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时代巨头 >

第66章

重生时代巨头-第66章

小说: 重生时代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午九点不到,镇尾好多村民已经在地里忙活着了。

    邋遢的孙宏奔跑在公路上引起了好多村民的议论。

    “这是谁啊,穿成这样在公路上跑是干嘛呢?”

    “会不会是小偷被其他人发现了?”

    “我看倒像一个要饭的。”

    “难道是上谁家讨东西被狗追着咬?”

    “……”

    孙宏此刻内心万分焦灼,自己什么模样顾不了那么多了,被别人议论更没有放在眼里,他只是一个劲的想着镇上的车站跑去,想立马回到家人的身边。

    可镇尾距离镇中车站还有老远的距离,平时都有跑摩的的公路上现在就连路过的摩托车都没有,即便孙宏想飞回家也是万般无奈。

    正在这时候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辆小轿车,超过孙宏之后便停在他的身边,孙宏内心欣喜正想过去找小车主人搭一段路,不过刚等他靠近小车前排的车窗就摇了下来,从里面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孙哥,去哪?”

    “刘贺,你怎么在车里,而且还是你开车?”孙宏霎那间忘掉了家里的急事呆愣了。

    “这些以后再说,赶紧上车我送你一程。”车上的刘贺催促道。

    “好好好,兄弟真是太感谢了!”来不及感叹孙宏麻利的窜进车后座砰的一声关掉车门。

    桑塔纳提速前行,刘贺一边开车还不忘打量着坐在后面的孙宏:“孙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刚才连支票都忘了收起来。”

    “先送我到大沙区新桥医院……”孙宏焦急的说道。

    “好嘞。”一脚油门汽车如离弦之箭一般往前飞驰而去,九几年道路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四通八达,但是车辆更少,小汽车在小镇公路上也可以找到赛车的感觉。

    一路上孙宏也讲述着他家里发生的重大事故,是的,确切的说是他媳妇父亲,也就是老丈人病危,现在正在大沙区新桥医院抢救。

    孙宏的岳父是农村的,原本身体十分健朗,六十多岁的年纪仍然能够肩挑背扛做重体力劳动。

    作为生长在大山附近的居民,孙宏的老岳父还是一位采药高手,乡里左邻右舍有点小灾小病根本不用到镇里医院,拿几幅中药就能药到病除,医术高超自然也就有很多病人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看病,里面自然有些有钱的病人。

    悬壶济世不等于免费给人看病,孙宏的岳父张大山对周边村民只收取一点辛苦费,对于那些找上门来不差钱的病人自然是看人点菜。

    这一次有一位病人是乘坐他在电视里才能见到的小汽车上门求医,至于品牌他不知道只大概晓得这是国外老贵老贵的小车,一个轮胎就顶得上他村子好几栋红砖房。

    这种病人自然也是张大山最喜欢的,只要只好别人的病别人给多少钱他收下都问心无愧,在他想来富人的命还能用金钱衡量,只要有人在何愁挣不着更多额钱呢!

    在看过病人的症状之后,张大山对于那种病情十拿九稳,不过有一味药比较特殊,必须采集最新鲜的药材熬煮,那种药材大山就有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再加上对方承诺只要病情好转就能得到一万块,所以张大山毫不犹豫的决定上山采药。

    一万块啊,还仅仅是病情好转,在他看来这个并从开始治疗到最后痊愈需要三个疗程,三个月的时间他岂不是至少会成为十万元户?

    没有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动心。

    不过乐极生悲,张大山本来成功的采集到那种药材,但是在激动的一瞬间失足从悬崖上掉了下来,当时身体多处软组织受损,肋骨插进内脏就有好几根,那位富人送他到医院的时候整个人陷入了休克,而两手还紧紧的抓着采到的药材。

    后来经过医生的诊断,张大山在跌落山崖的时候头部受到猛烈撞击,不但颅内出血,还有内脏出血,多个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仅仅一场手术费做下来就需要十万块,另外还得预算接下来的住院治疗所产生的费用。

    看病那位富人很爽快给了三万块钱走了,临走之前说等张大山好了之后他们会再去求医。

    有了富人给的三万块,加上以前张大山治病积攒下来的三四万块钱距离手术费十万还有三四万的差距,这不张大山的爱人一个电话就打给孙宏的媳妇,然后她再通知孙宏,而后者听到这个消息感觉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个意外早不早晚不晚,偏偏等到灯具厂也急需用钱的关键时刻。

    孙宏一个是在担心老岳父的病情,一边是内心在做着剧烈的斗争,治病一个手术就是十万,后期陆续治疗怎么着也得七八万吧,这些钱他到哪里找,一旦挪用刘贺给他的六十万,那宏光灯具厂还是没办法度过难关。

    经过半小时汽车来到大沙区新桥医院,期间孙宏介绍完情况车内便陷入一阵的沉默。

    车刚停稳孙宏便朝着电话中听到的病床号跑去,刘贺急急赶上他朝他手里塞了一张卡:“孙哥,做手术不是还差四万么,这张卡里正好四万多点,密码六个零,赶紧取钱凑上给老叔把手术做了,病情不能等。”

    “兄弟,这……”

    一个大男人真差点掉眼泪了,刘贺打断对方的说话:“别这这这的,赶紧拿钱救命要紧。”

    孙宏慎重的看了看刘贺,然后跑着去医院旁边把钱取出来,等着到了楼上病床的时候,一家老小都在等着他的到来。

    “姑爷,可算是等着你来了,你爸这是做什么孽啊,以前采药都好好的,这次却摔成这样!”一位头发花白的妇人看着孙宏顿时泪流满面的说着。

    “妈,你别急,爸不是还等着做手术么,钱我已经带来了,媳妇你赶紧去办手续。”孙宏劝慰着老妇人,然后对着旁边一身体比较丰润的女人说道。

    “宏哥,你这是怎么了,灯具厂不是也差钱吗,这钱你从哪里弄来的?”年轻少妇看着孙宏一身邋遢关切的问道。

    孙宏挥了挥手:“先别管了,拿钱去给爸做手术!”

第145章 扶持上游企业() 
九十年代各行各业都在改革,不过改来改去最为雷同的地方就是一切向钱看。

    跟其他行业一样有钱就能办事,这不手术费凑齐医院很快就给张大山安排手术。

    手术前刘贺也瞧了瞧张大山的状况,没做手术前他只经过输血、输氧维持着基本生命特征,整个人可谓是惨不忍睹。

    等着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孙宏才走进医院的洗漱室好好把自己规整了一下,刘贺伴随着他来到手术室前。

    “宏哥,现在可以跟我说说钱是从哪里来的了吧?”孙宏的妻子何晓芳再次问道。

    孙宏朝着刘贺鲁了鲁嘴:“啰,灯具厂应急的钱和刚才我拿出来的四万块全都是他给的。”

    “啊,这位小兄弟看起来好年轻。”第一眼看到刘贺何晓芳还以为刘贺就是孙宏叫过来的跟班呢,而现在听孙宏这样一说,在上下打量了一下刘贺的穿着打扮顿时又以为他是一位家庭条件特别殷实的富二代,不然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看穿了妻子的想法,孙宏在一边介绍道:“小芳给你介绍一下,他就是我常挂在嘴边的刘贺兄弟啊,也是我开办灯具厂的合伙人之一,以前专卖店给我出了不少点子的那个人,现在灯具厂也全靠他打开了市场。”

    “刘贺兄弟你好,这一次危急之中给我家这么大的帮助真是太感谢你了。”何晓芳感激的说道。

    刘贺摆摆手:“嫂子不用这么客气,孙哥可没把我当外人。”

    “刘贺兄弟,现在我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厂子里面恐怕要占用你更多的时间了。”何晓芳直言不讳的说道,这让旁边的孙宏有些尴尬。

    刘贺也楞了一下,这才还没认识多久呢何晓芳就说这样的话,对方还真是够实际的,不过随即脸色淡淡的笑道:“应该的,谁家里面没个特殊的事情,这样吧,孙哥你就在这边守着,厂里的事情我跟云哥两人商量着办,你不在厂子的这段时间我们保证一定能够顺利度过。”

    孙宏站起来拍了拍刘贺的肩旁:“那六十万你们看着安排,我相信你们。”

    “嗯。”

    刘贺答应一声便离开医院,不过在临走之际他分明听到了何晓芳询问孙宏:“宏哥,他家什么情况啊,一下子能拿六十万给你周转,这是不是说灯具厂以后他就是老板了?”

    “嘘,小声点,这是刘贺兄弟借给我的钱,只要灯具厂挣到钱还给他就是。”看了看已经消失在转角的刘贺身影孙宏说道。

    “你还没给我说小刘他家的情况呢?”何晓芳追问道。

    “他们家啊,其实半年前就是普通的农村家庭,记得我跟刘贺兄弟第一次见面他是到我专卖店应聘,然后……”刘贺渐行渐远,谈话声也消失在空气里。

    ……

    有了灯具厂一摊子事情刘贺是更没有时间回学校了。

    回到灯具厂刘贺把孙宏家里发生的意外给云天行讲了一遍,然后两人开始商量着接管孙宏负责的一摊子事情。

    以前孙宏作为老板亲手抓的事情很多,主要是采购和生产,另外就是和扩建新工厂的施工队经理涵接。

    云天行和人打交道不是特别在行,两人商量着在孙宏没在的日子让他负责生产事由,刘贺负责灯具零配件采购以及和扩建厂房的经理打交道。

    几天时间两人都熟悉了手上的工作,刘贺接管的采购这块主要是应付那些外地的供应商,这部分零配件基本上都是现款现货,而且需要灯具厂先给对方打款对方才发货出来,中间造成的任何损失对方都不负责的。

    在山城产业链没有建成之前,摩托车行业上游企业就是这么牛气。

    但是长久受制于人这不是刘贺能接受的,灯泡也就罢了,像一些灯头、插线头、铜片这些工艺比较简单的小零件都要外地采购这就不是他容忍的,必须在山城扶持几家做同类产品的企业出来。

    想到这里刘贺一下就想到了山城本地给他们供应灯头弹簧的嘉兴厂,这是一家规模非常小的作坊式微企,厂里员工加上老板都不到二十人,一共有十台制簧的设备,在任务繁忙的同时老板都要亲自上阵。

    另外还有一家跟嘉兴差不多的厂家名叫旺龙,是加工螺栓的。

    两家的老板都比较务实,年纪大的那家老板也不过四十多岁,嘉兴老板年纪才三十岁的样子,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两家企业老板实力都有,就是苦于找不到投资项目,如果刘贺给他们指明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对方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就建立起相应的生产线。

    这并不是开玩笑,别看灯头、插线片、塑料接口、铜片全是一些小零配件,但是山城的整个摩企,甚至以后的汽企都会用到,只要做到专精这里面的利润大了去了。

    嘉兴本来就是做灯头弹簧的,让对方把灯头一起做起来并不难,而且只要产品合格就有宏光灯具厂采购,对方不同意那是傻子。

    旺龙一样,它们厂生产螺栓,现在增加一些金属压片、插接片更是轻而易举,几乎都不需要新增设备就能办到的事情何乐不为呢!

    其实很多零配件不是内地的工厂不会做,而是九几年的时候内地人缺少沿海人的生意头脑和胆识。

    现在有了刘贺给这些厂牵线搭桥,每月还保底的订单,这样一来宏光灯具厂将会逐渐摆脱零配件受制于外地企业的束缚。

    “王老板,我是宏光灯具的刘贺……,你说孙老板啊,他最近家里面有些事情,这段时间叫我全权处理厂子里面采购方面的事情。”

    “是这样,我们灯具厂委托你们生产一些小配件,只要尺寸符合我们的要求,以后我们就把订单下给你们嘉兴,决不让你们嘉兴白忙活。”

    “你说什么,把这个保证写在合同上,这当然没有问题,这样吧,明天上午九点钟你到宏光灯具厂来我们面谈。”

    电话对面嘉兴厂的王德昌最初有些疑惑,但经过刘贺三言两语就相信了很多,最后很爽快的答应到灯具厂和刘贺洽谈生产灯头的具体详情。

    搞定一家,刘贺拿起电话又给旺龙厂的张老板去了一通电话,当然对方也答应到宏光灯具厂和刘贺面对面交流。

    紧接着刘贺继续打了三个电话,只要有点野心的老板都同意和他签订新的供货合同。

    嘿嘿,给这些厂家一些甜头,刘贺还不相信他们不做。

    这样一来算是扶持上游企业做大做强,但是也让宏光灯具厂能更好的前行,这才是双赢的合作。

第146章 大局观() 
翌日。

    中梁镇的乌江大酒店,应刘贺邀请有五家上游的配件厂参加了他所谓的扶持会议。

    最开始当刘贺主动推介那五家配件厂增加相应的零配件加工,除了嘉兴和旺龙两位老板其他都有些犹豫,因为他们目前面临的情况跟外地摩配厂的情况差不多,现在的业务根本就不愁,厂子一直都处于不停歇的状态。

    帮对方想方设法挣钱对方居然还不接受,刘贺也不会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

    本真互惠互利的原则,这五家配件厂最终有三家的老板比较有野心,和他签订了新的开发供货协议。

    合同上特别注明,只要在两个月内那些配件厂能提供研发新品的合格样件,那么宏光灯具厂将会把配套大部分份额交给他们生产。

    销路不成问题,最让配件厂老板动心的还是刘贺给他们描绘的专精、规模、品牌、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就好似彻底给他们打开一道崭新的大门,有一个脑海中的封印被一下解锁。

    一顿还算丰盛的午餐之后,刘贺终于送走最后一位满心欢喜的配件厂老板,带着满身疲倦的回到工厂,不料厂里发生了一件意外事故。

    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刘贺脑海中只能找到这个词语来形容宏光灯具厂。

    就在他中午外出招待配件厂商的时候,一名刚吃完午饭的员工翻越新建厂房的工地打算到外面买一盒香烟,结果谁曾想施工方在围墙附近打了一口竖井,员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