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50章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50章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满身痞子气的人进入赵府,当然引起了锦衣卫的注意。

    希望书友们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小风需要你们的支持

第九十四章 抓捕乡绅() 
锦衣卫没有去跟着他出城,直接回到了驿站,把这件事情告知了骆养性,当骆养性得知有江湖游侠模样的人进了赵府,心中十分惊讶,因为从得知这件事情,他便一直把福王列为最值得怀疑的对象,可现在发觉赵声意作为地方大员,与游侠有些联系,这件事情本身就透露着古怪。

    而这个时候的李世超在事发地点各处州县调查,也没有什么进展,只因为黄河龙这帮人行事过于严密,人马集结都是分批次的。

    无奈之下,李世超只能与骆养性派来的人一同把锦衣卫的尸体埋葬与黄河边,购买的是上好的棺木,安葬好后,毫无收获的李世超无奈之下只能回转洛阳府。

    到了洛阳府的时候,已是深夜,这时候的骆养性已经休息,李世超也不好再打扰,只能想着明日在说此事,不过刚想回房休息,便被一名锦衣卫叫着,说骆指挥正等着你呢。

    李世超听到骆养性正在等着自己的时候,不作停留,直接去了骆养性的房中。

    这个时候的骆养性确实没有安睡,杂事众多,让他无心睡眠,只想着与李世超在商讨一番,李世超凭借着自己的作为进入了骆养性的视线,骆养性觉得李世超聪明有魄力,值得栽培,故看待李世超比那些自己的嫡系还要高上一眼,有些事情都想跟他私下商讨。

    李世超拍了拍门轻声说道:“大人,可曾安睡。”

    “请进。”

    李世超听到骆养性的话后,便就推门而进。

    这时候的骆养性着正装坐于上座,看到李世超后,道:“李千户,请坐。”

    “谢指挥使大人。”李世超也毫不客气的坐下身去。

    “指挥使大人,属下去了事发地点,但是劫匪十分熟悉当地的地形面貌,他们集结人马,各个州县竟然无人知晓,属下此去,毫无发现。”

    “李千户莫要着急,虽然你没有发现,可今日本官得报,一形迹可疑之人进入赵声意的府邸,超过一个时辰。”

    “赵声意。”

    “对,便是这洛阳知府赵声意。”

    李世超心中想了想,忽然开口说道:“难不成是赵声意所为。”

    “此事毫无证据,怎能胡乱开口,不过既然有了嫌疑,我等便要详细调查一二。”

    “指挥使大人说的对。不过赵声意,属下也见过,不像鲁莽之人,他们的军需逼饷案,罪不至死,怎能犯下这等重罪呢?”实际上李世超与所有人一样,从开始的时候便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了福王。

    骆养性摆摆手道:“李千户啊,你虽聪明,但仍过于稚嫩,当本官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便就细细想了一下,这福王虽身份尊贵,但他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只有在洛阳多年的赵声意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召集江湖之人,设伏劫奏,当本官得到消息的时候,与你一样,第一个怀疑的对象便是福王,可我们这样想,便就趁了赵声意的心啊。”

    李世超听完骆养性的话后,茅塞顿开,赶忙站起身向骆养性躬身道:“多谢指挥使大人提点。”

    “你从即日起,派人详细调查赵声意这几日的动向,看看赵声意可曾联络过什么人,着重调查与他。”

    “属下知晓。”

    “深夜本官换你前来,不只是为了这案件,本官还有事情要询问你。”骆养性轻声说道。

    李世超没有说话,安静的等待着骆养性的下文。

    “皇上的圣旨今日到了本官这里,皇上圣旨上说给予本官便宜行事之权,必要时候,可用旨意调集兵马六千人,在圣旨中还说福王虽贵,但国家法度不能因一人而费。”

    “皇上如此信赖大人,可见其恩宠,也可得知皇上多么看重洛阳军需逼饷案,属下定尽心尽力,辅佐大人,办好差事。”

    骆养性摆摆手示意李世超坐下。

    李世超会意再度坐下身去。

    “现在本官还有一件差事没有办好,在本官出京的时候,皇上便就嘱咐本官催促福王世子朱由崧入京,可刚来洛阳,被琐事缠身,又因福王跋扈,本官一直下不定主意。”

    “大人,既然这是皇上的旨意,明日,属下便去一趟福王府,宣告圣意,催促福王世子朱由崧入京。”李世超赶忙说道,实然李世超早就知道此事,也知道骆养性一直没有办理此事,便是畏惧福王,此时主动承担这次事情,便是向骆养性表忠心,展示自己的能力。

    “你去福王府。”

    “对,属下去。”

    骆养性满意的点了点头,谁不喜欢这样有担当的属下呢,又与李世超聊了一会儿,便让他退下,了却了心中烦心事,躺在床上,不一会竟然睡着了。

    而虽是深夜,陕西却掀起一场大的风暴。

    就在今天晚上,李烁正式下令,抓捕乡绅。

    西北大营,长安卫所,按照事先约定,分兵出了长安,奔赴各地,在深夜的时候,直接上门抓人,许多乡绅都是从床上被抓起来的,当然也有人聚众反抗,不过在面对军队的时候,这些反抗又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全省各地的乡绅十之九八都被抓了,而有的乡绅家主翻墙逃出,不过他们的府邸全部都控制住了,因为李烁乃是傍晚时分下令,又在前几日,把西北大营拉出去整训,调动卫所,说是轮换,就是士兵也以为调动他们是例行公事,等到了约定的地方,领兵的卢象升,付伟等人才说出命令,这次行动可谓十分保密,整个陕西府事先得知消息的也只有李烁几人,而抓到的乡绅不在本地关押,直接押送长安,这也是畏惧地方官员做些小动作。

    当天色微亮的时候,宋明义才得到消息,当时便破口大骂说李烁乃是祸国之臣,迫不及待的奔赴李烁府邸。

    不过他扑了个空,气冲冲的他被告知,李巡抚公事繁忙,昨日没有回府休息,一直都在府衙之中。

    这宋明义顾不得失望,立即转道去了巡抚府衙。

    这时候的李烁脸色有些苍白,这几天的紧密部署,也颇为劳累,他要保证所有的事情按照事先预料的那般发展,更要确保抓捕乡绅不会酿成重大的政治后果,首先抓捕乡绅用的罪名,便是私占军田,不服法度,这不是一个人,而是陕西省的大部分乡绅,法不责众,分担下来的话罪名也不大,与开封无异,只要按照规定,交钱交粮便会无事。

    而在巡抚衙门的大堂之中,曹德章也在此守候,只因为这次的抓捕虽是李烁的主张,但详细的实施却都是他与李烁共同谋划的,若发生什么变故,引发重大事端,责任便在他们二人身上,故他与李烁一般,这几日也颇为伤神费力。

    这两日的共同合作,让曹德章与李烁的关系更加亲密一些,曹德章佩服李烁的胆气,而李烁又钦佩曹德章的机智,都有股相见恨晚的感觉。

    第二章奉上希望大家都能支持一下,以后会更加用心的对待这本小说,重现一个强大的我们汉人最后的大明王朝

第九十五章 争吵() 
与之相比,李烁与宋明义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到了不可调停的地步,就在这几日的时光中,因为政事,李烁已于宋明义在公开场合争吵了许多次,当然他们的这种矛盾,已经闹到了朝廷上。

    首先大明的政治有个特色,当一个地方的两个大员发生了重大矛盾的时候,内阁便会派人过来调停,若还是不行,便会把一个人抽出来,或回转京师,或调任领另地,陕西本地的官员都清楚,这李烁与宋明义没有任何私人看法,全是政治立场的对抗所产生的矛盾,是不可调停的,这李烁受了皇命来到陕西,调走他绝不可能,那最大的可能便是宋明义要被调走,有了这个想法的宋系本土派,都有些忧心忡忡,觉得就这样跟着宋明义一条道走到黑,他们的位置迟早会被前阉党系与东林党系所代替,当然也有些迂腐之臣,他们都觉得动不如静,现如今,威胁大明朝的是北方的后金,国家当务之急便是应付边患,而国内应该平和一些,固有的想法让他们与宋明义的施政方案不谋而合,故他们会紧紧跟随宋明义来对抗强势来袭的李烁。

    一个传令兵小跑着进入大殿,大声说道:“禀报抚台大人,布政使大人,卢指挥奉命率军抓捕延安府与汉中府不良富商乡绅,名单造册九十六人,抓捕九十四人,有二人逃脱,不过家属府邸已被看守,而西北大营在付提督的引领下,在名单造册四十七人,抓捕四十六人,一人逃脱,事成之后,立即返回长安府,今日午时便就能到长安府。”

    “可有抵抗。”曹德章赶忙问道。

    “有乡绅率领仆人抵抗,但也无人伤亡。”

    “这样便好。”曹德章松了一口气,若是抓几个人死伤众多的话,他们便从正义的一方变成了倒行逆施的一方,在道义上就已经输了,故当卢象升,付伟出长安府的时候,曹德章便不止一次的叮嘱。

    李烁站起身轻声说道:“本官已经知晓,你下去吧。”

    “是。”

    等到传令兵下去后,李烁在大堂上来回走了几圈,停住脚步道:“曹布政使,你与本官商议,把最难搞的府州拿下后,再去对付其余州县,本官料想着,乡绅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下令这三府知府,密切关注后事,****必须在根源便被剿灭,五日之内,严禁乡绅之间聚会,我们还需要西北大营的帮助,让付伟把西北大营的人马拉倒庆阳府整训,若是有了突发事件,配合当地官府行事,而卢象升的卫所军,也不能闲着,分兵驻扎汉中府与延安府。”

    实际上这次李烁与曹德章便是拿最难下手的三个地方作为催饷的起点,从刚开始便就打算先把这三个地方搞定,后在对其他州县下手,三地乡绅把粮食与罚银都交了,到了那时候,无需动用刀兵,只需官府出面,便就能把粮饷给要过来,而现在人以抓住,便要严防乡绅之间通话密谋,如果让他们坐到一起,一拍桌子反了的事情都敢做,可若是让他们与外界失了联系,他们便会失了耐性,也会感到恐惧,只能屈服朝廷官府。

    曹德章眉头一皱道:“抚台大人,这三地的知府与各级官员皆是宋明义的手下,若让他们去看守乡绅家人,这十分危险,而且下官认为,西北大营不在我陕西管辖,动用西北大营,已经犯了忌讳,现在若还让西北大营去庆阳府,难免会让朝廷官员找到把柄,来弹劾你我二人,严防****之事,卢指挥与戴世辉便有此能力,让卫所派兵把守各个乡绅的家门口,宣读官府之令,不经地方衙门,由军田私占调查司全权调度,每府由卫所派出两千人,驻扎三地。”

    李烁听完后,才知道自己有了疏忽,也是,西北大营属朝廷管辖,若自己一而再三的命令,朱由检心中不舒服,付伟心中也会有些不快,再怎么说论职位他也不比自己低,到了那时候,自己反而会十分尴尬。

    “想来还是按照曹布政使的提议来办的,等到被抓捕的乡绅进入长安府后,安排一下,本官要见见他们。”李烁怒声说道。

    曹德章点了点头,刚想说话,沈铁牛进入了大堂。

    沈铁牛恭敬的说道:“抚台大人,宋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吧。”李烁知道这宋明义得到消息后,第一个要找的人便是自己,想必一番争吵是怎么也躲不过去了。

    沈铁牛听完后,便就转身下去。

    不一会儿,怒气冲冲的宋明义便就进入了大堂。

    李烁笑脸相迎。

    不过宋明义却丝毫不领情,开口便骂:“李烁,你竟敢如此大胆,那些乡绅犯了什么样的国法,你竟敢派兵抓捕,你眼中可还有皇上,还有律法。我大明朝迟早就亡在你们这些逆臣的手中。”

    听完宋明义的话,李烁脸色也黑了下来。

    “宋大人,您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抚台大人下令抓捕乡绅,便就是为了我大明着想,更是要严肃律法,您乃是朝廷大员,懂得礼数,身为下官又怎能如此无礼的对待抚台大人呢。”曹德章脸色不善的说道。

    曹德章一说话,宋明义便指着曹德章的脸说:“曹德章,李烁刚来陕西,怎敢动如此大的手脚,便是你,你个小人,怂恿挑拨,现在还有脸开口说话。”

    李烁一拍桌子大声道:“住嘴,宋明义,本官念着你年长,一直对你百般忍让,现在你竟敢如此无礼,可曾把朝廷放在眼中,军田私占调查乃是圣意,又是国策,你不知协助,反而处处掣肘,你真当本官不知吗,若是没有你,这陕西的乡绅便敢如此大胆吗,不把法令放在眼中,不把朝廷放在眼中,他们占用军田以谋私利,难道还不算犯了王法吗,你又有什么脸面去辱骂曹大人。”

    听完李烁的话,宋明义大怒不已,在他想来,李烁是胆大包天,抓捕乡绅这种事情,若是处理不好,便能引起****,而且会在全省范围内引发骚动,而他却是老资格,对待陕西之事也比李烁这黄毛小子清楚许多,做出如此重要的决策,竟然无人通知,谁都会生气,更何况这已经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我要上奏皇上,我要弹劾你,弹劾你在陕西之地胡作非为,弹劾你目无王法。”宋明义咬着牙说道。

    “本官若不这样做,才是有愧于皇上信任,对不起黎民百姓。”李烁争锋相对的说道。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待会还有一章

第九十六章 恐吓朱常洵() 
一番争吵,宋明义也没有落个痛快,气冲冲的离开了巡抚衙门,回府后便联络官员,共同上奏弹劾李烁。

    而在开封府,李世超带领着五十名锦衣卫到了福王府的大门处。

    李世超看着福王府那威严的大门,以及把守的军士,心中毫无恐惧,率领着手下直接走了上去。

    把守福王府的军士拦住李世超的步伐道:“可有拜帖。”

    “无。”

    “福王殿下可召见。”

    “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