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41章

锦绣三国-第41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怎么,这法子一晚上便流行起来,甚至有个武卫营统领,一晚上如法炮制娶了好几家小姐,装的财货足足上百车。

    这名行事高调的武卫营统领,姓曹,字安民。

    曹操实际拥有两支近卫军,一支名曰虎卫营,另一支则号称武卫营。

    虎卫营,顾名思义,就是由虎狼之士组成的亲卫部队。事实上虎卫营的人员组成确实都是由曹军中精挑细选出的精锐充任。

    曹操深谙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十分注意对精兵的选拔与培养。事实上每隔一定时间,曹军都会在全军范围进行挑选精锐之士,挑选的规格至少是百里挑一。

    实际挑选中,中奖的大多是军队里面的百夫长。从只管四五个人的伍长、到什长、都伯、到统领百人队的百夫长,这些基层军官基本都是一步一步从底层小兵摸爬滚打而来,能够混上百夫长代表他们的素质在整个百人队数一数二。

    尤其是曹军的百夫长,手上没有十几条敌酋性命,没经历过十余场大战,都没资格当百夫长。

    但是百夫长再往上的中层军官,诸如曲长、牙将、校检校尉,可不是泥腿子出身的大头兵们能够做到的位置。这些中层军官涉及到了个人的统率与指挥能力,农民出身的大头兵们凭借一腔血勇只能做到百夫长的位置,战时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但是要指挥数百人上千人,还得依靠世家大族子弟。

    这个时代的世家门阀处于一个不可逆转的上升期。其门下族中子弟,可不像后代的酒囊饭袋一群草包纨绔。绝大多数世族子弟,都是有点本事的。这也和秦汉以来的教育方式有关,优秀的教育资源早被士族大家所垄断,而公立的学校教育资源贫乏,平民受教育负担重不说,还没有门路参与仕途。

    久而久之,上层阶级文武具荣,而下层阶级文贫武弱。这在当下的军队中体现的尤为显现,下层军官中很少有世族子弟,中层军官却极少有平民子弟。晋朝所表现出来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已经在三国军队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百里挑一出来的精锐,曹操基本上将其充往三个地方。

    善骑之士,直接充实精锐骑兵虎豹骑。善于步战之士,一部分发往许昌,充作天子的近卫——御林军;另一部分则充作曹操的近卫——虎卫营。

    而相比于虎卫营的层层选拔精挑细选,武卫营的选拔就简单多了。营内亲兵,基本上都是曹氏宗族、夏侯氏宗族,以及支持曹操的世家大族子弟充任。

    这群人良莠不齐,有继承了家族优良传统或者父辈遗风的高素质子弟,同样也有来刷存在感或者纯粹镀金的。

    这群少爷兵,虽然很多都没亲自操刀上过阵,但是胜在忠诚度很高。不说和曹氏关系血肉相连的夏侯氏,汝颖荀氏、程氏等等把身家性命和前途都压在曹操身上的世家大族和曹氏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在他们眼里,曹操,就是他们的未来!

    曹安民,自从小叔曹纯和堂兄曹昂离开武卫营去一线任职以后,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武卫营曹氏夏侯氏的领军人物。

    他一没有小叔曹纯的精湛武技,二也没有堂兄曹昂的轩昂气宇。能够让他做到曹操极为信赖的亲信位置,也并不完全因为他是曹操的亲侄子。

    而是因为曹安民此人很会体会人心,做事做人很精练。

    曹操的雄才大略曹安民不懂,但是除此之外曹操的其他心思曹安民却敢说自己一定懂,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甚至包括荀攸这个等级的智者,也不敢在这方面说自己懂曹操。

    毕竟曹氏宗族人员庞大,光是曹操的亲儿子都有两位数,侄子什么的更是不计其数,不差他曹安民一个,他曹安民,还真是靠自己的“本事”获得曹操的亲近的。

    譬如,曹安民总是知道曹操在什么情况下会下意识做什么。诸如面临千军万马的磅礴阵势,曹安民总会亲自手捧宝剑,只要曹操一时兴起澎湃,伸手便能拔出宝剑指点天地。

    面对诸如黄河长江泰山之类的雄壮景观,曹安民也总是预备着笔墨温酒,曹操心潮涌起之时,曹安民便会用自己的背当案几,任由曹操挥洒毫墨!

    军旅行军枯燥之际,曹安民更是在半夜给曹操送上风韵各异的女子,鬼知道他在兵荒马乱中哪里找到的美人。

    军中甚至这样流传一句话,曹操出门可以不带典韦许褚,却是离不开曹安民。

    今晚除夕夜,张灯结彩的寿春宫,虎卫营武卫营统统到齐。曹操在这里设宴,曹军一应主干文武到齐,同时还请了张绣和他的主干文武。

    不得不说,袁术耗费淮南无数民脂民膏建造的寿春宫很是富丽堂皇,至少在曹军众人眼里看来,比刚建成的许昌皇宫气派出不止一个档次。

    原本按荀攸的建议,入城之后就应该烧毁寿春宫殿。一方面显示许昌宫室的正统与威严不容侵犯。另一方面是向淮南民众表示曹军的俭德之风。

    曹操同意了,但是却下令过年后再烧毁。自家将士正缺一个吃年夜饭的地方,自己也缺一个晚上休息的地方。

    席上,曹军大将齐聚,诸如夏侯兄弟、曹仁、曹纯这些曹操亲将,徐晃于禁李典乐进等等外姓将领,以及郭嘉荀攸等等曹军谋士,无一不在场。张绣也带着张辽高顺纪灵张勋等等主干将领和贾诩袁涣阎象等等谋臣赴宴,但是亲将却不见了胡车儿,对此张绣解释胡车儿在自己府邸守护自己家人。

    宴席的气氛刚开始就有些紧张,曹操直接开口道:“文锦,此宴和家常便饭一样,胡将军一人不免孤单些,我看不如文锦你将家眷一并带来,反正除了你的婶娘,也就只有两个小孩子嘛。你的部下也可以把家眷带来,过年自然是所有人在一起的好,文锦你们还有家人陪伴,我们可是背井离乡之人啊!唉,本来我是想让你们继续驻守淮南,防范江东孙策的。可是陛下非要见你,报答你和你叔父在关中对陛下的护驾之功。”

    曹操刚落声,张绣便点头赞同道:“承蒙明公厚爱,过年还能让我们和家亲在一起。周仓,你马上去办此事!”

    张辽高顺等人的脸色微变,纪灵张勋两人更是一副憋红了脸的样子。

    怪不得他们反应激烈。孙策探报得知曹操平定淮南之后并不班师的消息后,果断停止了西进的步伐。甚至将原本准备的出征丹阳郡和豫章郡的粮草送予曹操以表亲近。

    加上曹操已经在整个淮南和丹阳安插好了亲信,所以另有重事的曹老板决定开春便还军许昌,进行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比如安排各地镇守大将和封疆大吏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曹洪此前已经被曹操派去代替曹仁镇守宛城,防范刘表。而曹仁,曹操决定让这名智勇双全的亲将发挥更大的光热,以后镇守淮南防范江东扩张的重任就交给他了。

    而原淮南之主张绣,则将和高顺张辽以及纪灵张勋这几个张绣军柱梁带回许昌。当然,胡车儿作为张绣的亲将,是一定要陪同的。

    曹操点名带高顺张辽和胡车儿的原因今天参加晚宴的都知道,毕竟大家眼都没瞎,也知道曹操的心性。

    至于纪灵张勋两人,带他们走无非是因为他们在张绣军中原袁术降军中的威信颇重,万一走了这两人煽动造反怎么办。

    周仓脸色很不自然地领命下去。曹操又开口了:“陈公台怎么又没来?”

    这次袁涣开口了:“看来曹公始终对陈公台念念不忘啊,只是想问曹公现在想要的是一具无用的尸体,还是一个闭门不出的文士?”

    袁涣的话,充满了士人所独有的清傲,甚至带有一丝的轻蔑。

    好在许褚典韦这些大老粗听不懂袁涣话的意思,否则下一秒就得血溅五步。能听懂袁涣话语里对曹操的为人性格的讥讽意味的人,诸如于禁徐晃,却不愿在此时上牵扯进自己。

    毕竟,涉及到老板不愿触及的伤疤,做部下的还是别懂太多。

    曹操不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从来都不是。敢作敢当恣意妄为才是曹操的风格。

    试想几年前在遍布董卓耳目的洛阳,身为董卓部下的曹操就敢堂而皇之去参加保皇党王允的晚宴,并且高声在宴席上表示对董贼的不满。此等只喜欢由着性子来的猛人,决计不喜欢掩饰自己的神色。

    哪怕如今已经浸淫政治很深,曹操却仍然不喜欢过分掩饰自己的情绪。

    当场曹操就是一副愠怒的神色,捏紧了酒樽直视不知天高地厚的袁涣。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机?() 
袁涣的文人风骨在此刻显露无遗,在中原第一诸侯的怒视之下,袁涣仍然淡定自若,举杯自饮自酌,熟视这位天下第一权柄者如无物!

    曹操喜怒无常,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胸襟。仅仅是半分钟的对峙,曹操便不怒反笑道:“如此我只能选择后者了。陈公台乃当世大智慧者,其谋搅动中原风云,怎能如此仓皇而逝?”

    酒宴正式开始了,曹操意气风发,当众给张绣打包票许了破羌将军的官职,更保证张绣军一应人等官秩直升不降。

    气氛渐渐回暖了,众人虽然还是担心自己的未来,但是却也不得不相信曹操任人唯贤的风格。

    直到张绣以及部分文武的家眷也参加了寿春宫的晚宴,将军和文士们终于停下了政治军事大事的讨论,只讲家事或者趣闻,气氛倒活跃起来。曹操和张绣推杯换盏,曹军将领们也和张绣的部将们大拼酒量。

    宴席上的曹军将领个个都是汉子,每个人前面都至少有两大空酒坛!这场酒宴喝的曹军上下酣畅淋漓,一年以来的拼死拼活终于换来了现在硕大的功业,怎能不爽快干一杯?

    兴起之时,曹操挽着张绣的手臂,走下大殿在前殿和众家眷打招呼。甚至以一副醉态和一众家眷说着大话开着玩笑,好似找到了很多年前在洛阳当衙内公子肆意妄为的感觉。

    只是当曹操走过一个风韵少妇的时候,脚步忽然停顿了一下,目不转睛盯着那少妇看。

    张绣自然看到了曹操眼中毫不掩饰的光芒,搀扶着曹操的亲侍曹安民也将这一幕落入脑海。

    那少妇只是矜持的对曹操低头欠身行礼,不短也不长的十几秒后,曹操忽然大笑道:“我突然想起那一年在洛阳,我和袁本初两人还在人家的新婚当夜劫了新娘,刚跑出去,就有人追,可笑袁本初居然又想把新娘子还回去,我当场就对他说,要还也行,但之前至少把红盖头掀了!”

    ……

    这场晚宴一直持续到深夜,大殿之上曹军将领无不卧底酣睡,心事重重的大部分张绣军将领也以酒浇愁倒地不起,只有张辽高顺等人因为给吕布带丧,不愿饮酒,曹军众人也只有一声敬赞,不再勉强。

    曹操也醉了,只不过没倒,满嘴说着胡话。

    闻着满殿的浓浓酒肉气,看着遍地的曹军主干将领,滴酒未沾的张辽高顺二人皆以目示向张绣,好似等待着什么。

    寿春宫此刻驻守着三百虎卫营和二百武卫营,城内有六七万已经散乱了建制只顾寻欢作乐的曹军。而寿春城墙上则是满建制兵甲齐备枕戈待旦的十万张绣军,此刻举事,有在外的陈宫调度,等待着七万曹军的将是一场瓮中捉鳖式的战斗。

    但是此刻,张绣却迟疑了。

    只见他从容走到已经昏昏沉沉不能视物的曹操跟前,随手拔出了曹操的那把天子赐剑。打量那剑和已经快人事不醒的曹操一眼,却忽然将利剑插入了剑鞘。

    张辽和高数等人的神色不禁一黯,张绣留下一句轻飘飘的:“吾不如曹公。”便走下大殿。

    就在张绣坐到自己位置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溜出去,又在外边做了什么事情的曹安民终于回来了,手里还捧着一碗什么东西。

    嗅觉敏感的张绣闻到了味道,这是一碗醒酒汤。

    喝过醒酒汤的曹操眼睛终于有神了,见满殿狼藉,曹操苦笑一声道:“老了老了,想不到文锦酒量如此之佳,今晚都把我灌醉了。安民,安排虎卫营的各位将军回去!”

    曹安民领命,出大殿招呼虎卫营的亲卫护卫着曹军大将们去各自军队的聚集地。至于荀攸郭嘉等等文臣谋士,早就被送到寿春宫后面休息去了。

    被人扶出寿春宫门,曹仁夏侯惇于禁徐晃等人突然全身形一震,眼神好似根本没喝过酒一般。

    夏侯惇冷笑一声:“幸好张绣小娃最后没干啥事,不然我先让他少一只手。”

    啪!

    众将转头看去,原来是许褚给了典韦一嘴巴子。末了许褚还骂道:“这货就没吃军师祭酒给的解酒药,自诩千杯不醉,看看和那个胡车儿喝成什么样子了。”

    醉醺醺的典韦抬起了手,还是在许褚脸前无力垂下,嘴里咕哝着:“酒……蛮子……这蛮子,酒量……我服……了。”

    众人摇头苦笑,有的人去了自己部卒的集合点,有的去轮值。

    大殿上曹操和张绣喝了最后一杯,然后张绣便先一步走,张辽高顺等吕布部下掺扶着纪灵张勋等人走。一身酒气的曹操目视着张绣走远,才转身挥了下宽袖,笑着问旁边的曹安民:“城中有美人否?”

    曹安民知道曹操的心思,忙笑道:“城中有一美妇,不胜酒力,不便回府,便被侄儿留下,此刻正在寿春后宫洗浴。”

    曹操笑了一声没有说话,脚步直接迈向大殿后面。

    走出寿春宫门,张辽等人也不和张绣说话。倒是高顺脸色肃然,问道:“将军,曹贼当晚举剑在你头上却没动手,今晚将军要礼尚往来乎?”

    已经“自动”醒来的胡车儿大惊:“高顺,你那天晚上也没喝醉?”

    张绣没有回答,一步一步前行。直到前面飞来两骑,下马报道:“将军,曹军大将夏侯渊徐晃李典等已经出城,去往曹军大营!曹军乐进坐镇南门附近,安排了军士巡逻值夜!于禁坐镇北城府库,也安排军士值夜!”

    张辽高顺等人眼神更是黯淡下来。曹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