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129章

锦绣三国-第129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面对面与历史人物中的史诗级人物相见,这对于一个来自现代的人来说造成的感官冲击力是难以想象的。尽管历来有关于这位史诗级历史人物的争议一直不少,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是,赵云赵子龙的知名度却是一顶一的。一个历史盲可以不知道袁绍的表字是什么,也可以没听说过孙策公孙瓒刘表是什么人,但是只要听过三国,却是一定知道赵子龙的存在。

    简单来说,若是张绣有一天回到现代,光是这一条,却是够张绣吹半辈子的了。

    虽然身体里心潮澎湃几近不可抑制,但是张绣此刻在刘备面前,却是一脸仿佛从没听说过赵云其人其名似的新奇表情:“原来是赵将军,赵将军佩剑侍立之姿如此从容不凡,想必是位惯使剑的好手吧?”

    见张绣开口询问,青年赵云却是松开了按剑的右手,不卑不亢却十分足量地朝着张绣禀手行了一礼:“将军见笑了,剑道之学云并不精擅,云所学的乃是长枪技法。说起来云本该叫将军一声师兄的,云所学枪术,其实乃与将军师出同门,同为一师所教!”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张绣故作惊诧之色:“难道赵将军也师从蓬莱散人门下?”

    赵云禀手行大敬之礼的动作并不变,点头肯定道:“云入门迟些,却正好是将军您出山的次年受学的,童枪神再生之恩,云没齿难忘!”

    终于不用再克制自己的情绪了!

    张绣一个箭步冲到赵云面前,双眼闪着激动的泪花,两手却是紧握了赵云禀着的双手,急切道:“恩师,他老人家还好吧?”

    赵云却是丝毫没有预料到张绣的反应会如此之大,被张绣两只大手完全包裹的双手却是一时不知道是不是该抽回来,只能先回道:“云乃是数月之前听闻刘皇叔在徐州起兵的消息才赶来投奔效力的,此前为躲避兵祸还在恩师处修学了年余,师傅一切都安好,师兄勿念。”

    看也看见了,摸也摸了,张绣涌起的心潮却是迅速退了下去,心底却是开口恶骂起刘备厚黑来了。怪不得敢让我的武威营负责戍卫府邸,原来是依仗着身边有陈到和赵云两人护持而并不惧自己发难呐。自己居然还天真的以为刘备只是为了单纯表现自己的仁厚恩德而已,原来自己还是看简单了刘大耳,这也是一个谨小慎微绝不以身犯险之人啊!

    好在自己也并没有托大,仅仅只是带胡车儿一人和明面上的这三百武威营亲卫入城而已。

    距离刘备和张绣七八米的距离,数名武威营亲卫和刘备的几名亲兵一同侍立着。其中一名普通打扮的武威营亲卫不知为何,自见到刘备及相随的陈到赵云两人却是一直默不作声走在了几个同伴的身后甚少甚少露脸,直到赵云说出“师傅一切安好”六个字身躯却是不知为何微微一颤,但是却再无其他表现。

    说实话,张绣对于刘备的某些方面是很嫉妒的。能让关二和张三这种各自有着极端或怪异脾性的人一直舍命相随,还能让陈到赵云糜竺孙乾简雍一直跟着颠沛流离召之即来的,却是有着其身为人主的不同凡响之处。

    人比人,气死人。所以机智的张绣决定自己还是跟自己比吧。三国乱世,牛人太多,总拿自己和别人比总有一天会郁结身亡的。

    不带曾身为袁术和吕布旧将且与刘备军交战过的李丰、曹性两个亲将进彭城,自然是张绣出于保全这两个爱将的考虑。李丰是出了名的有护主之心,而刘备这边张飞嘴大还总爱拿袁术和吕布开唰,万一一言不合,李丰被捅出窟窿来哭的可是张绣。还有关羽这个傲气的家伙,是最见不得曹性这种爱放暗箭伤人的将领,尤其还是曾经的宿敌吕布手下的将领,那就是更看不顺了。

    所以,为了不惹起不必要的麻烦,更是为了保全曹性和李丰二人的性命,张绣还是没让这两人随自己入城。

    但是除了这两人,张绣最后却是决定没让身为武威营督统的周仓跟着入城。原因自然是忌惮刘备个人的独特魅力,以及有可能触发的“关羽收周仓”情节。虽然说如今看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张绣决定还是让这种事情没有丝毫发生的可能性更好。

    还有太史慈,此刻见到了赵云,张绣却是有些后悔此战把太史慈带出来了。毕竟熟读三国的张绣可是很清楚,因为共解过北海之围,刘备对于猿臂神射胆勇超人的东莱太史慈可是很上心也曾表露过招揽之意的,而太史慈对于人杰刘玄德也是存在着敬仰之情的。此次出征若是再让这两人相见,却是难免保证刘备不对太史慈再次生出心思。

    但是反过来说,太史慈是前些日子张绣因为其平乱山越的战功从江东郡尉的位置上调到张勋军中充任实职将军的,张绣不可能短时间将太史慈再次调任。这让做的结果不仅有损太史慈一直以来强盛的求战心,也难免会让大将张勋产生想法。

    毕竟相对于张绣军的其他三大将来说,张勋统领的兵马是四大军中最弱的,其一方面的原因就在于张勋手下的可用之将是张绣麾下四大将部中最少的。这下好不容易来了个太史慈,你张绣又马上调走了,这不是存心的么。

    所以最后,张绣只能选择相信太史慈的忠心。而事实上也没有什么不可相信的。毕竟当年太史慈能在刘繇和刘备两人中选了有约定的刘繇,今天也没有理由背弃给予了自身厚望的张绣。

    ……

    只是相见了半日,张绣和刘备两人却都是从对方身上得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信息。并没有继续闲谈多久,张绣和刘备两人最后却是一齐打起了明日还需商讨伐曹事宜的幌子,各自去歇息消化去了。

    夜半,张绣却是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在府中庭院闲步。整座府邸的戍卫全由自家武威营亲卫负责,因而张绣也不觉得有多陌生和不便,不知不觉便漫步到了后园。

    后园面积不小,有扩建过的痕迹。但是张绣知道刘备肯定不是一个花费多余的钱粮来享受的人,因此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这座府邸以前是温侯吕布住过的府邸。

    在园中转了大半圈,张绣却仍无倦意,心中仍是对陈到赵云委身刘备帐下有些心结,暗暗轻叹却无可奈何。

    又转过一道围墙,张绣却是看见了园中流水旁孤立着两名衣着朴素的女子。流水之上建有亭榭,然而这两女却并未坐于亭榭之中却是站立在流水旁入定出神,所以张绣一时断定这两女乃是府邸上的侍婢。

    示意胡车儿和其他几名亲信护卫静立在原地,张绣默不作声走了过去。

    尽管张绣穿的是布靴,但是这两女还是在张绣离近五步的距离转身目视向张绣。

    若是寻常女子,在夜里突然发现有一高大男子偷偷摸摸想要接近自己,其反应一定是惊惧的。但是转过身后,张绣从这两女眼中却只是转瞬即逝地看到了些许的惊讶,随后却是如沉水一般的平寂反应。

    看来不是侍婢啊!张绣暗呼一声不合适,便欲转身离开。只是他刚转身抬脚,那边两女其中一人却是主动开口道:“将军也是夜不能寐么?”

    被人一眼认出身份,张绣也不意外。就好像张绣能在这两女转身的刹那断定其身份一样,人的特质和气场有时候能很简单地说明一个人的身份。

    不过既然对方开口了,张绣也不大好意思悄悄离去当什么也没发生过了。于是立定,作揖致歉道:“偶有不眠,随意走走,却是不小心打搅两位夫人促膝夜谈的雅致了。”

    另一女却是嗤笑一声:“女人谈事大都在房内床头,我两其实也同将军一样,都是各自不能睡眠出来闲走而巧遇的。”

    张绣脸上故作惘然不懂状,但是心中却是断定了这两女乃是刘备妻妾后房无疑。

    哼哼,也只有刘备这种奇葩,不喜欢和自己老婆睡偏爱和自己兄弟爱将宠臣同席共枕,难怪直到四十六七岁了才生出第一个儿子,难怪难怪!

    “此乃糜氏,吾则姓甘,我两女流之辈虽然素不出门,但是却也是知道将军威名的。昔日破灭袁氏帝梦,将军忠义勤勇之名,却是人口相传遍了天下。后来又是冲冠一怒为名节逆战了曹贼,深为吾辈良家敬仰。只恨我与糜妹妹族中都尚无适婚的亲女,不能相配与将军以沾荣光。”后开口的那女子也就是甘氏介绍道。

    被甘氏称赞往事,张绣却并无多少喜悦。恰恰相反,有关为了婶娘邹氏的名节而掀起兵变的那一段却是张绣永远不想再提的事情。

    但是甘氏和糜氏却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其实也不能怪她两,毕竟她们接触的最多的男人除了自己各自的亲人外就是刘备了。跟着刘备久了,难免埋下对男人总是权位名利和自己性命第一、兄弟情义君臣之道第二、妻儿家亲永远垫底永远是拖累的潜意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张绣战刘备() 
一言戳中心中的苦点,张绣却是当即没有了继续相谈的兴致,恭手便向甘夫人和糜夫人告辞道:“时候不早了,绣明日还需议事,就先回房歇息了。”

    刘备现今的左将军名位与张绣的镇东将军品秩平级,但是刘备身上有着经过刘氏家谱认证的汉室帝胄身份,却是比张绣更为显贵一些,因此面对两位皇叔夫人行礼也不无不合适之处。

    甘氏和糜氏也不挽留,各自浅浅回了一礼,道了一声将军自便,礼送了张绣。

    闲逛也逛不成了,张绣只能返回自己房中睡觉。躺在软塌上,张绣情不自禁的YY起了将赵云收服的戏码,但是不知怎的,年轻貌美品性贤淑的糜夫人和甘夫人却是闯进了张绣的脑海,再然后张绣进入梦乡的时候,袁澜那张恬静可人的脸却是浮现了出来……

    一夜好梦,第二日张绣醒来的时候却是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轻松惬意,痛快冲洗一番,张绣便赤膊精赤着上身在院庭中活动了起来。

    得益于后世的科学训练知识,张绣此世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却是将原先本就雄健的张绣身躯锻炼地更上了一层,柔韧力量耐力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只是最可惜的是,张绣对于枪法武技这些方面领悟实在不如这副躯体的原主人,虽然每日日常练一遍百鸟朝凤枪,也经历大大小小的战斗亲身磨炼了三十余场,但是也只是做到了将张绣原本的枪法武技基本的继承,彻底融会贯通都尚不到,更谈不上精进了。

    好在张绣本人并不是一个争勇好斗的人,能够拥有一个不错的武艺水平,在面对三国绝大多数武将的情况下能够自保,这种实力水准张绣已经很是满意了。相比于打打杀杀飙血沙场,张绣还是更喜欢坐镇高处通览战场一些。

    凭借着自身武勇偶尔身先士卒鼓舞一下士气还行,真正需要冲锋陷阵这些交给手下的一票猛将去干就好,自己就别瞎凑什么热闹了。虽然是冷兵器时代,但是刀箭一样和子弹是不长眼的,要是哪天装过头了和自己便宜叔父一样的死法那就尴尬了。

    君不见飞将吕奉先乎?一杆方天画戟可单挑当世任一将,群兵乱战也有横扫千军之能,但是结局却还不是身死家没。君不见小霸王孙伯符乎?一挟一吼立杀两将,横扫江东难逢敌手,但是结局呢,还不是被明枪暗箭做掉了?

    经验告诉我们,若是一个主公很能打且很爱打,那他一定活不长久。

    张绣入城并未带他那一杆象征着北地枪王名号的虎头金枪,事实上那杆金枪一直是枪将李丰保管的。进彭城是议事又不是打仗,自然没有必要带重量级的武器。所以张绣只随身带了他那把“天子赐剑”,不过此刻热完了身,张绣却是并不练剑,而是从自己亲卫处要来一口腰刀,练起了刀法。

    关西人豪迈粗犷,一向不喜枪剑等难练的精巧兵器,而是钟情于刀斧这些方便操弄且带劲的武器,而张绣不论前世今生都是关西人,却也是有着这个偏好的。因而佩剑于张绣之身,最大的作用不是防身,而是因为礼仪传统和剑的象征意义。

    在这一点上关东人与关西人有着巨大的差别。就拿近在眼前的刘备亲军和张绣亲兵相比,张绣的亲卫武威营中虽然武威籍人已经所剩不多,但是仍旧以嫡系的勇烈西凉锐卒为主,兵器几乎清一色都是便于劈砍格挡的各种长短直弯刀。而刘备起家的条件不如张绣,没有家乡产的亲卫,也没有嫡系的军队,但是因为经常四处辗转,招揽了一批有忠义之名的中原侠客充任亲卫。而这些中原游侠儿,大多使的,却是轻便利刺的剑。

    当然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也与主公本人的喜好有很大关系。比如董卓喜欢重甲,于是便有了寻常刀箭砍不破射不穿的飞熊重甲军。孙策喜好游猎,于是身边的扈从亲卫多是善射之人。

    说实在的,张绣虽然对枪法没有多少感悟,但是对于短刀的运用却是有些天赋的。只是无奈当世的主流乃是马战,兵器多以长兵器或重兵器更为流行,用短兵器作本命兵器的人实在太少,至少张绣手下是没有这种将领的。因而一直以来,张绣的刀术一直停留在自己练练的阶段,却未实用过。

    用短兵器的人少但并不代表没有,比如,刘备却是恰好就是一个喜欢用短兵器的人,并且一直以来都是用短兵器马战的。与张绣只执一刀不同的是,刘备却是使双剑的。不过难得见一位偏好短兵器的同道中人,这些也都可以不做计较。

    本打算邀请张绣赴宴,但是却看到一身畅快的张绣将手中弯刀舞的虎虎生风,刘备心中却是忽然升起了一股久违的莫名的澎湃。

    想当年我也有这样的矫健风采啊!谁没有年轻的时候?年轻一回又如何?

    面对刘备的即兴邀战,张绣却是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笑话,难道还怕刘备趁机杀了我不成?暂且不说年近四十的刘备是否有那实力,选择当面邀斗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你想做掉我,宴席上让人舞剑、下毒、甚至背后捅刀子都是完全可以的,实在犯不着以身犯险亲自相战。

    说打就打,刘备命人去取自己的雌雄双股剑,而张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