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到燧皇时代 >

第29章

穿越到燧皇时代-第29章

小说: 穿越到燧皇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国346载铭记,千百年延续,皆受上神惠赐。今起全盟族之意,恭敬神上,仅此祭文,神明保佑。”

    众人齐声高喊:“呜啊”

    紧跟着几个军壮抬出一只全猪,当场宰生公祭,架火焚烤,直至灰烬。众人默默无声,徐徐散去,公祭大典在于无声处礼毕,给有一种肃穆的感觉。

    大典毕,国监在祭祀院监的搀扶下,缓缓下来,往祭祀院歇息去了。父主则迅即带领部督们往议事院赶去,看来军情紧急。我则赶往水车工地,探看丘顶池塘建设情况。

    来到丘顶,但见重新安装的天车正在一筐筐的往丘顶运石料,池塘的挖掘作业已经完成,堆起来的土,加高了池堤,湖塘的水深接近两围。四五十个耕俘们正在堆砌石块,加固池堤。

    其中十几个耕俘见到我过来,赶紧躬身施礼,我仔细一看,是几个在织工场工地进礼的耕俘。要说也是,这可是他们这辈子都想象不到的物事。看来在现下,收买人心易如反掌。

    我正想着,突然北面山坡处,呼喊声大振,驿蹄声此起彼伏,枪棍声接踵而至。不用说,贼敌偷袭来了。我估摸着应该是北面那个山口附近,那里有国都勇敢的敢战军把守,当得是万无一失,来敌只能是自投罗。

    正想着,耕俘们突然大叫起来。我顺着耕俘手指的西边方向一看,暗叫一声,大事不好

    贼敌采取声北击西的战术,从国都与二部落的结合部突袭而来。放眼望去,尘土飞扬,敌贼应该有百十人之多。可我现在手头只有四五十耕俘,怎么办?

    时不我待,我急忙命一名使役,卸下驾辕的驯鹿,快骑报信。我则站在大松树下,高举着石锄大声喊道:“贼敌偷袭,近在眼前,有敢战者,抬级入壮。”

    此言一出是群情振奋,耕俘们都像我一样,纷纷抄起各式农具,准备迎敌。

    一个大胡子黑壮高声说道:“小大人大恩于我等,我等还等什么,杀敌成壮”说着就要带领众人冲下山坡。

    我急忙拉住黑壮说道:“我们就据守在这里,你们看北面是湖塘蟒河,贼敌一时半会儿过不来,只有从山丘南面绕过来。黑壮你快带几个人下去,准备拉开湖口的闸门,等贼敌一到山丘脚下,就拉闸放水,淹死他们。其余的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跟我赶到对面的山丘上,借助树林的掩护,防范弓箭,用石锄击敌。”

    说着我正好下山,一个棕发大汉拉住了我,说到:“我带二十个耕奴过去防守,小大人您在这里坐镇指挥。”说完,就带领二十个义无反顾的耕俘冲了下去。

    我再回头一看,东面有大批的耕俘正举着各式农具,在那个骑着驯鹿的使役带领下,向这边跑着。

    “太好了你们都去支援西面的土丘,这边有他们呢。”说完我用手一指。

    山上的另外二十来个耕俘也飞快的冲下山去。黑大汉这时已经到了闸门上方,我高喊着:“黑大汉,我手往上一举,你就提闸放水,听到了吗?”

    “放心吧小大人”黑大汉喊道。

    正在此时,西面山丘敌我双方已经战斗起来,山丘上林木丛生,乘骑毫无用处,弓箭也发挥不了威力,双方只能短兵相接。只见棕发大汉手起斧落,劈倒了一个贼敌,可是贼敌比我们的人数多一倍,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眼看着耕俘们且战且退,往山丘上后撤,我急忙大喊:“众人相互保护,千万不要分开”

    贼敌的一个头领,回头看到我这边的山头,只有这么一个小孩,急忙带领全部贼敌望这边攻来。

    这可太好了,我看着贼敌快到河谷了,用力把手向上一挥。但见黑大汉大喊一声:“都见鬼去吧”

    只见滚滚的湖水,形成了一个四围高的水墙,朝着贼敌横扫过去。顿时大部分贼敌连人带骑被涛涛的湖水冲了出去。

    这时,大量增援的耕俘登上了我这边的山丘,看着山谷里涛涛的湖水和人仰骑翻的贼敌,是振臂欢呼。再看对面山丘上棕发大汉带领四十几名耕俘,是见一个逃上来的贼敌,就砍杀一个,有几个耕俘用力过猛,不小心掉进了湖水了,被冲走了。

    我急忙大喊:“不要太靠下,往上一点,贼敌能从水里爬上来,已经精疲力竭了,等他们上来再杀也不迟。”

    我急忙转身对着黑大汉大喊:“快落闸关水,好去救落水的几个耕俘”

    黑大汉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把闸门给关上了。

    我大喊一声:“下山杀敌,冲啊”

    于是,两面山丘上近四百名耕俘,高举着农具奋勇向前。

    接下来的场景只能用河泥里乱击贼来形容了。但见耕俘们打、砸、铲、踹是无所不有,在泥水里的贼敌被打的是人形全无。

    我看眼前的贼敌被收拾的差不多了,随命棕发大汉带领耕俘们顺着水流向下,击杀贼敌,寻找落水的同伴。众人高举着农具,趟着泥水向下游奔去。

    大约一两个时辰后,棕发大汉带领众人回到这里,还抬着两个落水耕俘的遗体,有人搀扶着三个落水受伤的耕俘。我带领众人,慢慢地登上东面的山丘,命令将建水池筏掉的树木捡拾起来,火葬牺牲的耕俘们。

    我动情地用稚嫩的嗓音大声说道:“耕壮兄弟们,你们以大无畏的英武气概,保卫了燧明的国土,你们都是我燧明的军壮”。

    我的话音刚落,‘呜啊’的欢呼声是响彻云天。

    :

36。第三十五章 守业有时难于创业() 
第三十五章 守业有时难于创业

    只见黑大汉和棕发大汉领着众人,朝我聚拢过来,突然抬举起我,欢呼着把我扔上了天空,一下又一下激动不已。

    我好容易又踩到了坚实的地面,我看着众人,完全明白一众人等此时的心情。

    我说道:“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代你们向国主请命,让你们抬级入壮,成为有尊严的精壮。”

    话音刚落,就听人群后面一个带着磁性洪亮的声音喝问道:“柯儿准备给谁请命啊?”

    原来父主就站在我们的后面。

    众人急忙让出一条通道,纷纷跪下。父主走上前来,我赶紧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父主叙述了一遍。

    我单膝跪下,说道:“我想请命,让他们抬级入壮,因为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我燧明国土。”

    “本主就破例应允了,有表现上佳的,还可以赐封军职。”父主高兴地说道。

    我指着黑脸大汉和棕发大汉,叙说了他们英勇的行为,父主当即决定赐封他们棚长之职。并命名两个人,一个叫黑棚长,一个叫棕棚长。

    今后,全体耕俘改为耕壮军,平时耕种,战时助战。命我领耕壮军军旗,农鱼办领副军旗。下设左右前后四营,每营设使役长一名。每营设四棚,各棚设棚长一名。撤销栏棚,改建大棚舍,每棚二十五人。另外抽出近百名优秀的耕壮,补充到首督军壮之中,这其中就有黑棚长和棕棚长。

    吩咐完毕,只听父主厉声喝道:“把贼俘带上来。”

    但见在敢战军营总的指挥下,一百多个战俘,被绳拴着带到了山丘之下。

    父主站在山丘上,用手指着山下的战俘朗声说道:“这几天来,我军用故意示弱的战法,诱敌深入,在峡谷两边的山上,埋伏下奇军。行关门打狼之法,用山石和燃木封住两端,取汤底捞肉之策,一举俘获贼敌百多人,这些人就交给耕壮军看管,作为耕俘使用。”

    照这样看来,栏棚看来是撤不掉了。

    原来北面的毗熊国,今年遭受了旱灾,牧草长势不好,牛羊出栏率不如往年。又经历了夏季战争,精壮有所减少。只好铤而走险,骑兵偷袭,以求奇效。

    司马缶又阵前献计,想用声北击西的战法,直捣我国腹地屯粮所在,既能击破我军主力,又能取用粮草,一举两得。

    为此,贼敌尽出两三百骑壮,一路由骏逸军副统带领,佯攻北侧山区,只取声势,不可力敌。西侧由司马缶亲自带领一百五十骑壮,先偷袭我国两盟的结合部军哨,得手后,南进伐竹搭桥,沿沃野良田奔袭而来。

    待来到湖西岸附近,司马缶眼见,如此大型的湖塘,以前并不存在,心中顿生疑虑。随令原地留守四五十精壮亲随驻足观瞧。但闻北面山区喊声震天,只好分百十骑绕过湖岸偷袭耕俘大寨,以乱我军阵脚。

    不曾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的开闸放水之计,尽灭敌骑精壮。司马缶观之,仰天长叹,急忙带领残兵逃遁而去。

    二日后,贼缶回到毗熊国都——富盆,见到国主司马皓后匍匐在地,大哭不止。

    言道:“罪将该死,随然带队急袭边哨得手,又伐竹搭桥过河,然天时不济,一场大水损军折骑,侥幸而归。”

    狡诈的贼缶,把我放水淹敌,说成是天发洪水。

    司马皓赶紧起身上前,搀扶起司马缶说道:“内弟快快请起,此事人不可为,内弟不必歉疚。本主正有事与之商议。”

    说完,司马缶感激涕零地站了起来。

    司马皓接着大发雷霆地说道:“这个该死的副统,忘记了内弟的嘱托,擅自进攻,导致牵制行动的军壮全部被俘,副统也战死。现下可好,我族军壮已不足四百人了。”

    司马缶看着司马皓的脸色低声说道:“我们可如此这般,定让姜皋损军失地。”

    司马皓闻言喜形于色,并吩咐司马缶尽快启程,履行使命。

    再说燧明国这边,赶走了贼敌后,各项工程建设又在继续进行。新战俘们被驱赶来,为丘顶池塘建设抬土般石,在山坡到田亩菜地的边上挖沟埋陶管。池塘岸坡的砌石进度非常之快,我估计明天就可以完成丘顶的土石作业。随后,吩咐了一下工地的使役,就走下山坡,驱车往农鱼院驶去。

    农鱼办见到我,眉飞色舞地说道:“国辅小大人真是神来之笔,一个开闸放水的妙计,竟让百十多个贼敌全军覆灭。现在众人都在传扬您的英明,特别是我这里的耕壮们,都把您看成是上神派来的小圣。一说要给国辅小大人干事,各个都是精神抖擞,摩拳擦掌。那些在织工场工地干过活儿的耕壮,一提起那边,嘴里都忍不住流口水,每天为了能分配到那边的工地上干活,可真是你争我抢,不亦乐乎。听说那边的健妇们也是激情满怀,干劲倍增,织起布来比机器还欢快。小大人您真是了不起啊。”

    我听到这些话,心里是暗自窃喜,但是喜行要能不露于色。

    我随即认真地说道:“要是没有国主和国监大人这样的大圣,我们这些小圣又有何用。”

    我看着农鱼办若有所思的点着头,接着说道:“农鱼办大人,眼看丘顶的池塘就要挖好了,该组织几个人在闸门下面的挖出一个小水池,作为地面水轮取水之用,大约有一围半深。剩下的事就是配合匠作坊,安装水车、架设陶罐的工作了。”

    农鱼办听后爽快的说道:“这些都好办,小大人您吩咐就是了。”

    我安排完耕壮的事情,继续驱车前往匠作坊,一路走一路设计着高坡筒车的具体方案。来到匠作坊,我停好车,一推门,但见匠作监正带着几个人围着织布机犯愁。

    匠作监看见我过来,一脸为难地说道:“小大人,这织布机弹子的机构还真不好搞。一个弹子肯定是不行,如果两边各一个弹子,如何自动夹线就是个难题。”

    我看着他们布满血丝的眼睛,理解的说道:“没关系,能做到两面弹梭也就很好了,到时候,织布机旁边摆个货架,多放一些绑好线的飞梭,不就行了吗。”

    大家闻言,都长出了一口气。

    看着放在棚子里,已经做好的几个四联纱锭排架和八、九台纺织机,我憧憬着大型的织布阁即将矗立在世人的眼前,衣布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想着,走着离开了匠作坊,信步来到织工场,看着山丘上下热火朝天的织布阁工地,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来到山丘工地,使役长乐呵呵的跑过来,指着山丘南面的工地说道:“禀报军旗小大人,山丘南侧已向前挖进有二三十米,土方工程基本完成,现在按照您的图样要求,正在做护坡支木和围挡竹席的工程,明日定可完成。”

    我满意的点着头,在使役的陪同下,顺着边坡缓步向上走着,边走边向下看着立木围席的耕壮们用麻绳捆绑着木竹,我提醒在场的匠作工,能采用公母榫卯结合的尽量这样做,避免麻绳时间长了腐烂脱落。

    在场的几个匠作工飞快的下坡跑向工地。

    来到织布阁的顶坡,下探望去,估么有一二十围高,眼前已经树立起几根高大的杉木,一直从地面伸展到坡顶。

    但是有一个新的问题,我赶紧叫来在场的匠作工和使役们问道:“下雨后水怎么流?”

    众人听罢,都是哑口无言。

    我赶紧说道:“要在山坡上挖排水沟,在坡沿加装排水槽。用碎陶片和粘土加高织布阁的地面,最少要有两拳的高度,内高外低有一点点坡度,用石夯打实铲平,地面与围墙的底部边缘,再预留排水沟,这样才可以防范雨水。”

    说完我一挥手,几个工头和技工赶快布置去了。

    看这个样子,过两天就可以做房架、搭棚顶了,我转身正准备走下山坡,不经意间看见织工场内裸身的健妇们,各个正在紧张的忙碌着,还不时偷眼向这边山坡上望一下,当然是在寻找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山坡上几个工头和技工可饱了眼福了,一边指挥一边享受着美景,真是其乐融融。

    这时,有一个骑驯鹿的精壮一边大声呼喊我的职衔——国辅,一边向我招手,我赶忙下山走了过去。原来是父主在议事院,有事叫我过去。

    进到议事院,我是大吃一惊。但见撅叔原五叔头缠麻布绷带,右臂也裹着绷带,浑身血痕的跪坐在一边,几个健妇正在细心的清理着身上的伤口。国主和国监都阴沉着脸一言不发。戈督跪坐在一边,气的是摩拳擦掌。

    还是国监先开口了,清了清嗓子,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