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202章

锦绣三国-第202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校尉答道:“点火,预备火箭!”

    楚军士兵闻令迅速点着早就预备好的柴堆,部分弓箭手换上特制的箭矢,先搭上弓,再将箭头伸到火焰里,点燃引火物,拉弦便射。

    这种火箭头部黏着着火物,受阻力影响威力并不及普通箭矢,但在夜里使用却能起到照明弹的作用,对付骑兵尤有奇效,能很大程度惊吓马匹诱发敌军混乱。

    火堆点着之后,曹昂不禁心中一紧,楚军守备河岸的兵马,粗略观之竟不下数千人。弓手盾兵矛卒,一应俱全;依托两道堑壕,前后阵列有序,却是完全早有防备。

    但是夜战已起,不胜则败。曹昂身为曹操长子,继有其父之睿智才略,作战刚猛,胆识过人,岂会因楚军有所防备而放弃计谋,便是号令部下,身先士卒正面进攻楚军阵地。

    代魏续传令的信骑拍马赶到楚军校尉跟前,校尉忙道:“太尉大人料敌先机,魏贼虽众,但末将必能守住此地!”

    那信骑却是一脸难为之色,低声对校尉道:“魏将军下令,要调你部于前阵协防!”

    楚军校尉大惊失色,那信骑又是忙道:“不过镇北将军并不知戚校尉你已经接敌开战,某这便回去再报!”

    这戚姓校尉松了一口气:“那边好,你快速速去报!魏军来势凶猛,但我戚寄必当守住此地,保侧翼不失!”

    眼见魏军铺开阵形全线压进,戚姓校尉紧咬牙关:“御敌!御敌!”

    曹操虽然人身处正面战场的万军千马之中,但心思却并未放在眼前,而是不住左右转头,左右皆噤声不言。

    韩浩小心凑上前:“魏王,时辰正好,灃水已经断流。”

    曹操抬头望了西南方向一眼,沉声道:“仓促截流,怕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只盼昂儿及时杀到,此役便可大获全胜!”

    话音刚落,远处西南方暗黑的天空便是升起了点点星火,眨眼又落下。曹操瞬间变脸,韩浩也是大吃一惊,那些星火意味着什么,韩浩再清楚不过。

    纵使是曹操此刻也不免颓然,长叹一声道:“功亏一篑啊!”

    后面有人赶了上来,却是谋划此战的谋主荀攸。

    荀攸的身躯很是紧绷:“魏王,这该当如何?”

    曹操长长看了荀攸一眼,再抬头,却是一扫颓气,深陷的眼窝中透露出轻快之色:“退军罢!”

    荀攸默然,韩浩却已经拨马去传令鸣金收兵了!

    此时正好乐进李典等将进攻不成,暂时退却下来,得到曹操传令,便是极为不解。

    乐进李典几乎是同时从自己本部军马拍马赶到曹操跟前,互相对视一眼,便是请命道:“魏王,再让末将等率兵冲阵一次吧,楚军已快支撑不住了!末将就快摸到这龟阵的薄弱口了,就再进攻一次,这一次必能拿下!”

    曹操厉声喝道:“汝等身为将领,应当以从命为先!楚阵固然不支,我军也已疲倦至极”

    曹操忽然无力再言,轻声道:“让于禁朱灵也带兵下来罢!已折了史涣,若为胜战而再折损大将,吾宁不胜!”

    乐进李典只得低头退去。

    阵前的许褚倒是看得开,收到鸣金的讯号便是招呼武卫营锐士后撤,自己一人殿后,对面楚军上百士卒披坚执锐,却无一人敢于追击。

    见许褚也快回来了,曹操转头对韩浩命道:“汝速去催促昂儿收兵,计策不成,他就算战胜了亦是无用。若是上游之水禁不住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 
魏军收拢兵将,沿着灃水河岸向北撤退。魏续和陈宫自然不会放过取胜良机,于是纵兵追赶。戚寄也本欲率部追击背袭的魏军,却被陈宫派信骑勒令禁止。

    曹昂曹洪率魏军退走不过一刻,灃河河水突然暴涨,水面霎时溢过了河滩。幸而楚军得令并未越河追击,否则必然损失惨重。

    楚军大举追击之下,魏军损失了些兵马。好在魏国后将军徐晃及时率本部赶到,截住魏续又是一阵厮杀。魏续本就不敌徐晃,又因此前厮杀体力耗损严重,被徐晃双斧杀得节节败退,只好下令楚军各部停止追击,各将收拢整顿部曲,帐篷也不扎了,以军阵立营,士卒们就地背靠背歇息了,先对付了今晚。

    原来徐晃率部击破张辽之后,麾下部卒也是死伤疲惫,便是一直慢慢悠悠吊在魏军阵线最后面一边整休,一边给在灃水上游组织郾城军民掘土截流的魏国典农中郎将任峻担任护翼。顺便扒扒阵亡的楚军衣甲,搜罗其随身携带的军粮。

    待大战快要落幕,徐晃便是整顿部曲,列阵又给魏军主力殿后。

    话说楚国军卒实在太过富裕,每人身上背负的干粮都至少有足额的面饼十几张。魏军士卒们视之如性命一般金贵的粮饼,宁愿丢掉盔甲兵器也不愿浪费丢弃浪费的粮食,楚人们在打了败仗之后居然纷纷先行舍弃抛却。

    尤其徐晃在听说在与楚军中军交战中,不少楚军士卒还将这些大饼放在衣甲里面,以此来抵挡刀矛飞箭,实在奢侈。

    当然这种败家法子却也起到了奇好的效果。首先是刀兵相交,处于守势的楚军士卒并不用过多担心敏捷性和机动性的问题,于是这些厚实得过分的面饼使得楚军士卒大大减少了致死致伤的可能。

    而魏军全线冲击楚军阵形的时候,弓箭手在后排列队拉弓曲射。而楚军的弓箭手自然不会放任魏军箭矢漫天飞来,于是优先与魏军弓手对射。这种时候“饼甲”的作用更明显,两军弓手本就相距较远,箭力本就不强。射到人身上就算穿透了这个时代士卒标配的两当铠,就只能一头扎在面饼上不得寸进。于是一顿对射下来,魏军弓手较楚军损失惨重。

    曹操不同于其他诸侯,撤退时自己总是走在自军队列最后面。如此一来全军如有鞭策,前军唯恐主帅有失而行军更为干脆利落,后军则军心镇定进退有序。是以曹操前半生南征北战尽管胜负参半,却总能维持军伍不溃,将卒一心向曹,乃至数次一败涂地之后仍能东山再起,屡次于绝境困境中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此时许褚带武卫营从其左右。待徐晃打退了楚军的追击,曹操这才令车驾返回郾城。

    稀疏的火把照出微弱的火光,曹操驻剑坐在车辇上,地上拉长的影子左右摇曳。

    车上旁边坐的是魏国首席军师——尚书令荀攸,而至于首席智囊——官职仍是军师祭酒的郭嘉却因身体不佳留在了许都养病。

    曹操给魏国设置了前、中、左、右四大军师。荀攸因为常随曹操左右征伐南北,为中军师;董昭为河南尹,督领司州四郡,为左军师;东中郎将程昱兼领济阴太守,坐镇兖州,为右军师;而郭嘉常能料敌先机,曹操本意使其为前军师,但郭嘉却是死活不应,最后没法仍是任军师祭酒之职,空置了前军师之职。

    荀攸:“魏续虽有几分勇略,但并不及于禁徐晃之才。而陈公台也不是大王的对手,今夜他也只能算侥幸而已。”

    曹操冷笑:“魏续匹夫耳,不过却是一个手握数万带甲之士的匹夫!陈公台从兖州到徐州再到豫州跟咱们打了一路,也是有点智谋的。不过看着吧,这老匹夫就算熟悉我军套路,但还和原来一样,缺乏临阵急智和应变之能,看着吧,就算今夜不胜,但孤王不用一个月也能拿下他!”

    荀攸担忧道:“吾信大王能胜,但就是怕刘玄德空放大话,行坐山观虎斗之计,而曹仁将军在谯郡坚守不了一个月!”

    曹操自嘲道:“何谓两虎?张绣之南楚尚算得上鸠虎,吾曹操今时今日之势又何以与张绣相提并论?南楚并未倾国来犯,而吾魏国却已然全力相迎,犹然不能破其偏师何谈两虎相争?”

    “曹子孝那边,孤王把整个兖州和豫州能用的将领、能调的兵马都派给他了。他若是连一个谯县都守不住,那他也不配,也不用再见孤王了!”

    谯郡,谯县。

    楚军已经强攻城池月余,而城楼中央的曹字将旗依旧巍然。

    张绣对于战事的预测出了很大的偏差,面对楚军两路大军来犯,曹操却并未选择在豫州中部与张绣的主力决战,而只派了夏侯渊带着各郡征召来的郡兵、以及降将张郃高览的部卒来支援坚守谯郡的曹仁,自己则率精锐去豫州南部迎击张辽部楚军。

    三日前自汝南上蔡传来战报,张辽部自灃水一役小败之后,与魏军主力数次交战互有胜负,但一直未能跨过灃水和汝水。

    此时汝南郡的世家豪族发生叛乱,叛兵打开城门迎曹操任命的朗陵县令赵俨入城,使得赵俨只率一千朗陵乡兵便得以收复郡城,并且赵俨还迅速截断了楚军自汝阴到颍川的粮道,使得前线张辽和陈宫统领的楚军士气大受打击,于是大败而归。

    此时魏国陈郡太守梁习也派兵马袭扰汝南,所幸张辽派宋宪领兵驻扎在南顿、裨将军秦翊驻扎在项县,梁习的袭扰蛊惑并未使汝南郡大乱。

    有宋宪和秦翊的兵马掩护,张辽麾下的大部分兵马得以撤到安城附近。但曹操率军追击甚急,赵俨又据城自守。陈宫决断不下,张辽等将领只能继续撤退,一直撤到了相邻汝阴郡的新蔡,再撤就直接撤回楚国了。

    张绣闻讯勃然大怒,却不知这个赵俨和梁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其中后者还稍微有些耳熟,至于前者的名字却是猥闻所未闻,不知有何德何能,竟能谋划里应外合之事,迫使张辽陈宫丢了整个汝南郡撤到新蔡小城。

    还是散骑常侍胡综为张绣解惑:赵俨为颍川郡人,年届弱冠,就称誉乡里。并与同郡的阳翟辛毗,许下陈群,定陵杜袭并称为颍川四大名士。其人能武善文,兴平末年举家迁往荆州,但却不应荆州牧刘表征召。建安元年便是又和杜袭举家北还投奔曹操,杜袭被任为南阳郡西鄂县长,而赵俨被任为汝南郡西南部的朗陵县当县令。

    深受演义荼毒的张绣虽然对赵俨其人并没有丝毫概念,但是从其与辛毗、陈群、杜袭这些国士名臣并列可以得知其并不是个易与之辈。

    随军军师李儒宽解道:“能在敌国大军压境时冷静判断时势,并不贸然率农民临时组成的军队去协防郡城,而是保存隐藏实力。待吾军战线拉长,无暇顾及诸如朗陵、义阳这些偏远县邑之时,召集县卒乡兵与郡中世家豪族谋划起事。朝夕间夺城自守。足见此人刚毅有度,才略可济。此人就算今时今日尚为显名于列国,假以时日也会是一个难对付的人物。”

    李儒并没有预测错,后来的赵俨果真成为了一代文武兼备的当世名臣。

    而至于梁习,张绣自己也慢慢想了起来。历史上与刘馥、温恢、张既、贾逵并称的曹魏五大封疆大吏和治理地方的能臣。这样的人才为敌国效力却是令张绣妒羡不已。

    张辽魏续统领着楚国十万大军,以太尉陈宫为军师,却仍是败于曹操的疲饥之军。对此张绣有所预料,却心有不甘。而历经一整个月的攻打,却仍是没能攻克曹仁夏侯渊据守的谯郡,张绣更是心情糟乱。

    自己带来的精锐中军八校尉部,在攻城战时仅有张先雷叙的淮南盾兵营、陈策的锐步营和太史慈的横江射手能起到效果。而至于西凉铁骑、并州狼骑,羌胡弓骑、陷阵营、丹阳兵解烦兵则全是无法一展所长。楚军做好了野战决战的准备,结果却只能打攻城战,打的很是别扭。

    让张绣沉不住气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刘备宣称与魏国盟好,并派昌豨糜芳率一万鲁军来援曹仁。这还不止,刘备亲率大将关羽张飞,以赵云为前锋,统领七万鲁军自广陵南下,直取寿春。

    早在战前,贾诩便给张绣谋划过此次北伐。楚国国势愈盛,已成不亚于河北晋国之兵势。而曹操与刘备共分中原,夹在晋楚两大国中间,已是成唇亡齿寒之势。

    所以攻魏,刘备之鲁国必然相救。

    这也是张绣决心将所有精锐战兵集中在自己身边亲自统领的缘故。本意是打算在豫州中部地区击破曹操的主力,或甚至与魏鲁联军来一场惊动天地的大决战。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领军() 
“大哥,这盱眙有这般重要么,值得我军七万人马齐齐堆在此地?若是依我之计,不如分出三千精骑,日夜兼程直奔九江,不消数日便能取下寿春城,直接灭了张绣的楚国!”

    以前只是挂了皇亲贵胄虚名的刘皇叔现在可是切切实实的一国之君——坐拥青徐之地的鲁王,但是刘玄德并未选择改骑马为乘坐车辇以显示国君之风,仍是保留着以前行军打仗骑马前行的习惯。

    而能在军中对着刘备如此大声呼喊的,却也只有一人,那便是怎么也约束不住的张翼德张三将军。

    如今张三仍是以前的张三,但却不再是刘备势力的三将军,而是鲁国的右将军。

    旁边的鲁国前将军关羽自然对于张飞的言行举止很是不满:“翼德,汝怎地跟大王说话的?吾不是提醒过了吗,现今已不是从前那个天下了,汝如此由着性子大呼小喝,成何体统?”

    张飞还没回嘴,刘备却是笑道:“不用了,不用改口,吾等称兄道弟十几年了,怎可能一朝改口。”

    关羽冷哼一声:“这都一年多了,还是改口不过来,吾看他就是不想改口!”

    张飞怒怼道:“吾就是不改口又怎地?你我与大哥为结义兄弟,互叫大王将军只显得生分!”

    关羽正要回口,刘备却是笑道:“这都十六七年了,从涿郡到现在,你两还是互相喜欢争个长短见面就吵个不停。依我之间,这什么鲁王楚王的,不过都是人叫的。你我三人情同亲兄弟,何必拘泥于礼数,以后就按原来的叫法叫吧,亲切,二弟三弟以为如何?”

    关羽:“可是”

    刘备:“二弟不必多言,天下人皆知我刘玄德有云长翼德两位贤弟做左膀右臂,又怎会多言体统之事?二弟汝休要多言了,此事就这么定了,今后你我三人仍按兄弟之称。再者,若是按体统,方才翼德拍马过来,你应以官阶称之为右将军,却仍以表字相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