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195章

锦绣三国-第195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繇此时却劝刘协亲自挂帅,以振王师士气。一向保守持重的荀彧这回居然也表示支持。并以官渡之战时,曹操在前线最危急的时刻曾想过将还是汉帝的刘协从许昌挟持到战场来振奋己方士气并打压袁军士气的隐事说出来,以此鼓励刘协御驾亲征。

    得到两位最信任的重臣支持,刘协便是下定了决心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当然刘协并不具备指挥作战的能力,调度兵马诸事由钟繇裴茂等人代行,徐庶为谋士。

    刘协亲任联军主帅,却是张横梁兴甚至马腾马超始料不及的。张横梁兴等人的算盘落空了,但是长安的汉军和各家关军阀的兵卒却是为之一振。汉军将士们因他们的君王与他们一齐并肩作战而奔走相告,各家军阀的士卒也是明白了这一趟来的值了,不光见到了昔日大汉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能为这样一位甘愿与所有士卒置身战场险地的“汉王”卖命过去为自家主子争城争地争女人打过来打过去好多了

    于是关联军军心大受鼓舞,而情报工作明显不出色的马家军便是吃了一个大亏。马家父子急于在韩遂率军赶来之前拿下长安,便是先派五千士卒进行试探性攻城。却不料刘协依徐庶之计,在偏门布置伏兵,诈败诱使马家军攻入城内。

    马腾三子马铁率军攻入城门,汉军伏兵立刻尽出,郎将伍习亲率精兵立刻夺回城门。马铁奋力作战,仍不得冲出城门,进城的三千马家军非死即降,马铁本人亦手被俘。马超眼见三弟了埋伏,率军急冲城门,却被钟繇率弓箭手在城楼乱箭射回。

    这还没完,张横梁兴马玩三将早已得令,率轻骑轻兵从东门绕出,迂回到了马腾军侧翼。见马超果然轻率地离开军率部去救马铁,便是突然杀出突袭马腾军。本来依靠马家军的实力若是正常迎战还是能随便虐张横梁兴的骑兵的,但是事出突然,马腾惊慌失措下竟然不能第一时间约束部下,于是各部各自为战。

    张横梁兴马玩也不敢恋战,缴获了不少战马盔甲之后便是迅速撤走。前不能入城,后又被人偷袭的马超大怒,并不听副将庞德劝阻,率西凉铁骑便是急追张横梁兴部。

    却不料这也被汉军做了准备。张横和梁兴本来畏惧西凉铁骑不肯轻易率部出城作战,于是孟建便是建议刘协,留出一部兵马在城外接应张横梁兴马玩回城。

    于是马超很直接地冲到了吴子兰和成宜的埋伏圈,张横梁兴马玩也及时回军杀了个回马枪。而马超虽然在乱军左冲右突不可抵挡,但是张横梁兴成宜也并非普通武将,几人合力将马超拖住,使得马超的部下陷入苦战。

    关联军虽然占得先机先发制人,但是最后却只是堪堪和马超打了个平手。当然这其也有庞德的功劳,但是马超回营之后,马家军下无人不盛赞马超不负其名。而长安城里,关联军众将包括刘协却是对马超的勇武愈发忌惮不已。

    马腾此役损兵折子,实力虽然未受大的损失,但是却也不敢轻易出战。而刘协在钟繇裴茂的帮助下尽快着熟悉统兵作战,双方在一段时间内互有攻防,各有伤亡胜负。

    腊月来临之前,韩遂终于是率六万兵马与马腾军会合,西凉军声势大振,开始准备着一次大的进攻。

    只是这一次的大战发起前夕,韩遂后方便是来人急报,杨秋率两万兵马以及数千胡骑在安定郡举兵西进,凉州刺史韦端在冀县响应,陇西半数郡县已是落入杨秋之手,金城郡也是危在旦夕。

    韩遂大惊失色,立即是派大将阎行率三万兵马回援陇西迎击杨秋,西凉军兵力顿时大减,自然是不会轻易发动决战。

    马腾韩遂的军队在关,粮草大多由侯选程银提供,劳役也全驱使的是这两人的部下,有艰险困苦的作战任务也是这两人承担,且这两人一直不被韩遂和马腾信任,甚至马超也颇为不待见这两人。久而久之,这两人难免有怨言。

    这些话传到了马超耳,正值年轻气盛的马超便是要带兵抓侯选和程银问罪。侯选和程银听闻马超扬言要宰了自己,再也是坐不下去,都是偷偷派使者去联络关联军。

    长安城有人担心这是西凉军的诈降之计,刘协也一时犹豫不定。侯选和程银等不及了,于是趁入夜进攻韩遂和马腾的军营。不料马腾和韩遂对侯选和程银早有提防,侯选和程银攻营不下,只得在晨晓之前投往长安。

    这边,在徐庶孟建张既的力劝之下,刘协终于是决定冒险一试,派张既和孟建率汉军去攻打西凉军。

    张既了解西凉军的风俗习惯,知道马腾和韩遂的部队夜里作战之后白天肯定会放假休息,于是催促孟建快速行军,并要求侯选和程银的军队一起进攻西凉军大营。

    马腾和韩遂果然没有防备,西凉军士卒都才刚睡下,便是四处起火和喊杀声。西凉士卒本军纪不严,遇到袭营走水各自为战奔走相告更显混乱,马腾和韩遂也仅仅能约束得住身边的部队。

    而西凉铁骑虽然在正面对攻的野战锐不可当,遇到这种混乱不堪的乱战局面却是连手执大刀的步兵的作用都不如。马超虽然连杀数名汉军和程银侯选的部将,也是拿四处告破的营寨毫无补救办法。是役,汉军以少胜多,大败西凉韩马联军。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汉王刘协() 
刘协拨给张既和孟建的兵马实在不多,只有一万汉军和部分属于李堪的部属,加上程银侯选的军队,也是没有办法彻底击败韩遂和马腾的军队。

    韩遂和马腾边打边退,这边刘协见张既和孟建大胜,便是急派董承张横等率各军一齐出击,追击西凉军。

    张横梁兴等人则是眼红张既孟建侯选程银缴获了大批西凉战马,便是急不可耐去追马腾韩遂军。却是正好被殿后的马超撞上。张横梁兴等人自恃兵马数量占绝对优势,便是一齐围攻马超。

    此前张既和孟建都给汉军将领通告过,若是碰到马超的部队,能躲尽量躲。而张横梁兴则是完全不顾这些,依仗着自军挟大胜之势,头脑中完全想的是怎么多捞战利品,把张既的建议抛之脑后。

    马超则是杀红了眼退无可退,连杀十余名张横梁兴马玩成宜等人的部将,张、梁、马、成四人均是大怒,亲自拿刀执枪拍马围攻马超。马超一人独战数将,竟是毫不落下风。刀光剑影重重包围中硬是将武力颇为了得的马玩刺成重伤。

    听闻马超被围,原本被打散的庞德立马寻来相救。成宜不认识庞德,只当是一无名小将,却是照面就被庞德一刀劈死。

    张横梁兴等人顿时大骇。张横一时躲闪不及,直接被马超刺下座驾,被庞德所俘。仅有梁兴以及受伤的马玩得以逃脱。

    马腾和韩遂撤回槐里,重整军马准备再战。此时陇西传来回报,阎行面对有胡骑掠阵的杨秋处于下风,韩遂便以此为借口,要率本部铁骑回救金城大本营。

    韩遂一走,就剩下了马家父子的军队,一个月前的十几万西凉军兵临长安的威势一去不返。徒耗了关中三辅的大量粮食,马腾的地盘供给自己都十分困难了,于是打算与长安议和,让自己被俘的三子马铁在长安当人质,双方重新修好。

    出人意料的,刘协同意了马腾的请和。并且提出用马铁换张横的条件。

    此时关中各军阀的实力已经大为削弱。两大军阀头子李堪成宜双双战死,张横被俘,马玩重伤。这正是刘协趁势掌控关中军队的时机,而且有马腾的三子在手,完全可以挟制马腾。但是刘协竟然选择用马铁换张横回来,使得董承以及国舅伏完等人颇为不解。

    汉国重臣中,仅有荀彧和钟繇支持刘协的作法。刘协最后派出张既作为使者,带马铁到马腾军中交换人质。马腾惊讶之余,心中不由得对这位“汉王”有了新的感触认识。于是释放了张横,并主动愿意向刘协称臣。

    话说张横回到长安以后,立即是向刘协交出了兵权,并甘愿留在长安。与张横一同愿意向刘协交出兵权效忠的还有马玩。

    刘协对于这两人自然是好言相慰,并没有接受这两人的兵符。而是正式封这两人为列侯,任为平西将军和安北将军。两人感激涕零,当即发死誓为汉国效忠。

    侯选和程银因为地盘被马腾侵占,空有数千徒众却好似无根之萍。不得已亦是对刘协效忠,亦是被拜为将军,封为列侯。

    只剩下梁兴不肯放弃自己的权力和地盘,便是趁夜率部逃出长安,想要回蓝田继续当一方小诸侯。沿途还大肆劫掠烧杀,惹起民愤。刘协于是派孟建率兵追击并召段煨一齐攻打梁兴。

    对于马腾,刘协不仅赦免其起兵罪过,还极其大度的将其封其为槐里侯,拜为骠骑将军,使其继续屯兵在槐里(今兴平东南)。

    刘协既没有削马腾的兵权,还让其继续占有先前侯选和程银的地盘。还对其拜将封侯,马腾差点是对刘协感恩戴德起来,立即是将之前的帐全都抛之脑后,好似完全不记得双方之前还拼死拼活干仗的事。

    马腾都向长安俯首称臣了,韩遂老谋深算,自然是不会成为众之矢之。当即是与杨秋停战,并派遣使者到长安与刘协重新修好。

    刘协也毫不介意,于是下诏令杨秋与韩遂停战罢兵,各回驻地。并拜韩遂为征南将军,封金城侯。

    杨秋自然不想夹在韩遂和马腾中间继续打仗,于是闻诏退兵。但是仍占据着陇县、略阳等地。

    韩遂收复了冀县等部分城池,至少保得渭水一线道路通畅。便是留下阎行率军队驻守,自己率军返回了金城。

    经此一战,西凉最强大的韩遂和马腾军事集团的力量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而关中林立的诸多军阀更是遭受了巨大的境遇转变。

    战死的李堪成宜麾下的部曲多数充入汉军;程银侯选因为丧失了地盘,其兵众也大多心向刘协。张横和马玩则是不打算回池阳和高陵了,钟繇和贾诩于是派遣了官吏去当地重新整顿郡县。

    关中半数以上的郡县于是纳入汉国的实际控制之下,刘协的汉王之名终于不再有名无实,其声名威势当即是在关中三辅乃至整个雍凉二州军民中人人传诵,亦是终于在这乱世成为了有城有兵有地盘的实力派。

    关中再起兵乱的消息传到寿春,不免引起了已是志在天下的楚国谋臣智囊们的注意力。

    丞相贾诩、新任尚书令李儒皆是建言张绣,应早早提防在关中势力日益坐大的刘协。虽说楚汉两国并无交界,但是应及时加大对关中细作眼线的培养收买,提早建立完善的情报网。

    张绣回到寿春之后,在任职方面还做了一些微调。原尚书令杨弘调任秘书省任职秘书令,而由恢复了本姓本名的李儒出任尚书令。征西将军部诸将与征东将军部诸将名称对换,但防区、驻地、部属一律不变。

    李儒在张绣的幕府中为张绣出谋划策这在楚国文武中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是听闻李儒救下了贾诩的一家老小,所以有传闻李儒是丞相贾诩倾力向张绣保举的。是故众人也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平日里碰到李儒闭口不提西州之事,打招呼也只叫李儒的化名。

    但是禅国封邦以来,汉室的威信已是从根本上被摧毁。李儒曾经的弑君之举和助董祸国的恶名也越来越不重要。于是众人也都猜测着,张绣到底会在什么时候重任李儒。

    毕竟李儒虽然名声不大好,但是才干智谋却是极其顶尖的。话说西凉蛮荒边地,多出勇武之士而少才俊,但是若是西凉所出的谋臣智将,个顶个却都是厉害货色。诸如贾诩李儒,都是能令敌方将帅闻之色变甚至咬牙切齿的人物。

    不负众望,张绣亲征三峡,便是只带李儒这一位主要谋士随军。即是要对李儒的忠诚品性、智谋才干这些做最后的考核了。这时候众人便又猜测,张绣最终会将李儒放在哪个位置上,封做多大的官。

    楚国的尚书令一职,分丞相诸事,实际上就是楚国的副丞相。但是尚书令的品秩并不高,仅为三品,亦不在三公九卿之列。

    丞相贾诩只抓治国方略,多数事务便由尚书令代为处理。因此楚国的尚书令官轻职重,是为要职。这样的职位本应当是朝堂论事的核心,但是原尚书令杨弘不好争论,自然是不太适合继续呆在这个岗位上的。

    杨弘身为昔日袁术的谋主,投降之后一直便是以安分自保为信条。既不与袁涣、阎象等淮南旧臣站同一条线上,亦不交结其他文臣在朝堂上谋取更大的发言权,只是勤勉为政,张绣让他做什么便做什么。绝不怠政慢工,但也少有革新之举。

    这样一位对自己的官位已经满足不求进步的文臣张绣说不上喜欢也并不讨厌,人各有志嘛。这回也好,将其平调到专管图册典籍印章符节的秘书令的位置上。换做别人,尚书令和秘书令的品秩虽然一样,但是职权却是不可相提并论,肯定会心有不满。但是如果是杨弘的话就不必担心这些了,这种人还巴不得调到这种远离朝堂纷争和权力斗争的职位上来。

    贾诩和李儒劝谏张绣应加大对关中情报网的投资,并且在可能的限度内拉拢张鲁、韩遂马腾杨秋等势力以掣肘汉国。贾诩和李儒的依据便是以崤函之地太过险固,若是为刘协尽得函谷关潼关以西的土地,那时汉国便不易被攻灭。刘协甚至可以效仿秦并六国、高祖刘邦据关中东出之事,成为天下局势走向最不稳定的因素。

    但是太尉陈宫及大多数楚国文臣却认为,楚国现今已成一霸,兵马为天下最众,所以应当效仿昔日秦国远交近攻之策,结交远方或弱小的国家先行进攻邻近的或强大的国家。

    所以,陈宫等人认为,应当派人结交汉中的张鲁,以图谋蜀国。联合关中的汉国,以谋取中原的魏国。与元气大伤的河北晋国交好,以攻取刘备的鲁国。

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 
张绣是倾向于陈宫等人的看法的。

    首先,张绣也同陈宫等人认为刘协以及他的汉国短时间影响不到天下局势。虽然现今整合了多数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