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203章

锦绣三国-第203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仍以表字相称?”

    关羽:“这”

    张飞喜笑颜开:“对啊,二哥,你刚才应该叫我右将军的,怎地直呼我表字了?”

    关羽说不过刘备,直接半阖上眼,自抚虬髯,任由张飞瞎掰。

    张飞还想继续得瑟,刘备却是话锋一转:“三弟,你此时该坐镇后军,怎地又跑到前军了?身为统兵大将,擅离职守怎地让麾下将校也尽心尽责?”

    张飞:“”

    关羽突然半睁开眼,眼珠子一转,指着远处的淮河和丘陵洼地问道:“三弟,你是第一次到这盱眙吧?”

    张飞不求甚解:“这盱眙有什么不一样地方么?”

    关羽道:“还记得我们与袁术第一次刀兵相见,就是在这盱眙与之大战!”

    张飞抓头猛挠:“我怎地一点也不记得了,这盱眙我还来过?”

    关羽:“你当然不记得,你当时醉的可不轻!”

    张飞更是困惑,转头看向刘备:“我还在这盱眙喝过酒?喝的什么酒?”

    刘备:“当时与袁术大战,只有我与你二哥在此领军,汝并不在此地!”

    张飞抓耳挠腮仍是想不起来,刘备和关羽却是不再理他,径直率军行军。

    陈登跟在刘备身后,拍马从张飞身侧经过,劝道:“右将军还是回后军镇守罢,大王和前将军言有所指!”

    张飞:“但是我记得我最近在军中没喝过酒至少没喝醉过,大哥二哥这说的什么意思?”

    陈登道:“右将军的确没在盱眙喝过酒,但是却在徐州城喝过酒啊!”

    盱眙城野,赵云率两万鲁军与楚将李通部三万楚兵两相对峙。

    李通:“来将可是常山赵子龙?”

    赵云:“正是,汝可是江夏李文达,请不吝赐教!”

    “那就对了!”李通哈哈大笑:“汝之声名,我常闻我家大王提起,说是赵子龙赵将军胆识超群,勇略举世无双,今日亲眼相见,赵将军之人器宇轩昂,麾下军马肃整严备,果不负威名。”

    赵云:“多谢李将军与楚王之赞,吾愧不敢当。吾也素闻李将军乃楚国上将,今日还请指教一二!”

    说着说着赵云已是提起长枪,指向李通。

    李通:“不必了,吾至此只为见识一下赵将军之英姿。吾王早有明令告之,若是遇贵国关张两位将军以及赵将军,不可斗将,只准兵战。”

    赵云略放低枪尖:“那便开战罢!”

    李通笑道:“贵国怕是与吾国有些误会,世人谁不知吾家大王与鲁王早在征讨袁术时便有交情,当初还是靠刘皇叔临阵指挥,两家齐心协力,三战三胜才赢了袁公路那逆天不道之人。这几年我们两家也颇有默契,且都与奸贼曹操素有仇怨,如今我家大王正发兵两路攻打许昌,誓灭曹贼还中原一个太平安宁。刘皇叔不应我家大王之邀一同讨伐曹贼也就罢了,而你我两家却居然在此地兵锋相向,怕不是其中有所误会?”

    赵云不答话,稍半响却是忽然挺枪向天一指,喝令道:“全军听令,出击!”

    战鼓擂响,赵云身后的两万鲁军步骑化作一股黄色浪潮,席卷过来。

    李通脸色极为难看,裨将军吴霸拍马上前:“现该如何,先行撤退还是与之相战?”

    李通沉下一口气道:“发兵,擂鼓迎战!”

    吴霸立即转身发令。李通看了一眼西北方向,只是心中自语道:“大王啊大王,看来吾没法多拖延鲁军数日了,只望援军在鲁军主力到达盱眙之前赶至。”

    盱眙城还在重建,李通只能率部与赵云部野战。双方连续交战数日,楚军数量占优,但鲁军有赵云身先士卒率军冲杀,李通虽然采取避之锋芒只与之兵战的策略,但数阵下来也是折了麾下数名勇猛将校。

    李通难以取胜,只得在刘备的鲁军主力到达之前退入营垒坚守。又派吴霸率三千精骑轻兵去袭扰鲁军粮道,却是不料吴霸碰上了都督后军诸部的张飞,三千精兵被杀得溃不成军不说,主将吴霸也是被张飞一枪挑了。

    楚军遭此挫败,士气大跌,李通不得不在刘备关羽赵云合围盱眙之前弃营向后撤逃,退到淮陵南面。

    关羽率部再次击败李通,李通不得已只能率残部退守淮陵城。而刘备留下赵云包围淮陵城,自己和关张二将率五万鲁军直取寿春。

    寿春宫。

    大殿之上,太子张泉坐在楚国国君之位,丞相贾诩坐在旁边的塌座上。左边站的是华歆、王朗、袁涣等为首的一众文臣,右侧武将位列却只有寥寥数人。

    司徒…华歆:“据诸葛子瑜(诸葛瑾表字)的军报,李文达在临淮郡连战连败,现今率残部退守淮陵,已是完全不足以阻挡刘备的兵马进攻淮南!幸而诸葛太守此前多将粮草囤积在淮陵城内,李通尚能坚守。但因此前鲁国破获我军在下邳眼线据点之事,鲁国已是获悉我军使用信鸽通信往来之事。因而诸葛太守担心淮陵城被围后将难以与寿都用信鸽通信,只能以信骑往来。”

    司空王朗:“诸葛子瑜做了一年的临淮太守,政绩本算不错前两个月才拨了钱粮优先重建盱眙城用作郡治所在,这城池还在重建,却已是被刘备攻占。这事”

    谏议大夫虞翻:“王司空,就快兵临城下了,就先别计较司空府此前拨出去的钱粮了罢,今日临时朝会,以谈论兵事,还是以应对刘备来犯之事为先!”

    张泉平日巴不得这些文官争论个面红耳赤,今天却只是对和打仗有关的事情感兴趣。

    “诸葛太守怕是多想了吧,信鸽能飞那么高,且那么轻巧灵活,寻常弓箭和寻常弓手怎么可能射到?再说就算信鸽飞不过来,我们还有能飞到连人眼也看不到的高度的信鹰,还用怕消息不能及时传达?”

    众人左右看了看,最后还是光禄勋袁胤站出来道:“回禀太子,信鸽飞的再高,也不过寻常鸟儿,军中常有弓手以飞鸟为靶射之才练就了神射本领。而且信鸽飞翔途中经常要落地觅食,饥民则常以鸽肉为食。所以这信鸽通信,亦是多有不保险之处。至于信鹰,驯养条件太过苛刻,至今不过熬成三只信鹰。大王每出征必带一只,丞相一只,另一只”

    张泉连忙摆手:“好了好了伯伯你不用说了!”

    “我知道嘛,信鸽还是鸽子嘛,我在襄阳的时候还用谷物和簸箕抓过鸽子呢,烤熟之后那味道”

    看见大殿上气氛骤然变冷,众人齐齐盯着张泉,张泉只得立马住口,嘿嘿笑道:“你们不要那么严肃正经好不好,我父王又没在这儿。你们吃没吃饭啊,要不我现在让人做上一顿饭菜咱们边吃边说,反正我下午饭还没吃”

    说着说着,张泉忽然感觉到身旁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张泉不觉打了一个寒战,又是立刻闭嘴。

    门外有人唱道:“九江郡太守刘馥求见太子殿下与贾丞相!”

    张泉面露喜色,几乎要跳起来一般道:“快让他进来!”

    九江郡太守刘馥快步走进大殿,上前奏道:“臣接本郡都尉探报,刘备只留中领军赵云率不到两万人包围淮陵,刘备则与关羽张飞二将亲率五万鲁军进入九江郡界,直奔我国都寿春而来。按鲁军行军推算,怕是不出六日,刘备军便可直达寿春城下!”

第三百三十整章 兵临城下() 
虞翻:“大王的兵马呢,现在何处?”

    中书令是仪负责传达机要:“昨日接报,大王才到城父,至少需十日才能赶回”

    虞翻:“寿春可用之兵有多少?”

    众人互相看看,还是先是刘馥站出来:“寿春城内可用郡兵约有一千五百,六日之内还来得及从周边阳泉、下蔡、西曲阳、平阿调集过来一些县卒,但估计不会超过三千之数。”

    光禄勋袁胤:“宫内有一千虎贲锐士,另外把守武库仓府的士卒还有一千五百之数。”

    御史大夫袁涣:“城内约有执法差役八百四十三人,廷尉府看管典狱另有狱卒三百三十七人,合计一千一百八十人整。”

    片刻的沉寂之后,华歆开口道:“如此说来,我们要以七千多兵马应对刘备的五万大军?”

    “怕是如此”虞翻道:“李将军虽然吃了两个败仗,但其麾下兵马应该也还有万余,若是能撤回寿春,我军便可有两万兵马据守城池,本也不惧刘备的五万鲁军。但是现在李将军被关羽赵云逼到了淮陵困守孤城,想调也没法调,唉”

    已有侍者将一副寿春淮南及附近地图搬上大殿。

    王朗观而望之:“刘辟将军部不是在蕲县铚县一带么,距离寿都最近,调其兵马回援应该赶得上吧?”

    “不可!”华歆斩钉截铁道:“刘辟部在铚县蕲县为大王充当护翼,且有断后之责,不可轻易调动。其麾下也只有两万兵马,刘备乃知兵之人,若是轻易回师,难免不被其半路截击。关张二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仓促野战刘辟将军必不是其对手。”

    “能抵挡刘备之兵,看来只有眼下这七八千人了。”

    王朗面露愧色道:“如今寿春外城仍在新建,旧城却已长久失修,是臣下失职了”

    一直坐看的贾诩开口:“现在不是追究过错失职的时候,再者寿春扩建与合肥新城两大工程同时进行,另外还要翻新芍陂水利和各地道路,事项繁杂难免会有所遗漏。华司徒,刘太守,你二人现在可有所对策应计?”

    众人皆恭谨下来。

    刘馥先开口:“现在应立即停止外城修建,让民夫转向修葺旧城楼垛。用料也都是现成的,多余的石料木材统统运入旧城内,充作滚木擂石之用。”

    “另外,臣下觉得,如此多的民夫杂役,都用作修葺旧城难免过于人浮于事,不如临时征召其中精壮敢战者充入守城军中,以补我军兵马不足之缺。”

    修葺城墙自然是要立马做的,但是要是征召精壮入伍,牵扯到军队武事的,受制于张绣立下的文武分家的原则,殿上百官却都没有决议之权。

    但除了一个人之外。

    丞相之责乃是辅佐国君处理各类大小军政要务,于是贾诩点头许道:“你历任寿春县令、九江郡守,教民以恩威并重,我即使久居深宅,也能常听街坊之人提起你。修葺城墙之事仍由王司徒督办,你则全权负责挑选勇猛之士编入城卫军中之事。”

    王朗与刘馥皆俯首领命。

    华歆:“”

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门失守() 
在鲁军到寿春之前,王朗和刘馥便是指挥民夫青壮将城外堆积如山的土石木料悉数搬进城内。但时间仓促,又要修葺旧城城墙,五天时间只是将木材搬进城,至于成堆的砂石土料却是根本来不及转移。

    这下便是方便了鲁军。刘备分出人手,并且强征周围民夫青壮,用扩建新城的砂石土料堆垒成高台,弓弩手置身其上;并赶制攻城必需的撞车长梯,仅过了两天便开始大举攻城。

    两军第一天的交战便是显出了量与质的差距。八千楚军,每个方向只分了两千不到守军。而鲁军四面围城,刘关张三人各统领一万五千士卒,分别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发动攻城,剩下五千兵马则守在寿春西门外。

    因为清楚淮南空虚,并无可用之兵。鲁军攻城便是倾其所有,几乎不留兵马把守营房。刘关张麾下各领一万五千士卒,不多也不少刚好是能够在城外完全铺展开来。

    而城墙上的楚军士卒经历了第一天攻城战的伤亡之后,便是立马显露出了防线单薄人手不足的问题。

    楚军中有近一半人手都是初次上阵的青壮劳力,另一半大部分都是九江郡或是寿春及周边的郡兵县卒,战场经验极度缺乏。最有战斗力的还是原本的守卫寿春宫的一千虎贲卫士。然而这一千虎贲,不过是张绣在楚国立国后临时从军中抽调的一千普通正卒,虽大多经历过战事,但论战力不过普通的楚国士卒。

    也就是说,寿春城内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不过比一般的鲁国士卒稍强一点。虽有“虎贲”之名,却并不具“锐士”之实。

    但是好赖楚国这些郡兵县卒还是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军政分离的原则虽然使得太守不再掌握地方兵权,但是这并不意味削弱了地方武装。相反,张绣将负责县级缉盗剿匪的县尉部归入了郡中负责治安维和的都尉(郡尉)部,各郡都尉则从属于州级的校尉部,校尉不再听命于州刺史,而是受四镇、四安将军直属。

    简而言之,地方军队被完全纳入了国家军队体系。由四镇四安将军统辖调度、中央财政作为支撑的地方军队相比之前更规范正规化。与之前半脱产亦农亦兵的郡兵乡卒完全不同。

    而且因为以步兵操典为代表的军规军法在全军上下普遍推行,以及另一方面深受苛酷刑罚的威慑,楚军不论中央军队还是地方军队,纪律性较各诸侯国的军队都高很大一截。甚至于淮南江东各郡的郡兵,军纪军风以及对将领军令的服从执行度比之某些诸侯国的正规军队有过之而不及。

    是如今,这不到四千的郡兵县卒,却是充当了守御城池的中坚力量。在沙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刘关张三兄弟这次居然都看走了眼,完全是把城墙上的数千楚军都当作成了军中正卒,就算一向智谋超群的陈登陈元龙,短时间内也是没发现寿春守军的端倪。

    楚军上下不唯将只唯令的正确纪律服从性使得贾诩放心将四千郡兵县卒和一千“虎贲卫士”彻底打乱编制,将临时在民夫劳役和百姓中征募的三千精壮充入其中。八千人按正规军的编制,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队,两队一屯,五屯一曲,两曲一部,以牙将统之各部。如此老兵与新兵的比例是二比一到一比一,正合适以老带新。

    更何况乱世当中,农民也不再一昧埋头种田。相当一部分成年男子都有被本地亭长县尉征集操练以备匪患的经历,若是说这三千青壮都是只摸过锄头的农民也是不恰当的。尽管短时间内掌握不会刀枪弓弩,但是让其往城下扔砸檑木滚石可是人人都会的。

    有赖于堆积如山的木材,以及搬运进城的部分小型石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