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到燧皇时代 >

第33章

穿越到燧皇时代-第33章

小说: 穿越到燧皇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眼含泪水,仰头望着典姨叫道:“典姨,”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典姨紧紧地搂着我,身边的头人们都默默的站着,无人愿意干扰着温馨的时刻。我内心几天来的紧张、恐惧、焦虑和压力一下都释放了出来。我的眼泪不住的滚躺下来,典姨也是默默地流泪。

    这些妇孺们历经了地震,洪水。遭受姒简偷袭,三叔蒙难,大盟主受伤。再到司马缶劫掠,真可谓是多灾多难,劫后余生。

    正是‘屡遭劫难又相逢,此处无声胜有声。’

    再想一下,从昨晚到今日,族人们尽情的欢愉,那不就是在饱尝了一波接一波的苦难后,身心负重的集中释放吗?

    我现在还能说什么呢,命令众人不要在放松了吗?我是一个字的命令也发不出来。

    只见典姨松开了我,用手擦干了眼泪,对着众人,哽咽着大声喊道:“全族,准备…出发”

    妇孺们听到典姨的号召,立即行动起来,收拾好各自的物事,自动的排好队,等待出发。

    这就是妇孺们眼中的典姨,如此多的危难,作为一个女人,却从来没有在苦难面前放弃过,现在当然的成为了族内妇孺的主心骨。我仰视着典姨青春的面孔,从内心里由衷的敬佩这个坚强的女性。他就是我心中的——典姨

    我大步朝前走去,来到前军队列的前面,默默地走向了山口。身后前军的耕壮和妇孺们也迈着坚实的脚步,跟了上来。大家刚才的快乐没有了,但是,更加的坚毅和果敢。

    我带头唱起了军歌:“向前向前向前……。”

    前军豪迈的歌声,驱散了山谷里的晨雾,惊起了栖息的鸟雀,恶魔野兽那是避之唯恐不及。

    我们顺着山谷的道路继续下行着,我突然望见半上坡上有军壮手拿令旗,开始挥舞。身边的甲二看快禀报道:“山谷之中间隔着都有探哨一路信报,小大人,您就放心的行进吧。”

    我听此言,命众人向后传送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眼看着军壮们是扶妇携幼,健妇们则是送水擦汗。我估计后世的军民一家也不过如此吧?但见前军行进的脚步,更加坚实和迅速。

    我们行进神速,大约在七鼓下午三点时分,就接近了南山口。明显感到气温也开始上升,一众人身上不免流出汗水。

    我让众人停歇片刻,歇歇脚,喝点水,擦擦汗。

    我迈步走上山坡,看着一字排开,路边歇息的前军妇孺军壮们,大声说道:“我们就要到家了”

    山谷里是一片“呜啊”的欢呼声。

    我等众人呼喊声稍歇,继续说道:“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整齐的军容,让国都的族人看到啊?”

    一众人纷纷站了起来,擦干汗水,整理物事。军壮们则各个挺胸提具,准备出发。

    “耕壮兄长们,你们是不是我族优秀的男儿?”我鼓动着说道。

    “是对”精壮们振臂高喊着。

    “那你们就应该继续扶妇携幼,帮助族人,一起走出山谷,给我们国都的族人们看看,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军壮”我激动的大喊道。

    “太好了我们都是军壮”前军的男女老幼们齐声高喊着。

    我振臂一挥,大声说道:“那好,我们就唱着军歌,前进”

    我下到山谷,带着前军,歌声嘹亮地向山谷外走去。

    很快来到了国都的地域,但见路两边人是越聚越多,都对我们这支衣衫褴褛,扶妇携幼,甚至有人一瘸一拐,一众人都尽力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着激昂军歌的队伍,刮目相看。本来准备开展救助的族人看着如此褴褛而精神振奋的队列,惊得是目瞪口呆。

    甲二从旁边赶了过来,对我说道,前军暂住蟒河南边耕壮军营,中军暂时寄住在房舍和棚舍区内,后军规建农鱼院管辖,战俘进栏棚看押。我点头认知。

    队伍绕着工织坊、匠作坊和驿车坊走着,做工的健妇和工匠们报以敬佩的目光,织工场的健妇们还给队伍中的妇孺送上水碗,众人都是眼含泪花。

    队伍来到议事院,国主、国监、我娘、姨和外姨,还有两个妹妹都在此迎候着。

    我只好让甲二继续引领着队伍,过河到南边安住,我则迎着父主等一行人走了过去。我刚要开口说话,娘迎上来一把把我楼再坏了。用手不住的拍打着我的后背,哭泣着喊着:“柯儿,柯儿,这么大的事,走也不给为娘打个招呼,害的娘和囡囡们天天念叨你,你姨整天为你敬告上神,祈佑柯儿,平安归来。你外姨饭都吃不下,那可都是你外姨的部族之人啊你这个混孩子,今后可不能这样不打招呼就往外跑了,娘一天天的老了,可受不了这样的折腾。”

    父主等一干人看着我娘的哭诉,只能尴尬的站在旁边,本来准备好的欢迎仪式,也就此告吹。

    :

40。第三十九章 又可以继续工程建设了() 
第三十九章 又可以继续工程建设了

    父主在我娘平静下来后,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走进了议事院,众人也都跟进来,进到正房后,都席地而坐,两个妹妹终于有机会靠了过来。 我欣喜的各拉着妹妹一只手,亲切之情溢于言表。

    父主看众人都坐定了,满怀爱意地看着我。我赶忙开口说道:“我们这次……”

    “好了,柯儿,不用说了,我们知道了。”父主打断了我的话,继续说道:“此次柯儿以一支耕俘组成的军队,以少胜多,还解救近千我族妇孺,且全族上下全身全影而回,可喜可贺啊”

    “老朽都不知道,如何赐封柯儿?经与国主商议,议决只赐封柯儿修改一下封号的名序。将国辅改为辅国。柯儿,真是难能可贵啊”国监颤抖着说道。

    “柯儿的军功当得部督封号,耕壮军改为农壮军,辅助守卫国都,柯儿就是辅督了”,父主高兴的说道。

    “柯儿,谢过国主、国监大人,不过柯儿以为,有辅国之职已受之有愧,当再不能附加辅督之职。”我赶紧推辞着说道。

    “我看可以加上辅督之职。”尚叔是人未到,声先至。

    “哦,尚弟回来了,北都之事料理的如何?”父主高兴地问道。

    “有戈督在北都料理善后之事,族弟就先回来,报与国主情形。关于北都之留守的疑问,我部族之人均不情愿留在北寒之地。无奈,组弟只好先行归来,报与国主知晓,以便定策为之。”尚叔摇头为难的说道。

    “既如此,那就尽毁贼都后,回返吧。国监以为可行与否?”国主探问道。

    “老朽也无良策,毕竟我等族人不和高原牧草为居,放牧为息的苦寒生活,也只好如此了。”国监颤声说道。

    我闻言看了两个妹妹一眼,众人脸上都是疑惑的表情。

    我说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为什么总是在游牧民族统治的时期,国土面积更为广阔呢?原来是农耕文化使然。中国西部、北部的大片地区都是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汉族主体始终秉持农耕文化的基脉,在思想意识上难以跨越出田亩为牢的精神境界,也因此多次丧失了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

    “那好吧,就传令戈督他们回撤吧。敢战军继续守卫北面的山口,防范敌贼偷袭。”国主无奈的说道。

    “国主不可”我急忙大喊着说道。

    “柯儿,说说看,有何不可?”父主不解的问道。

    “此次,柯儿奉命前出解困,见山谷地势北高南低,我军据山口防守,所处地势极为不利。敌骏逸行踪迅捷,再取飞奔下山之势,我军如何抵敌?”我急忙解释道。

    “柯儿所言极是。禀国主,尚弟此次出征,也是逆势而上,顺势而回,如果仅守住山口,对付敌骑,却有不利之处。”尚叔言道。

    “那依你等之见,该当如何?”国监颤声问道。

    我看着尚叔陷入沉思,我赶紧说道:“我们应前出到北面山口,建立营哨,往来以奇骏代步,人不一定太多,关键是侦查敌情,可攻则攻之,不可则退之。这样,我们在前方就有等于放了探针,让帝国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然冬季大雪封山,又当如何?”父主探问道。

    “我国现下已经有了车辆可往来通行,已是今非昔比了,运输当不是大问题。”我解释道。

    “但前方有事,又如何传递信报?”国主再问道。

    这下我也一时为难起来。突然大囡开口提醒道:“可沿山谷建烽火台,前呼后应不就行了吗。”

    我和二囡都兴奋的看着大囡。我心想,太妙了这样即可以解信报之苦,又可以接运输之力,一举两得。

    我看着众人都一脸疑惑的看着大囡,我赶紧解释了烽火台的建设方法和报信方式,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此计太妙了,尚叔我要好好的谢谢小囡囡,这一下我们即有了运输的接力站,又可以接力报信,真可谓一举两得。”尚叔手舞足蹈的说道。

    这不是和我想的不谋而合吗?看来古人的智商并不比我们低。关键是在于实践,尚叔经历了实际环境,再加上勤于思考,自然就想到了它的好处。

    “很好,两个小囡囡也不是等闲之辈,姬卿真是居功至伟啊”国监颤声说道。

    我娘闻言心中仿佛蜜巢入腹,不过表面上还是不好意思的摇摇头。

    “即刻命戈督分路回返,边见烽火台边回撤。限定一月内完成各山区各通道的烽火台建设事宜。不然大雪封山,就为时晚矣。”国主急切的命令道。

    很快就有探骑飞驰而去。

    “好了,无事一众人等都歇息吧。”国主说完伸了个懒腰。

    我赶忙说:“柯儿有事。”

    众人又顿住了,用疑问的目光看着我。

    “刚才尚叔进来,打断了我的事,我举荐农鱼办为辅督之职。本次出征,农鱼办调度有方,方使我方妇孺能够顺利回归。另辅督平日还要带军壮从事农事,农鱼办更为适宜。”我认真的分析道。

    “如此,也有几分道理。不知国监意下如何?”父主探问道。

    “平时躬耕,战时击敌,此为规制所未见。但又合乎现下之所需,实为难得之计策,老朽无疑义。”国监捋髯思索着说道。

    “既如此就听从咱们辅国大人的吩咐吧。赐封农鱼办为农壮军军督,赐姓姜,名耕。”父主略带玩笑的说道。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屋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本辅国还有事禀报。”我模仿着父主的语气说道。

    “看来咱们柯儿出征一次,是士气大涨啊,有事尽管说来。”国主朗声笑着说道。

    “此次出征,柯儿发展了一个英勇果敢之人,堪为不可多得的上将贤才。”我认真的说道。

    “哦,既如此,柯儿,说来听听。”父主说道。

    “此次,柯儿领近千妇孺回返,如无此人统领,柯儿难有作为。”我卖着关子说道。

    “如此说来,我国族是人才辈出啊说说到底是何许人也?”国监颤声问道。

    “就是撅叔部落的女主人,典大主妇。”我大声说道。

    “什么?”撅叔厉声问道。

    撅叔因为伤口未愈,再加上这次损族折物,原来刚毅果敢的汉子,一直未发话。听闻自己的内妇,颇为震惊。

    我只好将这次击敌和遣返的过程详述了一遍,众人听闻无不感叹撅叔部落历经的磨难,以及妇孺们的坚毅和顽强。想到伤心处,父主不自觉的抚摸着胳膊上留下的疤痕。众人一时是悲愤无语。

    “一个妇人,经历如此的磨难,还能在紧要的时刻,带领妇孺,毅然回归,真是了不起。”很少发话的娘突然唏嘘着说道。

    “依柯儿之见,当如何赐封典大主妇?”国监捋髯探问道。

    “柯儿以为,可授予将军之职。”我大胆的说道。

    “女人统军作战,闻所未闻,身带乳挂如何击敌?”撅叔终于发话了。

    “柯儿以为,女人统军,不一定非要上阵杀敌,关键在指挥调度,筹措排布。即使是父主也不一定非要冲锋陷阵,一骑当先吧?”我辩解道。

    “柯儿的话也有道理,不过,女人需要养育幼小,还要定期拜舍立神,又何以指挥调度,筹措排布呢?战争可是不分时刻的。”父主顽固的说道。

    “拜舍立神还要每天定时刻礼拜吗?”我不解的问道。

    “那倒不一定,但那几天总是有些不便。”娘思索着说道。

    “既如此,那就不会因为战事,迅即受到影响。”我理解着说道。

    二囡突然发话了:“各位大人,刚才我姐还提出了烽火传信的计策呢?不也是女流之辈吗,为什么就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啊?”

    “小囡囡此话甚是犀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讲的太好了,就凭此言,也当得起是一位才女,老朽记下了。”国监颤声赞叹道。

    我们几个孩儿会意的相视一笑。

    “好吧,撅弟以为如何赐封典大主妇为好呢?”父主谨慎的探问着。

    “但请国主定夺。”撅叔心情压抑,又不好直说,只好不置可否地说道。

    “柯儿就说说你的主意吧。”国监有些不耐烦的颤声说道。

    “那柯儿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我以为应该赐封典大主妇典督之位。”我的活音刚落,国主等一干人立即惊叫起来。

    “柯儿,言重了,女人怎可授予部督之职?”父主随声说道。

    父主此言一出立即遭到娘和两个妹妹的白眼,二囡还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父主见状急忙改口道:“我是说此前无先例而已。”

    这是我第二次看到父主面露尴尬之色,看来现下女流的地位在一点点的抬升。想想也是,娘和姨们精心扶持父主、国监养伤,两个妹妹的机警聪颖,这些头领们都无话可说。我想到这里,是面露喜色。

    父主看着在场的女流没有一个给他好脸色,思来想去只好说道:“那就从柯儿所愿,赐封典大主妇为典督,协助撅弟统军备战,国监大人以为可行否?”父主马上把最后决定权推给国监。

    国监早就把在场女流脸上的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