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时代巨头 >

第10章

重生时代巨头-第10章

小说: 重生时代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记好,书记能在百忙之中到我家来,我……”刘开青语无伦次。

    “哈哈,你别紧张把我们当作普通人就行了,这次我们过来是为了解决你的难题而来,听说你承包了村里几公里的河道打算养鱼,嗯,这边村庄的环境确实非常优美,适合包括养鱼在内的多项农业发展,你有这样超前的意识很好。”梁光禄书记看着拘谨的刘开明开心的说道。

    当面得到书记的夸赞之前对刘开明冷淡的黄科长顿时冷汗淋漓。

第21章 筑坝与造价() 
梁书记对刘开青所做的事情高度赞扬就是对这件事情定下的基调,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水文站就送上了黄石河有记载以来的详实数据,农业科的黄科长更是跑前跑后通过他的私人关系从区里找来一个水利专家,一个礼拜这边就能得到一个修堤坝的可行性施工方案。

    在搞定了河道的修建方案之后,梁光禄书记再次提到鹿岩村适合发展农业项目,甚至还鼓励村支书带动村民一起发展、联合发展。

    等送走了镇里领导,村里面好似过节一样的热闹,刘开青几乎成为了村里的明星人物,走到哪里都有其他村民主动招呼、上烟、赔笑脸,而张家兄弟呢,在随后的几天好似人间蒸发,后来听说到外地谋出路去了。

    修建河堤的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方案暂时没有下来,但是在准备拦河的位置已经堆着许多的青石和水泥河沙,不过除了刘开青这里很热闹之外,鹿岩村村支书家也同样如此。

    既然梁书记都看好鹿岩村发展农业项目,于是村子以前的荒地、河滩、杂树丛生的山岗全都成为满腔热血打算从事专业农业的村民首选,一时之间众人对于稀缺的资源你争我夺,最后让村里财政大为改善,出血中标的那部分村民现在开始羡慕刘开青的运气。

    刘贺这段时间过得很清闲,不是说没人找他,凭他给刘开青出谋划策并笃定修筑堤坎这件事会引来镇领导关注他就在村中稍有名声,然而现在这些名气并不是刘贺想要的,于是乎艰难的拒绝了村民的各种请求,以新学开学在即为借口。

    说真的,自从家里经济情况改善之后,父母亲对于刘贺刘铮两兄弟的待遇也逐日提升,都是半大小子长身体的时候,家里的鸡蛋几乎没有断过,刘开明还时不时的卖鱼卖肉,那日子让家里直接奔向小康水平。

    没有村民的骚扰,也不再缺衣少食,刘贺与刘铮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温故而知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上辈子的刘贺从来没有那样专注的学习,然而他这一辈子重来之后脑袋瓜确实开窍了,以前生疏的单词或者语句,在假日前这段难得的空闲时光里被刘贺略看几遍就熟记于心,而且记忆特别深刻,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而和他一起学习的刘铮呢,之前是从来不会向刘贺询问习题的,然而在和刘贺打赌之后,也许是想找些难题刁难对方,不过随着众多科目越来越深奥的问题被刘贺迎刃而解刘铮开始变得不再淡定,他内心对打赌获胜的前景一点不看好。

    “哥,这道题该怎么解?”拿着一本高二课本预习的刘铮都有些习惯性的询问刘贺,不过这已经不是刁难,而是对于知识的渴望,眼看刘贺好似变了一个人不但为人处事开始圆滑,就连学习成绩都提高到新的高度,刘铮心里也在发狠玩了命的奋起直追,他还不服输。

    看了看小弟的题目,这小子高二下学期的课本都快被他自学完了,上辈子不愧是学霸级人物,就是待人接物方面差了点,不过没关系,这辈子当哥的一定会罩着他,一定要让刘铮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顺畅。

    三下五除二的给刘铮讲了一下解题的思路,至于过程还得刘铮自己一步步推论出来,吹着新买回家的风扇,刘贺感觉世界是无比的美妙。

    “两兄弟还在学习呢,我说你们都别窝在家里了,多走出去看看,明天就是你开青堂叔正式筑坝的大日子,不去看看真可惜了!”要说头两天看着刘贺跟刘铮每日不出门学习刘开明和梁兰香都挺高兴的,但是足足一个礼拜不出门这就让两个大人有些嘀咕了,担忧两兄弟变成书呆子的心思就差没写在脸上。

    听着刘开明再次提议两兄弟出去走走,刘贺抬起头微微一笑:“既然开青堂叔筑坝,那明天就过去瞧瞧,反正距离开学时间也没几天了,正好调整心态回到学校。”

    ……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父母亲都要过去帮堂叔做事,所以一家人很早就起来了。

    呼吸着新鲜空气,刘贺带着刘铮沿着房屋背后的山岗慢跑。

    最近一段时间村里的变化挺大的,除了开青堂叔河道的修筑,其他的农业项目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想村民齐大友承包荒地种了西瓜,曾家大姐承包荒山种了水果,张大伯承包河滩种蔬菜……

    以前荒废的土地变成热土,而村支书把这件事汇报给镇里,梁书记听了之后还打算在鹿岩村筹建一个农业发展基地,而且他还在几次镇里开会的时候提出,看得出这并不是他的心血来潮。

    当然啰,梁书记心情好也是原因的。

    别看农业科的黄科长不学无术,但是鬼点子还不少,害怕刘开青背后告他恶状,在跟随梁书记考察完鹿岩村黄科长又给镇一把手出谋划策,在污染不严重的几个偏僻一些的村庄筹办几个农业项目。

    梁书记转手就把这个任务交给黄科长,没想到后者做了几天资料居然还把江州区农业局下来巡查的官员给蒙过去了,想想也是啊,中梁镇本就是工业重镇,能发展农业项目的就只有偏远山村,而偏远崎岖的地方区里同志才懒得去呢!

    书回正传,吉时上午九点十八分,河道筑坝的位置再次点燃了炮仗,在小孩子惊叫声、大人们的谈笑声、鸡犬的鸣叫声中,终于几位开青堂叔请去的村民开始用竹杠抬着一块块巨大的青石丢进黄石河里。

    河水扑棱棱的翻腾,水花四处飞溅,旁边一条专门准备的引流渠早就建好,只等着几块特别粗重的青石沉浸河中,然后更多的帮工们肩挑背扛着更多的石头丢进河道里,等着河水流进引水渠,在阻断河道的青石堆下方刚才的村民又开始夯实石块和泥块,混合着水泥河沙,地基足有三米宽,以后露出河面的坝坎也足有两米,堤坝的高度五米,蓄水河道的长度2。73公里。

    总工程需要消费的金额一万一左右,是的,就是一万一,九十年代末华夏币就是如此坚挺,加上人工材料都不高,想当时也就一万上下就能建一栋一楼一底小洋楼。

第22章 开学离家() 
人多力量大,这话一点没错,九十年代刘贺的老家外出务工人员还不算多,所以堤坝修筑、各项农业项目都在热火朝天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而在这时刘贺重生后的假期终于到了尽头,从九月起他将正式踏进紧张繁忙的高三生涯,要是之前高三将会是成绩一般的刘贺最难熬的一年,不过重生带给他丰厚的福利拥有超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哪怕在重压之下他也能尽情的享受。

    另外在记忆中刘贺玩得来的伙伴有将会相聚在一起,特别是在上辈子懵懂的青春中留下的那几道倩影、那几张恬静的笑脸。

    清晨的朝阳徐徐从东方升起,丝带般的薄雾穿梭在竹林树丛,然后渐渐汇集到地势低洼的山涧,最后化为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晨露被草木吸收。

    鸟雀争相在树林中欢快的鸣叫,各个村民家中传来声声鸡鸣犬吠,还有家长催促孩子起床的喊声,一眼望过去还能见着袅袅炊烟从烟筒缓缓升起、渐渐被清风吹散。

    “爸妈,都上高中了你们根本用不着送,赶紧去河道边帮开青堂叔筑堤,以后每周我们会按时回来的。”吃过早饭刘开明和梁兰香都想亲自送刘贺刘铮两兄弟到学校去,刘贺这不直接回绝了。

    “就是就是,学校我都待了好几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你们跟着我们上学那是会被别人笑话的。”刘铮连忙附和,高一他上学就是刘开明陪同当时就被同班同学取笑了一番,那以后他就对家长送读非常敏感。

    刘开明内心的想法跟刘贺两兄弟截然不一样,以前家里经济条件差每次开学之际因为经常拖欠学费他是能躲就躲,想着离学校越远越好最好一辈子都不再往来,而今现在家里条件得到改善,到学校去不仅不会拖欠学费,而且能在很多熟人面前抬起头来,涨涨面子。

    但是看着两兄弟都决然反对刘开明还是把小心思收敛起来,点了点头沉沉的说道:“那也行吧,你们都长大了,钱放到你们手里也不会乱花,不过学费什么的还是要第一时间交给老师知不知道?”

    也不管两兄弟耐不耐烦,母亲梁兰香也嘱咐道:“进了学校贺娃子你是哥要照顾好铮娃,等到周末回家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妈,我只比哥哥低一年级罢了,我才不需要他照顾呢!”刘铮积极的辩驳,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叛逆期,向往自由,他才不想刚挣脱父母的束缚马上又得在哥哥的严加看管之下。

    刘贺对此很理解,回想起上辈子他不就是如此么。

    淡淡的笑了笑:“爸妈你们就放心吧,我们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你们在家也别太操劳,家里条件好了该吃的就吃,该花就花,我相信以后我们家日子会越来越好。”

    “好好好,我们听你的……”

    梁兰香话还没说完刘开明就在催促了:“都别聊了,又不是生离死别,李大牛坐在翻斗车上都一直等着呢!”

    ……

    鹿岩村通向村外的道路是一条毛坯路,也就是路面没有铺设碎石子、水泥的道路,就连片石什么都没有,路面也只有三米多宽,天气晴朗还好小车都能通行,要是遇着下大雨的时节通常货车也得趴窝。

    送包括刘贺两兄弟在内到镇上上学的是一辆小型翻斗车,这辆车主要是李大牛平日为村里运送物资的,就像村里的粮食、物产要往外运,而外面的化肥、生活日用品的往村里送。

    而每遇赶集什么的,翻斗车的功能主要是运送赶集的村民,这次镇里开学每个上学的娃子都携带着很多吃穿生活用品,李大牛的翻斗车再次派上了用场。

    再次等上翻斗车,顺着车斗两边放着几条木长凳,长凳上面已经坐满了先到的学生伢子,空闲的位置到处堆积着编制口袋、凉席、行李箱、木箱或者藤箱,各种箱子口袋里面装着换洗衣物、学习书籍、薄毯等。

    “刘贺哥,刘铮哥……”

    “刘大哥、刘二哥……”

    “刘贺堂叔、刘铮堂叔……”

    一个个小萝卜头对着刘贺刘铮争相喊道,没办法,目前刘贺刘铮比车上一群毛孩子年纪都大,有些人还差辈份,按照村里的规矩就得先叫人,以前刘贺他们年纪小也是这么多来的。

    谢绝了几个毛孩子让出长凳,刘贺把帆布包随意的丢在车厢空的地方里,然后一屁股蹲坐在上面冲着每个人轻轻笑了笑:“呵呵,都要上学了,看你们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不情不愿的这可不行,玩的时间多的是,轮到上学你们可都要把心收回来。”

    “贺娃子你说得对,到了学校你把我家胜娃帮着看紧点,要是有什么不对只管揍,到时候我还要请你吃饭呢!”一个刘贺的隔房堂哥马上说到,对于刘贺最近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跟着这样刘贺对方非常放心。

    刘贺的名声除了帮助刘开青出谋划策,另外还得感谢他的父亲刘开明,在上学前一段时间两兄弟闭门学习的时候刘开明就把自家两儿子夸上了天,还把从刘铮听来的消息以及两兄弟打赌考大学的事情更是吹得天花乱坠。

    这不有了隔房堂哥刘强带头,其他村民站在翻斗车旁嘻哈着说道:“贺娃,我家小川你也带个眼睛。”

    “小军,到了学校有什么不懂得也找你堂哥贺娃知道不?”

    “……”

    行嘛,各家家长一拥而上真把刘贺当成保姆角色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还没离开的父母亲脸上泛起了骄傲的神色,自家孩子有能力,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这比家里获得奇石的一万多块钱更让他们欣喜,感觉比喝了蜜还甜。

    “噗噗噗”当翻斗车前面裸露的柴油机在李大牛堂哥挥舞着粗壮的胳膊摇燃了之后,只见他反身就上了驾驶室,在轰鸣声中对着车斗中的众人大声喊道:“开车了,你们都坐好抓紧……”

    而后,在毛孩子们不断挥手中,父母的注视下,双方的间隔被越拉越远直到再也看不到任何痕迹,就连马达声音都消散在空气中。

第23章 恰同学少年() 
刘贺所读的学校是中梁镇中学,这是一所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共同组建的学校,规模比较大,光是运动场就有两个四百米的跑道,在隔离了家属区的吵闹、一大片绿树成荫之中,每当课间十分钟都能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活跃的身影。

    到了学校,李大牛在帮助一群毛孩子卸下车斗里的行李然后开着冒着黑烟的翻斗车离开,一群毛孩子也许是急于见到同班的伙伴、基友,费劲的提拎着各自的东西和刘贺兄弟俩道别。

    刘铮看了一眼下车就呆望着学校大门的刘贺,碰了碰他说道:“哥,怎么刚下车你就有些不对劲啊,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刘贺摇了摇头:“我身体好着呢,就是马上进入高三了,再有两学期就要和这所学校告别了。”

    “切,我还以为什么呢,不是还有两个学期么,高三这一年绝对会让你记忆犹新的你可要好好体会。”刘铮话里话外的都透着幸灾乐祸。

    刘贺懒得理他,其实他望着学校那斑驳的大门,还有大门两边的楼房,那是教师的宿舍楼,许许多多的记忆再次涌上心头。

    刘铮看刘贺继续发呆也不理他了,拉着自己的东西就往学校走去,这时候谁也没把刘开明和梁兰香的告诫放在心里,刘铮也不用刘贺任何的帮助,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