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到燧皇时代 >

第57章

穿越到燧皇时代-第57章

小说: 穿越到燧皇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来到一个山丘处,高大的南面山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我们正准备在此歇息片刻,忽听背后一声断喝:“赶快落驿受死吧,爷等在此等候多时了。”

    两个护卫的军壮迅速举起枪矛,护卫在我的左右,只听“嘡嘡”两声弓弦响,两个军壮应声中箭,跌下骑驿。

    两个落驿的军壮还未等起身,即被上前的四个大汉逮个正着。我明智的没有反抗,说白了,就我这点力气,也没有能力反抗。

    “哈哈我当是谁呢?这不是燧明国的辅国小大人吗。这下可是到了一条大鱼。”一个身披兽皮的中年人,走到近前,看到我这个孩童,放下了手中的短茅后,说道。

    我循着声音,定睛一看,不免大吃一惊。这些劫道的强人,原来是上次路过我国,进献铜酒樽的寿麻国使者——季封和他的手下。

    “把姬柯给我带进洞里来。”季封说着一摆手,有人把我从车上拎下来,带到了山坡下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洞里。

    地洞口不大,但里面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洞窟,十个八个人容身还是富富有余。

    洞里虽然没有生火,但是,温度当在十多度,还能凑合着,待得住。

    “哎?这不是小大人吗?”又一个人认出了我。

    我适应一下洞内昏暗的环境后,仔细辨认出,是寿麻国副使——黎贡。

    我强忍住内心的惊慌,貌似镇定的问道:“使节为何不回国,猫在此地何苦呢?”

    “我们倒是想回国,小大人要给个方面才行。”季封诡异的说道。

    为此,大家都心知肚明,想着还有受伤的军壮,只有直截了当的行事。

    “既如此,提出条件吧。”我自知无法脱身,干脆明说了事。

    “看来,姬柯小大人也是个明事理的人,那本使就明说了。把你们扣押我国的三名探查给放了,我即刻就放了你和你的军壮们。不然,这军壮可是有箭伤在身,拖延不起。”季封话带威胁的说道。

    “我同意,但不知如何行事?”我有意探问道。

    “你可修一件,由我们的人再回贵国,将扣押我国之人,带到申弥国边境,我等在那里进行交换。”季封提出了条件。

    “我同意,但有个条件。”我马上表态道。

    “说说看。”季封探寻的说道。

    “拿着我的修,带上两名受伤的军壮,一同去我国国都。要保证我的军壮的生命安全,否则,柯儿定死不从。”我有些心虚的大声说道。

    季封和黎贡低声低估了几句,看到我坚毅的表情,表示同意这个条件。

    随后,我在一块作为国礼赠送的粗麻布上,用碳条写着我的情况和交换的条件、地点。写好后,立刻被黎贡拿了过去,与季封看后,商议无虞。黎贡就出去吩咐,用我的鹿车,载着受伤的军壮,由黎贡亲自带领,急匆匆的往国都驶去。

    信使走后,季封和两个看守我的精壮,心续也就平复了些许,话也多了起来。

    “柯儿也不是想要为难贵国的探查。但是,在我国绘制地图,不经所在国同意,这是死罪。即便是在贵国亦是如此,柯儿没说错吧?”我和缓着口气解释道。

    “小大人不要误会,我国探查一直认为,这绘制地图之事,即便是跟贵国说了,大多也不知是何物事,最终不了了之而已。”季封辩解着说道。

    “如此说,那就是一场误会。柯儿始终保全着贵国探查的性命,就是想等个机会,了解真相。”我有点强词夺理的说道。

    “嗯?事已至此,不说也罢。”季封停顿了一下,干脆的说道。

    我想,季封肯定是在想,当初我们在的时候,不问我们,还骗我们说是往莒国去了,害的我们是找了小半年,闹得是有国难回。

    通过此次被俘和对话,可以看出,现下的人处理问题还是比较直爽,没有后世人类过多的迂回曲折,我想,要是在后世,柯儿的性命休矣。

    :

65。第六十四章 地面也是要运动的() 
第六十四章 地面也是要运动的

    “对了,使节可曾探查过这个地洞?”我故意转移话题,探问道。

    “曾经想过,但是洞内黝黑,纷繁错置,深不可测,未敢深入其中。”季封一脸恐怖的回答道。

    我听闻此言,再看此地外貌丘陵凸起,从地质角度看,似应有所原因。有时间还是应该探查一下,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不要说古人了,就是我们后世的人,对神秘洞穴的探查也是心存恐惧,望而生畏。

    “柯儿,你说这洞穴是何人居住的,如此深大,会不会有魔鬼在此栖息啊?”季封心有余悸的问我。看来,我的话语,开始让季封担惊受怕起来。

    只见季封悄悄的挪动着身体,坐在了我的外侧,时不时对洞内飘出的清风,惊恐的打着寒战。

    突然只听洞内‘噗挞,噗挞’的声响由里向外急速而来,我的心也为之一紧。只见季封死死的抱住我,把头埋在我的后背里。这可真是‘顾头不顾腚’啊。

    一只有山鹰大小,类似于后世蝙蝠的大型飞蝠,飞了出来。它嘴上长着胡须,其中两根更长,拖着长而细的尾巴,‘叽叽’叫着,噗挞着飞了出去,我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再看季封,早已吓得面如死灰,伏地不停的磕头,祈求大神饶恕。

    “大神啊,季封未做害人之事,无需委派鸣蛇到凡间,惩罚我等。我即刻就放了姬柯小大人,再不敢冒犯神明附身的姬柯小大人。”季封祷告着,几乎瘫软在地上,其他两个精壮也是伏地不起,其中一个还被吓得小便外溢,尿液浸湿了他的外袍。

    季封在说什么?鸣蛇这就是《山海经》里所记述的鸣蛇吗?若果确实如此,那可就是以诈传诈了,这分明是大型的飞蝠啊只不过比后世的蝙蝠,还更多的保留着老鼠的特征。

    也难怪,季封所在的寿麻国的图腾,也就是他们的信仰就是鹳鸟,所以他们对飞鸟,特别是没有见过的飞鸟,如此的顶礼膜拜,也就是很自然的物事了。

    我正想着,就见季封带着两个看守,对着我,是纳头便拜,我要是不发话,他们恐怕是停不下来了。也好,这神的力量在现下,是任何势力都无法比拟的,我就套上他的光环吧。

    “尔等即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好了,柯儿也不追究尔等的过失了,都起来吧。”我十分坦然的说道。

    季封等人战战兢兢的起身,俯首帖耳的站在我的身旁。我则起身活动着腰身,保持着身份,缓步钻出了这个带着臊味的洞穴,看着身后跟着的季封等人,被洞外的寒风一吹,更是瑟瑟发抖。

    我看着几个哆嗦的人形,特别是那个裤子湿冷的看守,带着些许怜悯的说道:“你们几个先进洞里避避风寒吧。”

    但见所有的人都一个劲地摇头。

    “怎么,害怕我跑了不成?”我注视着季封探问道。

    “神鸟保佑的小大人,您要是走,一定要带上我们一起走,我们真的没…做过坏事,不想让…神鸟,把我们…叼进洞穴的…地狱里…去。”季封是越说越哆嗦。

    我看着洞外只有两只驯鹿在背风的阳面,啃食着青草,我们四个人,也不够乘用的,干脆就坐等援军吧。

    想着,我走到山坡背风的山脚下,坐了下来,季封他们赶快也凑了过来,大家都静静的看着驯鹿在啃食青草。

    大家正在百无聊赖的晒着太阳之时,突然从山坡上和山坡两边窜出了一彪人驿,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我部族第一勇士,身高在一米九零以上的黑大汉——姜勇,敢战军的常备,勇叔。这下可好了,我终于得救了。

    “哈哈哈柯儿,原来在这里,坐着晒太阳呐,好自在啊你可把勇叔担心坏了,生怕有个三长两短。这不,我们十来壮勇,都是一人两骑,骑歇人不歇,兼程赶来了。”勇叔边喘气,边大声说道。

    说完,用手中的皮鞭一指季封等三人,喝令道:“把他们三人给我绑起来。”

    “壮汉无需动手,我等自绑受罚,我们已经把受罚的荆条都准备好了,烦请大汉发落。”季封浑身颤抖的说道。

    什么情况,这就是负荆请罪的原创‘做’者吗?看来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将廉颇,还是太年轻了。早在他出世四、五千年前,就有先师了。

    “勇叔,不用难为他们了,他们也没有为难柯儿。就让他们跟着回去吧。”我急忙解释着说道。

    “我等有眼不识‘薄山’注:《山海经》中山经的主山脉,万望勇大人恕罪。”季封似乎恢复了一些惊诧的心绪,诚恳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自便,跟着我们回去吧。”勇叔大度的朗声说道。

    正说着,那只飞出去的大飞蝠,又飞了回来,也不知为什么,在我的头上扑腾了几下,一个俯冲,就钻进了洞穴。我估么着我人小,有可能变为飞蝠的取食目标,但对它来说还是太大了。

    大家可都惊恐的跪伏于地,就连威武的勇叔也不敢直立。特别是季封三个人,是朝着我纳头便拜,口中还不停的嘟囔着:“神鸟保佑的小大人,饶恕季封的罪过吧。”

    勇叔等一干军壮,这才知道眼前的一幕,到底是怎么回事。也纷纷朝着我,跪了下来。

    神明就是这样,在未知的客观现实诱发之下,在大众的敬畏烘托下,走进了人间。并且在人们的心中,逐步的上升着高度,最终保有了至高无上,触及星空的力量。这是一种积淀在人们心中的力量,向则欣欣向荣,背则生灵涂炭。

    我现下已经被众人托举起来了,想要轻松的落地,谈何容易。

    “好吧,大家都起身吧。此洞就是成仙洞,是神鸟——鸣鸟所居之地,大家不必惊慌。有时间,柯儿将会带着大家,走进洞穴深处,去一探究竟。”我一本正经的说道。

    大家都赶忙惊恐的摇着头,勇叔嘴里嘟囔着:“这可去不得,去了可就是下地狱了。当然,柯儿,哦不,小大人带领着我们才敢去。”

    大家听闻后,都不住的点头应诺。

    随后,勇叔非常谦恭的把我扶上骏逸。大家一起,顶着凛冽的寒风,往国都的方向,飞奔而去。

    有惊无险的一幕翻过去了,我也戴上了神灵保佑的金光环,两个妹妹对此是嗤之以鼻,但是包括国监在内的一众族人,都开始对我这个孩童刮目相看,这就是神明的力量。掌握了舆论,就拥有了话语权,也就拥有了优先权,当然还有其他的各种权……。

    晚上和妹妹们一起,躺在茅舍里,就成了妹妹们讲述她们成绩的时刻了。

    “哥,你这次一走,就是两个月,也不给我们捎个信,不问一下我们怎么样了?真没良心。”二囡率先抱怨道。

    “二囡不说这些了,哥这次回来也不容易。哥,等到明天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保证你喜欢。”大囡兴奋的说道。

    “不给他,谁让他都把我们忘了呢。”二囡没好气的说道。

    “对了,国监自从知道了北极星定位的事情,在祭祀院里专门成立的问天监,国监亲自任总办,我和二囡协理此事。”大囡得意的说道。

    “姐,还说呢?我跟国监说,我们所生息的大地,是一个大圆球,他围着太阳转圈,月亮围着我们转圈。国监到现在也不置可否,急死我了。”二囡发泄着说道。

    这可是个日心说的重大课题,但是如何让大家理解我们的地球是个圆的呢?常识会说,那不就掉下去了嘛?地心引力这样的物理常识,在现下那就是天啊我要好好的想一想,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

    温故一下中国璀璨的古代科技史,有没有自发的日心说思想呢?我想应该是有的,好在我是学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知道在后世有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第一卷第126页里,记叙了中国古代殷商时期的天文思想。

    ‘在对天文历象的认识方面,商人已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一年。将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称为一月。将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称为一日。又将常年均分为十二个月,闰年分为十三个月。等分一年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每月再分为三旬,每旬时日。此外,还使用了干支记日期,每六十日为一周期。历法之制定,可能在夏代已见端倪,但未有确切材料可资证明。商人农耕依季节施行,其卜辞中使用干支已甚普遍。由建筑之方位、朝向均很准确,表示对天体日月星辰之观测已相当精审。’

    何止是在商代,在现下,大家也知道一日、一月、一年这样的时间概念。但这些,还不足以竖立日心说的思想,只是有了这样客观的认识。不过,这就是最好的素材。

    “哥,你想什么呢,听没听我们说的话啊?”二囡有些不耐烦的催问道。

    “嗯,哥听着呢。”我被二囡的催问,从冥思苦想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国监说了,我们不仅要绘制地图,还要绘制星图,也就是天图。”二囡兴致盎然的说道。

    “这可太好了,我们通过记录天上的星星,相对于北极星变化的位置,再制作两个模型,一个是早期出现浑天仪,另一个是太阳系运行图,这样相互比较一下,那个更简便,不就有了日心说的客观依据了吗?”我似有所悟的说道。

    “对啊,哥你回来了,太好了,这下我们有办法了,就是不断地观察和记录,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量变到质变了。”大囡颇有心得的说道。

    我所切身体会的古人,他们敬天,也就是尊重和敬畏大自然,但是,他们也特别强调实践,就是——劳动。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因为只有劳动才能有收获。

    特别是农耕文化的兴起,靠天吃饭是根本,这就需要了解天地日月的规律。科学技术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走进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之中。

    “哥,你又走神了吧,怎么又不说话了?”二囡撅着嘴嘟囔着。

    看来这晚上点了油灯,能相互看见,也不都是好事。

    我思索着终于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