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127章

锦绣三国-第127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一般情况,文丑这一放纵之举却是极有利于激发部下士卒的好斗争胜之心的,但是今日的文丑,却是貌似忘了,自己这次面对的敌人却是以奸险狡诈著称的曹操,向来严谨细腻的曹军,怎么会在战局本就极度不利于己方的情况下出了这么大一个纰漏?

    毕竟身为河北集团最高层的文丑却是清楚的很,刘延与于禁两人分别押解的粮草辎重可是相当“丰厚”的,不仅有原先最早曹操囤积在白马城预备留着抗击袁军的大量物资,而且还有着前几日从颜良手中缴获的大批袁军物资。这些要是都抢到手了,那务必会记为袁军南征数月以来的第一大功了!

    有主将的许可和鼓励,连战连胜的袁军轻骑们再无顾及,纷纷踊跃去抢掠粮草辎重。适逢乱世,各家诸侯军中或多或少都有着缴获战利品按一定抽成奖励给当事将卒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因而在这一相当数量的粮草辎重面前,心红眼热的袁军兵卒们甚至于自相争夺起来。

    针对手下兵将对于缴获物资的争夺,一般而言身为主将都是不会过多去干预的。毕竟武人大都尚斗,这抢战利品和上阵杀人都是一个道理,谁有本事就谁建功!

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败() 
白马之败仅仅只过去了四日,袁绍便又是接到了一纸败报——大将文丑,却是在延津南陂大败于曹操之手!

    毫无疑问,文丑并没有吸取自家兄弟颜良因为骄纵大意而战败的教训。在连续击破刘延部和于禁部之后,文丑便让麾下士卒尽情随意地去抢夺粮草辎重等物资而不加约束,最终导致了曹军精骑袭来的时候,袁军却仍然散乱一团,轻易便被曹军击溃,夺得的一应物资,也尽数为曹军复得!

    曹军的埋伏对于文丑本人是凶险异常的。两方交战伊始,曹军中战斗力前三甲中的两人——徐晃和夏侯惇两人却是直接杀向文丑本人。文丑虽然不惧,但是毕竟身为统兵大将,自知已经中计,便是收揽着兵马且战且退。但是不曾料想的是,斜刺里却又是杀出来两员曹军战将,山阳李典和阳平乐进两人却是一左一右,会同正面的徐晃和夏侯惇两人前来夹击文丑。

    手宽眼泛的文丑此时大呼一声不妙,敢情曹贼惦记上了自己的脑袋,生死关头之下也顾及不上麾下兵卒的性命安危,呼了一声口哨便要带着亲军骑兵开溜。

    左边杀来的是李典,在人才济济的曹军众将中素以弓马娴熟出名,武艺也是了得,不过这些在河北双煞之一的文丑面前都不值一提。只是一个照面,急于逃出虎口而使出了全力的文丑却是用手中长枪差点将李典打落马下。

    惊骇于文丑的实力,后面合击的徐晃夏侯惇乐进也是奋发出了全力追赶,就连因伤而随侍在曹操身边的曹洪眼见情势不对,也是赶紧拍马去截击文丑。

    曹操选择的观望战场的地点是在战场偏西方向的一个山头,之所以要偏西一点,自然是因为袁军就是从西边方向来的,要逃自然也大多选择原路撤逃。

    因而曹洪拍马冲下来的时候,却是正好能拦到向西疾驰的文丑。哦不,说“拦到”这个词不合适,真实的情况是,文丑见曹洪来狙击,又回头看了一眼和徐晃夏侯惇等人的距离,便是又一咬牙,使出了看家的枪法本领,马速不减,直接去刺曹洪。

    曹洪的兵器也是枪,不过他的枪法完全是自己摸索再加上战场上磨炼出来的,与文丑这种自小习于枪师精练枪技并且同样在人山血海中打磨出来的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因而面对文丑刚里藏柔,柔里藏实的一击,却也是一招被秒。

    好在因为后面徐晃夏侯惇李典乐进四人追的紧的缘故,文丑却是并没有将长枪刺入身戴厚甲的曹洪胸口再拔出的时间,只能简单地用枪杆将曹洪拍震下马,然后从容收枪继续策马奔逃。

    实话说,依照李典和曹洪两人的真实实力,并不至于被文丑一招流带走,但是很明显,这一次李典和曹洪两人对于自己的实力都有些过于自信了。都以为依照自己的武力,不说能与文丑相敌,将其拦下是不成问题的。于是在照面的第一招却都是给后面预留了力,却是低估了文丑的实力和其求生突围的yuwang。

    见文丑又是一个照面便完胜了自己的本族爱将,又联想到前几日颜良的骇人实力,曹操此刻的寒毛却是都竖立了起来。

    袁绍虽然志大才疏,但是他手底下的这些个将领,却是个顶个都有真材实料的啊!

    再看看自己身边,也就剩下亲军都尉许褚没有派出去了,不过派出许褚貌似也并无多少意义,许褚近来虽然马术有所长进,但是绝对拖不住当年磐河界桥匹马纵横公孙瓒幽云铁骑群中的文丑,还是省点力气吧。

    不过输人不输阵,追还是要追的,毕竟那边延津渡口于禁正领兵抢夺粮草呢。

    文丑快马疾驰逃回一开始劫掠刘延粮队的地方,正好撞上一支曹军轻兵正在发动强袭。

    打败刘延的时候,颜良分了两千轻骑来收拢缴获的粮草车马并看押上百上千计的曹军俘虏,带去攻击于禁的辎重队的有四千骑兵。没曾想这留下的两千轻骑却成为了文丑当下赖以为战的最后资本。

    统领这支曹军轻兵来抢回粮草的自然是今日已经连败了两阵的于禁,眼见文丑又杀回来了,身后却并无多少袁军骑兵相随,机智的于禁却是一瞬间就猜到南陂那边发生了什么,毫无疑问是曹司空击溃了文丑那四千轻骑,但是却没留住文丑,还让人家这么快就逃回来了。

    不过于禁却是没打算放弃自己的任务,仍令部下四千轻兵朝着并无多少准备的两千袁军发动强袭!

    那边文丑也是瞅见了掩杀而来的曹军打出了一面大大的“于”字大旗,心里怒骂着于禁不知死活,文丑嘴上却是不敢耽误,高声示警喊道:“曹军来袭,随军司马何在?”

    文丑虽然是武人,但是有意思的是他的声音更像是文质彬彬的书生,嗓音并不大也没有多少穿透力,好在文丑身后的十余名亲兵齐声重复起文丑的话,那边已经卸了马鞍下马枕靠着粮袋歇息的袁军骑兵们这才纷纷惊醒。

    阵团之中的袁军司马头戴着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的一顶毡帽,倚靠在一具车马旁时不时传出沉重的鼾声,好似完全不是来打仗而是来旅游的。

    睡的正香间,这司马却是忽然惊醒,先是疑惑地看了看安静无声的四周,却是自言自语嘀咕道:“我怎么听到文将军的声音了?”

    说完这话,这司马见周遭仍无异状,便又是倒头欲睡。不过就在此时,东面却是传来了一阵清晰可闻的声音:曹军来袭,随军司马何在?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司马打了一个激灵,当即上马抬眼去看四周,却是赫然发现不远处一团黑色正在急速袭来,东面有一支十余人的骑兵正在急速靠近。

    “斥候何在?如此险情斥候为何无报?斥候何在?”袁军司马忽然大怒骂道。

    但是很显然,此时的时机并不适合去追问斥候的问题。而事实上,袁军在这附近撒出去的斥候,大多数却是已经不能回答这位袁军司马提出的问题了。

    曹军来强袭的主力虽然是轻兵步卒,但是也是有骑兵的,比如于禁以及于禁的少量亲兵。既然意图已经暴露,于禁也就不再限制战马的行进速度,挎弓捻箭一马当先,冲向袁军阵团。

    此时的袁军阵团——倘若真的能用阵团两个字来形容的话,这才动弹了起来。那名司马这时也才开始下令袁军上马迎战。

    就在袁军手忙脚乱重新安放马鞍整备队伍一派纷乱的情况下,于禁却是已经单骑疾驰到了靠近袁军一箭之地的地方,一箭射出,却是不偏不倚正中那名袁军司马的额头!

    终于赶到的文丑目睹了一切,自然是勃然大怒,驱马驶入袁军阵团中便劈手从一名马弓手手中夺过一把硬弓,抽箭便朝着于禁射出。

    那边的于禁正得意射杀了袁军的骑司马,正要指挥身后的曹军兵卒掩杀袁军,却是未曾料到文丑会给他来这么一手!

    仓促之间,于禁却是没能躲过这一箭,右肩后背硬生生吃了这一箭,虽然有护甲在身,但这一箭却仍然没入了骨肉之中。

    那边的文丑见于禁中箭却未倒,怒声咒骂一句手中弓箭材质太次,便是弃了硬弓重新拿起长枪,指挥部下骑兵迎战。

    那边的于禁硬生生忍着疼,将羽箭拔出,仍指挥着部卒进攻。

    四千曹军部卒先见袁军一员将领中箭坠地,又见自家主将负伤仍一脸决毅,皆是人人奋勇争先。

    于禁虽然心惊胆颤于文丑的射术,也明白仅仅凭借自己率领下的四千步卒吃不掉面前有文丑坐镇的河北两千骑兵,但是于禁心底却无比清楚也无比信任,曹操对全局的战势一定有着绝对的把握和控制!

    果不其然,文丑刚回到袁军阵团中不过片刻,东面方向便再次扬起了马匹疾驰而来的浮尘,浮尘中团团黑影闪动,曹字大旗飘扬其上。

    看到援军的于禁部卒气势更盛一层,冲杀yuwang更胜。最后还是曹军步卒先撞上了袁军骑兵阵团,战斗再次展开!

    骑兵在战场上的优势在于步卒永远相比不了的机动灵活性和冲击力,这也是为什么骑兵地位往往在步兵之上的原因。但是如果打阵地战的话,骑兵的战斗力却是极为低劣的。毕竟战术体系不同,尽管骑兵们仗着四条马腿仍处于居高临下的态势,但是步卒们之间的精密战阵战术配合却往往能让骑兵的攻击化于无形,并且能将腾转挪移不便的骑士们轻易刺斩。

    可以说,文丑在曹军步卒杀来之前没有将麾下骑兵调动起来移动作战的时候,此战已经是注定败了。

    奋力抵挡了一阵,任文丑武艺马术再高,射术再是深藏不漏,在数倍的曹军夹击之下,却是再无回天之力了。最终只能是含恨杀出一条血路,仓皇逃回黄河北岸。

第一百九十章 彭城相会() 
颜良文丑双双战败,给予了袁军上下极大的震动!

    实话说,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袁军虽然皆败,但是也不是败的有多惨。虽然前后折损的士卒过万,战马粮草辎重什么的也被曹军缴获了不少,但是这些对于兵多粮足的袁军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影响。两相比较,河北双煞的接连吃瘪对袁军士气和南征前景的影响更大。

    好在这一次袁绍本人南征中原的信念前所未有地坚定,并没有因为文丑颜良两人的一时之败而动摇心中埋藏了很久的问鼎中原的信念。是故文丑颜良二人回营请罪之时,袁绍却是并未加以责罚,仍对这两人委以重任。

    袁绍此举,并不仅仅只是因为需要安抚军心,勉励兵将积极对曹军作战。对文、颜二人的宽容,其实还有着一个不足以为外人道矣的原因。那便是袁绍对文、颜二人非比寻常的亲宠。

    袁绍本人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甚至于矛盾的人。对于家族血亲,袁绍一方面可以背亲求义,不顾自己叔父袁隗的性命安危高举反董卓的大义,可以为了政治资本和利益与自己的亲兄弟袁术翻脸成仇,背地里相互使诈仇杀。但是另一方面,对于自己膝下的四个儿子,或者与自己有直接的依附依赖关系的血亲后辈,袁绍却是异常宠溺,个顶个都捧若掌上明珠。此次亲征曹操,河北四州的军政,便是自己三个成年的儿子和一个外甥分别掌管的。

    对于手下效命的文臣武将,袁绍也具有着明显的两面性。比如麴义,尽管麴义统率着先登营大破公孙瓒的绝对主力——白马义从和幽云铁骑,帮助袁绍在统一河北之路上取得决定性的一战胜利,但是最后,袁绍一句轻飘飘的目无主上,罔视法纪便将麴义格杀。说麴义功高震主吧,其实并不至于,麴义一个彻头彻尾的武人对四世三公的袁氏有什么威胁?倒是如果说麴义恃功骄狂更合理一些。

    但是话说回来,文丑颜良两人也不是什么谦逊让人的好货。为何袁绍自讨伐董卓起到一统河北,再到现在征伐曹操,却一直亲信重用文颜两人,并特准这两人可持剑带甲进厅入堂。这种态度和待遇上的巨大差别的原因,想必只有袁绍本人心里有所计较和答案吧。

    但是白马和延津两次战败最终是不能没有一个解释的。于是最终,曾在白马之战担任颜良副将的淳于琼,以及在延津之战中担任文丑副将的韩猛,却是都被调离了原先在中军序列中的统兵职位。淳于琼还好点,被任为袁军的后军都督,肩负起看守调度粮草军需的重担。而韩猛却是被调任为后军副都督,专职从大后方往前线来回押运粮草辎重。

    稍整数日,袁绍终于下达了南渡黄河北流的命令。

    黎阳水门大开,数以千计的战船舟舶夜以继日开始摆渡袁军主力战兵与各种粮草物资器械。当然,仅凭着这些北方工匠制造的小吨位的船舶要运送整个袁军过河不知道拖到猴年马月,袁军庞大的民夫队伍却是在这几日早已在河水较平缓开阔的白马津附近搭建满了可供战马与士卒通行的浮桥。

    而曹军一直也没闲着,这些天忙着将黄河南北流之间的民众物资将南岸搬迁,在袁军主力彻底渡过黄河北流之前,却是送给了袁军一个坚壁清野之后的广阔地域。

    又是数日,因为曹军再也未曾出战袭扰狙击的缘故,袁军以磅礴的气势再渡黄河南流,袁绍亲自统领着中军,左右两翼分别为文丑颜良两员大将统领,三军齐进,逼近了曹操守卫中原的最后一道大门——官渡隘口。

    一改以往的锋芒毕露,曹操这一次却是选择了坚壁营垒闭门不出。任凭袁军将卒多端挑衅辱骂,甚至于袁绍亲身出面搦战,曹操都是不予置理。

    这一战曹操也是准备了好久了。虽然没有积攒充足的粮草军需,也没有训练武装起来足够的兵马,但是曹操对于此战的战略谋划却是不少。就好比这官渡隘口,曹操事先就掐准了袁绍一定会选择集中主力突破黄河中线直击许昌的攻略,于是并不在他处布防,而偏偏选择了官渡这一处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