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到燧皇时代 >

第157章

穿越到燧皇时代-第157章

小说: 穿越到燧皇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伤的严重吗?”我走进树林,关切的看着十余名受伤的军壮。

    “启禀小军将,都是皮肉伤和碰撞伤,胳膊腿都全这呐。”一名副哨长朗声答道。

    “不能大意,一定要把伤口用盐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煮过的麻布包上,记住了,千万要在火堆上烘干了,不能带有水汽。”我仔细查看了一名伤员的伤口,不住的提醒着。

    “这些伤情,小军将你就不用亲自过问了,下职就会办好的。”这名副哨长有些不解的说道。

    “妘坞军将,从今日起,凡是战后,我们做主将的,都要亲自来看望伤壮,因为他们是我了国族,为了族人,为了我们而受伤的,他们的伤就是我们的伤,记住了吗?”我的话音刚落,就见所有的伤壮,都呼啦一下跪在了地上,眼含热泪,感激不已。

    “小军将,要说年纪你还是一个孩童呐,如此就能够舍生忘死的冲锋陷阵;看着健妇受辱,你带着我们挺身而出,遇到族人挨饿,让我们从战场上取毙亡的马肉给族人;当我们受伤了,你又亲自过问,总不放心。这是上神在给我们赐福啊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带军,从来没见过如此待人,从来没见过这般待物的军将。小军将是我们的恩神啊”随着这名伤壮此话一出,全体军壮和族人都跪了下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妘坞军将,快让大家都起来,快啊”我心急的大声说道。

    “柯儿,不是我妘坞不起来,只是这上天都难做到的物事,我们亲眼所见你做到了,这也让我妘坞学会了如何带军,如何做人,如何遵从道义。我现下是明白了,为什么燧明军队战无不胜,因为他们是一只充满道义的正义之军”妘坞军将说出了军之魂魄——众心所向,军之要义

    “好吧,大家先起来吧。好好,这样就好。我们的军壮们一定要记住,我们是在为生息我们的土地而战,是为了抚养我们的族人而战,是为了承载我们的国族而战这样你们手中的枪矛才知道指向哪里,杀向哪里。你们的心才知道想着谁,为了谁。为了国族我们必须要舍生忘死,方能报答国族对我们的养育和关爱之恩,你们说对吗?”我是情不自禁的说着。

    大家都不住的点着头,默默地思索着。

    有人可能会说,柯儿这不是在上政治课嘛。是啊,就是在上政治课,因为政治是为特定的利益服务的。而柯儿想告诉这些军壮的是,这个利益就是你们娘亲和兄弟姐妹们现在和未来的幸福。

    “启禀小军将,战场已经打扫干净了,一共是五十四名敌骑,为首的是一个叫代吉的军将,他是一个部落的护栏军将,这个部落经常到列阳这边来抢劫,就连他们自己的大部落国主都管不了他,所以,他是死有余辜。”这名挂甲详细的禀报着。

    “大家看到了吧,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我随口说了一句。

    “启禀小军将,相忠军将陪着朝歌国的军队过来了。”一名探哨近前禀报道。

    “柯儿,我们又见面了。”相忠军将快步走过来,拉着我的手不停地摇晃着。

    “哦,对了,这位就是朝歌国的骑军军将明祖晃,晃军将。”相忠军将回身介绍道。

    “我叫柯儿,欢迎你们的到来,可惜,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实在是抱歉。”我连忙说道。

    “这是说的哪里话,这里可是我们的国族,应该我们来招待才对啊,哈哈哈”看得出来,明祖晃军将是个爽快人。

    “好吧,这座桥就交给你们了,我们这就准备去列阳的部都,那里也不太平。对了,相忠军将柯儿有些话,要单独跟你说。”我说着,就拉着相忠军将,走到一边,低声的交代着物事,相忠军将听得直点头。

    我们是迎着艳阳,一路风尘直驱列阳部都。太阳西斜十分,我们到达了列阳部都。

    列阳部都坐落在沧海湾的东北方,一处群山苍翠,背风南向的盆地里,但见,一座座原木结构的房屋炊烟渺渺,一派祥和的景象,不曾看出发生了什么物事。

    “快去禀报大军将,就说柯儿带军来到了。”我对守卫在部都的军壮大声说道。

    “小军将,相弘大军将有交代,不用禀报,下人直接带路就行了。”说着,把守的军壮就骑上战马,引领我们穿过房舍区,向山坡方向驶去。

    原来,列阳的议事厅,坐落在山脚下的一个大溶洞里,我们走进油灯闪亮的溶洞,迎面碰到了一脸疲态的相弘大军将。

    “柯儿,你们来的正好,快请里面坐。是这样,本大军将回来的的时候,部主已经在大主妇和相符的裹挟下,逃进了深山,估计是顺着山路,逃往与一臂国结盟的朝鲜。我们经过部族议定,由本军将暂代部主之职。各路边哨都是我的部属,当无忧。但眼下我们的部族军壮损失殆尽,一时无从组建,甚是焦急。”看得出来,相弘大军将身兼数职,在苦苦支撑着局面。

    “相弘大军将,不必过虑,相忠军将已经引领明祖晃军将,带着军壮前来维持局面,我们只是先期赶过来,他们在稳定了与一臂国的边境之后,就会过来。”我先给相弘大军将吃了一个定心丸。

    “奥,对了。这还有一封一臂国给我们发来的信,希望继续和睦相处,不过是写给前部主的。因由是一臂国的军壮经常在边界滋事,如果是找我们的健妇进礼,倒也无妨。但是,他们还要劫掠我们的健妇,破坏了两国的盟约。我们的部主出于无奈,给他们国主去一封信,这就是回信。”说着,相弘大军将就把信递给我。

    “相国主一向可好?来信收悉,本主甚为气愤,如此傲慢无礼的边防军壮,定当严惩。特别是那个放荡不羁的代吉,要是再胡来,你就替我教训他。本主是国大地广,不到的地方,还请见谅,一臂国主代藤,于夜。”

    我看着信,给我的感觉,这代藤国主还是一个明事理之人,这可太好了。

    “大军将,这可是好事一件啊。”我把信递还给相弘大军将,高兴地说道。

    “柯儿,此话怎讲?”相弘大军将看着我一脸茫然的问道。

    “大军将你说,我们结盟、归附为的是什么?”我开始发挥我三寸不烂之舌的优势。

    “不就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吗?”大军将从军事角度思考着说道。

    “不完全对,我曾在莒国国都讲了一把筷子的物事,我们拧成一股劲,是为了能让我们的族人更安定的生活。”我看着若有所悟的大军将,继续说道:“大军将,你想想,今日我们可能是两个国族,那明日呢?我们结盟了,就是同一族群了,难道你还愿意再见到山口那样惨烈的战事吗?”我从大军将的切身感受入手,逐步地启发他。

    “那你的意思是,前部主他们逃亡一臂国没错了?”大军将反而有些不解了。

    “一个背离了自己族人,逃亡的家伙,还能有好吗?”我看着大军将,明确的反问道。

    大军将微微点头认同着。

    “我们不是逃亡,我们是希望与所有的邻国都和睦相处,这样才能给我们的族人最好的生活物事,你说对吗?”我开始直言主张。

    “如此说来,本大军将应该回一封信,说明我们回归朝歌之国的因由,希望与一臂国和平相处的愿望,这是这边界的物事,太让人愤慨。”相弘大军将愤愤不平的说道。

    “此时不用担心,这个滋事的代吉已经被我们击毙了,连同他的军壮们,都不复存在了。我正要说明此事,正好也把事情的经过在信里写明,我们是抱着和平的愿望,但也不惧怕任何人。”我坚定地说道。

    “那好,本大军将这就修一封,通报代吉的物事,然后希望双方和睦相处。”说完,相弘大军将就操起炭条在桦树皮纸上,写着信。写好后卷成卷绑好,命探骑火速送往一臂国。

    “我觉得,大军将还应该修一封给朝鲜国,讲明前部主背主求荣,民怨沸腾,自行逃亡的经过,讲明我们与朝鲜国素无利害,希望和平相处的意愿,这样大军将就可以全力来解决部族的生息物事了。”我是趁热烧炭的说道。

    眼看着大军将完成了信的物事,我这才松了一口气,探问他们的水军现下如何?

    “哎?全无消息啊”相弘大军将不无忧虑的叹息着。

    我想着列阳部落不仅有沧海需要防守,还有与朝鲜漫长的北海防线,也需要防守,随即说道:“这样吧,柯儿我就不在这里久留了,我们吃过牌饭,连夜前往沧海沿岸,联络我们的水军,返还你们的战筏,但今后可不能再对自己的盟友动用水军,你们主要是防范朝鲜对望的北海。”

    “是啊,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引以为戒吧。”相弘大军将感叹着说道。

    正说着,门外有军壮来报:“启禀大军将,相忠军将回来了。”军壮的话音未落,相忠军将领着明祖晃军将,后面居然还跟着湖汉军将。

    我二话不说,急忙走到湖汉军将面前,兴奋地问道:“湖汉你来的太好了,怎么找到我们的?”

    “还说呐,先是问典督,当时,典督要陪着我一起来找你,沧海妘国主不同意,因为妘宠受伤,还需要时日歇息,这传信的物事也需要典督支持。我们就跟着探哨一路到山口大帐,经妘雀军将指点,又追到边境,与相忠军将汇合后,一路追了过来。”湖汉是一口气急急忙忙的说完了过程。对于少言寡语的湖汉来说,这都被锻炼的改变习性了,战争真是磨练人呐。

    “莽叔他们怎么样?水军现下如何?”我的问话一下子吸引了全场的注意,顿时一片寂静。

    “莽督已在北岸登路,等候着柯儿你的示令,所以我才一路追过来。我们的战船完好无损,敌军,奥,不是。列阳的战筏大部分都被堵在蓬莱山海湾里,动弹不得,被我们收缴了,现已经交给了东海国罘国主管辖。”湖汉发出嘶哑的声音,叙述着海战的简要经过。

    “启禀大军将,门外有一个莽汉……”军壮的报告未完,莽叔就冲了进来,看到我们都在现场,随即冲着我大声说道:“哈哈,柯儿原来你在这里享福呢。莽叔我一下就猜到了,这不,就直接赶过来了。我说你们这列阳族人可不够朋友啊,我这是应东海国罘国主之托,前来给你们返还战筏的,都不准入内,莽督我可是不知何故啊?哈哈哈”莽叔的身后跟着东海国和沧海国的使节。

    “启禀大军将,门外又有来使,自称是一臂国的使节。”

    “这一下可全都到齐了,来大家就坐吧。”说着,大军将招呼着大家,自己则坐在了主位上。

    “请一臂国使节进来吧。”随着相弘大军将的示令,只穿一个袖子的一臂国使节,昂首阔步走了进来。

    “大军将大人,我们国主听闻该国有变,但不知为什么击杀我国代吉军将和军壮,请给出一个合理的因由。”来使声如响锤般的大声说着,并走上前,把随身携带的信交予大军将。

    “来使先请左面落座,待本大军将看完信再说不迟。”相弘大军将示意来使就坐,然后从容的打开信,看后转交给了我。

    来信的大意是,问明代吉死因,给出一个解释,本着友邦的物事,促成和解。

    就在我看信的时候,相弘大军将,把代吉背着代国主作恶多端,侵入列阳,死在我方土地上的过程叙说了一遍,希望双方能够遵守诺言,和睦相处。

    “本使过来的路上,也问过边哨,听闻是你们的骑军先冲过了边界,击杀我们的军将。”来使还在嘴硬。

    相弘大军将就把一臂国边哨如何作恶多端,撑筏过河强抢健妇,我军不得以抢回族人的经过描述了一遍。

    一臂国来使也自知理亏,随即说道:“情形本使已经清楚了,就请大军将能够给本使一个回复吧。”

    “本大军将在贵使来之前,已经修一封,送与贵国代国主,要不然请我们的笔录再券抄一份,请贵使带回如何?”相弘大军将探问着说道。

    “既如此,本使就告辞了。”说着,一拱手,就转身阔步走出了山洞。

    “好了外面的物事都说完了,柯儿,该说说我们自己的物事了”说着,相弘大军将就走了下来,看着相忠军将问道:“相忠可带来了明祖国主的信?”

    “相忠这里有口信,明祖国主赐封相弘大军将为列阳部落部主,相忠我为大军将,明祖晃为骑军军将,维持部落的安宁,这是妘国主让我带给相弘大军将,哦不,相弘部主的信。”说着就把手里拿着的信递给了相弘部主,并与我交换了一下眼神。

    只见相弘部主边看边读着:“原朝歌住莒国使节改任列阳水军军督恢复水军,接收东海国返还的战筏,重点防范与朝鲜对开的北海。如此,老夫可安枕无忧亦。”相弘部主看完信,是长出了一口气。

    我一看这朝歌明祖国主可真不简单啊,一出手这列阳部落的大局就稳定住了。大家可能会问,朝歌国主是如何想到和做到的呢?

    :

153。第一五二章 乐极生悲命丧沙洲() 
第一五二章乐极生悲命丧沙洲

    要说起此时的朝歌之国,真可谓是幅员辽阔。 包括了后世燕山山脉及以南地区,辽东半岛大部的地方。如此辽阔的地域,在现下只能是一些重点的地方有人居住,主要是当时的人类,御寒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只有常年生活在相对寒冷地区的部族,才能适应长期定居。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后世,俄罗斯如此广阔的领土上,人口稀少的历史原因。

    对待这样分散的部族,不可能实行强化的管理,明祖国主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方法实行管理。原则上,各部落可以自由发展,只要不发生纷争和内乱。一旦出现了内乱,则采取应约前往的方法,实行军事接管,逐步的扩大影响力,即便是像列阳国这样暂时独立了,也不着急。采取不承认,静观其变的方略,适时出击。所以才有了列阳部落一但回归,即行接管,胸有成竹的调度布局。要想做到这一点,平时就不能锋芒毕露,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