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吕布有扇穿越门 >

第346章

吕布有扇穿越门-第346章

小说: 吕布有扇穿越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下面群臣的议论,吕布不由得嗤之以鼻。

    现在吕布在群臣之中,越来越强势,现在也懒得也他们虚与委蛇。

    吕布不由怒声说道:“虎狼屯于阶尚谈教化,真是愚不可及!难道在你们高谈阔论教化的时候,那些蛮人停止杀戮我大华的百姓了吗?”

    “难道在你们看来,这些蛮人大肆杀戮我大华百姓,只要他们愿意遵从教化,我们就可以轻轻放过。那么他们杀过的那些人,难道统统都白死了不成?”

    “难道我大华百姓的命,还不及他们蛮人的性命金贵吗?今日在朝堂智商高谈阔论教化的群臣,真该让你们还有族人全部都放到南中去。”

    “等你们的族人还有家人都惨死于蛮人之手之后,看你们还会不会张嘴闭嘴的谈论教化。”

    皇上的这一番言辞,可以说是诛心之言了。

    并且,尽管这些大儒,感觉皇上所说的,好像哪里不对的样子。

    但是急切之间,哪里能够想到里面的疏漏之处?

    更何况,皇上现在似乎不太高兴啊!

    要是现在再顶撞皇上的话,说不定皇上就真的会让他们带着族人到汉中去了。

    这时候去南中,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他们是万万不想去的。

    听皇上的意思,大概对南中的蛮人造反很不满意,准备以武力镇压他们。

    既然皇上这么想,那太简单了,他们就顺着皇上说就成了。

    其实对他们这里的很多人来说,无论是招降,还是优待俘虏,或者是血腥镇压,在这些人看来,差别都不是太大。

    他们之所以会选择优待或者是招降,完全是因为他们是儒生罢了。

    接下来,所有人都统一了口径,决定对汉中祝融夫人的造反,进行严厉镇压。

    然后,群臣纷纷推荐人选,或者是自荐。

    在他们看来,虽然造反的蛮人数量不少,足有十万人之多。

    但是这些蛮人根本就不懂得战场配合,战阵变幻等术,镇压他们,完全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一旦镇压成功,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军功啊!

    因此,现在别说那些武将争着抢着要带兵,就连那帮文臣,都争着抢着要指挥这场战争。

    看到这一幕,吕布嘴角不由浮现出不屑之色。

    这些书生,真是想的太过天真了,你以为指挥战争,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吗?

    看起来,有必要给他们一点打击,让他们看清现实了。

    想到此处,吕布不由对诸葛亮说道:“孔明,你曾经镇压过孟获造反,了解南中情况,还是由你做一下介绍吧。”

    听到皇上的吩咐,诸葛亮不由从容不迫地将南中的情况介绍了一番,当然,诸葛亮毫无保留地将蜀汉的世家会参与进造反的猜测,一并说了出来。

    听完诸葛亮的介绍之后,现场的群臣不由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到现在他们才发现,似乎他们刚才将事情考虑的太过简单了。

    原来,南中地势如此复杂。

    原来,诸葛亮镇压反叛的时候,先故意麻痹孟获,示敌以弱,然后趁着孟获不备之时,趁机杀掉了孟获。

    而实际上,蛮人在南中那片他们熟悉的地形之中,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

    尤其,现在祝融夫人和十万蛮人背后,还有蜀汉世家支持,就更不容小觑了。

    所以,这一次镇压叛乱,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所以,等诸葛亮介绍完情况之后,现场不由暂时冷场了。

    当然了,其实几位阁老,还有六部尚书中的几位,都是有能力镇压反叛的。

    不过,他们自持身份,并没有毛遂自荐。

    就在此时,吕布忽然向诸葛亮问道:“孔明,如果让你去镇压祝融反叛的话,你可有把握?”

    听到皇上的问话,诸葛亮先是一惊,随即心思一动,不由说道:“只要给臣五万大军,臣保证不辱使命!”

    吕布不由哈哈大笑道:“好,朕给你十万精兵!让陈到为大将,你可敢给朕立下军令状?”

    听到吕布的承诺,诸葛亮不由得大喜,大声说道:“有何不敢?”

    听到皇上和诸葛亮一唱一和的,竟然在他们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之前,就定下由诸葛亮出兵,并且由陈到为大将,不由得都是大吃一惊。

    ?  ?多谢威信书友凉拌的打赏,多谢你的支持,十分感谢!

    ?

    ????

    本章完

第741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到吕布和诸葛亮君臣两人的对话,殿内群臣终于反应过来。

    我靠,这神马情况?

    皇上居然要让诸葛亮为军师,陈到为大将,带领十万大军去镇压叛乱?

    这,这怎么可以?

    诸葛亮还有陈到,可都是从蜀汉投奔过来的啊!

    现在让他们带领这么多大军去镇压叛乱,主公就这么相信他们?

    万一他们两人直接和反叛合作,一起反叛怎么办?

    十万蛮兵,再加上十万大军,再加上诸葛亮的妖孽还有陈到的领军能力,可就真的要成为心腹大患了。

    此事绝不可如此儿戏,万万不可!

    想到此处,杜袭直接出面说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

    吕布似笑非笑地看着杜袭问道:“哦,杜爱卿,不知为何不可啊?”

    杜袭沉声说道:“启禀皇上,臣并没有怀疑诸葛亮还有杜袭将军的意思,但是毕竟他们两人刚刚归顺我大华国,目前寸功为立。如果让他们两人但此重任的话,恐怕不能服众。”

    “第二,他们两人,先前的时候,毕竟是蜀汉臣子。臣以为,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应该避嫌,请皇上明辨!”

    这时候,钟繇也不由出面说道:“皇上,杜大人所言及是,请皇上明辨!”

    陈宫出面说道:“皇上,臣同杜大人钟大人的看法一致,请皇上明辨。”

    紧随三位大臣之后,大殿里面的臣子,几乎有三分之二都站出来,沉声说道:“请皇上明辨!而”

    看到这一幕,陈到不由自主的感觉到落寞和沮丧。

    陈到是在军师诸葛亮的劝说之下才选择归顺大华的,陈到最佩服的人,就是军师诸葛亮。

    现在既然连军师诸葛亮都归顺大华了,那他归顺,也就没有丝毫心理负担了。

    其实,在陈到内心深处,对大华国是十分认可的。

    大华国的制度,更符合陈到的报复。

    如果不是因为蜀汉皇上刘备对他不错的话,恐怕他早就选择归顺大华国了。

    如今归顺,陈到是真心实意地想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不过,眼前的这一幕提醒陈到,他毕竟是投降之臣,必定会受到大华国内群臣排挤。

    想要在大华国崭露头角,恐怕并不容易。

    而诸葛亮,则是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他倒是想看看,吕布究竟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从这件事情的处理,就可以看出吕布的格局如何。

    如果吕布处理的不能让他满意的话,诸葛亮会选择逐渐淡出,然后选择归隐。

    如果吕布的处理,能够让诸葛亮满意的话,那么,他才会真正的归属。

    ……

    其实对于群臣的反应,吕布早有预料。

    毕竟诸葛亮还有陈到,都是蜀汉旧臣,让他们带兵去镇压蜀汉叛乱,的确不是明智选择。

    如果群臣不是这个反应,反倒是不对了。

    不过,对于诸葛亮和陈到这两人的人品,吕布是非常信任的。

    既然他们选择了归顺大华国,而大华又这么信任他们两人,这两人是绝对没有背叛的可能性的。

    更何况,他们两人虽然一个为帅,一个为将。

    但是就算他们要背叛,想这么轻易地将十万大华人民子弟兵拐走,也绝对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吕布就算再信任两人,也不会没有一点保留。

    这十万大华人民子弟兵之中,吕布还留有后手。

    想到此处,吕布不由一摆手说道:“好了,安静!”

    吕布的话音一落,大殿之内,正在议论纷纷的群臣,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

    吕布不由沉声说道:“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相信孔明和叔至他们,你们毋须多言,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诸葛亮,朕命令你为此次征讨反叛的兵马大元帅,领军十万,前往征讨南中反叛。朕要求你,对所有反叛,严惩不贷,镇压过后,南中必须要完全掌控于我大华之手!诸葛亮,你可能做到?”

    虽然刚才已经议过了,但是现在听到皇上的命令,现场的群臣还是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皇上这是要对南中,进行血腥镇压了。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蜀汉对南中反叛的政策是怀柔。

    诸葛亮七擒七纵,义释孟获,使得孟获归心。

    而蜀汉对于南中的政策是,让他们进行自治,南中每年都会为蜀汉提供一笔不菲的物资供给。

    当时诸葛亮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蜀汉力量本身不强,又急于北伐,并不愿意将精力全部放到南中。

    所以,才会有如此怀柔的策略。

    但是现在的情况和蜀汉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大华国民富国强,势头正盛,绝对不允许有这种不服教化的区域存在。

    既然他们不服,那就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现在大华领土的所有地区,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

    诸葛亮跪倒在地,铿锵有力地说道:“臣,诸葛亮,必将不负皇上所托,愿立军令状!臣,对我大华,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到诸葛亮的话,吕布不由高兴地说道:“好!”

    随后,诸葛亮当场立下军令状,和陈到两人一道告退,准备出征事宜去了。

    等两人退下之后,吕布对剩下的群臣说道:“对于征讨南中叛逆的大军,一切供给必须无条件跟上,不得有误。如果有谁拖了后腿的话,杀无赦!”

    现在吕布的威严日盛,越来越强势。

    很多事情,只要吕布拍板,群臣几乎不怎么敢抗议。

    对于皇上的命令,他们也不敢不尽心竭力地去做。

    就在群臣正要告退的时候,吕布想了想,再次下达了一个命令:“将夷洲刺史调回,你们另外商议一个人选报上来。”

    说完之后,吕布就使了个眼色。

    小太监顿时大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退朝之后,吕布直接回到内宫,去看望皇后蔡琰而去。

    最近一段时间,蔡琰的恢复情况良好,不过后遗症也显得比较严重。

    头发快要掉光了,皮肤也越发粗糙起来。

    最近,皇后蔡琰的脾气可是不怎么好,吕布不得不经常陪伴在皇后身边。

    本章完

第742章 吕布的锦囊妙计() 
退朝之后,群臣都极为兴奋。

    今天皇上居然将夷洲刺史荀彧大人召回,必定是要再次重用荀彧大人了。

    看起来,皇上对荀彧大人虽然不满,但也不过是略施惩治,惩治过后,该重要还是要重用。

    现在再回想起吕布之前所做的一切,令群臣不由越想越是佩服皇上的手段。

    果然,皇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绝非浪得虚名啊!

    接下来,各个部门开始忙碌起来,为讨伐南中进行着种种准备。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讨伐南中,需要各部门上下齐心,全力配合。

    后宫之内,吕布柔声安慰了蔡琰一番,好不容易将蔡琰哄睡了,然后吕布忽然想到,似乎还有一个问题自己给遗漏了。

    吕布不由来到上书房,拿出纸张,刷刷刷写了一番,然后封存了起来。

    三日之后,大军准备妥当,诸葛亮还有陈让出发之前,吕布再次召见了两人一次。

    吕布先召见了诸葛亮,交代了诸葛亮一番之后,吕布不由掏出三个锦囊递给诸葛亮。

    “孔明,这是朕给你的三个锦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不需要打开它们了。如果碰到不顺的时候,可以打开锦囊来看一看。”

    听到吕布的话,诸葛亮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圆圆的,一副难以置信的神色。

    卧槽,这什么情况啊?

    以往可都是本军师给别人锦囊妙计啊,现在竟然换成皇上给我锦囊妙计了?

    这,这——

    这让妖孽诸葛亮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不过,诸葛亮毕竟是见识过吕布的神奇之处的,因此,尽管心里有所抵触,但还是恭恭敬敬地从吕布手中接过锦囊,贴身收藏好。

    第二个召见的,就是陈到了!

    陈到此人,沉默寡言,吕布激励了一番。

    看到陈到并不答话,只是用充满感激的眼光看着自己。

    嗯,好吧,像这种稳健的人,都是用眼光来说话的。

    见过两人之后,接下来,大军开始正式开拔。

    在大军出发之前,皇上吕布亲自来到点将台,亲自为十万大军送行,感动的十万大军热泪盈眶。

    ……

    一路上,陈到治军严谨,将军营安排的井井有序。

    并且陈到话虽然不多,但是和士兵同甘共苦,赏罚分明,很快就得到十万大军的信赖。

    这十万大军,都是从各大军团之中挑选出来的。

    当然了,这十万大军,并非是各大军团的精英。

    不过,大华国的军队,没有一支队伍是滥竽充数的队伍。

    就算不是精英,但是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战术素养,都让陈到称赞不已。

    老实讲,在蜀汉,除了陈到亲自带领的白耳军之外,蜀汉的队伍,还没有那一支队伍能够做到这一点。

    而这,还只不过是大华国的二流军队而已。

    大华军队的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

    最让陈到震撼的,还是这支队伍的执行能力。

    只要命令吩咐下去,整支队伍绝对是令行禁止,不会打一点折扣。

    这种执行力,甚至就算是陈到的白耳军与之相比,都要差上一些。

    能够指挥这样的钢铁之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