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24章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24章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巡抚有些妄自菲薄了,凭着李巡抚今日的恩宠,那些胆小如鼠的御史也不敢在皇上面前说你什么坏话。”骆养性却满不在乎的说道。

    李烁笑了声,心里面对骆养性更加看低了,但他此时是真的需要骆养性这样子的人在朝中为他擂鼓助威,也不好多得罪。

    “骆指挥,我让内人准备些酒菜,骆指挥今天晚上便留在我家吃饭。”

    “万万不可,今日我来这里有两个目的,一次是为李巡抚送银两,而另一个目的,却是要为李巡抚送行,设宴在鸿宾楼上,内阁辅臣李国普主位,代天子为巡抚大人送行,陪同的有兵部尚书袁崇焕大人,兵部侍郎,三大营提督洪承畴大人,户部侍郎高举义大人,宫中的王公公,还有些李巡抚不认识的官员,新任都御使刘权,吏部侍郎王珂田,一些六部给事,还有些其他衙门的主事之人,共计三十六人,都在鸿宾楼上等着李巡抚大驾光临。”

    听完这个名单李烁有些震惊,自己只是出任陕西巡抚又为何会有那么多重臣为自己送行呢?

    骆养性看到李烁有些惊讶,赶忙说道:“这些人中李辅臣,袁尚书,与洪侍郎,是被皇上亲自点名为李大人送行的,其余都是仰慕李巡抚,想与之亲近一番。”

    李烁深呼出一口气,站起身道:“那万万不可让众位大人等着,你我二人快快动身吧。”

    “正有此意,李辅臣乃内阁辅臣,袁尚书也是日理万机,让他们久等,真是大大不好。”说完后便做了个请得动作,让李烁先行。

    李烁走出门口后,对着站在门外的老管家,轻声说道:“你去告诉夫人,我今日可能晚回,让她准备好行装,切不要耽误了明个的行程。”

    “是。”

    出了院门,就有一名锦衣卫牵过来一辆马车,看到李烁坐进马车后,骆养性也翻身上马,十名锦衣卫也尽皆上马,一众人赶忙鸿宾楼。

    行了大半个时辰,到了鸿宾楼后,李烁下了马车,就见到了洪承畴,高举义,率领一干官员在外等候,而鸿宾楼周围布满了衙役,整条街上面冷冷清清,没有人烟。

    众人躬身行礼,一番客套后,进入了鸿宾楼中。

    到了二楼之上,李烁看到了李国普,袁崇焕等人后,躬身行礼道:“下官见过李辅臣,袁尚书。”

    李辅臣笑着说道:“李巡抚客气了,快快落座。”

    “李大人,袁尚书先行入座。”李烁客气的说道。

    最后,众人按照官位依次坐下,李烁那桌上面坐的都是朝廷的重臣,李国普坐在李烁的左侧,而袁崇焕坐在李烁的右侧,俨然把李烁当成了主角。

    “陕西近些年来多灾荒,皇上让你出任陕西巡抚,良苦用心,也不用本官多说,你兼任着吏部侍郎,皇上的用意,李大人也清楚,去了陕西之后,一定要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办事,为皇上效力。”李国普轻声说道。

    李国普的语气像极了一个老师对学生说的话,但李烁却没有觉得丝毫不适,点了点头谦恭的说道:“辅臣放心,下官定不会辜负皇上的期待。”

    坐在李烁右侧的袁崇焕说道:“不知李大人去了陕西后,有何打算?”

    “整肃吏治,亲善待民。”

    “你是巡抚,民政要管,卫所也要管,你觉得陕西营兵可算精锐。”袁崇焕是兵部尚书,关心的是兵事,对于李烁,他心中也有丝毫不服气,因为他立下多少战功才当上了辽东巡抚,而李烁却毫无功绩,只凭着受到了皇帝的恩宠却能担任陕西巡抚,此番说话,也有一番考校的用意。

    李烁知道这次能为他送行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想亲近与他的官员,拉帮结派已经成为了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李烁实际上根本就不排斥党争,相反,他觉得若是良好的竞争关系,对于大明朝也不是一件坏事,既然心有亲近,一些话说出来也无碍。

    “袁尚书,你乃是兵部尚书,有些事情比下官还要清楚,卫所耕田被当地富商侵占,军备废弛,缺乏操练,几十年来,陕西未有战乱,故陕西营兵,没有精锐。”

    “你又如何整治呢?”

    “侵占的田地那些富商必须要交出田地,不管任何原因,所有被侵占的田地都要按照侵占年数为卫所补齐粮食,还要重修军备,整治卫所,军纪严明,让士兵多加操练。”李烁开口说道,实际上按照侵占田地的年数为卫所补齐饷银,这是朱由检的意思,不过李烁却没有丝毫往朱由检身上推的打算,皇上如此信赖与他,有何损害名声的事情他只能一个人担着,明君他当,酷吏我做,历史上面的秦桧便是这样,为皇帝背锅,岳飞是被秦桧冤杀的吗?不是,下旨的人是皇帝,可为何全天下的人都在骂秦桧呢,这就是臣子与大臣的关系,好事永远是我的,坏事却都是你的。

    袁崇焕没有说话,自有些官吏开口道:“把侵占的田地要回来便是,在按照侵占年数让富商把所有的粮食补齐,岂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呢,李巡抚可曾知道,那些田地大多数都是被卫所里面的士兵给卖掉的。”

    李烁看了说话的官员一眼道:“刚刚本官说了,不管任何原因,都要把粮食补全,不然全部问罪拿下。”

    袁崇焕笑出声,端起酒杯道:“李大人,就凭着你这份胆量,本官敬你一杯。”

    李烁赶忙拿起酒杯与袁崇焕干了一下,一饮而尽。

    骆养性拿起酒杯站起身道:“李巡抚明天便要启程,不能多喝,若哪位同僚想要敬酒,本官替李大人了。”骆养性的这番作派无非就是再说自己与李烁的关系很好,他们是一伙的,你们中谁想入伙,赶快行动。

    都御使刘权站起身来,端着酒杯道:“李巡抚有此胆量,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名声,本官佩服,想与李巡抚喝上一杯酒,不知李大人可否赏脸。”刘权是朱由检钦点的都御使人选,当然也有些过人之处,他审时度势,知道张居正拥有的十年,李烁一定会拥有,此时靠拢,对于自己日后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他的官位在那里摆着,骆养性想要代替李烁喝酒,还有些不够资格。

    李烁又为自己满上一杯酒,站起身道:“刘御史的这杯酒,本官定要喝了。”说着与刘权碰了一下杯,又是一饮而尽。

第四十四章 祥瑞兆国() 
两人喝完后,便又重新落座。

    李国普轻声说道:“王公公,你代皇上而来,皇上可有什么话要转告李大人的。”

    坐在一旁的王承恩正在愣神中,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让王承恩一直都是心不在焉,此时听到李国普的话,才醒转过来。

    “对了,李大人,皇上说了,去了陕西后,要多加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可劳累过度,他在京师之中等着你的好消息。”王承恩赶忙说道。

    “多谢皇上挂念,劳烦王公公转告皇上,微臣去了陕西,定要有番作为,不敢让皇上失望。”

    王承恩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官面上的话说完后,就有些官员前来敬酒,像是洪承畴,高举义,王珂田等人的酒李烁全部喝下了,而其余的官员的敬酒都被骆养性代替,这也是官场的不成文规定,想跟上级领导喝酒,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有人替,那还好,若是没人代替,上级领导也会毫不在意你的感受。

    虽然骆养性喝的酒比李烁多,但看起来一点事情都没有,相反李烁是个读书人,早就有些醉意,走起来也有些摇摇晃晃,但是他的大脑却异常清醒,不该说的话一句都没有说。

    送行宴进行了一个时辰,李国普看着天色不早便让骆养性派人送李烁回家,所有的官员在客套一番后,也都打道回府。

    没有人知道,就在这场送别宴上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同盟,便是骆养性,李烁,刘权,他们背后的势力相护连接,行程了一个极大的官僚势力,在日后的大明朝堂之上放出异彩,也会李烁日后的主政打下了基础。

    李烁回到府中后,与夫人说了些酒话后,便睡了过去。

    李夫人看着睡着的李烁,叹了一口气,心中想到:“你当真不明白吗?我根本没有想过让你出人头地,平淡便好,此时,你进入皇上的视线,受到皇上的恩宠,不知是福是祸。”

    李夫人与李烁不同,李烁在受到皇帝恩宠,出任高位之时,一心想着如何帮助皇帝治理国家,如何名垂青史,而李夫人想的却是李烁的后路,李夫人清楚,李烁不甘常人,想要完成他的理想,必须要做与严嵩一般的权臣,可到了那时候,皇帝能绕得了他吗?按照李烁的说法,这个皇帝又与前几任皇帝不同,冷厉果断,到了那个时候,只怕会落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不过心中的担忧又不能对李烁去讲,只能一个人埋在心中。

    此时坤宁宫中睡在周皇后身边的朱由检当然不知道李夫人对他的想法。

    两个人都没有睡着,听着对方的呼吸声陷入寂静。

    “皇后,明天李烁便要去陕西了,为何朕的心中有些不安呢?”朱由检打破寂静道。

    “皇上勿忧,听皇上说,李烁是个人才,放手让他去做,定会还给皇上一个富庶的陕西。”周皇后宽慰道。

    “但愿如此,朕这几日提拔了众多官员,魏忠贤的末日也该来临了,事到临头,朕心中真的烦闷,魏忠贤虽说在前朝祸害之多,令人发指,但朕今日亲政掌权,他也有莫大的功劳,若是把他杀了,朕实在有些于心不忍。”在周皇后身边永远是最真实的朱由检,他也觉得只有在皇后身边才能脱去一层层伪装。

    “皇上不想杀魏忠贤吗?”周皇后坐起身看向朱由检。

    朱由检看着周皇后俊俏的脸庞,伸出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周皇后的左脸,弄的周皇后一下子红透了脸,不明白为何朱由检会做出这般亲昵的动作。

    “皇后,你后悔吗?”

    “臣妾有何后悔之处。”

    朱由检也半坐起身道:“若是没有嫁给朕,你也不会进入深宫这是非之地,更不会有日后的风险。”

    “风险,皇上此话何意?”周皇后赶忙说道。

    “不知为何,朕总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虽说朕乃是大明朝的皇帝,君临天下,莫敢不从,可朕总有一种感觉,大明不会平静多长时间了,以后会是一段特别艰辛的路程,熬过去,朕是中兴之主,可与汉武宋祖媲美,熬不过去,朕便会成为亡国之君,到了那时候,皇后你性命堪忧,日后你我的孩子也会有生命危险。”朱由检轻声说道。

    “皇上,大明定会千秋万代,皇上不可胡想,就算如皇上所说,嫁给皇上,臣妾绝不后悔,即便会要了臣妾的性命,臣妾也绝不后悔。”

    朱由检站在前庭之时,是一言九鼎的帝王,泰山崩于眼前,也必须要面不改色,也只有在周皇后身边才会表现出软弱的一面。

    朱由检听完周皇后的话,轻轻一笑:“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说完把周皇后拥入怀中,看着怀中的娇妻,心中不由想到:“为了皇后,朕也要坚持下去,谁想要朕的性命,坏了朕的江山,朕便先杀了他,让他明白,皇帝乃是上天选择,朕乃是九五至尊,上天之子。”

    第二天,朱由检在坤宁宫中用了早膳后,便回到了养心殿,批阅奏章,一份开封府的奏章引起了朱由检的兴趣。

    这是开封府知府吴可信所上,奏折之中胡说八道,说是在新帝登基的时候,开封府上空出现一条金龙盘旋,看到的百姓很多,民间多传,出现金龙的时间是朱由检登基的那天,说朱由检乃是真龙天子,受上天庇佑,大明定会国泰民安。

    看到奏章后,朱由检失笑道:“这吴可信多想升官啊。”

    站在一旁的王承恩看到朱由检发笑,问道:“皇上因何发笑。”

    “王公公,开封知府吴可信上奏章,说开封府上在朕登基之日,有金龙盘旋,祥瑞显现,定会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这样的奏章也不知内阁是怎么省察的,送到了朕这里。”朱由检笑着说道。

    “皇上,不瞒皇上,老奴在京中也听过金龙盘旋之事。”

    朱由检皱起眉头道:“这都传到京里面来了。”

    “对啊,此乃大大的祥瑞,我大明因此定会国泰民安。”

    “无的放矢,国泰民安是吹嘘出来的吗?就凭着吴可信的奏章,凭着官府的诱导,国泰民安便会出来,若想国泰民安,只能靠着各级官吏的努力。拟旨,撤了吴可信的官位,让他进京,朕要问问他,怎么国泰民安。”朱由检突然大声说道。

    王承恩吓了一跳,赶忙跪下身去,迟迟不动。

    “朕让你拟旨,撤了吴可信的官位,你还不下去传旨。”

    “皇上万万不可啊?”王承恩鼓足勇气说道。

    听完王承恩的劝谏,朱由检突然明白,这是大明朝,百姓就认这套,殊不知,历朝的开国皇帝都喜欢搞些封建之事,刘邦斩了白蛇,赵匡胤出生之时在家中发现一条龙,就连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用了这套,出生之时,满屋红光,若是自己因此降罪吴可信,那真的会让各级官吏都畏惧自己,到时候,自己政令不同,那可大事不妙。

    朱由检摆摆手道:“王公公,你起身吧,此事是朕错了。”

    “皇上想要大明千秋万代,永世昌盛之心,老奴明白,但看着皇上每日忧愁,老奴真的十分痛惜,皇上应该信任文武百官,万万不可累坏了自己的身子骨。”王承恩说着说着流出泪来。

    朱由检看到王承恩的这个样子,叹口气道:“王公公的心意,朕明白,等到朕整治好朝政,一定会注意休息的,王公公起来吧。”

第四十五章 阉党覆灭() 
朱由检也没有敷衍王承恩的意思,实际上按照政治的发展,内阁制是个超时代的产物,把内阁定为全国政令的发布策划地,绝对会形成良好的政治环境,不过为了防止内阁首辅对皇权的威胁,军权必须交由皇帝统辖,朱由检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够制定一个既有利与皇室又有利于普天下黎民的政治格局。

    现在最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