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吕布有扇穿越门 >

第219章

吕布有扇穿越门-第219章

小说: 吕布有扇穿越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晚上,吕布率领寻阳城中的守军,杀出一条血路,直接弃城而逃。

    无论是袁绍,还是袁绍手下的谋士,都没料到吕布这么快就弃城而逃。

    按照他们的估计,吕布至少还能坚持五日以上的时间!

    所以,他们的防备并不森严,被吕布轻轻松松就杀了出去。

    等袁绍率军进入寻阳城之后才发现,整个寻阳城成为一座空城,寻阳城中的守城物资全部用光。

    好多老百姓的房子都给拆了,寻阳城中,竟然找不到一个活人!

    这个该死的吕布,他们居然连老百姓都转移走了吗?

    在损耗掉一万五千余士兵的性命之后,他们得到的,仅仅只是一座空城而已!

    在吕布退缩到下一个城池之后,袁绍攻城的决心,已经没有先前那么强烈了。

    本章完

第470章 构筑水上防线() 
接下来的时间,袁绍频频攻城。

    当然了,激烈程度,都远远没有寻阳城攻城战激烈。

    因为在寻阳城,投入的兵力巨大,损失惨重,袁绍也极为心疼。

    不过很显然的,袁绍的攻城力度降低了,而吕布方面,防守力度也变弱了。

    似乎所有的工程物资全部都集中到了寻阳城中。

    比方说,新式投石机,在其他几个城池里面,就再也没有看到过。

    而当袁绍他们进入寻阳城之后,发现新式投石机全部被销毁,没有剩下一台。

    ……

    一个月后,袁绍一共占下四座城池。

    曹操奸猾似狐,也占下了三座城池。

    令人无限震惊的,当属袁术了,竟然一家独自占下八座城池。

    袁术的实力,也就和曹操相当,就算略微超出,也不会太多。

    和袁绍想必,更是远远不及。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竟然是实力并非最强的袁术攻下的城池最多。

    这不由令人暗呼袁术的狗屎运了得。

    非但如此,一个月之后,袁术一路势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庐江郡和九江郡剩下的所有城池。

    在袁术的凌厉攻势之下,吕布大军节节败退,望风而逃。

    真的是望风而逃,一座城袁术围不到三天,吕布必然要撤离。

    这攻城速度,一度让袁绍和曹操怀疑,吕布其实在是用什么阴谋诡计。

    因为在吕布参与的战争之中,可没少了用阴谋诡计。

    但是任凭他们想破脑袋,都没想出吕布到底会用什么阴谋诡计。

    任何阴谋,在绝对实力面前,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但是现在吕布在丢掉这些城池之后,根本就没有能力再夺回来了啊?

    可是,吕布为什么会将这些城池统统让给袁术啊?

    两曹操和袁绍极度郁闷的是,要是吕布将这些城池统统让给他们该有多好啊!

    他们才不相信,袁术的兵马,战斗力会有这么强,能达到令吕布大军望风而逃的地步。

    总之,一个月之后,整个庐江郡和九江郡,除了袁绍占领了四座城池,曹操占领了三座城池之外,剩下的所有地盘,全部都归于袁术。

    并且曹操和袁术的地盘,和他们新得得几个城池都相隔甚远,这几座城池,根本就没有任何能够保住的可能性。

    他们辛辛苦苦夺取来的城池,最终还是要被袁术给占去,这才是让他们感觉到最恶心的地方。

    但是对此,他们还没有丝毫的办法。

    看样子,只能待价而沽,将这几座城池卖给袁术了,总不能让他们白出力吧!

    得到几乎两郡之地之后,袁术实力大增,心里不觉间便膨胀起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吕布那厮竟然将所有的百姓全部迁徙走了,这样一来,他虽然得到了两郡之地,但是百姓严重不足,他必须要向庐江郡和九江郡调集百姓。

    当然了,这件事情,倒也难不倒袁术。

    没办法,谁让袁家是三国的顶级世家呢?

    袁家隐匿的家丁黑户不知凡几,自然可以调集到庐江郡和九江郡去。

    再者说,除了这些家丁和黑户之外,袁家还可以从其他渠道弄人口过来。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只要有了地盘,至于人口和钱粮,对袁术来说,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得到庐江郡和九江郡之后,袁术已经拥有了四郡之地,隐然间,实力已经跃升为和袁绍并存的大诸侯。

    袁家的势力太庞大了,如果袁绍和袁术兄弟俩联手的话,那么整个大汉,恐怕将是他们兄弟俩的天下。

    ……

    二十多天的时间,吕布已经成功将庐江郡和九江郡的百姓,全部撤到了江东四郡。

    好在吕布现在手中有的是空余的土地,就算将庐江和九江两郡的百姓全部迁徙到江东四郡,土地都是绰绰有余。

    分配百姓的工作,就交给荀彧来做。

    吕布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集合所有的水军力量,准备在江面上,和诸侯联军决一死战。

    目前来说,吕布的水军还是太少了一些。

    就算经过扩军之后,目前水军的数量也不过才五万上下。

    联军方面,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只有刘表才有正轨的水军。

    但是刘表手中有几个极为厉害的水军统领,只要给他们时间,他们就能训练出大量的水军出来。

    这些统领里面,最厉害的两人要数蔡瑁和张允。

    现在吕布正在想方设法要除掉这两人。

    只要能够将这两人除掉,联军的水军实力,最起码能够降低三成威力。

    目前除掉两人的任务,已经交给贾诩去做,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传来确切的消息。

    现在吕布正在不断招兵买马,扩充水军。

    其实如果能够将步兵拉去充当水军的话,马上就能够多出十万水军来。

    只不过,那些步兵并不擅长水战,很多步兵甚至都不会游泳。

    这些步兵就算经过短时间的训练,也不会取得太大的进步。

    与其用这些步兵转变成水军,倒不如直接招收那些水性极佳的青壮来训练,效果更好上一些。

    更何况,一旦水战失利的话,十万步兵,还将投入到最后的防守之中。

    吕布相信,如果战况真的惨烈到那种地步的话,联军方面也决计讨不了好去。

    吕布不相信,联军会有那种和他一拼到底的魄力。

    ……

    早在一月之前,江东四郡便张贴出了征兵榜。

    一般的诸侯征兵,都是强制性的,根本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超过十五岁,低于四十岁的,直接拉壮丁参军。

    甚至碰到兵员不足的时候,这个年龄段还要扩大。

    若是碰到造反的反贼,就像是黄巾军,无论年龄大小,男女老幼,统统拉去参军充当炮灰。

    这也是为什么东汉三国时期,人口锐减的原因之一。

    而吕布张贴出的征兵榜,并非强制,而是全凭自愿。

    首先,吕布虽然缺少足够的水军,但是这个数目不会太大。

    再有五万之数,差不多就够用了。

    其次,如果是强征的话,军心不稳,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

    吕布素来以仁义闻名天下,实在是做不出,也不会做出强行征兵的事情来。

    当然了,如果兵源实在凑不够的话,吕布也会想一些其他的办法。

    本章完

第471章 征兵榜() 
一个月前,在江东四郡所有的城镇、农村,都张贴了大大的征兵榜。

    因为征兵榜面向的群体是百姓,因此吕布力排众议,直接用白话文书写。

    并且在征兵榜上,吕布并没有讲国家大义,没有讲民族气节,只是讲了一些在那些大儒看来是小道理的道理。

    征兵榜:

    这一年来,我们有饭吃,我们有房子住,我们有地种,我们的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我们一家人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是现在,有一群强盗就要打上家门来了!只要他们冲进家门,就会砍掉我们的头颅,抢走我们的粮食和土地,抢走我们的女人,杀掉我们的孩子!

    面对这群强盗,我们需要怎么做?我们是要憋屈地看着这一切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发生?还是拿起武器,奋起反击?将强盗赶出家门

    是真男儿,就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妻儿老小!

    是真男儿,就拿起武器,和敌人奋战吧!

    一旦参军,每月都有二百大钱军饷。家属享受军属待遇。

    如果不幸在战场遇难的话,每户将会补贴一万大钱抚恤金,家属享受烈属待遇!

    ……

    这个征兵榜,直白易懂,就算是八十岁的老人,都能听的懂,根本就不需要别人再来翻译。

    江东四郡,无数百姓听到这个榜文,顿时群情激愤,爆发了最大的愤慨。

    只有这些百姓,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现在过的好日子,到底有多么来之不易!

    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百姓,在两年之前过的都是吃不饱穿不暖,过了今天不知道会不会有明天的日子!

    可是自从郡守大人来到江东之后,他们的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他们住上了新房子,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家里的积蓄也一天天的增长。

    现在,他们每月至少都舍得美美地吃上一顿肉,这在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现在,他们家里每人都有一身新衣裳。

    就算平时不舍得穿,出门的时候,是必定要打扮的体体面面的。

    他们的孩子,都送去了学堂,读书识字,将来说不定还能当个官老爷。

    这在以前,谁敢这么想?

    穷人家的孩子,谁读的起书?

    这样的日子,他们过不够,多长时间都过不够!

    可是,现在他们的日子好容易有了起色,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竟然有强盗想要打破他们平静的生活?

    想要害的他们倾家荡产?

    那首先要问问他们这些人,到底答应不答应!

    于是,在征兵榜张贴出来之后,很多家庭都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孩他娘,你在家好好带娃,我去了!”

    “当家的,你要多保重,我们娘儿们,在家里等你们回来!”

    ……

    “小翠,我当兵去了!你别等我了,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你个没良心的,是不是变心了,不想要俺了?”

    “小翠,你想哪去了?我这不是要当兵去了吗?这一去,生死未知,你,就别等俺了!”

    “亮哥,你放心,俺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俺等你回来!”

    “可是……”

    “哎呀,可是什么?烦死人了!你看,下到十二岁的小鬼头,上到六十岁的大伯,都去参军去的啦!人家就算想找,也找不到人家啦,这回你该放心了吧?”

    “那,好吧!”

    ……

    “爹,娘,你们多保证,孩儿去了!”

    “臭小子,等等你爹,咱爷俩一块去!”

    “爹,你这么大年纪了,就不要添乱了吧?”

    “臭小子!你说什么?再说一句试试?爹活这么大年纪了,什么没见过?就算死了也不亏了!你没听老人说么?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咱爷儿俩啊,在战场上也有个照应!”

    ……

    一桩桩,一幕幕,出现在江东四郡无数城镇农村,涌现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这段时间,涌现出了无数感人事迹。

    出现了很多革命抗战歌曲,好吧,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革命抗战这等口号。

    比方说,九九艳阳天这首歌曲,因为应情应景,韵调又十分好听,因此广为流传。

    九九那个艳阳天啦哎嗨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东风那个吹的风车转,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甜。

    风车啊风车伊呀呀地转那,小哥哥为什么啊,不开言?

    九九那个艳阳天啦哎嗨哟,十八岁的哥哥想把军来参。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呢,哥哥惦记着啊小英莲!

    ……

    当然了,除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之外,当然还少不了威武雄壮的歌曲!

    大刀向强盗们的头上砍去,保家卫国的同胞们!杀敌的一天来到了,杀敌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人民的子弟兵,后面有亲人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把那强盗,彻底消灭干净!杀!杀!杀!

    ……

    整个招兵工作,展开的红红火火,热烈的场面,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像卢植、蔡邕等大儒,看到这一场面,不由目瞪狗呆,暗呼不可思议。

    就凭征兵榜上的那一篇白话文,怎么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种事情,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

    ……

    不过,正因为征兵工作召开的太过红火了,负责征兵的征兵办,可被忙活坏了。

    因为前来参军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络绎不绝,连绵不绝。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收容的条件放的还是比较宽的。

    主要是最少要征集五万新兵,现在是招募,而不是强征,他们怕召集不够人手。

    但是随着报名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逐渐的开始挑挑拣拣起来。

    一些年纪太小,或者太大的,一些身体条件太弱的,他们就直接剔除出去了。

    “哎,哎,哎,那个老大爷,您今年有七十高龄了吧?你走道都费劲了,就别掺和了好不?您老人家还是坐一边歇着吧您呢!”

    “霍,臭小子胡说什么呢?老汉我今年才六十八,身子硬朗着呢!现在给我把砍刀,我上山就能杀狼!我老汉活这一大把岁数了,值了!上战场上,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我说你还愣着干啥?赶紧的给老汉我报个名!”

    “老大爷,真不行!拜托您别添乱了成不?后面还好多人呢!”

    本章完

第472章 全民皆兵() 
结果令征兵办极度纠结的是,老大爷死活要参军,油盐不进。

    老大爷满腔热忱,又是老胳膊老腿的,用强不得,说好话又不听,真是拿他没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