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时代巨头 >

第8章

重生时代巨头-第8章

小说: 重生时代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昏黄的灯光下,刘贺全家人再次吃了一顿过年节一样丰盛的晚餐,刘铮这小子此刻已经躺在院坝的凉椅中,抚摸着他圆鼓鼓的肚子,由伴着舒爽的呻吟。

    刘开明和梁兰香同样也在院坝里,蹲坐在小木凳上,每人手里各拿着一把蒲扇在刘贺刘铮两兄弟身边轻轻的摇动。

    静谧的夜晚,天空挂着一轮新月,享受着徐徐清风,还有亲人融洽在一起,这是刘贺前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而今却真实的呈现在眼前,这弥足珍贵。

    是的,上辈子错过了很多,而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无法挽回,时间无法倒流,想着父亲在上辈子过早的离开,神游太虚的刘贺不由自主的转头望了父亲一眼,对方正在和母亲商量着那笔钱的开支,看那仍然年轻的脸庞和饱满的精神,那么这一辈子他会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应该是活在红尘俗世每一个人心中的终极梦想。

    然而投胎是一种技术活,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刘贺暂时还不能完成第二个目标,但是睡觉睡到自然醒那还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父母亲起床后并没有吵醒仍然呼呼大睡的两兄弟,等着刘贺他们起床已经是日上三竿,等着这两人饥肠辘辘的窜进厨房,锅里母亲给他们煮了鸡蛋,这是梁兰香早就和刘贺刘铮两兄弟达成的默契。

    “哥,暑假作业我还有一点就做完了,要不你等等我,我们一起到河边去看看,听说那边今天就要砌堡坎,以后浅浅的黄石河真正能成为一条几米深的小河流了。”大口的咀嚼着鸡蛋刘铮口齿不清的说着。

    刘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在心里他是反对村庄承包黄石河的,因为黄石河本来是一条非常原生态的溪流,就是因为在以后大搞种植、养殖,河流被污染,周边的环境被破坏,鹿岩村也不再是那种让人感到清新脱俗的村落,然而这个年代山城乃至全国都在围绕经济建设,这一股历史洪流不是刘贺能阻挡的,任他是重生者也同样不能。

    “哥,你这又是怎么了?”见刘贺默不作声,好动的刘铮继续问道。

    “我答应和你一起去看砌堡坎了,赶紧吃,吃了去做作业,这么小就罗哩罗嗦你烦不烦啊?”刘贺对刘铮实在有些伤脑筋。

    一晃又是上午十点多,等着两兄弟来到黄石河旁边的时候,整个河道已经被规整了一遍,河道两边的河滩干干净净,以前冲积的枯枝、倾倒的树木、凌乱的石头全都消失不见。

    刘开青堂叔的做事原则还是那样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

    紧随着一阵喊号子的队伍从河道的另一边传来,定睛一看那边是抬着青石的父亲,山城这边干活很多行业都有独特的号子,比方说川江号子,跟北方的吆喝声差不多,但喊出来的音调和语种各有不同。

    好久没有听到这样富有韵味的劳动号子了,真是怀念啦!

    “哟,那不是开明家的贺娃子么,现在发型都变了呢,看上去好时髦的呢!”开青堂叔家的红梅婶此刻正拎着篮子看着刘贺惊讶的问道,不消说这是再给做事的人送馒头点心什么的。

    还没等刘贺回答呢,抬着青石过来的一位村民就插嘴道:“呵呵,红梅嫂子是不知道,昨天开明饭都没去你家吃就是为了回家教育他呢,学生没个学生样那怎么行,这样的娃子就该让他们涨记性。”

    这是昨天背后说刘贺家坏话的其中一个村民,有他带动另一个村民也说道:“还不止这些,你没看见贺娃进一趟城买了好多东西,自己读书学费都交不起还大手大脚花家里人的血汗钱,要是我家孩子我非把他打个皮开肉绽不可。”

第17章 竖子不足以谋() 
刘贺对当面说他坏话的两人印象非常模糊,虽然看着好像是同村的,但是鹿岩村也不小刘贺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十分熟悉,他转身对着红梅婶问道:“红梅婶,这两人是谁啊?”

    无视,这才叫一点都没把对方放在眼里。

    面对刚才两位村民的挑逗刘铮很想还嘴,但是无奈对方年纪比大他人比他多,有些地方小孩子根本插不上嘴,有时候有理都能被所能无理取闹,但是当刘贺一说话,那种站在至高端彻底藐视对手的气概一向让刘铮对他哥哥刮目向往。

    “小贺,这也是我们村的张学致、张学明,他们住在黄石河对面下面一点,按照辈份你们哥俩应该叫对方一声叔呢,别介气他们都是在跟你开玩笑!”红梅婶有些勉强的把两位村民的身份讲了出来。

    其实内心红梅婶是不愿意解释,因为张家两兄弟在村里名声就不咋样,小肚鸡肠不说,和周围邻里关系处得都非常差,这要不是河道承包下来时间紧任务重开青堂叔也不会请他们帮忙。

    原来如此,刘贺算总算是从记忆的深处寻找到了张家和他们家的一段纠缠。

    那是至少五年前的事情了,刘开明虽然是在村里务农,不过一手木匠活使得好,村里村民在打家具或者做屋的时候都喜欢请刘开明,而张家两兄弟也是做木工活的,同行是冤家,刘开明自然遭受张家兄弟的记恨。

    上辈子听父亲讲过,有一次村里面一户人家办喜事打家具,因为张家兄弟出价很低那家人经济也不宽裕自然选择了对方,不过便宜无好货,张家兄弟做出来的家具只是外表还行,特别是婚床在新婚当天就被一对新人给摇散架了,后来那家人找到父亲重新给他们把家具全都翻新了一遍,乡里乡亲父亲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耐不住对方的劝说,接下活这不跟张家兄弟的仇怨更深了。

    现今刘开明已经没有做木工活,虽然刘贺两兄弟不管怎么问父亲他都不愿意说,但是从道听途说汇集起来的信息刘贺还是知道,那是因为刘开明被张家兄弟下套陷害了,扯远了在这里就不多说,反正自此以后刘开明就不再从事木工活。

    不过张家兄弟也打错了算盘,即便父亲不从事木工活以他们的木工水平还是丢了村里的活计,村里人宁愿找外村人打家具也不再叫他们,最后同样沦落成为一个彻底的务农人员。

    在某些方面老祖宗使用的句子非常贴切,狗改不了吃屎。

    张家兄弟就是这样,他们不会反思自己总是把所有的错误都强加给别人,在他们丢掉木工挣钱渠道之后他们把一切的原因归咎到和他们有矛盾的村民和以前的同行刘开明身上。

    睚眦必报、心胸狭窄、锱铢必较、斗筲之器……几乎这方面的词语他们都适用,这不昨天刘大头的警告才没多久,今天老毛病又犯了。

    这样的人刘贺不屑为伍,经过红梅婶的介绍他不做声响,带着刘铮朝着已经在把青石做围堰的地方走去。

    “两个小毛孩子,一点家教都没有!”张学致忿忿的说着。

    “哼,我看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张学明紧随着说道。

    看着正事不积极,闲言碎语倒是满嘴跑的两个大老爷们,红梅婶轻轻摇了摇头挽着篮子跟着刘贺,一边走还一边喊道:“大伙都休息休息吧,这天热得可别中暑,都来喝点绿豆汤,吃几个馒头。”

    “哈哈,开青兄弟就是仗义,干个活给钱足不说还另带加餐,以后你们家做事都找我,我一定第一时间赶到。”

    “红梅嫂子,天天做好吃的给我们以后回家都不习惯了,要是能娶到红梅嫂子这样的媳妇那就阿弥陀佛。”

    “……”

    “吃你的吧,拳头大的馒头也堵不住你的嘴。”农村女人都比较彪悍,禁得住一些半荤半素的玩笑。

    这时候刘开明也走到大家歇脚的地方,看着刘贺和刘铮两兄弟问道:“刚才我姓张的跟你们说了些啥?”

    “没什么……”

    而没等刘贺说完,刘铮便把之前张家兄弟两人说的话全都一骨碌说了出来,而且模仿对方的动作语气有模有样,在最后更是对刘贺的应对方式大为称赞。

    刘开明微微颔首,自家孩子能如此的应对没吃亏最好,然后想了想还是说道:“张家两兄弟跟我是上一辈的恩怨,你们两孩子别理会,他们说的时候走得远远的就是,最重要的是别影响了学习。”

    “知道啦……”刘铮拉长音调的回答,显然父亲的大道理他非常反感。

    刘贺倒是低声的“嗯”了一声,然后整个人表现得云淡风轻。

    而他的表现让刘开明非常欣慰,大儿子刘贺终于懂事了,人开朗很多不说,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事非常妥当。

    “贺娃,哟,几天不见衣服穿得洋气了,连发型也完全变了,你这是怎么回事啊,我开明哥辛苦挣钱可不是为了你胡乱花的。”这时候刘开青终于有闲,逮着刘贺就开始说教。

    是否真关心刘贺分辨的出来,刘开青就是一直关心他学习的堂叔,面对堂叔的责问刘贺笑了笑回道:“堂叔放心吧,仅此一例,以后看我表现。”

    很多承诺不用说得感人肺腑,用实际行动表达更让人动容,这一招再次让刘铮在旁边内心震动,心思闪烁。

    “嗯,你小子变得更沉稳了,开明哥,贺娃子学费真没问题?”刘开青转头对刘开明问道。

    “呵呵,已经解决了,倒是你现在铺的场合可不小,资金上紧张的话我倒是可以支持一些。”以前说到钱的事情胆气就弱了三分,而有了奇石获得的收益底气非常足。

    几人聊着天,刘贺突然对刘开青说道:“堂叔,我看你围堰的青石和水泥都不是很多,这样做起来的堡坎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贺娃说什么呢,现在坎子都没有做好你就在瞎胡说,开青兄弟别往心里去,这纯粹是童言无忌大风吹去。”刘贺话才说完就被刘开明责斥并向刘开青表达歉意。

    然而历史经历过的事情刘贺怎么能忘,他还是决定提醒堂叔别让历史重演,让刘开青告别悲催的命运:“爸,堂叔,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围堰你们找专家询问过了么,万一遇到洪水,堰坝能抵挡多大的水量?”

    “这……”刘开青堂叔面露尴尬。

第18章 及时提醒() 
刘开青的表情足以证明对方什么都没有准备,这根上辈子的记忆是完全符合的,但是刘贺就是要纠正他的这种认识和想法。

    也没等刘开青吱吱唔唔多久,刘贺继续说道:“堂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没有科学的测量,几公里长的河道蓄满水对堤坎的压力是多大你知道吗,要是上游涨水的话,来水对堤坎的冲击力又是多强,这些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贺娃,我……,我这不是手里有些紧张么,缴纳了村里第一年的承包款再加上请人清理河道、修建河堤哪一样都需要钱呐!”

    对于刘贺突然有理有据的说出堤坎的安全问题刘开青心里纳闷,但是他被所说的内容给吓倒了,紧接着还有些侥幸的说道:“真有那么严重,我看其他人修建鱼塘不是非常简单么?”

    普通的鱼塘能跟承包河道相比,就连那些几十亩的水库也不能跟几公里长的黄石河相提并论,刘贺加重语气正色说道:“堂叔,这可不能存在一点侥幸心理,养鱼是一个好项目你都投入这么多的本钱,何必吝啬找专家测量一下给你修建堤坎的数据,有些钱该花就必须花掉。”

    刘开明对于自家儿子能说出这番话同样有些意外,不过站在父亲的立场当然当仁不让的支持刘贺,正好目前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于是豪爽的说道:“开青啊,站在自家兄弟的立场贺娃子说得对,该省的钱我们必须省该花的钱就得花,有专家的提议至少我们心里有底是不?说到钱的事你尽管放心,我拿个三五几千没一点问题。”

    “开明哥,你们家这是?”对于一下阔绰的刘开明刘开青有些傻呆了。

    刘开明看了看身边胡吃海塞的其他人,然后凑近刘开青的耳朵轻声说道:“我家贺娃子前两天在河道边挖蛤蜊发现了一块篮球大的黄石,上面条纹明显,有一面还形成清晰可见的图案,就昨天这小子背着我们把黄石弄到市里去卖掉了,就这么大块石头居然卖出一万五的高价。”

    “这……”刘开青手指着刘贺不知该如何接话,想了一会才恍然低声说道:“原来昨天贺娃子穿着新衣,剪了头发,手里还拎着好多口袋,想必都是给开明哥你们买的东西吧,以至于你早早跟着贺娃子回家,晚上都没到我家吃饭……”

    “嘿嘿,开青,我可只告诉你,你别到处乱说。”刘开明赶紧给嘱咐道。

    刘开青随口就答道:“开明哥,我是那样的人么,财不露白我懂。”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家借钱给你请专家过来测量一下,承包养鱼这件事要做就做最好,我一直不相信凭着我们老实本分的做事情就得不到上天的垂青,开青你一定能够时来运转获得和付出成正比的果实。”刘开明老话重提,但这不是嘲讽而是鼓励。

    尴尬的过往一直没有压倒刘开青,刘开明提到他以往的糗事当然没另前者尴尬,反而颇为硬气的说道:“好,既然开明哥支助我就去请这方面的专家,不管花多少钱我都要把这件事做到最好,让所有人瞧瞧。”

    “不过,开明哥,关于这方面的专家我也不认识啊,应该去哪找呢?”

    刘贺应声回道:“堂叔,这还不简单,直接找镇里请求帮忙就行。”

    “就这么简单?”不止是刘开青,刘开明和刘铮都匪夷所思的看着他。

    刘贺被几个人盯着生态一如既往没有改变,现在九七年恰逢山城才升格成为直辖市,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全都是积极向上的,从市里到镇里都有很多刺激各行业的政策指标,记忆中要是没记错的话,市里就有下发针对大力发展种养大户的一些福利政策,其中就包含了技术支持、专业帮扶、小额贷款等等。

    “我骗你做什么,其实镇里水文站就能解决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望着还有些不明所以的众人,刘贺继续说道:“他们手里就有几十年里黄石河每一年每一季度水文统计,只要得到这些资料数据,专业人员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