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6章

锦绣三国-第6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被郭嘉和荀氏叔侄扶起身子,却还是弓着身子,低着头做着揖,一副仔细聆听的样子。

    见此郭嘉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尽量长话短说:“曹洪将军遭此大败,实乃张绣以及其谋士贾诩算计。贾诩其人,其貌不扬,但心比蛇蝎!谋之毒辣,计之刁钻世所罕见。想必明公有所耳闻。”

    “明公这份请表,是今日才收到的。张绣军距离许昌不过快马行两三日的路程,但张绣军自南阳行至汝南再到昨日打败曹洪将军,已经用了十一日有余。这意味着张绣对阵李通将军时,才发出请表,甚至是等生擒李通将军之后才撰写表文!”

    “这说明张绣军进入汝南,是内定之事,根本介意明公的意见。之所以又发这道表文,一是为了名义面子上过得去,不至于落下无故相攻之名。所以才生擒了李通将军,却不进攻李通士卒。二,则是为了吞并曹洪将军的部众做一个必要的铺垫!”

    “众所周知,汝南先前是由以何仪为首的四大黄巾余党盘踞着的。若非明公亲征,并辅以雷霆手段,斩杀何曼黄邵,汝南绝对不平。剩下的何仪刘辟虽然投降明公,但却是被迫投降。吾曾赋闲游荡数年,这何仪和刘辟的为人郭嘉耳闻过。何仪此人,胸无大志,不足为虑。关键在这刘辟身上!”

    “这刘辟,先前也是何仪部众。何仪何曼为祸乡里,刘辟却为人行侠仗义,极重情义。所以在黄巾余党中威望甚高,可以一呼百应。刘辟与黄邵交厚,明公当年生俘了黄邵,却加以斩首。想必刘辟心中早已不服,只是震慑明公兵威,不敢轻动。”

    “另外,曹洪将军,正是当年与黄邵对阵的主将。况且曹洪将军素来不恤降兵。此番刘辟反水,想必也是贾诩此人撺掇的。贾诩此人工于心计,深谙蛊惑人心,为世人所不及。当年李傕郭汜率西凉军反攻长安,正是此人蛊惑西凉军心,宣扬朝廷不赦西凉军众罪行,惹得西凉人人自危,得以众志成城,攻破了长安。”

    “贾诩此人在张绣军中,曹洪将军焉能不败?只是曹洪将军败得太快了,我只是以为他最次也得今日才败,却不料张绣行军如此之快,用计如此干脆利落。此战张绣军谋划精确恰到好处,郭嘉猜到了,也无可奈何。还是请明公治奉孝后知后觉之罪吧。”

    曹操此番心中却是泛起了惊涛骇浪,彻底收起了对郭嘉的怀疑。再拜道:“军师祭酒何出此言,此番大败,实乃曹操情报迟缓之罪。先生实乃有留侯之风。传吾命令,以后但凡军情,都复制双份,一份送与军师祭酒处,一份送与吾处,务必要让军师祭酒先于吾得知!”

    废话,郭嘉这份分析能力与推理能力,曹操可不认为自己能及。唯才是举,任人唯能!这才是我曹孟德的

    军师祭酒,是曹操新设立的官职,是一个新官职,为曹操所直属。换句话说,曹操想让军师祭酒有职权,那就有职权。曹操不想让军师祭酒有权,那它就是个摆设。

    一番下令奠定了郭嘉的地位,曹操突然疑惑道:“既然军师祭酒已经猜到了张绣会袭取汝南,那这应该是祸事啊。为什么先生先会说这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呢?”

第八章 歪瓜裂枣() 
“这正是郭嘉所为明公思虑的,”郭嘉正了正身形,开口道:“张绣此人,在张济生前不甚出名。最多是在董卓手下成就了北地枪王的名号,只是一员稍微有名的战将而已。张济身死,张绣虽然统领了其部众,但已经不复张济在世的威势!”

    “所以,张绣就算得到了贾诩,但仍然没有对抗刘表的资本。这种情况下,暂时栖身刘表处,后投明主方为上策。可这张绣倒是不走寻常路。”

    “张绣军从南阳宛城出发,走的是雪后泥泞年久失修的道路。一路又要保持军队体力,随时防备刘表从后袭击和应付我军。再加上按张绣所宣称的,要攻打袁术。那么再算上携带去淮南的粮草的拖累,到汝南西界的话至少需要十二日。但张绣军八日就到达了汝南西界,这是为什么?”

    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精于后勤的荀攸率先开口说道:“张绣军一定减少了携带的粮草,其粮草,根本供应不到走出汝南!”

    说到这儿,在场的人都已经明悟了。

    “没错,张绣和贾诩从一开始就谋划好了,在汝南就粮,在汝南吞并刘辟的部众。所以他们才不急着给明公你送表。而且这表也不是白送的,只是作一个铺垫而已。”

    “要是郭嘉没有猜错,张绣军的第二个使者应该已经到了许昌,或者说他们今天就已经来了两个使者。送这封请表的是一个,另一个估计在等汝南的捷报,然后再将第二份请表进献给明公。”

    “这份请表郭嘉相信明公和在场各位都已经能猜得到什么内容,郭嘉也不便多说。但现在的局势,必须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张绣,到底是福是祸,估计在张绣的一念之间吧……”

    ……

    公元196年12月,也就是建安元年腊月,流窜在汉江淮河流域的张绣军路过汝南,遭到驻守的曹军阻拦。双方爆发交战,然而并没有多大伤亡。先是汝南西界的曹军李通部主将被俘,余众不敢动弹。然后曹军主力曹洪部发生大规模兵变事件,兵变者多达四五万,占曹洪部半数以上。曹洪兵败被围,之后被俘,余众逃散。

    张绣军战败曹军,得汝南,将刘辟龚都部众尽数收编,声势大盛。此后张绣任刘辟、龚都二人皆为偏将军,统领原部人马。胡车儿亦为偏将军,张先、雷叙用为裨将军。原屯将裴元绍阵前立功,且另有功劳,领牙门将,统领张绣军斥候。此外张绣还暂用来投奔的贼寇廖化、周仓二人为曲长,留帐前听命。

    腊月除夕夜,张绣军已经在汝南屯住了将近一个月。

    府衙之内,宴席大摆,张绣的八员亲信部将正在胡吹海喝。

    裴元绍腰间别着马鞭,举着酒:“话说曹洪的马真不错,据说是曹操从西域买的大宛马,只有十匹!曹操骑了一匹最好的,其他都赏赐给了他手下最厉害的大将。哈哈,俺这辈子没想到过还能骑这么好的马,这马顶过俺抢的十几匹马加在一起。哈哈,还是建忠将军和胡车儿胡将军懂我,送俺这么好的马,跟建忠将军干,值!”

    雷叙哼了一声:“那匹马算什么,大宛马我们西凉军要多少有多少,看我们西凉铁骑,大部分都是大宛马,其他的都是汗血宝马,你见过吗?”

    张先瞪大了眼睛:“老雷,我记得除了将军那儿有三匹大宛马,我们就再没了好马了啊?还有,大宛马和汗血宝马难道不是同一种马吗?”

    雷叙想要捂住张先的嘴,却因为喝酒喝得太多东倒西歪捂不上。情急之下踹了张先一脚:“你苟日德话真多!”

    张先猝不及防,一脚被踹到案几底下,爬不起来,倒头就呼呼大睡。众人一阵哄笑。

    “哈哈,张先先倒了,还跟我们打赌谁先醉!明天每人从他营里搬一坛酒回去……给自己兄弟们一起过年……”龚都说着话,也一头栽倒。

    众人再次哄笑,胡车儿一手抱着一满坛酒又放在案几上:“喝,还有泥!要说骑马,你们波看额老胡整天步行,骑术不比你们擦!”

    周仓笑了:“胡将军的骑术俺可是刚来就见识了,刚骑上马,就表演了个恶狗扑地!”

    胡车儿闻言大怒:“姓周的,你汗想跟额再战三百回合?”

    “怕你就是个怂包!”周仓挽起袖子就准备上:“俺不骑马,让你一只手!”

    “看额不把你另一只手打折!”胡车儿闻言一撸臂膀上的毛皮衣服,跨步就上前。

    接着两个人就好像街上泼皮无赖打架一般,滚在地上,你拉我扯,你揪我耳朵我扯你头发,你掏我鼻孔我踢你下阴……根本毫无半点大将之风。好歹两人都是皮糙肉厚之人,纵使拳脚相加,只要不是动真格的根本没什么事。

    而众人纷纷让道,更要甚者诸如刘辟者,直接开坛下注:“赶紧买赢啊,只要赢了就送美酒牛羊大肉,买定离手啊!”

    只有廖化淡定地看着混乱的场面,一副出淤泥而不染的样子。慢步走到上座贾诩案几前,向贾诩开口道:“贾大夫,那个你看……”

    贾诩温和看了廖化一眼,微笑着开口道:“你——怎么又来借钱?”

    “还是贾大夫懂我,钱财乃身外之物,果然贾大夫看得最开!”廖化瞬间换了一副谄媚的脸。

    贾诩表情还是很温和:“你这个月的俸禄都已经抵账了,你拿什么做凭借?”

    廖化一咬牙,好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那就拿下个月的做凭借。”

    贾诩面色愈发和善:“我记得你下个月俸禄的已经都当做这个月的帐的利息了。唉,要不是文锦提醒,我这个半老头子还不知道有利息这回事呢。”

    “那就下下个月的!”

    “哦,那也行。不过你把你的命当回事点,快出征了,不要以为你死了就可以不用还账哦。”

    “一定,一定。”我一定要活过你这个为老不尊的毒士,还就是不还帐,看你老死了怎么问我收账。廖化恶狠狠腹诽着。

    后来一语成谶,廖化最后真活成了老不死的,一直活过了百岁,成为张绣元老重臣中活得最久的。而真实的历史上他只活了将近一百岁。

    也许和今天贾诩的“激励”有关吧。

    看着廖化兴高采烈地离开贾诩的座位,首座上的张绣抓了抓头发,我怎么有这么一群歪瓜裂枣般的部下?

    目前八个可用的部将,两个黄巾党,三个山贼,一个羌胡人,两个无名之辈,没有一个正常一点的。或者说正常的良将不肯跟随张绣。幸亏还有贾诩这个顶尖谋士,只是谋士文臣也就他一个。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灌了自己一口酒。张绣起身走去后院,去拜见自己的婶婶邹氏。就是那位资质美丽、风韵万千把曹操迷得神魂颠倒,最后把自己大儿子和侄子还有典韦都赔进去,自己还差点送了命的邹氏。

    另外,顺便见自己那一对便宜儿女。没错,张绣已经有亲儿子和女儿了。儿子叫张泉,女儿叫张若。只是这对儿女没了娘,张绣现在单身一人。

    记忆力那位早逝的妻子贤淑美丽,虽然外貌不及邹氏,但懂得持家,对张绣体贴温柔。只是这没现在的张绣什么事,没他的事……

    步入花园,还没走进后院,一声声音就从后面传了过来:“文锦留步。”

    现在称呼张绣表字的,除了邹氏,就只有一个人了。

    “文和先生何事?”张绣转过身,面向贾诩。

    贾诩走到张绣面前,也不看张绣,自顾自的赏着满园梅花道:“自古梅花盛开必经历一番严寒,文锦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但不知是否真正有吞吐天地之志、包藏宇宙之机呢?”

    张绣盯紧了这个不看向人,却能洞悉一个人心理的毒士,良久,终究叹了一口气:“还是文和先生知我。文锦心中确实迷茫,不知路在何方。也确实存在着芥蒂,连一名不为世人所知的俘虏的心都收服不了,天下之心我从哪里图谋呢?”

    贾诩却是一副人畜无害,以好似一副撺掇的语气说道:“文锦并非心中无路,只是害怕坚持不下去而已。也并非真没办法降服不了李文达的心,只是还有顾忌而已。总之,文锦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还没有下定决心而已。”

    “文锦不论是对刘景升,还是曹孟德,甚至是对袁公路,都保持着克制和中立,留着回旋的余地。”

    “对刘景升,还以城池粮草,只字不提报仇。”

    “对曹孟德,虽然攻占了他的汝南,生俘了其心腹大将。但却让出了汝南北部,防止与曹军的正面冲突。另外好生款待曹洪,留任所有原本曹操任命的官员,摆足了暂借汝南的姿态。”

    “对袁公路,虽然喊出了讨伐的口号,但一直没有正式发布檄文,采取实质的敌对措施。”

    “这些,都显示了文锦的决心没有下定啊!”贾诩语重心长劝诫道:“短时间文锦倒还可以获得安宁,但长久肯定不行。中原局势,势同水火,文锦想要随大流,还是火中取粟,该下真正的决断了。”

    “自古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不等贾诩再开口,张绣却抢先说道:“我选——火中取粟。”

    前世听过一句话,人都是逼出来的,不逼自己一下,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上辈子就是没有逼过自己一下,没逼自己在高三的时候头悬梁锥刺股,没逼着自己苦学英语。所以只考了个刚上二本线的分数。也没逼自己复读,没逼自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练到极致。学跆拳道是半吊子,爱好写小说也不坚持,感情总是败笔……总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总给自己留理由……

    所以,成了一名废柴……

    那么,这辈子能重新过一遍,就断了其他退路,不再给自己寻找理由。逼自己一下,看自己到底能到什么程度。

    ……

    贾诩难得地楞了一下神,便开怀笑道:“没想到文锦也有如此文采,有如此之精辟的见识。当真好!真好!没错,这正是老夫相对文锦说的意思。自古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不错,足以当千古明训了。”

    废话,一千年后苏轼总结的,还会不精辟?

    “我懂了,文锦先生。”张绣深深做了一揖。

    呵呵,贾诩笑了一声:“那我就去安排相关的事情去了,一旦走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了哦。”

    “先生尽管去做,张绣必定不会让先生失望!”

第九章 出师淮南() 
七天后,也就是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正月,张绣还汝南全境于曹操,且释放曹洪。先前所俘虏曹军士卒,皆还予曹洪统领。自此,汝南重归曹操治下。

    但张绣带走了汝南大部分粮食,立下字据名曰借。

    张绣统领大军,号称十万之众,发布檄文,以袁术私据传国玉玺不还朝廷,有不臣之心为名正式讨伐袁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