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三国 >

第109章

锦绣三国-第109章

小说: 锦绣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臧霸昌豨等人,则按照历史的轨迹,为曹操所收降。其中孙观尹礼吴敦昌豨都被曹操任为一郡太守,臧霸为曹操所重用,封为琅邪相,督领青徐二州军务。

    不得不说,委任“寇贼”首领为一郡太守这样的高官的事情,整个三国貌似也只有曹操能够随随便便就做出来。同样的事情,相信袁绍袁术这样出身世家豪族的诸侯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其中的利害关系,曹操也拿捏得很准。对臧霸孙观等人在泰山当地委以重职,也不削臧霸孙观等人的兵权,使其当曹操的部属当得顺心、安心。以此曹操也获得了泰山数郡险峻之地的安宁,并为世人所称道。

    凡是都有例外,昌豨就是一个例外。

    历史上的昌豨在曹操手下可以用反复无常这个词来形容。数次反叛于曹操,最后连故交于禁也保不住他了,在第三次投降于曹操之后,为曹操所斩。

    这一次,刘备自广陵北入徐州,身为东海郡太守的昌豨毫不犹豫带着东海郡以及上万兵马归降了刘备麾下。其所作所为,和历史上刘备借曹操兵马攻灭袁术之后背弃曹操东进徐州之时的表现如出一辙。

    当然,现在的昌豨还并未完全显现出他“作死的命,吕布的病”。所以在刘备阵营还是非常被看重的,地位仅次于关张两位。

    “诸位以为,曹军来犯,是战是和?”刘备一脸的沉静,好似对曹军的来返毫不在意充满自信。但他一动不动的僵硬身躯却显现了一丝的异样。

    所谓战,肯定就是打守城战喽,难道还想凭着一群不经战的大头兵与身经百战的曹军野战?

    所谓和,其实就是求和,甚至暂时归降于曹操了。毕竟话说回来,刘备和曹操现在并没有多大的仇怨,不过就是刘备一时脑热听了袁绍的忽悠,抢了曹操的一块地盘而已。双方并没有什么血海深仇。

    说到威胁,恐怕现在在曹操心里,刘备的地位还不如张绣呢。

    “这还用说,大哥,肯定是打啊,只要拨给俺三万马步军,定然叫十万曹军和那奸贼曹操有来无回!”

    无论大哥说什么,只要是有关打仗的,我们的三将军都是第一个响应的,并且不论局势如何,每次的态度和回答都是出奇的相似。

    对于三弟拍胸脯的回答,刘备也养成了选择性忽视的习惯,直到第二个人出言,刘备才开口。

    “臣以为,当下我徐州有广陵带来的五万马步军,兼有昌豨将军近两万义军,还有前番车胄与刘岱王忠的六万多降卒,战力虽有差距,但是兵马数量合计并不少于曹军,且有徐州地利民和之便与关张二位将军之勇,应当一战,为主公正名于诸侯之间!”

    说话的是刘备的当下的谋主糜竺,虽然一向他的话分量不重,但是这一次却让陈登孙乾等人深点其头,也让昌豨为之一振,让三将军喜上眉梢圆目四顾!

    刘备将底下所有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尤其看到陈登和糜竺两人的时候多停留了一两秒。在得到想要的反应之后,刘备终于开口决议道:“那就战,虽说起兵清君侧的时机未到,但仰赖诸位,此番也得好好挫一挫奸贼的锐气!”

    “好!”底下的张飞闻言先是大声应好,正要起身请战之际,另一侧的陈登却先一步站起来躬身道:“将军决意抗曹,陈登愿领徐州士民登城助军应战。只是为了更好挫败曹军,陈登有一策献上。”

    听到陈登的话,刘备僵硬的身躯终于微微一颤,比往常更快了零点几秒回答道:“有元龙及徐州士民襄助,实乃我大汉中兴之幸。不知元龙有何奇策,能助破曹?”

    旁边的三将军此时有些不耐烦了,不过看着大哥那熟悉的表情,我们的三将军只能耐心再等等。

    陈登:“众所周知,曹军常年四面征战,休整之期从不超过三月之久。虽然有屯田之措,但其军粮绝无多余囤积。此前曹军已在黎阳与袁绍相持数月,想必存粮已尽。此番只领了十万军马来攻徐州,即是明证。某估计,曹军粮草不过支撑一月时间,到时攻城不下,只能退军。”

    “因此,我们为何不将刘岱王忠的五万降卒送还给曹操,一方面使得曹军粮草更为不济,一方面也借此向其示好,若曹操执意征伐,那天下舆论自然站在将军这边。”

    “末将不能苟同陈先生之计!”陈登话语刚落,糜竺之弟,充任刘备部将的糜芳就站了出来反驳道:“那可是整整五万人马,岂能轻易送还给曹军徒增其战力,如此的话我徐州兵马就不过八万,而曹军为我军两倍,徐州难守矣!”

    “糜将军多虑矣,这五万人马,名义上算是我军,但其妻儿老小都在曹操治下,打起仗来能不能为我军所用可不好说。与其留着还要盯防,还不如大大方方送还曹操,以显将军仁德之名!”

    陈登这番话直接将糜芳的话头封死。世人提起刘玄德,第一印象想起来的都是他的仁德。包括刘备自己,可是将仁德放在为人处世的第一标准的。糜芳要是继续反对陈登的计谋,那就无异于对刘备有意见了。

    于是,刚刚执掌万余降军的糜芳糜将军,只能暗暗吃下这个闷亏,一句不言地放开手上的本不就不多的兵权。

    “元龙此言甚善,曹军此来胜在速战,我遣返他那五万新卒,短时间曹贼必定不能整合其战力,相反还能加快其粮草消耗,如此一来,不过一月,曹军必退!”

    “传我军令,糜芳你即日便遣那五万新卒东去,连带那刘岱王忠两人,一并完完整整的送还曹操。并拿我亲笔书信去见曹操,对其言说劝和之辞。”

    “三弟,你克日点兵一万,前往小沛扎营。某统领大军随后就到。下邳重地就由元龙督军驻守,昌将军你领本部士卒就守这东海郡,防备北边的曹军臧霸部。”

    “粮草军械诸事,还要劳烦糜从事你去办。淮南那边还得劳烦孙从事再走一趟,若是能取得张文锦西凉步骑襄助,我军便有转守为攻之力。”

    “诺!”陈登张飞等人一齐拱手道。

    ……

    由仆役推开家门,陈登一脸的疲态。

    陈氏不仅在徐州是数一数二的世家豪族,在整个天下也是排的上号的豪门。其庭院虽然布置朴素,但占地相当大。

    进过陈府的人都知道,陈家在自家院子挖了一个相当大的鱼塘,并有亭榭楼阁。这乃是好食鱼的陈登所建,身居高位,无论那方势力都吃的开的陈登陈元龙每日必做的两件事就是钓鱼、吃鱼。

    不同于其他爱食鱼者,陈登最是喜好新鲜的鱼,因此每条他吃的鱼都是自己当天钓的。并且陈登喜好“新鲜”的吃法,常将活鱼切成生鱼片加点料生吃,在徐州的世家豪族中也是个异谈。

    此刻院中有一老叟,正一人在亭榭中向鱼塘里撒喂鱼料。

    见到这人,陈登一扫脸上的疲态,恭恭敬敬小步走到这老叟身后一言不发。

    好不容易这老叟终于将手中料饵撒完了,接着又是伫立在塘边静静着看了鱼塘各种鱼吃食的样子好一会儿,足足半响,这老叟才转过身来。

    陈登赶忙行了大拜之礼,极为恭顺地叫了一声父亲。

    陈珪看着自己这个最得意的儿子,张开满是皱纹和缺牙的嘴唇笑问道:“议事如何?”

    陈登微微将身子和头压低了一些,说道:“回父亲的话,孩儿已经建言玄德公了,将刘岱王忠及其所部五万曹军遣放回曹营。另外玄德公仍派我陈氏督丹阳精兵把守下邳。接下来无论战局如何发展,陈氏已经无忧了。”

    陈珪用点头对儿子的计谋做了回应:“此计妙矣,只可惜当今不是太平之世,不然登儿你也该当个三公九卿的。”

    “登儿不求三公九卿,只求陈氏一门千秋万代。”陈登赶忙回答道。

    陈珪并不对儿子的回应点评,隔了半响才又问道:“如若有一天,到了我陈氏必须压宝的时刻,登儿你会选这天下哪个诸侯豪雄呢?”

第一百六十一章 进退两难() 
陈登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押在最能保我世家利益的人身上了!”

    这次陈珪终于开怀笑了起来,一副老怀甚慰的样子尽显无余。

    “今早同样的问题我还问了应儿,你才应儿怎么回答为父的?”

    陈登略加思忖,答道:“想必二弟说,我陈氏应站在最有可能赢得那边。”

    陈珪点了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应儿如今也老大不小了,比起你这个长兄却稚嫩太多。为父自知时日不多,陈氏今后数十年终究还是要靠你一人独撑,也是难为你了。”

    “对了,前些天你那腹痛之疾,经由徐州第一名医诊治,现今可曾好转?”

    听闻须发斑白的老父感叹着生死人运,陈登不觉双脚并了起来,听到老父关心自己偶犯的小病,心头不仅一暖,忙道:“不劳父亲大人操心,这几日我身体已恢复如前,腹痛之疾吃了药已经无甚大碍了。”

    “如此甚好!”

    “差些就忘了,前日你不在,张弘还拜访了咱们府上寻求门路。此人虽然没什么才德,但是眼光和手段还是有点的。你若有心,不妨在玄德公面前引荐一下他,也算是给陈氏添一个羽翼。当然若是你另有打算,那陈氏也不少张弘这个外姓人。”

    这一次陈登却是没有直接回应陈珪,沉默半响,陈登忽然道:“父亲大人,您真的不看好玄德公吗?”

    陈珪对大儿子的反应并无意外,微叹一口气,陈珪道:“登儿,为父知道,在你心里玄德公是胜于曹孟德袁本初的,是具有王霸之气的一条潜龙。但是为父只想对你说,有王霸之气,却不一定就是真正的王霸之人。潜龙虽能,却绝无震天摄地之能。”

    听闻父亲的评断,陈登心头猛然剧颤,好似翻浆倒海一般。但是陈登心底那股执著的信念却是没有根断。

    又是许久,陈登忽然落泪伏地:“谨遵父亲大人教诲,张弘一事,登儿定安置妥当。登儿只恨父亲大人不能享年百岁,不然二弟和三弟四弟,在父亲大人教诲之下定然也能出落成人中龙凤!”

    ……

    再说被派往淮南联结张绣的孙乾,离开徐州城经下邳刚南行了一日,便正面撞上了张绣派出的蒋干一行人。

    等蒋干说明来意,孙乾当即大喜过望,立马带着蒋干去将张绣派出张辽高顺两员大将以及四万大军来援徐州的消息告知刘备。

    陈登得知张绣派出精兵强将来援徐州的消息打心底是为刘备高兴的,但是得知死对头陈宫作为张绣军监军也前来徐州的消息之后,当即开怀大笑道:“不曾料到,陈公台也来徐州了,不知他在张文锦帐下长进了没有。”

    相比于陈登的洒脱,陈宫却相当耿耿于怀当年陈珪陈登父子做的那些事,与关羽张飞等刘备亲信相处的也不甚好。除了军防要务等正事,彭城守将关羽与陈宫交流甚少。而作为先锋派来的张飞,提起陈宫却是直接拒见。

    这也只能怪当初是陈宫给吕布出的袭夺徐州的计策,如此一来,心高气傲视忠义之道重于性命的关云长岂能给陈宫好脸,而脾气急爆的当年直接受害者张翼德现在不直接找陈宫的茬已经算给张绣军面子了。

    好在刘备身为大佬,对陈宫的到来丝毫不计前嫌,诸多对陈宫兵谋的溢美之词当着关二爷和张三的面滔滔不绝。这也使得担心己方受刘备军排挤当炮灰的张辽高顺松了一口气。

    随着刘备军主力的东进,另一边还受到了张绣军北上军情的曹仁当即放弃了小沛。刘备军兵不血刃拿下这个抗曹重镇。

    十一月,曹操率曹军主力合曹仁所部兵临小沛,但是因为四万张绣军的来援,整个战局呈现出一种平衡态势。

    双方的兵马数量大致不差多少,虽然刘张联军的普遍战力差曹军主力一大截,但好在刘张联军有地利人和之便,据有数座坚城可以固守,仅平民百姓所捐奉之粮便足够张刘联军吃一月之久。而曹军新增五万待整新军,每日的粮草消耗都是天数。虽然粮道畅通民夫组织充足,但其后方已无存粮。

    一时之间,冒险伐徐州的曹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进,兵不足将不众,士气经历数月与袁军对峙以及上月跋涉已经低迷至极。退,等于纵虎霸山,养成不弱于张绣的劲敌,甚至从此以后青徐扬三州就不再为曹军所有。

第一百六十二章 乱世奸雄() 
曹操其实也只是感叹唏嘘一下,并没有真的灰心和不振。

    听完荀攸一番长谈,曹操当即抚掌大笑道:“想不到某一时感叹,却抛砖引玉的引出了公达这一番真知灼见!”

    “刘玄德一介织席贩履之辈,虽得一时之人望,其内里终究不过欺世盗名之徒而已。现今世人都能看出天时已变,汉运将终,此人却还妄想成昔日光武中兴之事。实在可笑可悲又可叹!”

    “此等人原本是不足为虑的,早晚必自取灭亡。但是当下天下的局势还不是放纵他雄踞一方的时候。不然还真可能让他逆天改命哩!”

    “令某头痛的其实是那张文锦。某原本以为其不过是一个有点小运气的西凉余孽,寿春一役,此人却是大大震撼了某一把。”

    “此人行事严谨细腻,面面俱到几近无懈可击,好似这当世的局势他都了如指掌,满天下的文武俊杰他都识得认得一般。从不屈手下有才之人,也绝不贸用庸鄙之人。其识人用人之能,当真只能用一个恐怖之词形容!”

    荀攸严肃道:“张文锦确实是百年难得一见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俊杰。其识人眼光独到,贾诩陈宫刘晔之辈愿为其出谋划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其用人也确实是恰到好处,张辽高顺纪灵张勋陆勉等人在其手下能够重新焕发神采也不无道理。”

    “但是,自古人无完人,张文锦岂能免之?其待人之能,相比明公却是差了好大一截!”

    曹操大笑道:“公达不必说评他人也连带夸我了。我是什么人我是最清楚了,要不是适逢这乱世,相想必我曹操还不过一个混迹洛都的纨绔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