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吕布有扇穿越门 >

第439章

吕布有扇穿越门-第439章

小说: 吕布有扇穿越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这些官员干劲也非常足。

    具他们预测,想要修建成整条运河,保守估计也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好在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

    二三十年的时间,他们完全等的起。

    ……

    这时候,年关将至,吕布开始准备过年了。

    这几年,大华的地盘越来越大,吕布的威信越来越足。

    过年也越来越浓重。

    但是不知为何,吕布感觉,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本章完

十五号三十更大爆发!!()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w ww。xxbi quge。c0m新笔趣阁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941章 春联() 
今天过年,吕布决定过的喜庆一点。

    这时候,大家过年要点燃爆竹,换桃符。

    桃符就是后世对联的雏形,只不过这时候用的并不是纸张,而是用桃木板来做的。

    上面通常会画门神或者写上门神的名字,用来辟邪。

    或者是在上面书写春联,然后挂在大门上。

    而每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用新的桃符换掉救的桃符。

    有首诗是这么写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最后一句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而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说的就是最早的鞭炮的雏形了。

    大家为了热闹和喜庆,过年的时候,会点燃柱子。

    在家里烧过竹节的都会知道,竹子在燃烧的时候,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和后世的鞭炮的声音相差无几,比较热闹。

    在大华,火药才刚刚发明出来没几年的功夫,因此,鞭炮并没有被研制出来。

    这一次,吕布绝日决定让工部制作一些鞭炮还有烟花出来。

    在接到皇上的命令之后,很快就按照吕布的命令,制作出来一部分鞭炮和烟花。

    然后,吕布将这些鞭炮和烟花分发给众多大臣。

    这些大臣们,拿到鞭炮和烟花之后,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燃放了一些。

    发现果然是好东西,美不胜收。

    不过——

    到了第二天,张飞、典韦这俩货就腆着脸来找吕布了。

    “大哥,你那里鞭炮和烟花还有没有?再给我们点呗?”

    嗯?

    昨天才刚给他们,怎么今天又来要了?

    吕布不由皱眉问道:“不是昨天才刚刚给分发给你们的吗?”

    张飞嘿嘿一笑说道:“嘿嘿,嘿嘿嘿,大哥,昨天都被我给放完了!”

    我勒个去,我昨天可是分给你们十几箱烟花的啊,你都给放完了?

    吕布不由黑着脸说道:“想都别想,我也没有了。”

    听到吕布的话,张飞不由搓着手,腆着脸说道:“大哥,这可不是我想看的啊,这可是颖儿想看的啊!你总不能不让颖儿看吧?她可是你儿媳妇啊!你要是不给,我就找胜儿去要去了!”

    听到张飞的话,吕布不由满头黑线!

    霍!真是拿这货没办法。

    我要是不给,你就找胜儿去要?

    要你这么当老丈人的么?

    吕布只好无奈地说道:“这样,等到三十那天我再给你们。要是现在给你们啊,有多少也不够你们放的啊!”

    听到皇上答应下来,典韦不由高兴地说道:“大哥,那可说好了啊,到时候,可要多给我们一点啊!”

    吕布不由无奈地说道:“行了行了,朕什么时候食言过?朕现在不想看到你俩,快点滚蛋!”

    结果,这俩货勾肩搭背地相约喝酒去了。

    把这俩货轰走之后,吕布琢磨着,似乎还少了点什么似的。

    想了半天,终于想了起来,对啊,还少点霓虹灯。

    于是,吕布再次找到工部,命他们制作一些霓虹灯出来。

    霓虹灯就在于彩色和闪烁。

    颜色好办,但是闪烁的愿意,工部这边一时还搞不清楚。

    经过吕布的指点之后,他们马上恍然大悟,表示很快就能制作出来。

    ……

    终于,新年来临。

    皇宫里面,各宫里面的小太监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新年所需要的物品。

    还有一些小太监,准备更换桃符,不过却被吕布给制止了。

    吕布决定,皇宫从今年开始,就不用桃符了,直接换成春联。

    春联简单省事,不像桃符一样,还要事先准备好桃木板,太麻烦。

    蔡邕听到吕布的创意,也表示赞许。

    桃符大概是从周朝传下来的,已经传了上千年了。

    到现在,已经有好多百姓觉得非常麻烦。

    但是过年就图个喜庆,还不得不更换。

    而皇上的这个小改革,直接用红纸来写,既喜庆,又简单,真是再好也不过了。

    蔡邕可是当代大家,当即挥毫泼墨,书写出一幅幅对联。

    然后,又单独写了不少的福禄寿喜。

    接下来,便是让小太监去各宫殿里去张贴对联了。

    吕胜、吕韵心还有吕玲绮,还有那些小皇子小公主们,看到这些用红纸张贴出来的对联,都兴奋的跟什么似的。

    吕胜还有吕韵心,更是忙活着帮着那些小太监张贴对联。

    剩下的那些小皇子还有小公主,一来年纪小,二来在父皇面前,有点畏惧和放不开,只是跟在吕胜和吕韵心后面跑来跑去。

    吕玲绮则是非常开心地跟在皇上身边,和父皇说着话儿。

    至于太子吕斌,出来看了看,又回去了,似乎对春联并不感兴趣。

    在皇宫写完春联之后,时候已经不早了。

    蔡邕坐上轿子,回家之后,直接将家里的桃符撤掉,也剪裁红纸,贴起了春联。

    然后,礼部尚书家里新颖的春联,吸引了好多邻居的关注。

    那些还没有换桃符的人家,觉得很喜气,也跟着用红纸张贴起来。

    短时间内,居然就有不少人家跟风。

    可以预见的,等到明年,一定有更多的人家会跟风。

    用不几年,这个风俗就会在整个大华境内流传。

    第二日便是除夕,吕布刚吃过早饭,便听吕胜大呼小叫地喊道:“父皇,不好了,不好了,福倒了。”

    吕布不由笑骂道:“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这么大呼小叫的?”

    吕胜不由说道:“父皇,在皇宫大门上张贴的福字,被小太监来喜给贴倒了!好多路过的百姓都看到了,现在可怎么办?父皇,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您就不要责罚来喜了吧?他不识字,也不是故意贴倒的,您就饶过他这一回吧?”

    来喜不识字,因此在贴对联的时候,只负责粘浆糊。

    在最后贴喜字的时候,因为就一个字,才让他自己负责张贴,没想到居然被他给贴倒了!

    吕布在听完吕胜的话之后,不由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这小子可以啊,表面上看是来向朕报告这个消息的,实际上,却是向要为来喜开脱。

    本章完

第942章 考校太子和二皇子() 
吕胜的观点是,来喜是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个观点其实是有问题的。

    即便是无心为恶,只要造成了恶劣后果,也是要受到惩罚的。

    但是因为是无心,这个惩罚,可以适当的减轻。

    当然了,今天来喜做错的事情,只不过是小事而已,完全可以不追究。

    而吕胜作为一个皇子,肯为一个无辜的小太监求情,这份心性,倒是令吕布颇为满意。

    吕布正准备说话的时候,忽然眉头一动,不由说道:“来人,把太子叫来。”

    很快,太子便被叫了过来。

    “儿臣给父皇请安。”

    吕布点头说道:“起来吧,朕叫你来呢,是有件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

    嗯?

    父皇这是要考校我吗?

    吕斌当下说道:“不知何事?还请父皇赐教!”

    吕布说道:“是这样的,昨日皇宫张贴春联,太监来喜负责张贴皇宫门口的福字,但是却贴倒了。现在很多百姓都看到了,正议论纷纷,有损皇家威严。这件事情如果是让你处置的话,你会如何处置啊?”

    嗯?

    果然是考校我来了。

    沉吟了片刻之后,太子吕斌心里已有计议。

    吕斌不由说道:“启禀父皇,如果是孩儿处理这件事情的话,孩儿首先马上将春联更换下来。然后主要责任人来福,必然要进行惩罚,以儆效尤。鉴于现在是过节期间,这件事情可以推缓,可以节后进行处置。”

    吕布不由问道:“可是,这件事情,已经有百姓看到,皇家的威严已经受损,这件事情,你该如何处置?还有,你在节后,准备如何处置来喜?”

    吕斌不由说道:“父皇,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孩儿认为,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想要堵住百姓之后,已经不太可能。”

    “既然如此的话,索性就让百姓去议论。相信用不几日,便会平复下去。至于来喜,既然会贴倒春联,以至于犯下这么大的过错。儿臣认为,此人当杀。”

    听完吕斌的话,吕布不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吕斌的处理方式,吕布基本满意。

    只不过,最后对于来喜的处理上,吕布感觉这个处理重了。

    但是太子的整体思路,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接下来,吕布又看向吕胜,问道:“胜儿,如果让你处理这件事情,你会如何处理呢?”

    早在太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吕胜似乎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回答。

    听到父皇的询问之后,吕胜马上说道:“父皇,儿臣刚刚在皇宫门口听到百姓们都说,福倒了,福到了!倒和到同音,可以理解为福气到了。”

    “所以,儿臣认为,可以向百姓解释,福字就是要倒着贴的,取福到旨意!至于来喜,虽然贴倒了春联,但是并非他有意犯错。”

    “儿臣判断,要么来喜不识字,要么就是粗心大意。所以,来喜并不适合他现在的工作,可以调他去园林或者其他不需要识字不需要精细的地方,作为处罚,可以处罚他一月的工钱!”

    嗯?

    听到吕胜的判决方法之后,吕布不由眼睛一亮。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福到了这个典故,出自宋朝的王安石。

    吕布没想到,胜儿居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反应倒是蛮快得。

    让那个吕布眼睛一亮的地方,其实并不在这里。

    而是对来喜的判决上面。

    做错了事情,就要受到惩罚。

    并且可以看清来喜的缺点,根据他的能力来安排工作。

    当然了,来喜不识字,不精细,到园林里面恐怕也干不了。

    这估计是吕胜并不了解园林工作性质的缘故。

    但是这是小节,无关紧要。

    最重要的是,吕胜处理这件事情的思路,深得吕布喜欢。

    如果吕胜就因为来喜无心为恶,执意要放过他的话,吕布会感觉非常失望。

    而现在的判罚,则是恰到好处。

    半晌之后,吕布才对太子和吕胜说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你们要谨记,当慎用重刑!不过,让来喜去园林,有欠妥当。胜儿,给来喜重新安置一个地方,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吧。”

    “是,儿臣谨记!”

    太子吕斌和二皇子吕胜同时应允。

    太子的脸上,似乎有不以为然之色一闪而逝。

    不过,这一丝神色,却被暗中观察的吕布给捕捉到了,不由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太子的杀心,还是过重了啊!

    不过,似乎太子的性格,才更像是自己吧?

    如果没有现代之旅的话,吕布本身就是嗜杀无谋之辈!

    ……

    这时候,就见吕胜挠了挠脑袋,然后不好意思地问道:“父皇,刚才你说的那一大段什么杀之三,什么之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再给儿臣讲解一遍?”

    吕布本来不错的心情,听到吕胜这句话,脸色一下子黑了起来。

    “不学无术!还是留着去问你的老师去吧!”

    说罢,吕布便把这两人给撵下去,自己去后花园去布置去了。

    本来这件事情只不过是吕布一时兴起,忽然间想考校两位皇子一番,一时心血来潮而已。

    这件事情,吕布也没想过要保密。

    结果,当天下午,这件事情便被传出皇宫去。

    被一干大臣所知。

    这些大臣在听说了此事之后,各自都有不同的解读。

    对于太子和皇子,也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

    不过,几乎无数士子,都对皇上提出的典故抓耳挠腮。

    因为这个典故实在是太熟悉了,他们总感觉是在哪里看过。

    但是仔细想去,却又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

    以至于大除夕的,好多士子都在家里翻书。

    更可气的是,结果最后还没翻出来。

    额,要是翻出来那就真见鬼了。

    因为这个典故,本来是苏东坡科考的时候写的一篇文章。

    这个典故就是他杜撰的。

    本章完

第943章 当年的神迹() 
当时负责改卷的老师教梅圣,看到苏东坡的文章,立马惊为天人。

    但是对苏东坡的用典一时间想不出来出处。

    苏东坡引用的这段典故,文风古朴,蕴含至理,必定是古文无疑。

    但是梅圣就是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看过了。

    最后在苏东坡拜见梅圣时,梅圣问这段典故到底出自何处。

    苏东坡嘿嘿一笑说道:“想当然耳!”

    这个典故虽然是杜撰的,但是苏东坡不愧是大文学家,这个典故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