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吕布有扇穿越门 >

第502章

吕布有扇穿越门-第502章

小说: 吕布有扇穿越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下载下来,重新排版打印,就搞定了。

    简体字与繁体字对照表,打印下来,居然区区两页纸就搞定了。

    简体汉字大概有八万五千多个。

    但是这一次,吕布并没准备全部推出。

    这一次,吕布准备只推出三千个简化字就足够了。

    根据统计,一千个常用字能覆盖大约百分之九十二得书面资料,两千个汉字可以覆盖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书面资料,三千个,可以覆盖到百分之九十九了。

第九百八十九章:压力重重() 
先期推出三千简化字,正常教学的话,一千个简化字就足够了。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没有障碍。

    于是,吕布打印了三千简化字和繁体字得对照表,再次回到大华。

    回去之后,直接将对照表交给荀彧。

    从皇上手中接过对照表得时候,荀彧的内心是绝望的。

    原本还期待皇上搞上几年才能搞出来呢,没想到仅仅一天时间啊一天时间!

    你这么快,你让我们很难做知道吗?

    接过对照表之后,荀彧开始认真观看起来。

    原本荀彧还以为,皇上就算搞出对照表来,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搞得很细致。

    但是荀彧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这张表格,皇上竟然做的极为认真。

    荀彧将表格从头看到尾,发现里面是有规律可循的。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简化了一些偏旁部首。

    汉字经过简化之后,的确简单了许多。

    学习难度,也将大大降低。

    看完整张表格之后,荀彧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或许,皇上的做法是对的。

    汉字经过简化之后,学习难度大大降低。

    有一天,真的有可能达到全民识字的地步。

    如果全民开智得话,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得到多大得提升啊?

    既然皇上要做的话,那就做好了!

    ……

    在十一位大臣的推动之下,汉字简化还有白话文推广的活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公告,并且将简化字和繁体字对照表也一并发放下去。

    并且这次的公告,使用的也是白话文。

    当然了,字体仍然是繁体字。

    毕竟简体字还没开始进行推广,如果使用简体字的话,恐怕没有人能够认识。

    这次的简体字推行,并非是马上废除繁体字。

    在这个时代,简体字和繁体字可以同时使用。

    但是,但凡是大华的官员,一律要学习简体字。

    给他们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所有的官文,统统要实用简体字。

    各个学校里面,从一年级的新生入学开始,都开始学习简体字。

    从新的一年,开始都改为简体字。

    吕布也清楚,那些老儒,让他们重新学习简体字,是不现实的。

    吕布不要求他们支持,只要他们不反对就够了。

    这样的话,只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简体字就能推广开来。

    五十年后,简体字差不多就能彻底流行起来了。

    ……

    这次的文字改革,一经发起,马上在士林中引发轩然大波。

    其实,又何止是在士林中间?就算大华上下大小的官吏,又有几个不被轰动的?

    太可怕了!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竟然篡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字,这怎么可以?

    这种事情,是要遭万古骂名得啊!

    这种行径,我辈断然要制止!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我们都是不肖子孙,对不起列祖列宗啊,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

    皇上一向圣明?怎么会做出如此昏聩得事情呢?

    怕不是被那十一位大臣给蒙蔽了吧?

    对!

    一定是这样!

    皇上如此圣明,是断然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的!

    士林之中,彻底炸锅了!

    无数士子聚集在一起,声讨这种数典忘宗得行为。

    官场之中的大小官员,纷纷上书声讨十一位大臣。

    被吕布推出来的十一位大臣,被骂的狗血喷头。

    每天上朝的路上,都有好多人跟在他们身边破口大骂。

    将十一位改革先锋弄得灰头土脸。

    文字改革才刚刚开始,便在整个大华闹的沸沸扬扬,不可开交。

    荀彧不由苦着脸找到吕布,大倒苦水:“皇上,现在全国上下,闹的沸沸扬扬,不可开交。这么下去是要出事的啊?您看,是不是暂缓改革的步伐?”

    吕布板着脸说道:“自古以来,改革从来都没有不背负骂名的,甚至从来都没有不流血的改革!想要改革,就不要怕困难,不要怕阻力!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荀彧哭丧着脸说道:“皇上,可是自古以来,改革者从来都没有好下场的啊,还要背负千古骂名!”

    额,好吧,纵数历朝历代的改革者,从来没有一人有好下场。

    荀彧会害怕,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这可不是荀彧想要改革,而是皇上强将任务加在他头上的。

    吕布不由拍了拍荀彧的肩膀说道:“有朕在背后支持你,爱卿怕什么?放心好了,那些士子,想闹就让他们闹去好了。读书人聚在一起,能闹出什么事来?”

    “至于那些官员,必须要负责起来,文字改革,就由他们开始执行,如果拒不执行得话,马上撤职,另选有能力做这件事情的人顶上去。”

    荀彧不由苦劝道:“皇上,不能这么做啊,这么做会出事的啊?很有可能,会有大批的官员请辞,到时候,我们连官员都选不出来得呀!”

    吕布冷哼一声说道:“我大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官员!传朕旨意,就这么下旨,做不好的,直接滚蛋!”

    听了吕布的话,荀彧心里暗暗叫苦。

    这么做真的要出事的啊,皇上!

    不过,荀彧了解皇上的脾气,只要是皇上决定了的事情,就绝对不会更改。

    其实吕布又何尝不知道,这么做是会出事情的。

    但是,文字改革,越早进行越好。

    越晚进行,阻力就会越大。

    现在进行的话,虽然会出乱子,但是大致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现在必须要用雷厉风行的姿态推行改革,越是优柔寡断,闹出的乱子就越大,就越加难以收拾。

    很快,皇上的旨意下达,传递给下面的每一个官员。

    看到皇上的旨意,这些大华的大小官吏,心里一片冰凉。

    原来,改革的主意,真的是皇上所出!

    并且,现在已经强制执行了!

    现在,他们该怎么办?

    是迎合皇上,主动参与变革?

    还是坚持本心,宁死不屈?

    大华的无数官员,纷纷陷入沉思之中。

    这件事情,很难选择啊!

    一个弄不好,可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第九百九十章:再次考校太子和二皇子() 
最终,有三分之一的官员妥协了。

    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真心实意的想为百姓做实事。

    如果不妥协的话,他们连这个机会都将失去。

    尽管,他们心里也有抵触情绪。

    有三分之一的官员,还处在观望之中。

    他们看不透事情的走向,不敢轻易做出决断,准备观望一番再作计议。

    还有三分之一的官员,坚决反对!

    他们宁肯不做官,也断不会做出这种数典忘宗,将会背负千古骂名的事情。

    他们给皇上上奏折,言辞犀利,誓不屈服,宁肯罢官也不愿随波逐流。

    当然了,这些官员,人数众多。

    里面有一些官员,是真心的抵触。

    宁肯不做官,也不会做出这种违背本心的事情来。

    而大部分官员,其实还抱着法不责众得心态。

    我们这么多人请辞,如果真的把我们所有人都辞退的话,整个大华正常工作都没办法开展!

    就算皇上,也不敢这么做啊!

    所谓法不责众,就是这个道理。

    这件事情,闹到最后,必然不了了之。

    不料,令所有人都万万没想到的是,所有请辞得奏折,皇上竟然全部批准了,并且毋须等待交接,直接挂印走人。

    整个大华,整整三分之一的官员啊!

    这么多官员里面,有些人愤而离开,有些人震惊不已,有些人后悔不迭,有些人痛哭流涕。

    当然了,皇上并不是一棍子打死,还给他们留下后悔的余地。

    只要回心转意,愿意接受文字改革的任务,仍然可以继续为官。

    但是这些人,刚刚表完态,哪里好意思马上就回头?

    于是,所有人全部离开。

    这一下,好多地方的政务,陷入到瘫痪状态,好多事情都没办法展开。

    好在,以往那些中举得学子,都有一个培训的过程。

    大华有储备人才。

    在这些官员离职之后,大华马上启动这些储备人才,迅速将职务全部顶上。

    官员的事情是解决了,但是,遗留问题肯定多多。

    这些官员,刚刚走马上任,很多本职工作并不熟悉,想要马上展开工作,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要全部恢复正常,恐怕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才能逐渐平复下来。

    这样一来,带给大华的损失是巨大的。

    但是这些损失,还在吕布的承受范围之内。

    如果这次改革到此为止,或者就算有些余波,余波并不算大得话,那么可以说是很圆满了。

    至于那些请辞得官员,吕布也承认,这里面,有很多的人才。

    这些人才,如果能够想开,想要继续做官的话,吕布是绝对欢迎的。

    但是如果仍然想不开,继续抵制的话,那么抱歉,大华并不需要这样的人才。

    原本三分之一选择妥协的官员,看到皇上如此果决,也是吃惊不小。

    至于另外三分之一在观望的官员,则是被吓出一声冷汗。

    乖乖隆地咚,幸好他们没有贸然跟进啊。

    如果他们也跟着贸然跟进的话,现在估计也下台了。

    虽然皇上不是不给他们悔过自新的机会,但是那样显得多难堪啊?

    ……

    士林中,闹出来得动静同样非常大。

    这些士子,天天聚集在一起,群情激愤,激扬文字。

    天天写诗作文,抨击这件事情,抨击十一位官员,抨击新政。

    但是令他们无限绝望的是,根本就没人搭理他们。

    他们心里如同哑巴吃黄连一般,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其实吕布心里很清楚,这帮读书人,根本就闹不出什么大事来。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你只要不搭理他们,任由他们闹腾一阵子,他们也就消停下来了。

    但是孔子说的好:流氓不可怕,可怕流氓有文化!

    这些书生,还有那些请辞被开帮得官员,里面有那种心胸狭窄的,心理阴暗之人。

    此刻,他们内心的肮脏阴暗面就开始暴露出来了。

    他们不甘心事情就那么揭露过去了,他们难以发泄内心的怒火。

    于是,这些人转头就去忽悠一干百姓,忽悠那些士子。

    带着那些士子还有一些被他们蒙骗得百姓,到街上去游行,到官衙去闹事。

    事情终于闹大了!

    矛盾终于被激发了!

    那些官员害怕了,纷纷上奏折请示。

    带头的,可是一帮士子啊!

    一个处理不好,可是要出大事得啊!

    还有好多百姓,搞不好可是要搞出民愤来的啊!

    当这个消息被放到吕布的御书房之内的时候,吕布的脸色不由得冷了下来。

    这帮子书生啊,有些人真是读书读傻了!

    你真的以为,你们的这些小伎俩管用吗?

    果然是没有不流血的改革啊!

    这种事情,这个时候,必须要以霹雳手段来处理,一下就能够镇压下去。

    就在吕布准备下达命令的时候,心里忽然一动,不由吩咐下去,宣召太子和二皇子。

    太子和二皇子年岁渐长,也该让他们学习一下处理政务了。

    这件事情,倒是考校一下他们。

    其实,吕布考校得本意,未必是让他们拿出最正确的办法出来。

    就凭他们现在的年纪和见识、阅历,很难给出最正确的方法。

    吕布想考校得,是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还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从这两点上,可以看出他们以后为政得大致方向。

    不多时,太子吕斌还有二皇子吕胜便被请了进来。

    “儿臣给父皇请安!”

    吕布点头,让两人坐下说话。

    等两人坐下之后,吕布不由问道:“文字改革的事情,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现在有士子,带领一些不明真相得百姓,在各郡县的衙门口闹事。如果这件事情交给你们处理的话,你们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

    现在在整个大华差不多一半的区域,都有闹事的士子。

    这件事情,如果说他们没有串联的话,就连傻子都不会相信。

    吕布倒是想看看,他们兄弟两个,到底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这个考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甚至吕布都不会要求他们的处理方式,一定要和他自己的一模一样。

    因为吕布非常清楚,就算在文字改革这件事情上,他们的思路和自己都未必一致。

第九百九十一章:理念相悖() 
太子吕斌,此刻内心极为凌乱。

    他这个太子之位,并不是父皇所册封,而是当时朝堂上下都以为父皇出现意外,回不来了,然后拥立他为太子。

    父皇回来之后,虽然并没有撸掉他的太子,但是心里理当痛快不起来。

    还有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都让太子感觉到,父皇更喜欢自己的弟弟吕胜,并不怎么喜欢自己。

    上一次因为对联的事情,父皇考验过自己一次,但是当时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