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110章

锦绣三国-第110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大笑道:“公达不必说评他人也连带夸我了。我是什么人我是最清楚了,要不是适逢这乱世,相想必我曹操还不过一个混迹洛都的纨绔公子呢!”

    “某只是不喜袁本初刘玄德那些人一肚子的花花肠子弯弯道子却总是装的一副正经的样子,是人总免不了七情六欲,有一些花花肠子又如何,难道道貌岸然就能改变人的本质?人生就该活的率性自然一些,何必那么做作乏累?”

    荀攸一笑:“正是因为如此,明公身边才能聚集起一批忠干的文武啊!但是张文锦就不一定了。”

    “某在寿春曾细细观察过张文锦,发现此人虽有恩遇于麾下文武,但却好像因为一些难言之隐或者不得已之故而不经常与手下人交流的样子。身边真正算得上心腹的不过胡车儿周仓等寥寥数名亲随。诸如统军大将张辽高顺纪灵张勋等人,虽皆服张绣,但也不过是处于义理,而不是出于与张绣此人的情理。”

    “这一点,其实某也察觉到了。”曹操稍加沉吟接道:“张绣此人,虽说是西凉边地人氏,但其言行举动却多怪异之处。某早年在洛阳也算见多识广了,却是分辨不出来张绣的口音出处。一丝雍凉口音中居然貌似夹杂着一丝燕赵之地的味道,甚为怪异!而且其手脚举动生硬地好像初学者一般,礼数诸事更是时会时忘,魔怔了一样。”

    荀攸点头:“明公这么一说,某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明公可曾记得阳安都尉李通?”

    曹操皱眉回想了好一会儿,半响终于从脑海中搜索到了李通这个人,疑惑道:“可是那位率众来投许昌,然后由文若表为某的阳安都尉,在张文锦东进淮南之时却背弃我军的年轻人?”

    荀攸:“正是此人!”

    “此人其才当个阳安都尉确实委屈了,在张文锦手下此人一手负责屯田军务,为张文锦缓解淮南饥旱发挥了大用。听说如今还位列张文锦麾下上将之列,极受重用。”

    曹操:“这些我都知道,当时也确实是我大意了,可惜了这个将才。”

    荀攸摇了摇头:“臣想说的并不是这件事,而是当时我军还在李通手下安插了一些细作。随着李通部归顺了张绣军,有一名细作还向许昌发过一份信报,当时某看了还尚无感触,现今看来却忽视了很重要一点。”

    “那份信报说张文锦在其叔父战死南阳之后曾因悲痛和脱力作战昏死过一次,听那些老西凉兵说,这张绣自那次昏死醒来,便性情大变,恍若换了一个人一样,甚至清醒后的头几天连贴身衣物都不知怎么穿了,吃饭起居都如同一个三岁孩子一般扭捏。当时某还当这名细作闲来无事,现今看来张文锦诸多天马行空不同常人之事皆可能因此而起!”

    曹操静静听完荀攸的话,沉思了半响,忽然就大笑出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说我怎么感觉张文锦此人身上从好像总笼罩着一股淡漠的感觉,那么此人治淮南和其近日其大屠江东的事情就有了些解释了。原来如此,此人恐怕将会是我一大劲敌啊!”

    荀攸不置可否:“也许吧!此人是否脱胎换骨还得再加考证,当今之急,还是先决定徐州之事。”

    好大一圈绕回了当下,曹操脸上却是再也不见最初犹豫两难之色,朗声道:“某已有定夺了。”

    虽然明知道曹操的“定夺”,但是荀攸还是问道:“不知明公将何为?”

    “乱世若是早早大定,那就不算是乱世了。”曹操眯眼笑道:“曾经有一人对我有过一句评价,那句话至今好似仍在我耳旁萦绕。”

    “那句话说,我曹孟德,乃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能臣再能也脱不了‘臣’这个字,既然我曹操在乱世更能一展雄风,那就让这乱世精彩一些吧!”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冲了龙王() 
庐江郡,皖城。

    时节将冬,张绣一行人都在甲胄之外套上了布衣,虽说这仍不足以彻底掩盖住西凉武威营宿卫们异常剽勇悍健的气质,但是也不会令人猜到这群骑士中有一人正是现今这江淮之主。

    赶到皖城城下的时候,城头上的值守校尉看见这数十布衣骑手疾驰而来还十分警惕地招呼城门下的士卒拉上了鹿角。

    看见城门处合上了拒马鹿角,并马齐驱的鲁肃和诸葛瑾都看向张绣。

    张绣的脸上此刻带着笑意,自然是十分满意刘晔对庐江郡的治理。将要靠近城门的时候,张绣眼珠转了转,心里忽然有了一个的想法。

    于是张绣回过头来,对鲁肃诸葛瑾陆逊以及一众亲将一番吩咐。一众人疾驰到了城门前才勒住了马头。

    一众骑手刹在城门前,但是马蹄溅起的浮尘倒是没有停住,直接涌向鹿角拒马后面的严阵以待的守门士卒。

    城门上探出一个头戴镔铁盔的校尉,喝声道:“来者何人,不知道进城要下马的吗?”

    “这破规矩老子可从来没听说过!”嗓门最大的周仓开口了:“睁大你那狗眼好好看看,可曾识得我家公子?”

    那校尉贸然被人骂做狗眼,却是没有一丝愠怒,反倒是先瞧向被这群骑士簇拥在中间的一名少年公子。

    周仓口中的少年公子其实就是陆逊。此行陆逊一袭黑衣,腰悬佩剑,面若冠玉,从容的气度中还有着一分脱逸,扮相确实极佳。

    这守城校尉盯着陆逊看了一会儿,又打量了一遍一众“公子侍从”,一声更加不耐烦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次却是张绣开口了:“城上那小校,我家公子还有家事,若是耽误了,可不是你能承担得起后果的。轻则革职永不叙用,重则小心你那项上人头朝夕不保!”

    那校尉终于不再打量,拱手向城下所谓的“世家公子”致了一礼,道了一声公子一路安好。又转向张绣和周仓的方向低下头一副赔罪的表情。接着大手一挥,城门处的士卒便搬开了拒马鹿角。

    张绣脸上的表情仍是一副鄙夷至极轻狂不可一世的世家走狗嘴脸,但是眼中一直留意着那当值校尉的一举一动。当看到这校尉不加盘问就违反城防条令,就放自己等人轻易进城的时候,心中却是长长一叹。

    最终张绣一行人还是在一众庐江郡兵的目光中骑在马上径直入了皖城,长驱直往郡守府。

    张绣一众刚离开城门处,这校尉突然一改脸上的恭敬从顺的表情,招手唤过旁边一名牙将,命其点燃城墙上的示警狼烟,又招呼过本部军司马,对其一番叮嘱吩咐,使其把守城门。随后便自领着一支彪军,跟在了张绣一行人后面。

    此时的诸葛瑾正在替故友刘晔担心。

    张绣初主淮南之时,曾与刘晔有过一个一年之期的约定。

    面对张绣的招揽,刘晔许诺以一年时间决定是否为张绣效忠。但是一年之期还没到,张绣却是先经蕲春之败,又直接降了曹操。所谓一年之约也只能作罢。

    曹操停滞在寿春的那段时间,刘晔作为为张绣代理的庐江太守,自然是要去寿春参拜曹操的。好在刘晔和曹操早年便相互有联络和了解,曹操特使刘晔继续任庐江太守,并为曹操选拔人才充任到庐江各属县,准其在安定了庐江郡之后再面叙曹操。

    但是谁能想到,张绣忽然就以婶娘邹氏受辱为名,起兵反叛了曹操。并且还大败特败了曹军,使其折兵损将,并一举将曹军赶出了淮南。

    这一次,重夺淮南控制权的张绣这一次却是主动致信刘晔,表示仍然信任刘晔治理庐江,主动承认自己仍有不足之处,愿意将原本的一年之期作废,任由刘晔决定去留。

    刘晔也回信了张绣,向张绣表示愿意与张绣再立一年之期,自己并不急着投奔于谁的问题。

    其实当时的张绣也是放不下刘晔这位大才的,刘晔只是一个提议,张绣便直接欣然准了,仍将刘晔当做自己的一方郡守来用。

    而时至现今,却正是张绣与刘晔第二个一年之期即将结束的日子。

    于是这回进皖城的时候,张绣才突发奇想了这么一出来检验刘晔的治理能力,但是其结果,却是张绣从不曾预想到的,也很让张绣心里甚不是滋味。

    诸葛瑾自然是清楚张绣的想法的。跟随张绣不过数月时间,诸葛瑾却是已经对这位主公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位正值英年的主公的想法经常可以用千奇百怪来形容,有时的言行举止不说其他人不明其意,而且连胡车儿等贴身亲将也是摸不着头脑。其心态性格也是极不稳定,有时仿若五六十岁的老妖精一般毒奸狠辣,也有时像十七八二十来岁的青年一般冒进青涩。

    言行举止不同寻常习惯了就好,心态性格的不稳定却是大问题。好在有贾诩这位老毒士在不断引导纠正着张绣,现在的张绣日常终于有点明君雄主的样子了。

    在诸葛瑾看来,虽然这位有点奇怪的主公的言谈举止越来越稳健沉稳,但是其层出不穷的新气想法却总是让人防不胜防,身在其中也使人脑洞大开。

    就好比之前从没有过的所谓“军事演习”,诸葛瑾和鲁肃两人当时还初入张绣幕府,去看时也只是看热闹的心态。但是一番折腾下来,往常很多只有实战打仗才能发现的优缺点和问题,经历着样一个比演练更上一层的所谓“演习”却是显露了不少。

    事后,就连袁涣等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的谏臣诤臣都不觉称赞其了张绣此举,不仅使得一众谋臣文官多少了解点军情实况便利了其日后对军政的处理,也直接使得张绣以及张辽等统兵大将把握住了战力情况,知晓了本部的优劣情况。

    当然最令人称奇的还是张绣提出的粮食计划经济。虽然说这个分配粮食的劳什子计划经济听起来不大可能实现,但是据阎象杨弘等文臣小规模试行之后,却是发现了其具有极高的可行性。最后实行的粮食供给制虽然基本上都由袁涣阎象舒邵等能臣制定改正和施行,但张绣开创性的思维和首提的胆识却是令所有人都大为钦佩。

    事实上,鲁肃和诸葛瑾等人能够很干脆就效忠于张绣麾下,张绣对淮南的治理和黎民的救赎是最大一方面原因。

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将() 
随着诸葛瑾的一声惊呼,张绣等人皆是转身去看来处。

    却见己方一行人进城的北门城头此刻狼烟冲天,滚滚黑烟在晴朗的天空下下异常显眼。

    周仓挠了挠头,自顾自言道:“这是走水了还是城外来了贼兵了,怎地搞出如此阵势?”

    鲁肃也是一时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接着周仓的话说道:“不大可能是来了盗贼了,庐江郡自陈策归服之后便没有了对郡县城池有威胁的贼寇,更何况我们方才从城外进来的时候也未发现有强盗贼兵的踪迹。”

    其实鲁肃本来还想说庐江郡在刘晔治理下半年以来已无百人规模以上的贼寇,但是一想到可能张绣此刻心里正“惦记”着刘子扬,便改口道。

    鲁肃猜得没错,张绣此时心里确实有点不爽了。自己刚才才进城,城外绝无出现险情的可能。要是真如周仓蒙的,是城楼士卒不小心走了火,那这外表严整的庐江郡可就真的有点外紧内松了。

    就在众人还在驻足观望的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少年陆逊张嘴了:“叔,可能,可能是城门那部郡兵把我们当成强人了!”

    仿佛是为了验证陆逊说的话似的,陆逊话音刚落,张绣一众人视野里就冒出了数百马步军,从北门的方向冲涌过来。而此时街道上的皖城民众,在看到狼烟之后的一分钟内,却是已经携幼扶老地躲了个光净!

    这还并不算完,那边太守府两侧此时也冲涌出了上百名装备着弓弩的士卒,迅速护住了太守府外围。

    张绣一众人目瞪口呆的时间里,那数百名自北门方向而来的马步军已经冲到了距离张绣一行人三十步的距离,领头的仍然是那名守门校尉。

    三十步的距离,不过一箭之地。若是这伙强人暗藏了弓弩,己方有盾兵在前,这么近的距离既没法曲线抛射,要直射也只能射发一轮箭矢,自己一声令下,近战便能解决这群强人。

    尽管面前的这数十名强人仍没有拔刀备战的姿势,但是镔铁盔校尉却仍然没有一丝一毫懈怠,一直等麾下部卒列好战阵,这才出声喊道:“汝等哪里来的贼人,竟然敢诓门入城?欲行何等鬼祟卑鄙之事?”

    听到这番严厉的质问,包括张绣在内的一行人皆是大笑出声,都笑着这名校尉不知者无畏的勇气,真不知道等会他知道这群“贼人”里面有三位偏将军一位中军校尉后的反应。

    周仓:“大胆,你是不是不想在这皖城待下去了,你可知道我们乃那家府上的?”

    那校尉冷哼一声:“如今这皖城的世家豪族就剩下乔氏一门,你们想要冒充世家门人也不打听清楚一点,乔家这代可没有大于十岁的男丁!”

    周仓:“……”

    鲁肃:“我们认识刘太守……”

    镔铁盔校尉直接打断鲁肃的话:“刘太守德高严行,从不会有像你们这样敢在大街之上纵马而行的亲友!”

    鲁肃:“……”

    镔铁盔校尉:“我已在城门处布置了弓弩手,也通令四门紧闭,尔等不用期望城外同伙如何了,还是赶紧报明来处、束手就擒的好!”

    张绣等人这才细看这校尉所带来的兵马,确实没有一个弓弩手。看来这个镔铁盔校尉是真的吧张绣一行人当成浑水摸鱼的贼盗强人了。

    “这位小将军,敢问你何名何姓?”张绣忽然开口道。

    镔铁盔校尉:“你们这是想要死的明白一点么?”

    张绣:“……”

    这校尉的智虑和行事都挺招人喜欢的,但是这嘴,怎么那么噎人呢?

    镔铁盔校尉:“你过来,告诉你也无妨。”

    张绣闻言真的就拨马过去,胡车儿周仓李丰曹性四员亲将却是先楞了一下才赶紧去跟张绣。

    这镔铁盔校尉见张绣身后还有四人要一同走过来,眉目忽然一道精光闪过,突然就暴起,双腿一夹马肚,提枪就冲前刺向张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