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111章

锦绣三国-第111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镔铁盔校尉见张绣身后还有四人要一同走过来,眉目忽然一道精光闪过,突然就暴起,双腿一夹马肚,提枪就冲前刺向张绣!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间,饶是张绣现今武技不俗,在这镔铁盔校尉迅猛一击下居然连佩剑拔出的时间也没有。

    至于胡车儿周仓李丰等人,此刻却是距离张绣还有一个身位,虽有警惕却也是无法保护张绣。

    “住手!”

    这一道救命的声音,来自于张绣身后。却并不是刘晔及时出现出声制止,而是少年陆逊在危急时刻喊出了声音。

    陆逊这一声住手,却是在镔铁盔校尉开始突刺动作的同时发出的,甚至更早于镔铁盔校尉开始动作之前。也正因为如此,这镔铁盔校尉在最后关头却是止住了力道,最后也只是将枪尖稳稳抵在张绣鄂下。

    “童飞?”张绣此刻冒了一脑门的汗。刚才一个大意,却是差点赔了自己的小命。不过也好在有镔铁盔校尉出手的一个招式,让张绣却是回忆起了一个人。

    一个让曾经的张绣倍感耻辱的人。

    那镔铁盔校尉闻言却是一震,盯着张绣一张脸看了许久,过了好一会儿才狐疑道:“张文锦?”

    旁边的胡车儿等人此刻却是一动不敢动,生怕一个冒犯就让这名看不清路数的校尉将枪尖往前递进一寸。

    张绣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看来阴沟里翻船是避免了。

    镔铁盔校尉却是盯着张绣的一张脸看了老半天,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忙收回了手中长枪。

    这镔铁盔收回长枪的那一刻,胡车儿就一个虎扑上去护住了张绣的身体,周仓和李丰却是一同提枪杀向这镔铁盔校尉。

    镔铁盔校尉面对两人强袭却是毫无畏色,挺枪便接迎而上。

    张绣喘了一口气,朝着少年陆逊的方向感谢地投去一瞥,便观察起战局来。

    战不到五合,这名镔铁盔校尉便边打边惊问道:“你为何会化解我家枪法?”

    这边李丰也是边打边疑问:“你如何会我家将军的枪法?”

    战不到十合,周仓便被镔铁盔校尉一枪扫下马来,好在镔铁盔校尉未下狠手,周仓皮糙肉厚倒也没事。

    场中的淮南第一枪将李丰开始打得吃力起来。

    又是十合过后,镔铁盔校尉将李丰执枪的一只手敲开,接着硬碰硬震落李丰手中长枪,两人分出胜负。

    这边胡车儿也要上,张绣一把拉住胡车儿,朝着那镔铁盔校尉笑道:“十年未见,飞儿枪法愈发精进了!”

    镔铁盔校尉听到张绣叫“飞儿”这个词的时候眉毛一皱,明显对这个称呼十分反感。但还是瘦枪下了马,马马虎虎朝着张绣做了一揖:“参见将军。”

    张绣对镔铁盔校尉的表情丝毫不以为意,也不在乎就在刚才身前这人还想“擒贼先擒王”要置自己于死地,直接上前拉过这名镔铁盔一副对其异常熟悉的样子,对着胡车儿李丰周仓鲁肃等人介绍道:“此乃我师蓬莱散人童渊之独子,单名一个飞字,诸位认识一下!”

    李丰下马捡起自己的长枪,与周仓胡车儿鲁肃诸葛瑾等人与童飞勉强打了一个招呼。

    张绣面向童飞,将两手放在童飞两肩上,如同一个叔辈对待侄子的表情道:“十年未见,我却是从未想过如此与你见面,师傅他老人家还好么?”

    童飞硬生生将自己心里那句“我爹才没你这个庸才徒弟”的实话忍住,憋了好一会儿答道:“家父尚好,童飞亦不曾想到会如此与……师兄见面!”

    听到童飞仍旧把自己当师兄,张绣心里乐开了花。在他的记忆里,十年前这名比他小了五六岁的童渊之子,每每较量比试却总是能将自己,哦不是曾经的自己揍得满脸开花。只是没想到师傅那条规矩仍然没改,不论亲儿子还是徒弟,一律都必须在及冠之年出世闯荡,就算回去也不再教授任何枪法武技。

    只是万万没想到,十年之后,这个小师弟会与自己正对面碰上,而且是以这种方式,以天差地别的身份地位见面,让人不觉感叹大千世界似乎没什么事不可能发生一样。

    想了一想,童飞还是补上了一句话:“童飞迟师兄三年出山,先是在中原游历,后来偶遇刘正礼大人南下赴任扬州刺史,便随他做了亲随,到扬州之后便做了刘刺史的亲卫。之后一步一步履历军职,做到了牙门将一职。大前年与孙策军交战不利,刘刺史军溃散,我亦受了伤,之后一番辗转漂泊,承蒙刘子扬刘太守慧眼,现今任城门校尉一职。”

    刘正礼?那不是刘繇的字么?童飞居然做过刘繇的亲卫和部将,别人不清楚童飞的枪法造诣,张绣可是 想了一想,童飞还是补上了一句话:“童飞迟师兄三年出山,先是在中原游历,后来偶遇刘正礼大人南下赴任扬州刺史,便随他做了亲随,到扬州之后便做了刘刺史的亲卫。之后一步一步履历军职,做到了牙门将一职。大前年与孙策军交战不利,刘刺史军溃散,我亦受了伤,之后一番辗转漂泊,承蒙刘子扬刘太守慧眼,现今任城门校尉一职。”

    刘正礼?那不是刘繇的字么?童飞居然做过刘繇的亲卫和部将,别人不清楚童飞的枪法造诣,张绣可

第一百六十五章 权欲熏心() 
面对张绣突然的疑问,童飞的脸也是楞了一下,貌似回忆了片刻后疑声问道:“师兄如何知晓此事?”

    还真是啊!

    饶是张绣的定力今非昔比,但是在得知一名历史奇人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张绣还是没有按耐住心底的激动。

    熟悉三国历史的童鞋们都必然知道孙策与太史慈在神亭的巅峰对决,想必也对那名出言:“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并拍马助战太史慈的小将有所印象。

    三国演义虽然实质上只是一本小说,但是其中记载的很多东西却都是真实的。比如关于这神亭小将,在三国志等史书中皆有所提及。当然史书中只是说有一骑卒随太史慈出战孙策十三骑人马,而到了演义中则成了一“小将”。

    这也要看怎么理解了。就比如牙门将听起来像个将军,但实际上这个军职差将军好几个等级呢,比之一名校尉都小很多。而在军中非将即兵,因此史书将一个小小的牙门将写成一个骑卒也是可以的。

    言归正传。一直以来人们关于这名随太史慈出战孙策的小将的讨论是非常多的。而且最终讨论出来的观点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这名连名字都不为人知的小将绝非常人。

    首先是胆识的问题。虽然身份地位只是一介不入流的骑卒或牙门将,但是在孙策神亭一游这个事件上能够做出与太史慈一样的反应,这直接说明了这名小将在胆识上绝不逊于太史子义!

    接下来说道这名小将的武艺问题。太史慈敢于在得不到刘繇一兵一卒的支持下狙击孙策,仗的是他弓马娴熟的武艺。但是这名从种种迹象看来都是自愿拍马助战的小将依仗的是什么呢?

    这个世界所有的人其实都是有自知之明的,关键在于每个人对自己自量的程度不同而已。你说这名小将太过自负也行,但是自负的人往往还都是有那么一点实力的。

    而且神亭之战的细节也值得耐人寻味。太史慈与孙策从山上打到山下,两人连兵器都打没了,又从马上打到了马下,在地面上一番连滚带爬的厮打,打了有一个小时多,程普和黄盖等人才重新找到孙策。

    毫无疑问的是,这名小将在太史慈决斗小霸王的同时,以一己之力接住了程普韩当等人。至于这名小将的战力,我们不曾得知,唯一能确定的是程普黄盖等江东猛将最后战胜了那名小将,并找到了孙策。但是这些事情花了相当多相当多的时间。

    到这里,神亭小将的实力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最起码也应当是不逊于太史慈这一等级的骁将!当然其运气明显没有太史慈好。好歹太史慈早年还有解北海之围的名气,还有刘繇这位一州刺史的老乡,而神亭小将却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骑卒”而已。

    神亭之战后这小将就直接销声匿迹了,是否战死伤残并无任何记载。就连张绣有一次询问太史慈本人神亭之战的情况,太史慈也只回答他与那名拍马助战的小将只是面熟而已,关于神亭之战那小将的表现却没有清楚的记忆。

    这也怨不得太史慈。当时的太史慈可是抱着取孙策性命的一门子心思,哪有精力关注其他。

    不过这世上有太多难料到的事情,就比如这次,张绣做梦都没有想过,自己居然有一天会遇到神亭小将本人,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人自己不但认识,而且还很熟!并且张绣与其的关系也相当微妙。

    两人把话都说到这儿了,自然清楚眼前的这一切都只是误会。

    “收兵!”童飞朝着自己的部卒挥了下手。

    那数百马步军令行禁止,立刻放开了盾牌,收起了兵戈。而至于太守府方向,庐江太守刘晔也终于出现,那上百名的甲士和弓弩手自然也收起了各自兵器。

    “镇东将军安好!”

    刘晔带着一名华服老者上前,朝着张绣做了一揖。

    “拜见镇东大将军!”刘晔身后的太守府卫兵齐刷刷跪拜在地。

    童飞手下那些郡兵随后也拜伏在地,高声向张绣请罪。

    张绣自然不会责怪这些庐江兵刚才刀箭相向的冒犯,说到底还是张绣的错。闲的没事诈称世家门人来检验庐江军是否尽忠职守,而且在城内还骑马行走,确实有些玩过头了。

    好在张绣是个敢于承认自己过错的好孩子。反正道个歉又不少块肉,而且也没听说过哪个小孩子主动认错还受罚。

    “诸位不必如此,乃是吾一时孟浪了,惊扰了城中百姓,也劳累了大家!”

    “镇东将军居安思危,以身犯险,我等敬佩且来不及,怎敢有所不满?”刘晔脸色如常,拱了拱手,高声道。

    张绣这回可是打心眼里喜欢刘晔了,但是脸上却仍然一副略有悔恨的模样。

    戒严解除,童飞遣麾下部卒回城门值守,便随张绣刘晔一同进了太守府。

    刘晔并不知道童飞和张绣的关系。事实上童飞自离开童渊游历天下的时候,便给自己起了一个化名。

    现在的童飞在张绣军的军职薄上,名曰戏文,为庐江郡郡司马部校检校尉,任城门校尉之职。

    张绣向刘晔直接提出了调任戏文充入自己中军的要求,刘晔心里明白张绣经此一事这是看上了戏文,同时也无比清楚戏文身负过人之处,当一个郡兵小校有些可惜,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倒是张绣征求童飞意见的时候,童飞脸上略有些不乐意的表情。张绣自己心知童飞不大情愿的原因,不过既然撞上了,就没有理由放过。最后童飞还是看在了刘晔对自己有恩遇的份上,答应了在张绣身边做事。

    一番必须的公事问答之后,诸葛瑾鲁肃等人在刘晔安排下另住他处,太守府特地空出了一个院子让张绣的武威营亲卫以及张绣暂住。最后剩下张绣和刘晔两人独处。

    厅堂门外有周仓胡车儿把守,等身边的侍婢下去,刘晔却是立马换了一副表情,在张绣面前站直了身严肃道:“将军今日过矣!”

    张绣心头一震,不觉两脚并直站起了身,拱手垂耳,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学生。

    刘晔:“主公贵为镇东将军,辖领一州七郡之地,位比九卿,名震东州,又何必多行此等无品督邮监军碎事,长此以往,恐将辱没将军威名!”

    张绣其实进城以后就后悔了。刘晔说的没错,自己近来确实有些轻重不分了,很少去考虑天下大事,却喜好多管郡县诸多杂事。

    说白了,张绣现在就是权欲太盛。

    试想,一个在大学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二十年来都是被人管教。突然有朝一日换成了自己来管别人,或许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小心谨慎,不大敢使用权力指使他人,但是在慢慢体会到了权势带来的美妙滋味之后,却是很难把控住内心那种对于掌控大大小小一切事情的yuwang!

    从寿春至皖城,骑马的话不过一周左右就到了,但是此行张绣却是花了半个多月才到皖城。其中的原因就是张绣一路上都在不断找机会上演“扮猪吃虎”的戏码,体会着自己身为江淮之主无上的权威。

    一路走来,张绣扮作饥民“训诫”了三个属县的县令,扮作商贾解决了两股意图劫掠财宝的流寇,甚至还钓鱼执法过一次,吓得舒城的军司马两股战战屁滚尿流!

    这里的屁滚尿流可不是形容词,而是真真实实发生的。

    “先生教训的对,文锦是轻重不分了。还望先生诫言!”张绣兢兢战战回答道。

    刘晔看着一副好孩子知错模样的张绣,心中准备的其他话顿时说不出来了,最后只能叹了一口气,拱手面向张绣:“将军恕罪,子扬一时之言,望将军见谅。”

    张绣将自己拱着的手摆的比刘晔更低:“先生没有过错,乃是文锦过错,未能当好这扬州刺史和镇东将军,舍本逐末了。”

    刘晔:“将军如此明悟,子扬幸甚。”

    张绣:“经此一事,文锦本无颜面再问先生。但是文锦又不得不问,敢问先生做这我这庐江太守如何?又是否考虑完全了?”

    刘晔挺起身来:“将军雷霆手段,使得孙氏一蹶不振,此等胆识子扬于世未见。且将军如今独占一州,兼有江淮地利,北向雄视曹袁,子扬哪里有不从之理!”

    张绣心中大喜,脸上犯错愧恨的表情顿时一扫不见,变化之快差点让刘晔怀疑方才张绣认错都是装的。

    “得先生,胜于十万雄兵啊!”

    刘晔摇了摇头:“子扬不敢当,但是吾这儿确实有一物,若是能为将军所用,威效可当十万雄兵!”

    “何物?”

    其实张绣心里清楚刘晔嘴里的什物是什么了,但是为了符合情理一些,张绣还是故作惊讶了一把。

    “将军请稍候!”刘晔走到厅堂一隐蔽处,拉开一个暗格,手探进去去取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