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到燧皇时代 >

第52章

穿越到燧皇时代-第52章

小说: 穿越到燧皇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个情况?姒国公改口称本族人为部落了,这不就是一个国族了吗?看来这两天的参观还是起作用了。这样也好,大家就成为异姓同族人了,我从心里感到高兴。

    “对了,国监大人,今日我与国公互换了围腰,当然是礼节性的,因为我现在也不穿那物事了。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纪念的物事交换为好?”父主说道。

    “您们可以割发互换啊,发端生之于娘亲,如此,多有深意啊?”二囡抢着说道,大囡也附和着。

    “还是囡囡们聪颖啊,老朽也觉得甚为妥当。”国监大人颤声说道。

    “既如此,拿刀来”父主说罢,我娘反身进房舍,取来石刀,并在清水了反复清洗,擦干后,递给父主。父主将自己的一缕头发割下来,递与我娘,又把刀递给国公。我娘将头发放进木匣,反递给父主。同时取过行一个木匣放置好国公的发虚。双人起身,面向北山,一叩首。再转身,面向国监一叩首。最后二人相互叩首,交换礼盒。遂成生息与共的换发兄弟。

    今后大家都称姒国公为晟公,我和妹妹们则称姒国公为晟父。当然,今夜晟父也将与我娘进礼,已成至亲。莽叔将和我姨进礼,以示与我叔结为兄弟。冉叔则和邹姨进礼,如此而已。

    这也真够乱的,我和妹妹们有点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什么礼节啊?难怪后世的封建王朝,动不动就把皇帝的女儿,嫁到异国他乡,看来这也是有历史积淀的物事。

    不过今晚可委屈父主他们了,他们只好到相邻的房舍找知己去了。这事,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难事,没准正想着换换口味呢?这可真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坏了,我们还答应了敢战军,要教他们夜间定方位的物事呢?”二囡猛然想起此时,大叫道。

    我急忙起身,赶上鹿车,载着妹妹们,往敢战军教习管驶去。

    来到营门口,我急忙下车,妹妹们也在我的搀扶下,下车来到营门里。

    军壮们都齐整的列队等候着,我走上土坡,大声说道:“今日,你们所有的人都将成为夜游神,下面请两位编修来教习大家,如何在夜间识别方位。”

    说着,我把穿着外套的两个妹妹拉上了土坡。

    “大家顺着我的手指,看到天上有七颗星组成的,像一个勺子一样的星群了吗?”二囡说道。

    “在哪啊?”“怎么多星星哪个是啊”“看见了,在那,背上高峰再往上的天空上,就那里。”“对对对,看见了。”“看见了”大家都激动地喊着。

    “大家知道了汤勺星,就好办了。在汤勺的勺头,有两颗星,看着我手的方向。顺着这两颗星往前找,对就是那颗单独的很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大家看到了吗?”大囡认真的指引着说道。

    这次大家都安静的寻找起来,很快都兴奋的叫了起来:“看到了看到了”

    “这就是北极星,也就是正北方向。有了它,大家就可以定位了。”二囡说道。

    大难又接着补充道:“大家要记住一句口诀:‘认星先找汤勺畔,由北往西顺着看’,这样就找到了。”

    大家都兴奋的欢呼起来,我看时辰也不早了,明日还要出远门,就赶快让大家散了,回去好好休息。我们也匆匆的赶回房舍。

    我和妹妹们则被安置到一个上妇的房舍里歇息。这是一位年纪稍长的健妇,身上的皮肤略微有些松弛,但是,因为长期坚持劳作,肤色依然透着光泽。乳房有些下垂,不过依然保持丰满。在微微的眼角纹衬托下,一双和蔼的大眼睛,友善的看着我们。

    我估么着,这位健妇应该有三、四十岁的样子。随即主动叫道:“今夜,柯儿和妹妹打扰姨的休息了。”

    “柯儿,你们能到下妇这来过夜,是国主大人抬举下妇了,这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啊”姨高兴地说道。

    “那,姨您姓什么啊?我们也好称呼您啊。”二囡急切的说道。

    “姨可没那么好的命,姨十年前,从毗熊国的北面,带着几个妇孺,投奔而来的。我儿因有战功,姨也沾光被封为上妇。”姨所问非所答的说道。

    “那,您的儿子是什么军职?”我急忙问道。

    “我儿子是戚部落的副军旗,深受戚督的信任。”眼前的姨,颇为自豪的说道。

    “既如此,我们就应该叫姨婆了?”大囡赶紧补充着说道。

    看来,眼前的妇人,实际年龄当在四十开外。看吧,保持适当的体力劳动,是多么有利于身心健康啊

    “如此说来,那姨婆就催促柯儿你们,赶紧歇息吧。国主有交代,明一早,柯儿还要启程出远门呢。”姨婆有些焦急的催促道。

    两个妹妹也懂事的躺倒床榻上,相拥着睡觉。姨婆则搂着我躺在榻上,哄我入睡。我觉得,好像上次被抱着睡觉,还是我刚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物事了。

    次日一早,姨婆就唤醒了我,为了防止影响妹妹歇息,我则悄悄的离开的姨婆的房舍,来到熟悉的地方。

    此时,国监大人已经在和晟父闲聊着,只见我姨一脸愁容的从房舍里钻了出来,头上还蒙着麻布巾。

    看这架势,莽叔这呼噜响声,可不一般呢。只见,姨直接钻进我娘的房舍里,歇息去了。这可好,估计我姨是一夜没睡。

    不一会儿,莽叔弯腰钻了出来,看到我们,大声说道:“哈哈晟公,柯儿,起的早啊。”

    很快冉叔、戈叔也来到了房外,最后是父主从外面走了过来。

    大家相互寒暄后,吃着我们房舍独特的咸鱼粟米粥和肉菜团子,已经再顾不上说话了。

    启程的时刻就要到了,我们就此别过父主、国监和家人们,就要前往河边的码头。

    我看着娘和姨们不停的擦着眼泪,两个妹妹也是一边挥手,一边擦着眼泪。我只能强忍别离的痛苦,一转身,登上鹿车,载着晟父,头也不回的驶去了。

    来到码头,敢战军将勇早已在置叔的带领下登筏完毕,待命出发。在码头上与谦叔所带的二百耕壮军汇合后,相继登筏准备出发。不曾想,只见西面的远处是尘土飞扬,蹄声隆隆。

    “胆敢有人来送死,不用惊慌,有我姒莽在此,无人能敌。”莽叔是抄起两把开山大斧,大喝着说道。

    :

60。第五十九章 新的环境新的使命() 
第五十九章 新的环境新的使命

    “莽兄且慢,勇弟闻听蹄声整齐,当不会是敌贼来袭。 有我姜勇在此,既便是来几个匹夫又当何妨。哈哈哈哈”勇叔说着和莽叔相互大笑起来。

    “等一下,等等我们”随着有节奏的驿蹄声,来人之中,有人大喊道。

    眼看着一支骑着骏逸,整齐划一的军壮来到了眼前。谦叔一眼就认出了带队的军壮。

    “哈哈我以为是谁呢?这不是尚部落的左营总吗?”谦叔如释重负的喊道。

    大家闻言也都放下了备战的架势。

    正在此时,父主也闻声骑着骏逸,赶了过来。

    来人翻身下逸,急忙说道:“启禀国主,下职奉尚都之命,特带来敢战军二营,准备随柯统军一同前往新的教习营,习学效命。”

    太好了,又是一百余精锐之师。尚叔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不过这下可好,竹筏可是不够用了。这真应了后世的一句话:‘准备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客人’。

    谦督一看我,就笑了起来,跟着说道:“柯儿,你们先走吧,我和耕壮军步行前往就是了,毕竟,我们去恢复三部落,距离近。”

    说的也是。好家伙,浩浩荡荡的三、四百人,又物事齐全,没有四十只竹筏,肯定是不行了。

    “谦督且慢,姜耕自有办法。湖塘上还有一、二十只竹筏,足够大家登筏远行。”耕叔大声说道。

    “如此甚好,柯儿你们先行,谦督随后跟进,出发”父主朗声命令道。

    已经登筏的部分耕壮军又走了下来,二营军勇陆续登筏。我则对着耕壮军壮们连声道谢。耕壮们都嬉笑着说:“小大人,今后打仗的时候,可别忘了带上我们”“我们也想立功晋级啊”“我们不但能打仗,还能耕田呢。”

    “如此军众一心,闻所未闻呢?”晟父感叹着说道。

    “这里可都有柯儿的一份功劳啊。”父主慨叹道。

    “哎呀,姒某此次归附,自始至终都有柯儿鼎力相助,真是我族的大幸啊,国主您有这样的后生,幸福啊”晟父不无羡慕的说道。

    “晟公,此话差异,柯儿可是你我共同的后生啊,哈哈哈哈”父主朗声大笑着说道。晟父听闻也大笑起来。

    我不曾防备,莽叔用一只胳膊,一把抱起我来,大步朝第一只竹筏走去,边走边说道:“走吧,柯儿,跟我上竹筏吧。”随后又说道:“国主,姒莽就此别过,不立战功,不回返。哈哈哈哈”

    众人看着我,被莽叔用胳膊‘攥’着,痛苦的模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晟父赶紧别过父主,登筏,命莽叔赶快把我放下来。紧接着,我们是一筏当先,出发了。

    回头望去,二十只竹筏浩浩荡荡的排成一溜,鱼贯而行。晟父则凝视着前方,好似将会有更大的物事,在等待着我们。莽叔则指挥着艄公,觉得还不过瘾,干脆就当起了艄公,熟练的点着竹竿,绕过激流和险滩,疾驰而去。

    真不愧是水上大军将,艄公看着,都是目瞪口呆。

    冉叔则采用我们的纸,正在计算着有关的物事,为到达姒部落后的安排,做着准备。置叔则安坐筏上,闭目养神。

    大约一个时辰左右,我们来到了昔日三叔部落,筏队开始减速,因为前面有沙心洲阻挡。

    莽叔左推右挡,顺利的通过了沙心洲,刚要加速前行,猛然发现前面有大批的竹筏,筏上有军将手持枪矛,站立其上,每人身后还牵着骏逸。

    “不用担心,那是我们的人。”我赶紧大声说道。

    很快两只筏队汇合在一起,我们碰到的是戚叔部落的第四营敢战军军壮。他们是骑骏逸到达撅叔部落,然后,再改乘竹筏,顺着圣河而下,在此等候汇合,准备一同前往姒部落,恢复部落之事。

    很快,大家合军一处,继续一字排开的航行着,我观察河岸两边在洪水过后,裸露的泥土都已恢复了生机,新竹已经窜天而立,芦苇也是密密麻麻,竹荫下蕨类植物生长茂盛。

    想来,我们面对的一定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新环境。

    “柯儿,你来看,这一带就是姒简敌贼的老巢了,原本是多好的地方,现如今可是一片荒芜啊”晟父伤感的说道。

    看着河岸两边大片荒芜的田亩,真是太可惜了。不过,也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继续前行,太阳已经晒顶,筏上暴晒难耐,这要是有个后世的乌篷船该多好。

    很快我们进入了林荫之中,两岸高大的竹林交相辉映,给沿河离岸边较近的水面,洒下一片阴凉。

    我们在莽叔的指导下,靠着林荫乘筏而行,顿感清爽了许多。

    “柯儿,我们就要到部落了,你看这两边的垂柳,都是为父组织大家栽种的,现在再看,都已经是树大枝繁,垂条入水了。”晟父自豪的说道。

    很快,林荫的后面,就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茅舍和炊烟了,不时还能听到些许人声。

    “快看,河里有很多竹筏,从上游划过来了。”“快去报与撅督,赶快抄家伙,上岸边,防止敌贼偷袭”

    我听闻此言,赶忙大喊道:“我们是燧明军壮,我们是敢战军,是过来支援的,快去报与撅督大人。”

    “柯儿,不必着急,再往前就是码头了。姒莽该减速缓行,准备靠岸了。”晟父沉稳的说道。

    眼见着河面更加的开阔,已近百围米开外。在河的两岸,各出现了一个竹木搭接,延伸出河岸的码头。

    我们首先靠了上去,岸上持枪的军壮,看到我立即‘呜啊’的欢呼起来。想来也是,他们大部分都是原来耕壮军的老军壮,岂能不认识我这个带过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小大人。

    晟父看到此番场景,不无感慨的说道:“主明,则万人顺,物举,则诸事成。”

    竹筏刚停稳,还没来及栓绳,就见莽叔一把抄起我,飞身跳到一围米开外的岸上,大家不免一阵惊呼。

    “姒莽当心。”晟父的话音只能追随着莽叔,安稳的站在岸上了。

    我正惊魂未定的喘着气,就听远处有人招呼着往这边走来:“是柯儿吧,撅叔盼望多时了。”

    “好啊小大人来啦。”“太好了”岸上的军壮们欢呼着。我终于挣脱了莽叔的臂膀,双脚着地了。

    看着迎过来的撅叔,不顾一切的扑了上去,撅叔用坚实有力的双手,把我高高的举了起来。我则眼含泪水的说道:“撅叔,是柯儿不好,又害的撅叔深处险境。”

    “这样的情形,撅叔都已经习惯了,哈哈哈”撅叔说笑着,把我放下。

    我则轻抚着撅叔伤痕累累的大腿,无言以对。

    也是,看来这磨难,是注定要跟着撅叔走下去了。

    莽叔看着这我们叔子二人难解难分的情形,也不免产生了几分侠骨柔肠。

    “如果姒某没认错,这位就当是撅督了吧?”晟父的话语分解了我们的忧伤。

    “哦,正是本督,请问来者高姓大名?”撅督猛然抬头,看着晟父问道。

    我急忙解释道:“这是国监赐封的晟公,也是这姒部落的首领。这位是我撅叔,撅部落的部督。还有这位壮汉,是柯儿的守护神——莽叔,也是父主赐封的水军都督。后面这位是姒部落的大库办——冉叔。”

    “哦,久仰了,晟公、莽督、冉库办。”撅叔率先寒暄道。大家也都说着:撅督好,如此,相互问候寒暄着。

    接下来,则是一同前往议事厅,商讨如何安置,防范和物食建设和供给之事。

    晟父是轻车熟路,走在前面。紧跟着的是撅叔,莽叔则拉着我的手,有说有笑的跟在后面。置叔和冉叔则边走边聊着。后面跟着敢战军的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