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179章

锦绣三国-第179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会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去给张绣卖命送死,只不过张绣却忽然提到了张武的坐骑,却是令这二人顿时有点懵逼。

第二百八十七章 的卢马() 
不过这二人绝非乏智之辈,陈孙脑中顿时有了想法,递给搭档一个眼神,当事人张武立马心领神会,禀手肃声道:“大王军令如山,早已严令军营之内不可随意驰骋马匹,末将等虽耳钝目迟,追随大王时日不长,但却也明白诸如地方政令可以暂时弄不懂,但军令军纪必当听谨严明。是故自末将等在巴丘立营以来,却早已严令百夫长以上将校,务必早晚集中由监军祭酒等授听军法军纪,不可违背!”

    张绣听张武这一番解释,当即是笑出声来:“汝等不必如此紧张,孤并不是要试探汝等约束部卒是否严明,孤王是真想见识一下汝的坐骑。”

    张武更是一头雾水,还是弄不明白张绣到底要干什么。陈孙这边眼珠骨碌一转,忽然坏笑着附在张武耳边小声道:“怕是王上知道咱两坐骑孬劣,又见咱两用心操练,要赏赐几匹好马给咱两哩!”

    张武倒是想的没陈孙这么简单,但是一时也再想不出其他的可能,只好对着张绣回道:“王上既然要看,末将自当献上!”

    一听“献上”两个字,张绣更是乐了,看来这两人倒是挺懂事,不用自己再多敲打,就知道献宝了。

    不多时,一匹杂黑色的马匹便是被一名马夫牵了过来,张武指着这匹马说道:“马在此,王上且看!”

    张绣面容此时却有些凝固了,走上前使劲擦了擦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之后,扭头问张武:“你的马不是白色的么?”

    张武一脸懵逼:“请王上恕末将愚钝,书没读多少,不曾听闻过多少白马坐骑的典故,若有还请王上明示!”

    张绣用手又指了指那匹杂黑色的马儿问张武:“你的坐骑不是纯白色的吗?额上还有白色斑点和泪槽,这匹怎地是黑色的?”

    张武额头拭汗:“禀报王上,末将素来不喜缟素之色,故坐骑都挑黑赤之色,却不知何人告之王上末将坐骑乃是额上有斑点的。再者,再者……”

    “再者?再者怎样?”张绣见张武突然支支吾吾起来,问道。

    张武一阵犹豫,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咬牙说道:“王上莫要愚弄末将了,倘若一匹马是白色,其额头又怎会有白色斑点?”

    “……”

    张武一句话却是把张绣噎住了。就是啊,额头既然是白色斑点,那马匹的颜色怎么也不可能是白色啊!自己的话岂不是自相矛盾么?

    呃,怕是杀千刀的电视剧把劳资智商都忽悠没了。

    没错,张绣此番特地前来巴丘大营,就是为了张武的的卢马而来。就算不能把这匹名马收归己有,也好歹目睹一下这匹绝世名马的风采。

    而在张绣此前的脑中,却是没有过多猜想的卢马的外貌。而是仅凭后世看过的电视剧中的印象,先入为主地觉得的卢马一定像电视剧中是匹白马。而且记载的卢马乃是因为额头有白斑和泪槽才名的卢,这点张绣也记得,却是没多想,一匹有白斑的马,毛色怎会是白色?

    然而的卢马一定是额头有白色斑点的。这点毋庸置疑。伯乐的《相马经》给各种外貌品种的马匹都定了名——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的卢。这是一种对马的统称,而不是单称。就好比黄骠马之类的。

    发觉自己怕是被电视剧坑了的张绣只得把这番话圆过去:“哈哈,汝不必紧张,孤王只是觉得军营气氛过于僵硬,君臣本应当欢喜相见嘛!”

    确认了这匹杂黑色的马与的卢根本沾不上边之后,张绣仍不死心,问道:“此马外貌平平,但想必是匹千里马吧?”

    听张绣这么问,张武陈孙二人立马是心领神会,对视一眼故作惭愧状道:“南方无产马之地,故缺马匹,更缺好马。不瞒王上,这匹马虽然是匹杂种,但好赖是匹健马,日行八百里不敢说,六七百里还是没问题的……”

    说完这番大实话,张武和陈孙二人立马闭口,静悄悄等着张绣开口。脑中已经是浮现了张绣大手一挥:“汝等良将,怎可骑乘如此不堪之马,来人,牵吾所带千里马两匹赐予张将军和陈将军!”的景象。

    张绣却是差点做出了瞠目结舌的表情,心道你二人不是搞笑的吧。日行六七百里就算是你们健马的标准了?

    好赖张绣这些年也是自己积累了些相马的经验,再次一打量那匹杂黑色的马,确定了是其一般杂马的品质。也从张武陈孙二人表情看出来其不似作伪,这匹杂马确实是张武坐骑。于是也没了继续找的卢的心思。

    见张绣不语,张武陈孙二人却是纳闷了。不过他两倒也不敢开口问张绣要马,只得静等下一步指示。

    张绣心底却是琢磨起来了,按历史年头算,的卢马也该出世了,怎地会没有呢?难道还是说的卢马现在还在荆襄江夏一带,没有到张武手上?或者说根本没有这匹马的存在?

    但这个问题怕是张绣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出答案的了,而且张绣估计也见不上的卢马一面了。因为真正的历史上,的卢马最初乃是曹操所有,是刘备依附曹操时曹操赠与刘备的马。而张武是的卢马主人这件事,则全是演义在胡诌而已。

    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看着张武陈孙二人眼巴巴的模样,又想起之前的对话,张绣忽然一阵头大,这次怕是自己可是把自己坑惨了!

    “来人,传孤王命令,将随孤前来的百余骑里,分出五十匹良马赐予张将军所属!”

    既然是掉进自己挖的坑里,张绣也没什么话说了,此情此景若是不给张武陈孙二人好处,那这次巴丘大营之行就纯粹是逗这两人玩了。既然非送马不可,干脆大方点一次送五十匹,反正这次西征巴蜀派不上骑兵的用场。

    五十匹马看起来虽然是个小数字,但是也是相对而言了。在自产马匹的北方,主公一次赏赐部将几百战马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在马匹匮乏的南方,超过一百匹马就十分惹人惊羡了。

    而看起来张绣这五十匹马不多不少,但是要分情况。这五十匹马,可是从武威营亲卫们的屁股下出的,个顶个都是楚国的好马,最次的也比张武那匹六七百里的“健马”好上一个档次。张武和陈孙一次得了这么多好马,足够这两人在其他楚国将军面前有自吹自擂的资本了。

    当然张武陈孙二人是相当上道的,武威营的亲卫们跟着楚王逛了一次巴丘大营,楚王一句话,陪伴自己东征西讨的战马就得送人了,尽管是张绣的命令,但是难免心底有些不舍和郁闷。张武便是主动设宴,差点是搬空了粮囤的所有鸡鸭鱼肉,来招呼张绣手下的武威营亲卫。而陈孙则是偷偷在半夜造访武威营营房,扔下几大包多年积攒下的财宝就跑。

    酒肉可以大吃大喝,但是财宝还是被统领武威营的虎贲校尉周仓收缴上来全部交到张绣面前,张绣则是以一句“无妨”回复,周仓便是放下心里,带回包袱去与兄弟们分予了,自个却是一个子都没拿。

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 
在巴丘大营仅仅呆了两天,补充了足够的粮草军资之后便是拔锚,在抽调以安东中郎将陈孙为首四千余众巴丘守军编入西征大军之后,张绣麾下的征蜀兵马已经是达到了两万余众,水陆兼有。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然是瞒不过一江之隔的韩国耳目。不过早在到达柴桑的时候,张绣便是已经派鸿胪寺少卿桓阶为使臣径直前往襄阳通报刘表出征事宜。

    待张绣一路辗转率军到达夷道,桓阶也刚好离开襄阳从北岸驱马赶到了夷道与张绣会合。

    此次西征巴蜀保密不保密都是无所谓的,毕竟不会有其他势力能干涉的到。而且赵韪军主力已经是走出了三峡山道出了江陵正与刘璋军交战,就算现在知道了楚国出兵伐蜀,也是不可能有足够时间和兵力来回防。

    俗话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只剩下老弱病残的赵韪军三峡守军知道了楚国大举进攻的消息,对于拿下三峡之地只会益多于害。

    夷道本来属于南郡,也是相当重要的隘口。楚国以其在主要地形位于南岸为由强行逼迫韩国将其割让。而刘表也觉得南郡西南这片地汉人稀少夷蛮众多不便管理,舍弃了也无大碍,于是便是便宜了张绣。

    从整个楚国国土分布来看,夷道乃是楚国最西面的隘口。这个隘口往东几百里乃是人口稠密富庶无比的江陵地区,但是往西几百里却是荒无人烟山泽密布的野人区。不通教化的蛮夷人和此地复杂的地形同样危险,因此需要一位老成稳重的大将驻守,此等差事,自然是分派到了镇东将军陆勉头上。

    实话说张绣对陆勉是愈发不甚满意,江夏之战的战报汇总以后交到张绣手上,张绣心里一边大赞张勋在北岸对战黄祖不负所望的表现,对于陆勉在南岸畏首畏尾的打法却是极为不满的。尤其是了解到陆勉统领南岸齐整的数万楚军,以多对少面对刘磐率领的良莠不齐的韩军却是胜少败多的战绩更是大为光火。也开始动了削减其兵权逐渐将其隐退的想法。

    此次征蜀之战,张绣也不打算让陆勉参与了,而仅仅是在陆勉镇守的夷道大营中,抽调了其手下一个名叫朱桓的小将以及其手下数百部卒编入西征大军中。

    同时桓阶也给张绣带回了张绣想要的消息。刘表不仅对楚国出兵巴蜀表示了支持,开放韩国隘口供楚军通行,而且还将派遣部将蔡中蔡和统领部分水军船队帮助分担楚军后勤的压力。另外刘表还会派遣一员上将率一军去攻打辖属于益州的房陵,算是和楚军共同作战。

    刘表的反应几乎都在张绣预料之中。虽然刘表的军队距离益州最近,也有实力干预益州内乱,但是现在刘表若是如此做却是最容易惹祸上身的,因为楚国必然不会眼睁睁看着韩国扩充势力,张绣可是很乐意接收荆北之地雄霸整个南方的。

    但是韩国却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强大的楚国到处攫取利益自己却啥都得不到,还是得干一些什么,肉吃不上喝点汤也是好的。因为益州的内乱,汉中的张鲁势必会调集主力在荆州北部伺机而动。那么房陵上庸等地便可一口吃下,甚至西城也有机可乘。如此一来可以极大扩张韩国的国土,今后的局势也能好些。

    甚至从现实利益来说,因为张绣出兵的牵制,做到上述这些刘表并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甚至有可能韩国从这场战争兼并的国土和人口会比只取得江峡狭长之地的楚国多得多。不同的是从未来利益来说,楚国便是彻底掌握了进出巴蜀的主动权,同时也基本断绝了今后韩国往西南扩张的道路。

    再说张绣如今的出兵阵容。五千水军及若船只,一万名从张勋手下抽调的部卒,四千余众巴丘楚军,数百夷道楚军,另有解烦兵、丹阳兵、横江武射数千。合计近两万步卒。

    谋臣方面有改头换面的李儒、桓阶、虞翻。将领有周仓、胡车儿、袁耀、祖郎、徐盛、太史慈、陆逊、吕蒙、李异、苏飞、孙香、朱桓、陈孙等人,不可谓不兵多将广。

    又是十余日,过了韩军把守的夷陵、秭归、巫县等地,仅有三百赵韪军把守的鱼复便是闻风而降,楚军水陆并进,很快是抵达了朐忍城下。

    即使是在三国这样的古代,朐忍也算是历史悠久的要隘关口了。早在东周时期,周王便是在朐忍夷人之地建朐忍县,足见其要害程度。此后历来也是巴蜀之地与荆楚之地的必经要道。而在此前,也同样是刘璋提防刘表的屯兵大营所在,即赵韪大本营所在地。

    朐忍据江靠山,易守难攻是一定的。作为赵韪之前的大本营,尽管主力尽出与刘璋对战,朐忍也是留下了数千守军和几名靠谱的部将看守,以防后路被袭。

    但是因为前线战事吃紧的缘故,朐忍守军一再被抽调,到张绣大军压进的时候,仅余三千不到的守军。

    尽管易守难攻,那也是相对而言的。首先没有水师在江面的限制,张绣的水师就可以在江面上从侧面甚至后面威胁到朐忍大营,而且朐忍守将也一定不会料到楚军中有极其熟悉本地地形的人以及善于山地越野作战的丹阳兵和解烦兵。

    首先派人劝降,朐忍守将对于是否投诚却模棱两可,答言说所需数日考虑。精明深算如李儒,想都不用想便是知道这名朐忍守将乃是想行缓兵之计。便是当夜制定计谋,次日便行实施。

    次日,陈孙率部于朐忍大营正面搦战,而吕蒙和李异率水师船队逆水上行,砍断江面绳索,搭载太史慈所部横江武射行至朐忍大营侧面,以弓弩强射,并作登陆姿态。

    这名朐忍守将反应倒也稳重及时。关闭营门自守,并派一部兵马临江防备,谨防楚军两面夹击。

    时至傍晚,陈孙搦战未停,太史慈在船上见岸上有人露头便命人疾射,倒是射杀了不少不知天高地厚的朐忍守军。与此同时,一支由数十小舟组成的偷渡船队从大个战舰掩护下划水而上,在水军将领李异统领下数百楚军从朐忍大营后面偷渡登岸成功,便是从后悄悄接近朐忍大营。

    待三军联络完毕,由居中的吕蒙发出号令,楚军水师、在前的陈孙军、在后埋伏的李异军便是一齐向朐忍大营发动全面进攻,却是不料这名朐忍守将实在谨慎,在后营仍是安排了三百守军,面对楚将李异的偷袭,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仍凭借地势和营垒坚守下来,没有使得楚军三面包围,从后击破的策略达成。

    眼见即将陷入苦战,朐忍大营靠山的那一面却是突然涌出了无数楚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几乎无人看守的北边营门,攻入朐忍大营大肆攻杀。朐忍守军哪里想得到楚军竟然会从本地人都很少上去的野山林中钻出,此刻更无多余兵力可调,败局转息间便是已定。

    不用多解释,带领这部楚军穿越山林的自然是本就是巴郡人的甘宁,而这部楚军自然是最擅于山林战的解烦兵和丹阳兵。不过解烦营和丹阳营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