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20章

锦绣三国-第20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耀儿,去看看现在几更了?”袁术吩咐道。

    袁耀领命,片刻回来道:“禀父皇,现在已经子时过半快到丑时了!”

    子时过半快到丑时也就是晚上一点左右,加上路上花的时间,太守府十二点了还在议什么事?

    刘勋是那种为公事而废寝忘食的人吗?

    “太守府留下了多少属僚?都没回家还是只有一两个人没回去?”

    “呃,容奴婢想想!”

    “当时没有一辆马车回去,各家都说再等等自己老爷。”小黄门十分确信道。

    袁耀此时也明白什么了,看了看脸上写满了狐疑两个字的自己老子,咳了一声吩咐道:“你马上再去一趟,看看太守府现在是否还在议事。记住,不要惊动任何人!”

    小黄门偷偷瞥了一眼袁术,想要听听袁术怎么说。却不料袁术直接骂道:“你看仲家干什么,仲家是太守府吗,按太子说的做!”

    小黄门立马爬起来,就往外跑,袁术却是又喊道:“滚回来!”

    小黄门打了个滚马上回来:“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袁术从袖子中间取出一个竹简,扔给小黄门:“如果你去了太守府他们还是在议事,你就去找蒙放将军,把这个竹简给他,他知道怎么做。”

    ……

    次日清晨,袁术召刘勋进庐江行宫议事。

    庐江行宫在庐江郡治所皖城外面,紧邻长江水道,背靠大山,是一个冬暖夏凉,消暑去寒的好地方。

    刘勋一晚上没睡,不便骑马,是带着五百甲士,坐着马车来的。

    一行人到了行宫门口,守卫行宫宫门的御林军校尉抱拳行礼道:“刘将军,入宫不得带甲士!”

    刘勋打了一个哈欠,就要自己一个人进行宫。旁边的刘晔劝道:“将军慢行,将军难道忘了洛阳何进?”

    刘勋一下醒了一半,立马想起来自己昨夜谋划了一晚上的事情,心里立马起了疑心,待在马车上没下来。

    旁边贼眉鼠眼文士也在刘勋身边,只不过这货精神很好,根本看不出来熬了一夜的样子。

    “刘从事你乱说什么,何进怎么能和我们大将军相比?我们将军可是出身名门,君子六艺样样精湛,武艺足以和吕布对抗!而何进只是顶了个大将军的名号而已,当年只是一个屠猪卖肉之徒!这怎么能比?”

    刘勋满意的一笑,看向贼眉鼠眼文士的眼光充满了欣慰,而看向刘晔则毫不掩饰不快之色。

    刘晔暗自叹了一口气,刘勋看着刘晔的样子实在难受,喊道:“中郎将蒙放!”

    一名将领应声而来,刘勋问道:“行宫现在是什么情况?”

    那名叫蒙放的中郎将看了一下周围,压低声音道:“行宫内只有五十名充礼仪的御林军,而驸马都尉黄猗率领的两千御林虎贲精锐在山上军营。最近十二个时辰,一切正常,无任何异动!”

    刘勋瞥了一眼刘晔,下了马车,只带蒙放和四个贴身侍卫,就进了宫门。

    连进两道宫门,一切正常,只是刘勋发现袁术父子正在第三道宫门处等待。

    来的时候刘勋照了一下镜子,只是现在见了袁术父子,嘿!自己的熊猫眼还没袁术的一半大!

    袁耀黑眼圈不大,但是很黑:“大胆刘勋,你可知罪?”

    刘勋只当自己出现幻听了。不可能!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在本将军面前咆哮?

    见刘勋只是抠了一下耳朵,袁术几乎要气得一口龙血喷刘勋脸上。袁耀也是大怒,直接喝令道:“关门,放御林虎贲勇士,给我速速斩决逆贼刘勋!”

    后面的宫门忽然被关上,两旁草丛里跳出来数十个一看就知道是精锐的军士,袁术父子后面也出现了手拿金瓜银斧的御林军仪仗队。刘勋楞了一下,很快反应了过来:“什么杂七杂八的花架子,也拿出来在本将军面前舞弄。”

    “蒙放,上,给本将军直接砍了昏君袁术!”刘勋头也不回地喊道。

    蒙放迅速抽出了佩剑,看了一眼袁家父子,然后一剑直直插向刘勋后腰。

    此刻袁术父子嘴角已经露出了笑容,袁术连下一句台词都想好了。

    没想到吧!哈哈!

    是的,就是这句开场白,够经典吧!

    就在那剑尖距离刘勋后腰只有大拇指长距离的时候,此时刘勋却十分意外地转了个身,一把小巧的匕首出现在刘勋手中,下一秒,匕首已经狠狠捅进了蒙放的心窝。

    “哈哈哈!没想到吧袁术父子,我早就知道蒙放这小子心里还是念叨着你们袁氏四世三公对他们家的好,可这早就过时了!你们大概没想到我手下有一个幕僚,说话不顺耳,但他看人的本事本将军绝对放一万个心!”

    袁术袁耀父子瞪大了眼珠,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一幕,只见刘勋缓缓把匕首在蒙放身体里搅动了一圈,然后一把推开蒙放的身体,哦不是尸体。

    “给我上!干掉那条老狗和那个小杂碎!”刘勋拔出佩剑,指向袁术父子!

    那几十名不知怎么出现在行宫的精锐甲士瞬间调转方向,杀向袁术。

    噗~袁术直接朝天喷了老高一口血,两眼一翻昏了过去。袁耀扶着自己老子,一边靠后退一边气急败坏朝着杀来的精锐甲士骂道:“你们不是黄猗的手下吗?今天清早不是才吃了断头酒的吗?”

    看见喊来帮忙剁刘勋的甲士忽然倒戈,袁耀只得对着身后现在唯一可以信赖的仪仗队下令:“你们拿着金瓜银斧用来看的啊,赶紧给我挡住!”

    很快,手执刀斧的精锐甲士和手拿金瓜银斧的行宫御林军打在一起,袁耀趁机带着自己老子退到行宫深处。

    宫门外,刘晔闭目养神了好一会儿,终于听见宫内传出一阵极尽放荡的笑声。刘晔心知肚明这笑声是谁的。当即下令道:“攻入行宫,保护将军,拿下天子。”

    五百甲士齐声应和,他们虽然不是精锐,但都是刘家豢养的门客,忠诚度极高,立马冲击宫门。

    行宫的战斗没有什么悬念,刘勋很快扫平了整个行宫,但就是没找到袁氏父子的下落。

    此时却是有快马来报:淮南猛将李丰,奉大将军陆勉之命,统领一万淮南兵突袭皖城。皖城刘勋所部兵马,要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要么直接被袁术的女婿黄猗招降。现今整个皖城已经落入李丰手中。

    另外大将军陆勉,奉袁术之命,纵马直入皖城城外刘勋军营,用袁术的名义招降了相当一部分士兵。

    骂着袁术行事怎么忽然这么周密,刘勋立马赶往自己军营去安定军心,匆忙的连刘晔跑了都不知道,只是焦头烂额地立刻着手准备反攻皖城。

    等刘勋统领着剩下来的三万人马跑到皖城城下,又看见了袁耀,以及陆勉黄猗李丰等人。

    两方各是大骂对方不厚道,然后开打,袁术一方兵马较少,但占据了城池,加上陆勉指挥,李丰上阵,刘勋短时间根本拿皖城没办法。

    两军打得是暗无天日,不死不休。刘勋是实在没办法了,粮草都在城内,不速战速决就得全军溃散。而另一方的主事袁耀却是怎么也不愿意放过刘勋这个叛贼。

    因为他已经戴上了白色孝布!

    历史上他都能做出千里护袁术灵枢自寿春去江东的事,现在有什么干不出来?

    ……

    两天后,刘勋攻城无果,率军退去。

    第三天,张绣统领八万多士卒,一路畅通无阻直到皖城城下。日夜作战苦不堪言的袁耀和黄猗答应了出现在城内的刘晔的献城投降建议。

    克日,庐江全郡归降。看在袁耀主动奉上了传国玉玺的份上,张绣上表许都,表称伪帝袁术已死,淮南已平。并特请看在袁耀为人之子尽孝道的份上,按大夫礼安葬袁术。

    此后陆续有刘勋的部下逃来投靠,其中最大一股散军在一名贼眉鼠眼文士率领下归降,据这名文士所说,刘勋身边只剩下了百十号人,据说去豫州投奔老交情曹操去了。

    对了,这贼眉鼠眼的文士姓蒋,名干,字子翼。淮南九江郡人!

    几日过后,袁术原部下桥蕤听闻袁术被刘勋气死,率领上万兵马归降张绣。

    因为自己是朝廷封的正统庐江太守,但自己不可能待在庐江,张绣便让刘晔领庐江太守事,处理庐江民政。并派蒋干过江交结江东孙策。

    又是半个月后,广陵大部分属县闻风归降。杨奉韩暹统领本部士卒两万加广陵军数万驻守广陵北界。

    至此,整个淮南落入宣威侯、广武将军张绣手中。袁术从诸侯之列除名,天下新兴起一股新势力——淮南张绣!

第二十八章 乱点鸳鸯() 
“婶娘,这事儿倒是可以商量。只是我们府邸太小,怕是容不下这么多人。”

    漫步在淮河岸边,张绣向着旁边一位成熟妇人说道。

    那成熟妇人看起来年纪也就是三十多的样子,但其丽质丝毫不逊于二十岁的少女,举止中透露出来的成熟风韵更是像一坛陈封发酵的美酒,仅仅是看着闻着,就足以让人痴醉。

    张绣此时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衫,不同于中原流行衣服有宽大袖袍,张绣穿的服饰尽显雍凉特色,窄袖紧身,让人一看就有一种轻便的感觉。

    本来张绣更喜欢蓝色,但这个时代的染色技术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只好穿一身素装。但白色倒是显出了张绣一身的英武不凡,和旁边的妇人淡粉色的衣裘相搭配,两人倒是像是一对伉俪,来这风光秀丽的淮河岸边踏青。

    这个时代的河水是那么清澈,山是那么绿,盛开的桃花是那么的妖娆。鱼儿是那么活泼自由,鸟儿是那么可人自在。天地之间全都是纯自然的颜色,就算有一丝人为的痕迹,那也不过是远处的农田。

    后世被污染成黑河的淮河此时就像一个少女,展现着清楚动人的风采。河波涌沙岸,没有那些惹眼的白色垃圾,更没有散发着异味的异色泡沫。

    有的,只是两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一男一女,在沙岸浅水处奔跑嬉戏。

    天地之间,除了鸟叫声,就剩下孩童的天籁笑声。张绣此刻只感觉好像自己身处一片从未有人涉足的世外桃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如,我们留下一些听话懂事的侍女,其他的,你看哪个大人将军有功劳或者合适,直接赏赐给他们,也免得他们现在重新安家了得寻女婢。”这风韵妇人正是张绣四十多岁的亲婶娘,原骠骑大将军张济的正妻——邹氏。

    邹氏和张绣商量的,是原来袁术寿春宫里几百宫女嫔妃的去留问题。

    张绣解放寿春后,立马下令将寿春宫所有女婢派发盘缠进行遣散。之后因为忙也没顾得上再了解这事最后什么结果。一直到张绣征庐江回来,终于有点空陪自己两个便宜孩子出来春游踏青,邹氏才找着机会来反映那数百宫女的实际问题。

    寿春宫足足有八百宫女嫔妃,这些女人或者女孩,张绣以为要么是原来袁术的手下为了拍马屁争宠进献的,要么是袁术强取豪夺的。反正大部分都是非自愿的,既然不是自己情愿的,给盘缠安家费派人送回家就行了。

    但是直到邹氏今天和他说了,张绣才知道,这八百宫女嫔妃,大部分居然都是自愿进寿春宫的。

    但是弄明白了原委,张绣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一小部分人,之所以进宫,就是为了飞上枝头变凤凰。袁术当了天子,皇后虽然没份,但凭借美貌妖媚当个贵妃也是光耀门楣的事情。

    但大部分人,进宫却是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饭!

    笑话,在袁术袁公路治下,想要靠种地吃上饭那是不可能的。

    这时,袁术的寿春宫招人了。一个嫔妃的待遇,居然相当于一个任职将军的待遇;一个小小洗衣洗菜的宫女,一个月的待遇顶的上一家一年的口粮。更别说还有三天两头的赏赐,另外但凡家里有入宫的,居然免赋税!

    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袁术自己估计没人会送女儿来,毕竟自己要八百少女,八百!但实际上来寿春宫门口报名的直接爆棚。

    虽然大家都知道待遇好,但落实不落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甚至有官吏专门敲诈家里有进宫的人家,但最可怜莫过天下父母心,自己能不能吃饱过好已经不是能够考虑的了,起码送自己女儿进宫不会挨饿受冻。

    邹氏给张绣讲过一个宫女的遭遇。一听说寿春宫招宫女,这个女孩立马瞒着父母报名了。虽然自己明知道进宫后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也亲眼见过有宫女的尸体大清早从宫门裹着席子用马车拉出来。

    但父母亲已经是两天只吃一顿饭,却让自己和年幼的弟弟一天能吃上一顿饭这样过了三个多月了。

    纵然父母得知后直接哭晕了过去,要把她锁起来,但她仍然跑了。也许,她进宫后第二天就再也看不见月亮。但至少,她走后,弟弟每天能多吃一点,父母每天起码能吃上一顿饭。

    所以,张绣进城后自我感觉做的相当不错的遣散宫女事情,实实在在是没有从实际出发。因为遣散令发出之后,只有极少数十几个宫女回家去了。其他的,都滞留在寿春。因为她们中大多数人此时已经没有家了。或者,有人还做着变凤凰的梦。

    幸好在这一个多月里,有邹氏安慰他们。邹氏没有钱粮养活她们,但她至少可以做到暂时庇护这些可怜又可叹的人,不让寿春官吏为难他们。然后凭借身份,找机会寻张绣解决问题。

    在邹氏记忆里,自己这个亲侄子,和她的丈夫是同一类人。只关心军政大事,对这些废碎琐事根本懒得听。虽然她因为没有儿子,和张绣实际上有母子情谊,但也不保证张绣能认真去解决这件事。

    而且,自从自己丈夫战死,这个侄子哭昏在灵堂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说对自己的态度怎样,对泉儿和若儿两个孩子的举动,根本不像以前那样了。

    怎么说呢,总感觉张绣看向自己两个孩子一副想卖了的眼光。

    这是什么样一种感觉?

    听着邹氏的建议,张绣脑洞大开,沉吟片刻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