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66章

锦绣三国-第66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几秒钟之后,就看见一条白花花的身影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山崖之上纵越而出,做着抛物线落体运动。

    美周郎来了!

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 
皎洁的月光,缓缓流淌的河水,两个一丝不挂的男子并肩靠在一个小水湾石壁上,欣赏着清朗沉静的丹阳山水。

    两人貌似已经在水湾里交谈了很久,说话都很自然随意。

    “如此锦绣河山,正是我等大好男儿驰骋显能之地!”张绣早已不复先前的阴沉,忽的抬起手臂挥向远处崇山峻岭,扬起阵阵水花。

    相比张绣的谈笑自若,周瑜却是不知为何一副全身很难动弹的样子,略显艰难地倚靠在石壁之上,一口一口换着气说道:“只是,没想到,会与你一衣带水,共处一河,谈论世间风云。”

    张绣无所谓一笑:“这世间不是所有事情我们都能知晓预料的,就好比你以为这河是既宽又深的,跳进来会大有所为。但是入水之后才发觉这河水的深浅只能保命,不能让你这条潜龙横江纵游。”

    张绣说似简单无意,但周瑜此刻却用心琢磨。

    若赴江东为帅,依自己的文韬武略和孙伯符的骁武勇冠和隽才大志,在江南翻云覆雨并不是难事,但是然后呢?

    割据江南成王霸之业容易,但是北入中原成就千古帝业,还会这么容易吗?

    南人自古多自保自满之心,少进取创新之心。昔日西楚霸王项羽,覆灭暴秦之后却只是自满于一个西楚霸主之位,分封诸侯大搞商周封邦建国之事,不思仿效始皇成就一代楚帝,建立项家皇朝,结果反被一个刘邦一个地痞出身的汉王逆袭,于是大汉开国,后来人以秦皇汉武为华夏极盛!

    纵然当下孙策小霸王之称,有席卷天下之志,但是张绣的一番话,却使得周瑜眼光看的更远了一些。真正的霸王项羽席卷了天下却不能得到天下,孙策这个小霸王就算能够得到天下,能保住天下吗?

    回想孙策在江东施政举措,无一不是短期见效快,而对于长期却无异的政策。就好像张绣方才主动与他提起的东吴世袭领兵的传统,看似从上到下都是好处,但是在张绣的分析之下却是弊大于利。短期之内这些世兵是孙氏统治江东的基础,但长远看来世兵制会成为孙氏政权最大的隐患。

    孙氏世袭领兵的传统来自于孙策本人。孙坚当将军时候,麾下部卒多是自己私自征募或者自愿投靠的,私人部曲性质比较严重。因此孙坚遇害时,孙坚的亲族是可以继续统领这支部队的。但是当时孙策还年少,没有统兵的声望地位。于是这支部队被袁术吞并,孙策也一直在袁术麾下磨练。

    等到孙策终于磨砺成了一头猛虎,老爹的旧部诸如程普黄盖韩当这些都愿意听他调遣,孙策这才得以拿回这支部队。于是,世袭领兵的传统从此开始。

    孙策想要渡江在江东打拼下一片基业,必须首先获得江东豪强地主们的支持!

    在这里必须提及江东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一面,江东不像中原长期经受黄巾之乱以来频繁的战乱冲击,原先的地主田庄经济保持的很完整,因而江东的豪强地主世族这些势力要比中原的更强,这种状况下必须先得到豪强地主们的强力支持,孙策才能有征略江东的基础。

    这里还必须解释一下地主田庄经济。相较于每个朝代初期基本都是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的经济基础,封建社会不可逆改的根本矛盾导致到了每个王朝统治后期,土地都在不断兼并,贫富两极也在不断分化。

    田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部分劳苦大众无地或者少地,然而地主们不可能自己种几百亩地,广大老百姓也不能不吃饭。劳苦大众租种地主的土地生存,地主榨吸劳苦大众们的汗水鲜血。

    比起被迫性的依附,现实中相当多的农民其实是自发性投靠豪强地主大族的,甚至将自己的田地几乎无偿交到势力强大的豪强世族手中。因为归属于世族豪强之后,便能依靠世族豪强官僚势力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逃避苛重的赋税和征役!

    此时地主大族们得到了更多的土地、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智慧,总能在压迫与剥削之间找到生存的法则!

    更多的丁户,扩张利益之后他们逐渐膨胀并且蜕变。其中一部分地主大族经由了长久的量变积累到质变蜕变成了豪强世族!

    ……

    当然,也有另外一些不愿忍受苛政而又不愿在世族豪强之下委曲求全的“硬汉”,于是这少部分人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啸聚山林,乘风作浪!

    此时这两种截然相反的道路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豪强世族开始私自把依附民组成武装队伍来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人的yuwang是永远填不满的,尝到当土皇帝甜头一部分豪强世族武装甚至依山阻险,明里暗里反对官府对他们的赋税和征役,扩大既得利益。此类剽悍的豪强世族于是也被官府称作“山贼”、“山寇”。

    大的豪强,坐拥堪比小型城池的坞堡,拥有上千人的私人部曲,罩方圆百里田地。小的豪强,修建个小土堡,家仆十余人,便处于一村之地的绝对统治地位。

    在中原,因为相互征战不休的诸侯十分需要坞堡里面的的大规模存粮和豪强手下的壮丁、成规模的贼寇因为要填饱肚子和本就存在的仇富心理,都对坞堡没什么好印象,只要不是名望甚高的世家大族,常常随意找个借口攻灭。

    但是在江东,因为一直少战乱,豪强地主的势力却是极为强大的。而且因为流民不断的涌入,势力更是膨胀到可以割据一方左右一方政权的地步。这种情况下,孙策正式承认了豪强地主对于部曲的私有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允许豪强地主公开正式武装自己、或者兼并其他豪强部曲,最重要的是可以世代相传!

    这世间哪有比正式承认自己是一方绝对领主更大的恩惠?

    正式被官府承认为领主和自己私自武装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前者便可以自由分配交换兼并土地,可以对依附的丁户规定赋税比率,再也不用偷偷摸摸走私兵甲武装部曲了。而后者却只能在官府随时可能举起的屠刀下、在贼寇的威胁之下兢兢战战生活。

    这便是江东豪强争相归附孙策的真正原因!

    孙策于是得以在短时间聚拢了众多文臣武将,招募到了数万兵马,而且仗越打兵越多,到现在已经是风卷残云般席卷江东各地割据势力!

    孙策可以轻易一统江东,甚至按照现在的情势全据江南也不是难事。但是,想要征略北方,那却是极为困难的!

    这里就必须说一句话了,孙策成也豪强世族,败也豪强世族!

    孙策起势背后依靠的是江东本地地主豪强的经济与武力支持,本地豪强世族势力支持孙策的原因无异乎孙策能够巩固和扩大他们在江南的经济利益。

    比如我是一个吴郡的豪强,我支持孙策入主吴郡无非是因为他承认我可以公开拥有自己的私人部曲,从此我便可以正式武装自己保全家族。我是会稽郡的一个地主,我支持孙策的原因在于他占据了会稽郡我以后就可以免受严白虎等等贼寇的袭扰。

    诸如此类对于自身利益诉求的原因,江东的豪强地主们在新旧势力之间选择了更能代表他们利益的过江猛虎孙策!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评价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孙策区区数千兵马渡江,却能在短短几年击败各自拥有数万兵马的刘繇和王朗。主要原因就在于刘繇王朗没有正确的施政纲领和得力的措施!不能有效处理江东影响力最大的阶层——豪强地主世族阶层的利益问题。既不敢削弱其潜在的威胁,也不能收为己用。最后豪强地主们便选择了少壮派势力代表——小霸王孙策。

    这便是孙策成功的原因,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凡事都存在矛盾。世族豪强地主对孙策的支持,可以使得孙策称霸一方,却也是他征略天下的最大障碍!

    没错,孙策目前所最为倚仗的,正是最能阻碍到他的。

    前面都说过,孙策之所以能够安抚吴郡、会稽郡,在于他的到了这两个郡内部势力最大的阶层的支持。而我们也有足够理由相信,在接下来孙策征略长江以南其他郡县——丹阳、豫章、江夏等等郡县的时候,也会得到同样的支持。因为这些郡县都和吴郡、会稽郡一样,地主田庄经济保持的很完整,传统地主豪强势力根深蒂固。

    但是之后呢,北方的郡县却是地主田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的,豪强地主势力远远不如江南。就算能够支持孙策,起到的作用也是很小,根本不能和江东的豪强给兵还给粮一样给力。

    而更关键的是,此时孙策治下的江南地主豪强,在这个时候也不会积极帮助孙策北伐。因为北伐对于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好处。他们只需要孙策保护自己的田地免受北方势力侵略、免受山越侵袭,免受贼寇骚扰。

    受限于这个年代的技术和交通水平,以及豪强地主内部结构的家族性,豪强地主们的家业基本都在一县之内,还没听说过那个豪强在整个郡都拥有田地。你孙策想要征伐北方征伐中原,并不能给我增添一亩田地一个丁户,那我为什么要支持你,给你壮丁给你粮食去打一场不关乎我一毛钱事的战争?

    没有豪强地主阶层的鼎力支持,孙策本身所能依仗的实力其实是极为有限的。孙家虽然在孙坚时代因为剿匪威名很盛,政治军事名声很响,但是经济实力很一般。家族本身虽能跻身江东上层,但却并不是那种巨头型的。这其实也是孙策对其他世族豪强让步让的那么大原因,甚至连世兵制都默许了,都是为了得到全力支持巩固自身统治地位啊!

    当然,现在的孙氏也得到了诸如余杭凌操等等虽然出身豪强地主,但却志向高远想要成就威名的俊杰,但是其势力基础仍然是普通豪强地主为主。而单凭一小部分热心北伐的俊杰,但却没有足够的兵粮作为后盾的小霸王孙策,成功北伐的几率有多大呢?

    就如张绣对他所说的,你能看到的仅仅是这条河很宽阔,但是并不知道这条河的深浅如何。你以为你可以纵游江河,但跳下来才发现仅仅只能保住你的性命,不能让你蛟龙入海,恣意游腾!

    周瑜不禁陷入了沉思,孙策在江东的势头已经不可逆转,如此下去固然能够笼络江南豪强,达到称王长江以南的目标。但是,自己难道会仅仅只是一个诸侯王的王臣?

    自己的宏图难道从此以后要仅限于长江以南?

    是做诸侯之王臣,还是做千古公侯?

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过你() 
张绣相信周瑜是个聪明人。更是个有胆色的人。所以他敢于在夜里跳崖以警示周瑜投奔孙策之后。此生便仅限于东南一隅。

    当然。如果周瑜仍然选择赶赴吴郡投奔孙策。只能说明周瑜洠в兄鹇固煜碌闹鞠颉6杂谝桓鰶'有志向的人。张绣认为此次招揽完全可以到此为止了。

    周瑜不傻。张绣能够把江东的现状和未來分析到如此程度。而且敢于冒着生命危险黑夜跳崖。证明了张绣本身绝对不是一个靠着侥幸活到今天的诸侯。

    至少。今晚周瑜便在胆色和谋略上对张绣刮目相看。

    庐江事变、寿春兵变以及淮南新政。这些有关张绣的事件绝对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说起來。孙策和周瑜。交情好是一方面。周瑜也看中了孙策智勇双全重情重义的优点。但是交情再高。能与个人的志向相提并论。孙策智勇双全刚柔并济。难道张绣就非文武全才不重恩义。

    孙策号称小霸王。有项籍之风。张绣也有北地枪王名号。而且还是黄巾战乱以來便成名的战将。

    在个人战斗力而言张绣似乎并比孙策还强点。至少目前看來张绣是在边塞剽悍的羌胡人中杀出來的北地枪王名号。与曹操蕲阳首战还生擒曹操两员大将许褚和于禁。这两个一个是曹操的亲将。一个是中原成名日久的曹氏良将。张绣能够一战全身而擒两将。足以显示其战阵相斗的实力。

    尤其是寿春兵变。张绣枪挑曹氏第一猛将。。古之恶來典韦。从此更是成为了天下少有提起來能够让普通曹军提之色变的人物。以前是飞将吕布。现在温侯在小阴沟里面失足。只剩张绣一人能够能征惯战自视甚高的曹氏精兵重视。至于关羽张飞等辈。却是因为只是曾经杀败曹将不曾像张绣这般一战擒两员大将。而仅仅只是让曹军对战能够正视而已。

    这些周瑜本是怀疑不肯轻信的。但是当看到张绣单骑一手执矛挑飞自己战马。一手执弓拉起自己。便不由对这些战绩相信了几分。

    再说说孙策吧。虽然人送外号小霸王。但是周瑜却是知道那不过是江东人对于孙策的敬称。显示江东人对孙策的敬仰的。并非像张绣的北地枪王名号现在是全天下都承认的。仅仅只限于江东一地人对于孙策的敬称。

    而孙策杀败擒获的将领。虽然众多。但都是笮融张英樊能于麋薛礼严白虎严舆这些人。唯一一个有点含金量的对手当算曾解北海之围的太史慈。打到最后居然还是个平手。到现在太史慈还在泾县上蹦下跳自称丹阳太守恶心孙策。

    寡兵少将的孙策短短三年时间便能兼并江东。驱逐丧家之犬刘繇四处乱窜。生擒王朗。扫灭严白虎等割据势力。一统吴郡会稽两大郡。

    而在这方面张绣也毫不逊色。从南阳率领雍凉客军转战千里。三战便平灭袁术。不到三个月便全据淮南。虽然因为立足未稳又失去了汝阴广陵两郡以及南部沛郡。但是却在即将被削去兵权带往许昌请罪的前夕成功逆转局势。并且史无前例重创了曹孟德。目前仍牢牢掌控九江庐江两郡。这丹阳郡。目前名义上也是张绣的属郡。

    面对两个文才武略貌似在伯仲之间的主公。周瑜不得不更多考虑一下更深的层次。做出自己最终的选择。

    ……

    数日后。丹阳郡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