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2章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2章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安话语刚落,老太监看向门外,便转过头来轻声说道:“王爷,这几日正是变天之时,宫中传来消息,皇上自落水以后,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风云变幻之际,王爷此举可是保身之举。”

    朱安听着奇怪,落水的皇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因为朱安是国内知名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一下子编就联想到了那个宠信魏忠贤的木工皇帝朱由校。

    当然木工皇帝这个称号只是笑谈,明熹宗朱由校,生于公元1605年,崩于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朝最后的覆灭这位皇帝利有奇功。

    明熹宗一生都很传奇,首先明末三大案都与之有联系,当上皇帝后,更是专心木工,不管朝政。

    明熹宗在位之时,客氏与魏忠贤专权,制造了许多冤案。

    想到这些,朱安赶忙问道:“今年可是天启七年。”

    少女道:”王爷,今年确实是天启七年。”

    朱安看着老太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老奴王承恩。”

    王承恩听到这三个字,朱安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王承恩可是朱由校身边的太监,这样来说的话,自己竟然穿越回到了大明朝,变成了朱由检,也就是日后的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的一生都是充满悲情的,每日矜矜业业,苦心为国,最后仍然落了一个国破家亡的命运,实为可悲可叹。

    朱安看向旁边的少女知道这个女孩,是自己的王后,也是日后的那个一代贤后周皇后。

    朱安知道自己的身份变了,自己是信王,与皇帝关系最好,皇帝无子嗣,归天之后,自己就是法定继承人,即便是想要逃避,也走不出这风云变幻的北京城。

    此时的大明朝外有强敌后金,朝堂之上又是小人当道,各地天灾**频发,民不聊生,大乱迹象已经显现出来。朱由检如此勤政,可大明朝还是亡了,朱安心中没谱,自己会比朱由检好吗?

    即便自己了解历史,可那些历史都是书上面的,以后自己会面对形形色色历史中出现的人,难道自己就凭着历史的介绍,就认准忠臣与奸臣吗,历史充满着偶然性与不确定性,难不成自己来的这里就是送死的吗?

    朱安的内心十分慌张,王承恩看出了朱安的焦虑,关怀的问道:“王爷可是在想日后之事?”

    “日后何事?”朱安看着王承恩问道。

    “皇上若是驾崩,那王爷你。”

    “闭嘴,皇上正值年壮之际,你若是在胡说,我便掌你的嘴。”

    王承恩赶忙低下头去,嘴中支支吾吾的说道:“老奴知错,王爷恕罪。”王承恩听完朱安问罪的话,心里面不但不担心,反而有些高兴,这才是信王爷。

    朱安摆了摆手:“你先下去吧,本王已经想起来了,刚刚只是做了个噩梦,前面进来的那几个侍女太监,你嘱咐一下,不要让他们乱说话。”

    王承恩点了点头说道:“王爷放心,老奴明白。”

    朱安是个现代人,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王承恩话中的意思,实然,刚刚朱安的话语之中也透露出了杀意,不过朱安此时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他说那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没有什么其他的含义,只是不想让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传出去而已,可是在王承恩的心中却是只有死人才能保住秘密。

    此时与以往不同,皇帝龙体欠安,而信王朱由检是最有机会继承大统的人,王承恩从小看着朱由检长大,当然不希望为这些事情在添加变故。

第三章 迷茫() 
王承恩下去后,朱安与少女都没有说话,朱安转过头去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少女;日后的周皇后,本名周玉凤。轻声说道:“王后,你也快快休息吧。”

    “王爷你真的没事吗?”

    “本王能有什么事情?”

    “刚刚王爷是不是骗了王公公?王爷是不是真的忘掉以前的事情了。”周玉凤这话一说出口,朱安显得有些慌张。

    “你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王爷刚刚看起来神智清楚,不像是在做梦,而现在的王爷,心也没有平静下来,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王公公与我。”

    明史记载眼前的周玉凤是明朝有名的贤后,国破之日,也殉国而死,在皇宫之中,出了名的节俭,可叹明朝亡国,不然与朱由检也是一对神仙眷侣。

    “王后不要多想,刚刚本王确实得了失忆之症,害的王后为本王担心,实在是本王的过错。你也快快休息吧,免得明日没有精神。”说完朱安就躺了下去闭上眼睛。

    周玉凤看到朱安躺下去后,赶忙为朱安盖好被子,后也躺了下去。

    两个人各怀心事。

    身为王后的周氏心里面担心着王爷到底怎么了。

    而朱安却在想以后,自己该怎么办,若是自己跟历史发展的一样,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自己又该如何去走,怎么固边防,对内,却要赈灾,若是事态严重,还要剿乱,这都要有大方针,心中要多做计较。

    日后大明朝不在安定,练兵选将都是重中之重,首先便是要有一只战斗力强又忠于皇权的军队。

    朱安从来没有看过穿越的小说,也绝对想不到,穿越过来的主角都会力挽狂澜,不是发财,便是当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享尽齐人之福,他不会像那些小说中的主角那般轻松,反而此时的他有些压抑,也可以说压抑到了极点。

    即便你知道一件事情,可你却没有能力阻止这件事情的到来,那是不是特别可悲,就跟一个少年忽然有一天得知自己在三年后或者两年后要死一样,总会觉得时间过的太快。

    而此时朱安的内心就有一种紧迫感,时间不多了,大明朝存在的时间也不多了。

    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马上就要消失,然后中国将要进入最黑暗的时期,满清统治之中大兴**,统治者狂妄自大,满清末年,来自西方的大炮打开了满清的国门,开始了长达一百年的屈辱。

    朱安虽然闭着眼睛,可想着这些事情,呼吸显得有些紧促。

    朱安前世只是个历史老师,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便生活有些不顺利,可是他仍然没有任何压力,此时身份一转,压力如泰山压顶一般,让朱安的呼吸都有些问题。

    躺在旁边的周玉凤也无法安睡,她注意到了朱安的情绪变化,心中也是忐忑不安,想要问个明白,可又不敢发问,只当是王爷与皇帝兄弟情深,此时皇帝生命垂危,心中难过。

    周玉凤不是个寻常女子,她出身卑微,苏州人士,体质瘦弱,性格严谨,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自缢而亡。

    性格严谨的周玉凤深知在王爷身上发生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然他断断不会变成这个样子,可此时乃是大明朝生死存亡之际,王爷可万万不能犯糊涂。周玉凤不敢安慰,只能在心里面默默的祈祷,希望朱安(朱由检)能恢复如初。

    周玉凤性格严谨,在历史上面随着朱由检进宫,朱由检的吃食都是周玉凤准备的,唯恐被魏忠贤毒害。

    一夜无话,等到第二天,朱安,也就是朱由检穿着宽大的王服,一个人端坐在王府的后花园中,看着眼前的一片碧绿色湖水,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紧迫感,他深知自己入宫的日子慢慢的来临了。

    就在今早,张皇后已经派人通知了朱由检,让朱由检早作打算。

    不仅如此,已有许多大臣都来了信王府,想要让信王出山,对付魏忠贤,至于这些大臣,朱由检一个都没有见。

    因为现在的朝廷可以说已经被魏忠贤牢牢控制,此时的大臣表忠心,极有可能是魏忠贤派来试探朱由检的政治态度,若是接见大臣,藩王勾结朝臣,也是一条大罪。

    一阵清风徐来,湖面起了一层层涟漪,一只鸟儿飞来,就停在离朱由检不远的地方,朱由检看着这副景象,一时之间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心情慢慢的平静下来。

    正当此时,周玉凤带着两个侍女缓步走来,一名侍女手中拿着一食盒,不过入神的朱由检也没有注意到三人的到来。

    周玉凤走到朱由检身后,看着朱由检入神之极,向两名侍女做出了噤声的动作,从侍女手中结过了食盒,便向两名侍女摆了摆手,两名侍女轻声朝后退去。

    整个花园之中,只剩下了周玉凤与朱由检,朱由检看着鸟儿,而周玉凤提着食盒也在安静的看着朱由检,没有一丝去打扰朱由检的意思。

    鸟儿停留一会儿后,扑腾着翅膀飞向了远方。

    朱由检回过神来,苦笑一声;心中想到:“即便自己的身体变得那么年轻,可心里一时半会却不能转变过来,看一只鸟都能那么入神,难不成真是压力太大了。”

    缓过神来的朱由检注意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周玉凤。

    回过头去看着提着食盒的周玉凤,赶忙站起身说道:“王后何时来的,为何不喊本王。”

    “王爷定是想些国家大事,我怎么敢打扰。”周玉凤说着把食盒放在朱由检身前的桌子上。

    朱由检轻声笑道:“我只是个不管政事的藩王,哪有闲工夫想什么国家大事。”

    周玉凤拿出几碟点心放在桌子上后轻声说道:“王爷不要妄自菲薄,张皇后今早派人对王爷说的事情,王爷可曾用心。”

    朱由检看向周玉凤:“你希望本王入宫,也是,皇后之位谁不想要。”

    周玉凤听完朱由检的话,眼泪在眼中打转,跪下身去。

    朱由检看到周玉凤跪下,赶忙站起身去扶周玉凤:“王后你”

    “千不该万不该,王爷不该如此冤枉为妻是那贪慕虚荣之人,此时天下谁人不知朝廷上下一股邪风,皇上龙体欠安,魏忠贤与客氏把持朝政,把好好的大明朝祸害到这种地步,太祖从蛮夷手中夺回我汉人江山,基业立之不易,王爷身为太祖太宗子孙,难道就没有一丝血性吗?此等生死存亡之际,王爷畏首畏尾,日后有何面目去见太祖太宗。”周玉凤边哭边说。

    让朱由检有些心疼,在后世,周玉凤的年纪只是个高中生,可此时身为王妃,又遇到这种情况,想必压力不比朱由检来的小。

    大内皇宫就像个张开巨嘴的猛兽,等待着二人前去。

    此时周玉凤的这些话让朱由检猛地心惊,自己不是一直都为崇祯皇帝的遭遇惋惜吗,上天给了自己一次重来的机会,为什么要畏首畏尾,反正已经死过一次,还怕死第二次吗?没有想到朱由检竟然会被周玉凤的一番话骂醒。

    朱由检抓着周玉凤的芊芊玉手,轻声说道:“王后所说有理,皇兄若是驾崩,就算有天大的阻碍,本王也会争上一争,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朱由检说的这些话若是传了出去,便是杀头的大罪,可此时后花园中只有他们夫妻两人,永远也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朱由检相信可能在自己的时空中,周玉凤便给了朱由检勇气与力量,让他去面对不可一世的魏忠贤。

    周玉凤听完朱由检的话,心中稍安,她真的很怕自己的夫君不敢去面对这个局面,只想当个安稳的藩王。

    周玉凤起身后便坐在朱由检的身旁,擦了擦眼泪后,拿起一块糕点递给朱由检:“王爷,早膳你也没用,吃些糕点吧,这是为妻亲手为你做的。”

    朱由检接过糕点后,又放在了盘子中,叹口气说道:“昨日我做了一个梦。”

    “王爷就是因为这个梦才思绪不宁的吗?”

    朱由检点了点头:“我梦到我做了皇帝,可大明朝却一日不如一日,国家亡了,你我二人尽皆殉国而死。”

    “王爷,这只是你心中的恐惧罢了,只要王爷能矜矜业业,一心为国为民,大明朝绝不会亡,到时王爷就是中兴明君,留下美名。”

    朱由检心中想到:“上个时空中的崇祯皇帝难道不是矜矜业业,为国为民吗,可最后还是逃脱不掉身死国灭的命运。”

第四章 登基前夕() 
当然这些想法朱由检是不会对周玉凤说的。

    既然自己回来了,自己便要走一条与历史中的崇祯皇帝不一样的道路,把军队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即便那些军队没有多少战斗力,只要有了军方的支持,那些站在朝堂之上无时无刻不在吸食着大明最后一点鲜血的蛀虫才不敢对自己的命令放肆,殊不知,就在今日,朱由检已经定下了日后的行政方针,整练新军,肃清官场,宽厚代民。

    在后花园中朱由检与周玉凤交谈了许久,心中也渐渐的放松下来,对待此时的局势也不在那么紧张。

    天启七年八月,病入膏肓的天启皇帝躺在龙床上,脸色苍白,不像一个年轻的君主,反而像极了一个迟暮的老人。

    在龙床之前,跪拜着两个人正在低声哭泣。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大明朝权利最大的两人,一人是皇帝的奶妈客氏,一人是阉党的领袖魏忠贤。

    客氏与魏忠贤的眼泪都不是假装留下来的,他们与朱由检一样,心中都很害怕,他们最大的依靠天启皇帝朱由校眼看便要驾崩,与朱由检一样,他们也有一种前途未知的感觉。

    若是造反自己当皇帝,开玩笑吗,一个太监能当皇帝,即便自己有这个心,手下的人难道会坚持不懈的跟着一个太监吗?真当自己是真龙天子,不,魏忠贤没有那么傻,相反还不是一般的精明,他知道自己的权势来自于帝王,他是大明朝最不想让朱由校死去的人。

    “召信王入宫。”躺在病榻之上的朱由校轻声说道。

    魏忠贤抬起头来推脱道:“信王马上要出京就藩,不知皇上召见信王,有何事情,老奴可以转告与他。”

    “召信王入宫。”这道声音中含有冷意。

    魏忠贤深知此时朱由校召见信王所为何事,信王来了,只怕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朝的主宰,魏忠贤当然不希望已经长大的信王继承皇位,可此时的朱由校态度如此坚决,魏忠贤也不敢忤逆,便召人去信王府传旨意。

    等到传旨的太监出了皇宫,耳目清楚的大臣都知道天要变了。

    传旨的太监到了信王府,宣示了天启皇帝的旨意,朱由检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