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34章

锦绣三国-第34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自己,即将亲手把他们送向生命的终点。

    五百张绣军轻骑就这样朝着密密麻麻的曹军冲杀而去。好在曹军貌似不曾想到张绣能从山谷中脱险,没有在外围留下机动警备兵力,使得张绣率领着五百骑兵直接深入曹军战阵。

    被爆了菊花的曹军自然产生了不小的骚动,正在汹涌澎湃往前冲杀的曹军步卒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背后会出现敌军骑兵。

    好在张绣统领的骑兵实在太少,只有五百疲惫带伤的轻装骑兵,造成的冲击实在不尽人意。若是换成一两千整齐待发的西凉铁骑,绝对可以趁曹军不备撕开一道口子,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杀入曹军阵中的张绣奋力往自家被包围的主力军队靠拢,而身边可见的轻骑在曹军反应过来反杀后只剩不到三百人!

    轻型骑兵,在战争中最大的作用还是追歼敌方败军溃军,机动杀伤敌方有生力量。而在正面打硬仗实在不成气候,有时候甚至不需要长枪阵,只靠盾牌阵就可以轻易阻挡轻骑冲杀。

    轻骑的薄弱防护注定他们一旦陷入近身混战,就会剧烈消耗!

    好在他们也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机动性极强,久经战阵的战马们甚至不需要骑士控制,就会自己跳跃躲闪来规避伸来的长枪。而这点是重甲在身的重型骑兵做不到的。

    所以张绣这五百轻骑虽然对曹军造成的杀伤和冲击极为有限,却能用很短时间突击到目标地。

    张绣同所有突击到了战场中央的骑兵一样,身上沾满了鲜血。有自己流的,更多的是敌人溅射的。

    张绣很快见到了同样正在浴血指挥的部将李丰。

    只是不见李丰指挥还好,一见李丰指挥的方式,张绣差点气出脑梗来。李丰这货,张绣把四千西凉铁骑交给他,他居然现在把西凉铁骑当做步兵用来抵挡曹军进攻。

    看到张绣在举目寻找西凉铁骑的坐骑们都哪儿去了,李丰一连羞愧地说道:“将军,别找了,曹军已经把我们所有战马都废了。”

    等张绣听完李丰的报告,瞬间脑中闪过四个大字——大势去矣!

    据李丰报告,张绣率领轻骑继续追击之后,李丰便统领西凉铁骑进入曹军大营,并且给战马喂养草料和水。当然战马吃喝的都是曹军军营的东西,只是吃完之后,战马们便都产生了腿软的症状,倒地不起了。

    好在夏侯惇手下不过一两千骑兵,马料只准备了一两千份。还有两千多战马还没有进食正在准备新草料的时候,最先吃喝的马匹已经出现了症状,于是幸存了六成多的战马。

    只是曹军来的实在太快,上来就是上千弓骑,围着大营就施放火箭。李丰等人不曾防备,散布在曹军大营的干草粮垛就烧了起来。

    特别是马厩附近,靠近曹军后营,附近都是粮垛。熊熊烈火燃烧起来,战马受惊,仅存的两千多战马被烧死和惊吓奔逃地只剩不到两千匹。

    再接着,曹军大队人马涌现在地平线。因为大营到处都着火,一片混乱中西凉铁骑集结整顿速度很慢。等到曹军步卒即将完成包围的时候,队列还没有完全整顿好。

    李丰迫不得已率领不到一千的西凉铁骑发起反包围冲锋,却因为曹军反骑兵冲刺的准备极为充分的缘故,损耗极大成果却寥寥。

    不甘心的李丰又组织西凉铁骑冲锋了一次,这次虽然参与冲锋的西凉铁骑比第一次多,但因为起跑冲刺距离被曹军压缩的原因,战果也不理想。

    与此同时,侯成魏续宋宪也各自统领各部士卒出营接战,毕竟到处着火的曹军大营已经不适合防守。

    他们的情况和李丰差不多,都遭遇了极为强悍的曹军,和一两个时辰前交手的夏侯惇部曹军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

    同样也是草率集结了军队就进攻的侯成三将遭受了与李丰相同的挫败。

    不能得胜的李丰侯成四人迫不得已退回曹军营寨,一面扑灭大火一面整顿部卒。最后约定四人各统领两万步卒,各自手被一个方向,等待张绣回援。

    来势汹汹的曹军甚至携带了大批攻坚器械,组织有序地对张绣军据守的营寨发动进攻。

    可怜李丰等人,才攻破了李典乐进防守的营寨。营寨还正处于残破的状态,就又要迎接曹军狂风暴雨般的进攻。

    曹军方面打得是曹字将旗,也不知到底是哪位曹氏将领统兵,但其用兵之能实在高出侯成李丰等人实在太多。尽管曹军兵力优势不是很大,但在此人指挥下却打出了两倍于张绣军的阵势。

    好在集结在此处的是张绣军八万主力步卒。两万西凉步卒就不说了,其余六万前刘辟龚都部卒战斗力也不低。而且也都比较擅长混战乱战,故倒是能暂时保证不败的局面。

    但也只是暂时,现在整座营寨没有一点粮草,水到是有,但人要是喝了,也就呵呵呵了。

    而包围的曹军也不是真的想强攻营寨,就是尽量造成恐慌和有效杀伤,以方便他们继续完成包围。

    当张绣得知这些报告,也知道自己这八万主力军队有麻烦了。

    只是自己到现在都不知道曹操哪里多冒出来的这十多万人?

    现在曹操基本废了自己的王牌部队——西凉铁骑,自己还能拿什么作为依仗对抗这三四十万曹军?

    姜的还是老的辣,自己以为玩了曹操一手,现在看来,自己所做的的一切都是被曹操牵着鼻子走。

    已经暂时顾及不上蕲阳城的高顺部和西大营的纪灵部了,张绣知道要是他再不下决断,自己眼前这八万主力就得先覆灭。

    电光火石之间,张绣还是做出了选择,集中精锐向**围!

    这次,张绣在北西南三个方向各留下一万步卒,而在东面集中了五万步卒作为突击力量。

    仍旧是仅存的千余西凉铁骑作为先锋冲击力量,然后是最为精锐的西凉步卒,最后是四万相对精锐的步卒压后。

    曹军的兵力只比张绣军多三四万而已。兵法有云,“十倍围之”。曹军现在只是比张绣军多一半人,包围圈其实是相当薄弱的。

    当然曹军士卒平均素质很高,而且善于结阵厮杀,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兵力的不足。而张绣军这八万主力,前身都是西凉军、黄巾余党,结阵对战自然不是曹军对手。但却在混战乱战方面擅长于曹军。

    要想完全展现自家军队的长处,张绣就必须用西凉铁骑冲开敌方军阵,然后就可以展开贴身混战了。但是一旦丧失西凉铁骑的助力,任凭张绣军士卒个人战斗力再强,不能冲散敌阵也是枉然。

    这也就是西凉铁骑为什么对于张绣张绣意义重大的原因。同样,后来的马超要是没有西凉铁骑,也根本不具备能与抗衡曹军的实力。

    但是现在,曹操明显针对了西凉铁骑。不仅用浸泡过特殊药水的草料使张绣军战马丧失战力,而且准备了相当数量的巨盾长枪手。张绣这次亲自统领一千多西凉铁骑冲阵,效果也只是冲开了第一线的长枪盾阵,后面还有一道拒马阵,实在无力继续冲刺。

    不过张绣也没想指望这仅剩一千的西凉铁骑能直接穿透东面守备的四万曹军。西凉军的步骑协调战术极为熟练,战马冲刺的时候,身着轻型装备的西凉健儿就也跟着冲刺跑。等西凉铁骑上去了,他们也就跑到了跟前。再等到一出现缺口,这些西凉兵就一拥而入,直接展开近身厮杀。

    身着重甲兵器是巨盾和长枪的曹军,哪里是身着轻便皮甲手拿弯刀的西凉步卒的对手。不等后面其他张绣军步卒跟上来,矫健的西凉步卒已经杀散了迟钝的曹军重甲部队。

    接下来就是曹军布置的木制鹿角和拒马。曹军弓弩手躲在后面张弓搭箭,再后面的曹军轻兵也是严阵以待。

    西凉步卒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遇到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张绣多下命令,自己就直接做出了反应。

    有的三两个人一起举起曹军巨盾,一边格挡箭矢一面推进。有的直接仗着自己动作敏捷,以及距离不是很远的优势,翻滚规避着朝前冲杀。

    最令人惊叹的是一些四五十多岁的老兵油子,动作敏捷好似猴子一般不说。还故意留下一部分曹军活口,跟在这些奔逃的曹军重甲兵屁股后面来躲避曹军箭矢。

    最后的结果是,这些老兵油子最后一批到达鹿角和拒马前面。

    原因在于,他们跟着奔逃的曹军跑到差不多的位置,就直接给前面的曹军一刀,然后背着这曹军的尸体做挡箭牌。然后等其他西凉兵推进上来了才继续冲锋。

    什么叫做差不多的位置?那就是距离曹军还有二三十米,差几秒冲刺跑就能到的距离。这些老兵油子就不冲锋了,有的甚至直接睡地上,让曹军尸体躺他身上。任凭曹军弓弩齐发,箭矢插满了上面的尸体,就是没几支射到自己身上。

    看到这些老兵油子的表演,张绣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些兵油子,难怪能活这么久。原来深知谁第一个冲上去谁死的最快的道理啊!

    令张绣赶到欣慰的是,西凉健儿们果然骁勇。上去还是压制着曹军打,一直坚持到后续的部队上来。使得张绣军在此次突围中一直保持优势。

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凉() 
当然,张绣相信如果四千西凉铁骑齐备,本是不需要这么麻烦的。仅凭借西凉铁骑就可以冲到这个位置,然后大队西凉步卒压上,这会儿应该已经能突围了。

    但是这世界没有如果。所以张绣还得苦战。

    另外三个方面的曹军也早都发现张绣的突围方向了,但是他们无可奈何。

    因为实施包围的一方构成的圈子相比被包围的一方构成的防守圈大很多。两者就好像一个同心圆,外圆比内圆大一圈。那自然调动起兵力外圈不如中间被包围的快。

    因此即使得知张绣军的突围方向是东面,曹军也难以及时抽调其他方面的兵力补充东面。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决策并不是如何去阻拦被包围的突围,而是应该好好想想如何尽最大可能杀伤被包围的有生力量。

    所以曹军并没有给东面增兵的打算,而是及时调整其他三面阵势,转换为攻击阵型,朝着中间殿后的三万张绣军杀去。

    看看到底是你们用五万人马先杀散我们东面守备的三万人马,还是我们用九万兵马先杀败你们的三万殿后人马。

    最终的较量结果是,战平!

    张绣军依靠极强的单兵能力,成功冲破东面三万曹军封锁,杀死万余,驱散两万。

    但是,张绣军殿后的三万兵马能冲出来的却不足三千人。

    此役,曹军以一万五千左右的伤亡,换了三万张绣军主力折戟,其实是大胜!

    冲出包围圈,并不是结束。数千曹军骑兵对张绣军展开追杀,张绣迫不得已再用仅剩的数百西凉铁骑以及三千步卒殿后。

    留下宝贵的西凉铁骑和步卒殿后,实在是万不得已。

    西凉铁骑虽然冲阵能力极强,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赖以成名的铁甲使他们不仅不能长久作战,甚至不能长久行军。

    现在就算让这些西凉铁骑跟大部队撤退,走上五里路都是极限,马和人都难以长时间负荷重甲。到时候战马就算废了,骑兵没马还戴着重甲,也是废了。与其废掉这几百西凉铁骑,不如让他们发挥最后一点余热。

    最开始那两千多战马吃了毒草料的西凉铁骑骑士,张绣突围也是让他们脱了重甲,才能跟得上部队的步伐的。

    另外还有三千多殿后步卒,也都是在突围中受了不轻的伤,难以继续行军的人。既然会拖累大部队的行军速度,这些伤兵也是自动请缨,留下殿后。

    张绣亲自殿后,另外还有战将李丰侯成魏越成廉。

    张绣终于见到了这十多万曹军的统兵将领——曹仁!

    之所以张绣认得曹仁,还是好几年前,张绣还是董卓部下的时候,他曾跟随徐荣吕布给贸然追击的曹军设伏。兵少将寡的曹军当时只有六员大将,夏侯兄弟曹仁曹洪还有李典乐进,张绣当时都略略打量过几眼。

    曹仁不曾认得张绣,也不喜多说无益之话,直接挥军攻杀。张绣以西凉铁骑为前驱,当头迎上。

    两军最先交碰的都是重骑。而西凉铁骑的优良装备带给他们的优势在这里显现无遗。

    曹军重骑用长枪去捅一身铁甲的西凉铁骑骑士,往往根本无法穿透铁甲,自己却被对方极为沉重的冲击力反弹得长枪震脱手。

    而在西凉铁骑特制的重头长枪一击之下,曹军重骑的木铁混合甲胄立即就出现一个大窟窿。好像挨了一记重锤一样,一个照面就被捅下马。往往战马还在往前奔跑,骑在上面的曹军却被捅后去。

    就算两马相撞,往往也都是全身马甲的西凉铁骑把曹军重骑撞倒压在地上。

    当然撞这一下,西凉铁骑虽然先撞死了曹军重骑,但自个战马也是站起不来了。西凉骑士们此刻会趴在马上,朝前刺出长枪,尽自己所能给对面冲来的曹军骑兵造成麻烦。

    于是,张绣这数百西凉铁骑,瞬间打出了一比三的战比!

    紧接着重骑消散了冲击力,便是轻骑上阵。有赖张绣军重骑在开局打下的优势,也一定程度冲击了曹军轻骑,所以以并州狼骑以及残存的轻骑精锐组成的这数百张绣军轻骑,也打出了一比三的战绩。

    最后上场的三千张绣军步卒更是打出了不要命的打法。曹仁亲自统领亲卫骑兵上阵,还是被张绣军打得溃散。

    但是也到此为止了,重新整列起来的十多万曹军步卒赶了上来,瞬间将张绣的殿后军队淹没在黑色的人海里。

    ……

    蕲阳之战,结束了。

    张绣是被抬回寿春的。与他一样被抬回寿春的还有纪灵、刘辟龚都、雷薄陈兰魏越成廉等等众多张绣军将领。

    最后的殿后战斗张绣只坚持了一半,就因为大腿的箭伤流血过多昏迷过去。战将李丰统领着不到百人的武威营护卫着张绣,夺路而逃。魏越成廉寡不敌众,最后魏越中曹仁一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