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时代巨头 >

第69章

重生时代巨头-第69章

小说: 重生时代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心中田桂芬身型非常的挺拔伟岸。

    “大妹子,这边来坐,刚才真是有些怠慢还希望你多多包涵,贺娃,你自己快招待这个可爱的小妹妹。”对于田桂芬刘开明充满了敬意。

    田桂芬并没有听从刘开明的安排坐在凳子上,整个人有些拘谨,嘴角略略的动了动,似乎鼓足了勇气抬头看着刘开明问道:“我听我表姐说你们厂子招收全职工,而且工资很高,请问现在还需要人么?”

    其实家具厂缺乏专业的技术工,其他人员现在都人满为患,因为稍微有几个不需要技术含量的位置厂里好多高管都盯着,今天出现明天就有有点关系的亲属朋友顶上,要找一个能适合田桂芬的职位还真没有。

    看着刘开明考虑,田桂芬很是失落,她马上拉着正在嚼着美味糖果的何小妮就欲往外面走去。

    “阿姨别慌,我爸厂里到处都需要人,他没有直接回答你可能是在考虑什么位置更适合你。”刘贺见状拦下田桂芬,对于这样值得尊敬的人,人品就保证一切,不管厂里给他安排什么工作,当领导都不会担心她干得不好。

    刘开明集市反应过来:“对对对,大妹子你看先去我灯具厂的仓库当保管员怎么样,每天只需要对进库出库的产品做好记录就行了。”

    “当保管员多少钱一个月?”真是被钱逼到了万丈悬崖的边缘,田桂芬心里面最惦记着工资。

    有时候帮助不能直接说出来,刘贺见状抢在刘开明之前回答道:“我们家具厂一般保管员的工资是四百五十元,不过到了月底全厂哥岗位人员都有评比,像保管员只要每个月不出错,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就会有额外的奖金,这笔钱拿全的话应该有将近一千吧!”

    田桂芬这时候双眼明显闪过一丝亮光,然后坚定不移的说道:“你们放心,要是让我当保管员的话以后家具绝对不会弄错一件,希望你们说的奖金会兑现。”

第152章 原谅一次() 
“来,叫哥哥。”面对有些内向和拘谨的何小妮,刘铮笑呵呵的逗弄道。

    最终刘开明把田桂芬留了下来,合着刘开青、刘开林还有梁致忠一起,加上自家人正好十人围着大圆桌坐得满满当当。

    对于刘铮口无遮拦的调戏何小妮,大人全都没有阻止的意思,也许在他们想来小孩子就要你来我往通过多接触才能玩在一起吧。

    不过谁都没有注意到,何小妮一直用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时不时的看着刘贺,是这个哥哥给了她最喜欢的糖果,也是他出了高工资让妈妈能够进家具厂做什么保管员,虽然还不能理解‘高工资’这个概念,但是妈妈高兴的眼神她能读出来,妈妈高兴她也跟着高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五六岁的何小妮已经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她比那些还能依偎在父母或爷爷奶奶怀中享受幸福童年的孩子懂事得多。

    “小妮真乖,来来来多吃菜。”母亲梁兰香对于何小妮非常喜欢,看着小妮她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家以前清贫的样子,短短几个月家中的经济水平猛然变了模样,但是很多时候她仍然感觉恍如梦中一般。

    吃过午饭,田桂芬带着何小妮回家安排家中事宜。

    梁致忠给刘开明和刘贺讲述着承包土地的情况:“开明,贺娃,上次你给了我四万块我已经承包了八百亩地,土地每亩的承包价格是40钱,现在还剩7000多的样子,再接下来还继续承包吗,剩下的可都不是熟土属于村民开荒的山地,这些土地土壤深度不够,地形坡度也是要陡峭一些。”

    刘开明没有说话,承包土地的事情一直都是刘贺在主持,他就带着一个耳朵在旁边静听,不止是他,除了不知去向的刘铮以外梁兰香也坐在不远的地方,手里还拿着编织针织着毛衣。

    刘贺听候微微点了点头:“那些生土也可以承包,不过承包价格要降低一些,你看20或者25块那些村民愿不愿意承包给我们,尽量争取把承包地连成一大片,等承包协议签好你就可以找人把土地翻一遍,等着我找猕猴桃苗,你自己弄花生种没有问题吧?”

    要是生土能25元每亩承包的话,剩下的钱承包两百亩土地绰绰有余,到时候就算请人工都能从里面抽出一些钱来。

    梁致忠回答道:“应该没有问题,那些荒地都是在土地下放的时候各家自己开垦的,完全不在土地证上面,能每亩每年白得二十几块钱有谁不愿意。”

    “另外花生种其实我已经找好了,那是我们村为数不多的几个专门从事种植花生的村民,不过听说我们承包这么多土地种植花生,对方想过来帮我,贺娃你觉得怎么样?”

    “哦,你刚才说有一位一直种花生的农户想要过来帮你,这是好事啊,我们正缺种植方面经验老到的人呢,你还可以去问问其他专业种花生的几户人家,要是愿意一并招过来,工资展示给五百一个月吧!”刘贺高兴的说道。

    不过这时候母亲梁兰香在旁边插了一句话:“贺娃,上次你幺舅去灯具厂被你说走了,现在真不帮我们负责承包土地的事情了么?”

    刘贺瘪了瘪嘴:“可不是咋的,他一直没联系我我也没有联系他,现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

    大舅梁致忠在旁边解释道:“其实致远就是心里顺不过那口气,他倒是心里有些后悔,不过你幺舅妈这个人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好,听别人说一直要求你幺舅不能给你打电话,说哪有长辈给晚辈低头认错的道理。”

    “贺娃,我看要不给你幺舅去个电话把这件事情再说说,毕竟你可是他亲外甥,而且你外婆也在致远家常住,你想以你幺舅妈石文秀的性格会对你外婆好?”梁兰香婉转的劝说道。

    刘开明也在旁边点头:“我看你也应该给你幺舅去个电话,有他帮衬着你大舅,承包土地这件事会顺利得多,小小年纪就别那么大的记仇,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事情你幺舅还不明白其中道理?”

    有人说三岁看八十。

    意思就是说人在三岁的时候就能判断他的性格,也许直到八十岁的时候还是那样,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

    梁致远的性格就是有些自私,考虑事情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既得利益,这种小聪明其实就是目光短浅,特别是有幺舅妈石文秀在旁边煽风点火,那种性格上的缺陷尤为突出。

    不过此刻父母加上大舅梁致忠都在劝解他,刘贺只能无奈的点点头:“好吧,等晚上我就给幺舅打个电话道个歉,不过在承包土地方面必须是大舅说了算,如果幺舅在中间搞小动作大舅你直接给我说。”

    大舅冲着刘贺内敛的笑了笑:“行吧,我把这件事给致远解释清楚。”

    一听这话就好假,老实本分的大舅根本不是自私狡诈幺舅的对手,不过说到这份上刘贺并没有回话。

    这次碍于亲情暂时不做计较,但是做什么都不能得寸进尺,梁致远就算回来也要以观后效,到时候还这样那就只能撕破脸皮。

    三天的假日很快就过去了,十二月三号下午刘开明父子三人准备前往中梁镇,回到云雀家具厂。

    “兰香,我说农村这点事你就别忙活了跟我们一起去镇里,种的中草药让给开青打理就是嘛!”面对母亲梁兰香的固执父亲不知道劝了多少回,现在临行前老话重提。

    母亲仍然是微笑着回应:“都是有车的人了,想我就回一趟村里还不简单,我看你们还是想念我做的菜还是真的。”

    “妈,我可是真想你,顺便再想想你做的菜的味道。”刘铮括不知耻的卖萌撒娇。

    刘贺干脆笑了笑,自顾的拎着两水桶装的土鸡蛋,这是刘开青、刘开林等人送给他和刘铮补充营养的东西。

    最终母亲还是坚持留在农村,她希望以后刘开明回农村修建一栋漂亮的楼房。

    在自家老宅基地上修建房子这是肯定的,不过在镇里或者城里也一定要置办家园,想到这刘贺突然想到在镇上买房,只有两天就是宗申回款,到时候他就是一个有钱人了。

第153章 给书记惦记上了() 
中梁镇政府大楼仅有三层,镇委书记梁光禄的办公室就在顶楼,此刻他手里拿着一份办公室主任呈上来的文件,要是刘贺在这的话一定会发现,这份文件正是他回农村过元旦节给鹿岩村村支书写的关于组建合作社的方案。

    梁光禄逐字逐行的浏览着字体不错的合作社方案,他看得很仔细也有些入神,空着的右手还无意识的敲打着办公桌面。

    合作社这个名字并不算新颖,梁光禄书记在建国之初的时候就经历过,不过眼前这份合作社方案却完全超乎他想象。

    ‘集中有限的农业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积累财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方案中的这句话可算是道尽了新合作社的内涵与优势。

    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办公室一直陷入沉静之中。

    猛然间梁光禄书记抬起头,看着仍坐在办公桌对面的办公室主任笑着说道:“嗯,这个合作社的方案非常好,鹿岩村还真是人才辈出呢,没想到那刘天贵还能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

    “呵呵,谁说不是呢,眼看着几个村发展种养殖业形势不错,我们对于怎么样能让村民最大化的增收想了不少办法,但是这个合作社方案一出我们之前的方案完全拿不出手。”办公室蔡主任谦逊说道:“不过这个鹿岩村交上来的方案可不是刘天贵想出来的,听说制定这个方案的还是一个高中生呢!”

    “你说的那个高中生是不是叫刘贺?”霎那间梁光禄书记脑海中有一个人的身影浮现,无意识的脱口而出。

    这下轮到蔡主任大感疑惑了:“梁书记怎么知道,难道下面的人告诉你了吗?”

    梁光禄哪里提前知道,刘贺这个名字其实都已经在他记忆中淡忘,要不是这次提交合作社方案的是鹿岩村,蔡主任有提及书写方案的人是一个高中生,他知道才怪。

    微微的笑了笑没有说话,蔡主任自以为梁光禄了解的程度也不过是一个名字,于是赶紧加码把关于刘贺的光辉事迹一件件抖露出来:“梁书记刚才说的话很对,这鹿岩村啊还真是出了一个天才人物。”

    “那叫刘贺的高中生才刚满十八岁,学习成绩好得一塌糊涂,别人高三都恨不得一天时间分成几天用,但刘贺在学校有特权平常根本就不上课,只要月考考上700分就连校长都无权干涉。”

    “还有就是他父亲在镇尾创办的家具厂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现在每月的生产总值超过三百万,上个月给镇里增添了二十多万税收,据说让家具厂能达到目前规模的主要人物就是刘贺,最初家具厂出产的几种新式家具就是他弄的。”

    “但这还不是他全部的实力,在帮助自己家的家具厂走上正轨以后,他又和孙宏还有另外一人创建了一家摩托车灯具有限公司,这更了不得,不仅亲手设计了一套灯具搭上了宗申,还和另外三四家摩企签订了合作协议,据说十二月灯具厂挂账就有将近四百万,按照预计回款这又能给镇里缴纳二十多万的税金。”

    “另外,像之前鹿岩村搞中药材种植、鲟鱼养殖,这里面又是那小子在上窜下跳,而且我还听说真武镇那边这小子准备承包上千亩的土地作花生、猕猴桃种植……,书记你说这小子脑袋瓜究竟是怎么长的?”

    一口气差不多把刘贺现在做的事情竹筒倒豆子一样的吐露出来,这番话中的信息量很大确实让梁光禄内心非常的震惊。

    要说鹿岩村他亲自去过,村里搞种植养殖这事是刘贺出的主意他是知道的,但是梁光禄可不知道刘贺家还创办了家具厂,联合别人建了一个灯具厂,更是在外面承包上千亩土地。

    其中最让他吃惊的是刘贺在不管是在家具厂还是灯具厂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不说刘贺的年纪,想找个人同时能设计家具和灯具的有几个,真的有没有梁光禄不知道,但是刘贺就能,这样的人确实只能用天才形容。

    “哦,这小子上次我去鹿岩村见过还真是一个英俊的后生,你对家具厂和灯具厂的情况还知道多少都给我慢慢细说。”梁光禄对着蔡主任说道。

    不愧是办公室主任,蔡主任的嗅觉很灵敏,在接到这份合作社方案之后他就从多方打听了刘贺的消息,一个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政府人员想要了解情况花费不了多少精力。

    “书记,是这样的……”

    蔡主任慢慢的讲述,梁光禄听着不时的微笑或点头,对于刘贺这个名字在内心不断的刷新着认识。

    然而知晓了灯具厂和家具厂都是建立在镇尾,而且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到发展成为一个月能创造产值几百万的工厂,还能带动几百人就业,梁光禄的心中开始有一个想法在发酵。

    “蔡主任,镇尾那片地方我记得有一块属于街道,有一片属于长河村,还有一部分属于和平村是吧?”梁光禄打断了蔡主任的激情演讲。

    蔡主任楞了一下,心中讲得正起劲呢被人打断他是非常不忿的,不过对方是书记这样的心思还得小心翼翼的收起来,身体重新坐正他回答道:“是的书记,刘贺父亲创办家具厂的原地址是一家打铁场,那块地属于街道社区,刘贺和孙宏联合创办的灯具厂是以前长河村的村小,这两年学校遗弃被灯具厂出资承包。”

    “镇尾那边的地块从整体上看比较平整,不过除了现在两家工厂,其他地方还是农村,村民在地上种着各种蔬菜粮食。”

    “嗯,你看我们镇里是不是可以把镇尾这片土地好好做一下文章,吸引更多手里有钱又向创办工厂的人到这边建厂?”梁光禄说出心中所想。

    蔡主任再次愣住了,站的位置不同所思所想亦不相同,不过听着梁书记的话蔡主任猛然间一拍脑门:“书记,这想法太好了,要是这片地方全建成工厂,那我们镇每月的税收岂不是都有几百万!”

    “呵呵,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这件事等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