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吕布有扇穿越门 >

第299章

吕布有扇穿越门-第299章

小说: 吕布有扇穿越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地形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就变成南中剩下的地盘,就成为一个个的据点。

    这些据点就是那些城池,最终剩下的,还是攻坚战。

    并且对蜀汉不利的是,他们的支援速度缓慢,很多城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大华国大军攻坚。

    现在就要看,到底是大华国支撑不住如此大得消耗而退军,还是他们防守不住而被迫放弃了。

    不过他们相信,攻城方得消耗一定要比防守方大得多。

    最先支撑不住的,一定会是大华一方。

    相信大华一定不舍得用七八万士兵的性命,来换取南中这种鸟不拉屎兔子不下蛋的地方。

    额,不过最终证明,似乎他们想多了。

    ……

    因为在攻城战之中,他们震惊地发现,攻城方得损伤率,居然比他们守城方还要小。

    这种情况,不由让刘备、诸葛亮、法正等人大吃一惊。

    怎么会这样?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但是事情,真的就是如此。

    最终,刘备、诸葛亮亲临战场,仔细观察了几次攻城战,最终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最关键的便是对方的云台,简直就是防守方的克星。

    云台搭建极为方便,很难被摧毁。

    一旦被推倒城墙上,并且用铁臂卡住城墙之后,绝对会成为防守方的噩梦。

    居高临下得射击啊,城墙上防守的士兵,简直就是被灭杀啊!

    好吧,其实防守方有三弓床弩。

    但是三弓床弩对付云台,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三弓床弩的强度,固然可以破坏云台。

    但是能够破坏的,只是其中某一节而已,并不能整体性将云台破坏掉。

    而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损失那么百八十节的钢铁竹筏。

    并且,一点他们祭出三弓床弩的话,对方都会用新式抛石车加以破坏。

    有了新式抛石车外加云台,直接导致防守方得损失,竟然要比进攻方大得多。

    而南中一个个据点,被大华国一个个拔掉。

    南中的地域,正一点点的被大华侵蚀。

    很快,南中有一半的地盘,落入到大华国手中。

    而剩下的地盘,恐怕他们也很难坚持多长时间。

    除非他们举全国之力死守南中。

    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蜀汉绝对不敢这么做。

    吕布的七万大军,还在巴郡之外虎视眈眈呢。

    如果他们敢调集大军死防得话,吕布绝对会趁机进攻巴郡。

    ……

    这一次,诸葛亮和法正精诚合作,两人联手设下种种陷阱,运用种种策略。

    无奈,这一次,吕布暗中将郭嘉、庞统、周瑜三位军师全派了过来,还有贾诩在暗中策应。

    而在南中,蜀汉并没有过多的经营。

    南中更多的地方,还保留了自治,这也导致,蜀汉对南中的掌控并不多。

    诸葛亮还有法正,能够施展的手段也相当有限。

    如果换成是在益州北部的话,他们就能够施展出更多的手段出来了。

    而郭嘉、庞统还有周瑜、贾诩几人,在智谋上,并不输于他们多少。

    无论是陷阱还是埋伏,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就在于进攻方贪功冒进。

    但是这几人都知道诸葛亮和法正的厉害,因此他们根本不贪功冒进。

    而是稳扎稳打,很多时候,他们宁愿攻城,都不会轻易进攻蜀汉露出的破绽。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这不科学。

    尼玛得你们现在全面处于下风,安心的守城就得了呗!

    居然还会露出破绽?

    成心的吧?你以为我们会上你的当吗?

    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和法正也极为无奈。

    在绝对实力碾压的情况下,对方还如此小心,这让他们没有丝毫办法。

    ……

    时间一天天过去,蜀汉也在不断加派援兵。

    但是汉中的据点,仍然在稳步减少着。

    更让蜀汉为之担忧的是,他们的粮食不多了。

    如果再继续打下去的话,就算能够将大华驱逐出境,他们明年必然会爆发饥荒。

    会有超过一半,甚至更多的百姓无粮可吃。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的话,蜀汉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一多半的百姓无粮可吃,必然会爆发大的暴动。

    而损失超过一半的百姓,对蜀汉来说,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

    到时候,就算没有大华国前来进攻,他们能不能支撑下去,都是一个未知之数。

    面对这种困境,他们必须要尽快做出一个决断。

    无论如何,这一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目前他们在南中,囤积了六万到七万得兵力。

    这么多兵力,每一日都要消耗大量粮草。

    ……

    刘备、诸葛亮还有法正,糜竺等刘备的智囊,召开了一次会议。

    法正叹息了一声,对刘备说道:“皇上,为今之计,还是向大华国求和吧!”

    在此之前,蜀汉对大华一直在谴责。

    现在求和,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承认,大华国打下来得地盘,都将归大华所有。

    但是走到这一步,又容不得刘备不去求和。

    本章完

第639章 割让南中() 
听到法正说出求和,屋里的气氛忽然安静了一下,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气。

    然后,就听到糜竺弱弱地问道:“要是大华国不答应我们的求和请求怎么办?”

    糜竺问完这句之后,发现屋里的气氛更加安静了。

    额,好吧,虽然求和就够让人憋屈的了。

    但是还有更让人憋屈的事情,就是求和人家都不答应啊!

    半晌之后,诸葛亮才说道:“皇上,微臣建议,将整个南中割让给大华国。”

    蓬!

    听到诸葛亮的话,刘备直接震怒了,忍不住喝问道:“军师,你说什么?将整个南中割让给大华国?这,绝不可能!”

    不但是刘备,就连法正还有糜竺,都吃惊地看着诸葛亮,感觉诸葛亮怕不是疯了。

    否则的话,怎么会说出这种话来?

    就听诸葛亮平静地对刘备说道:“皇上,就算我们不割让南中给大华,我们也很难保得住南中。而我们主动割让南中,和被吕布打下南中来,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我们主动割让南中,不但可以节省下大批的粮草,并且还可以趁此机会向吕布提出,让大华国提供给我们粮食的要求。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藉此度过这一次大旱无粮的难关!”

    “而被吕布打下南中来,不但还要继续消耗大批的粮草,并且吕布也不会给我们提供粮食。明年的饥荒,对我们来说,又将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诸葛亮分析的合情合理,不带丝毫的个人感情色彩。

    刘备还有法正等人听了,尽管感情上很难接受,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军师诸葛亮说的是对的。

    只有这样,对他们蜀汉来说,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而刘备不愧为枭雄,刚刚才发过火。

    在听过诸葛亮的推断之后,刘备马上就冷静下来,静静地分析诸葛亮刚才的说辞。

    半晌之后,刘备不由问道:“军师,如果吕布暂时同意,等全部掌控南中之后,继续攻打益州,我们将怎么办?”

    刘备的提问,恰好切中要害。

    不错,如果吕布答应了他们割地得请求,不废力气地拿下南中,紧跟着毁约,继续攻打益州的话。

    那么他们的割地,不就是白割了吗?

    诸葛亮微笑着说道:“主公,不会的。一来,南中地盘就需要大华国消化一段时间,二来,我们子啊南中经营的时间太短,并没有很好的准备。”

    “但是在益州北部就不同了,如果大华军队真的敢来的话,微臣会好好的招待他们的!微臣倒是怕到时候他们不敢来!”

    南中一役中,诸葛亮打的真的很憋屈。

    大华的人民子弟兵,单兵素质比他们强,队列纪律比他们高,执行能力比他们好,武器装备比他们优良!

    就连攻城器械都特么的比他们的防守器械要好的多!

    主要是在南中地区他们根本就没怎么经营,城墙矮小,防守措施乏善可陈。

    就算诸葛亮、法正有一身的本事也没办法施展出来。

    但是在益州北部就不同了,这里他们经营多年,有太多的防守手段。

    如果大华军队敢来的话,他一定会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备沉默了许久,最终才不甘地说道:“好,就按军师所说的办吧!你们准备写国书,我们割让南中求和。”

    看到刘备真的答应了自己的请求,诸葛亮微微点头。

    诸葛亮微笑着对刘备说道:“主公但请宽心,南中嘛,就先让给大华几月时间又何妨?只需等到冬天来临,我们未尝没有机会将南中夺回来!”

    听到诸葛亮的话,刘备心里又惊又喜。

    军师的妖孽之处,刘备是见识过的。

    军师既然敢这么说,必然有很大的把握能够将南中给夺回来。

    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备是心痒难搔,很想知道诸葛亮到底用什么办法才能将南中夺回来。

    刘备忍不住问道:“不知军师有何妙计,能够将南中夺回来啊?”

    刘备摇着羽扇,微微一笑说道:“皇上,不是微臣不说,而是微臣预料,今年冬天,必有天变。不过时机未至,现在说来,一切为时尚早!如果微臣所料出现偏差,倒是徒惹人笑!等时机到了,皇上自然就明白了。”

    听完诸葛亮的话,刘备虽然心里痒得厉害,但是也没继续问下去。

    军师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在座的都是值得信赖之人,但是也不可不防备有泄露出去的危险。

    而军师既然这么说,想必也是有一定的把握的。

    这件事情,还是等到冬天再进行计议吧。

    ……

    不久之后,大华国接到蜀汉的请和国书,蜀汉愿意割让南中给大华,不过提出一个要求,大华必须提供给蜀汉足够的粮食,以使蜀汉能够度过这次大旱的难关。

    咦?不对!

    大大的不对啊!

    诸葛亮又要闹什么幺蛾子了?

    吕布才不相信他会这么软弱,会主动割让南中给大华呢。

    吕布不由向贾诩问道:“文和,蜀汉是不是在搞什么鬼?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听到吕布如此询问,贾诩和郭嘉还有庞统对视了一眼,忍不住微微一笑。

    看起来,主公在很多方面智慧过人,但是在政治方面,真的很小白。

    庞统不由解释道:“皇上,依微臣之见,蜀汉应该是诚心割让南中给我们,并没有什么阴谋估计。”

    吕布满脸不信地说道:“他们会有那么好的心?这不太可能吧!”

    贾诩耐心地分析道:“皇上,依微臣之见,蜀汉必定粮草短缺,没办法继续支撑下去了,所以才向我们请和。又怕我们不答应,因为只要我们继续攻打,迟早能够拿下南中。”

    “因此,他们才主动提出愿意割让南中给我们。并且提出我们必须提供给蜀汉足够的粮食,这样一来,蜀汉就能度过这次因为天旱导致的大灾。”

    “对他们来说,这是两全其美得办法,微臣相信,这次的请和,他们是真心的。当然了,我们也要提防他们耍什么花招。”

    听到这里,吕布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本章完

第640章 发展南中() 
迟疑了一下,庞统不由说道:“可是,我们要不要接受他们的议和?一旦我们接受他们得议和之后,就要给他们足够的粮食,短时间内,也不能继续攻打益州。”

    “如果不接受议和得话,只不过是多花费一些时间而已。打下南中之后,我们仍然可以继续攻打益州。机会难得,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不接受议和,继续攻打南中。”

    沉吟一番,郭嘉不由说道:“南中之地,蜀汉守不住,所以他们肯退让。但是益州北部,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断然没有退让的道理。”

    “一旦攻打益州北部的话,蜀汉一定会拼死抵抗,硬攻的话,损失太大,对我们来说,得不偿失。我的意见是,接受议和。”

    庞统分析道:“奉孝说的有道理,如果硬攻益州的话,的确会有极大的损失。但是这次的机会可以说千载难逢,错过这次机会,下次我们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等到这么好的时机?”

    “下一次再攻打蜀汉的时候,曹操还会坐视不理吗?我认为,纵然现在遭受一些损失,但是能够一劳永逸地拿下蜀汉,对我们来说,完全值得。”

    庞统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郭嘉、贾诩两人,不由都陷入沉思之中。

    这时候,吕布却是微笑着说道:“我们还是答应蜀汉的要求,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南中,何乐而不为呢?”

    庞统急道:“皇上,可是——”

    吕布摆摆手说道:“放心好了,危机并没有结束,等到明年,一定还有一次很好的时机。我们有半年时间耐心等待,做好全力攻打南中的机会。”

    听到吕布的话,庞统一愣,不由问道:“皇上,不知到底是什么时机啊?”

    吕布高深莫测地一笑说道:“天机不可泄露,等到明年你们就知道了。”

    额,对吕布来说,明年真的还有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这个机会,几乎不弱于今年的旱灾。

    不过,明年的这个机会究竟会不会出现,会不会达到吕布预期的效果,现在还在未知之数,吕布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否则等到明年一旦没有出现最佳时机的话,到时候可真就打脸了。

    听到吕布的话,庞统不由有种心痒难搔得感觉。

    不过吕布不肯说,庞统也不好继续追问下去,只能闷在心里。

    ……

    大华国同意了蜀汉的议和请求,蜀汉将兵力从南中地区撤出,将在南中地区的行政人员一并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