯河北袁绍的船队上,居然会藏有其他诸侯的士卒?

    至于诈称漏水驶进牛渚江湾的两艘大型粮船,则是因为满载了近千精兵而吃水较深,看起来倒真的好像船舱进水一般。

    放弃抵抗的全柔在一名英年将军的要求之下,很配合的喝令部下牛渚守军放下兵器,放弃抵抗。

    至于原本定于今日出发运送军粮辎重的孙吴船队,领头负责的裨将却是拒绝投降,先是命令麾下校尉带领麾下水兵坚决抵抗,发现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之后立马选择了烧船凿船的极端抵抗方法。只是张绣部先头上岸的步卒实在太凶悍,行动实在迅猛无比,很快便打碎了这支忠于孙氏的军队的所有希冀。

    那名带头抵抗的裨将,却是被张绣军一名猿臂将领在乱战中一箭射死!

    整个牛渚滩落入张绣军手上之后,全柔再无任何犹豫,主动朝张绣军请命,招降了驻扎在牛渚军仓后面营寨的三千兵马!

    张绣军南征江东,首战告捷!

    必须感谢河北袁氏船队在此役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数月之后,荀谌依照先前张绣先前提出的要求,带来了袁绍结盟的诚意——一百万斛粮草!

    数千里迢迢赶来支援淮南和广陵建设的荀谌带着几乎集中了青州、冀州和幽州所有船只的船队到达长江下游之后,本来在九江郡卸下粮食。不过张绣却是以需要屯军威慑刘表为名,要求荀谌带船队将粮草运到庐江郡鄱阳湖港。

    面对张绣的得寸进尺,荀谌略加思索便同意了。毕竟几千里路都走过来了,不在乎再多走几百里。

    到达鄱阳湖港之后,张绣却是在得寸进尺之上提出了更甚的要求:征用所有河北船只!借返航为名,半路袭击江东!

    这涉及到了国战的层次,已经不是荀谌所能做主的了。但是好在张绣不会让荀谌为难,在河北船队停泊湖港的时候,已经封锁了水道,军事管制了湖港。荀谌需要做的,是协调控制一下局面,避免引起张绣集团与袁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其实说明白了,就是在张绣的剑下,命令河北水师放下武器,所有船只所有人接受张绣军张辽部部卒的管制!

    恭喜平寇将军张绣,开创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个经典到不可逾越的战例——借船伐吴!

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 
搭借河北船队的正是张绣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张辽部。张辽本部的西凉兵虽然生长在荒凉的大西北,但是挑选出一部精兵,用作抢滩强袭还是可以胜任的。

    事实再次证明,剽悍的西凉兵在混战与乱战中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很强。在出其不意的一波箭雨的打击和掩护下,西凉兵们很快便成功制造了水寨的混乱。然后便肆意发挥自己强悍的战斗力,制造杀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