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朝伏 >

第41章

朝伏-第41章

小说: 朝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立,互为水火,可不是谁都知道蒋委员长才是最大的派系制造者。所以这样的军队出现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都从这找到根源。这方面我支持陆军的想法,战争比较容易解决支那问题。”

    “短短几年未见,十二号,你的变化让我震惊,我要重新认识你了。”杨毅看着她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

    (本章完)

第67章 拒和() 
“长官,你别这么看我,我那能变得这么深,我只不过转述别人的话罢了。”

    “这个别人是谁啊,要是敌人绝不能忽视。”

    “已经不是敌人了,是帝国的合作者,国民政府简任级机要秘书黄浚——我钓的大鱼。”十二号实在忍不住得意的笑道。

    虽然有准备,杨毅还是忍不住惊讶得快掉了下巴,“什么?机要秘书?这国民政府也……太神奇了吧。良子,你这跟把国民政府拉下水有什么区别。”

    “井田君,我很厉害吧。幸亏这结果还对得起那些糟心的日子了。”一想到那些日子,良子就有些蹙眉。

    杨毅关心的是为什么如此功成名就的人会背叛自己的民族和自己效忠的领袖,“良子,辛苦你了。我不习惯于把自己的对手想得简单,我想他同意跟我们合作,你一定下了很多功夫,承受了不少委屈。能不能跟我说说,让我跟你分担一点。”

    “井田君,听了你这句话,我做什么都值了。你不知道最初给我这个任务时,心情有多沮丧,这个人比我见过的支那男人都矮,年纪看上去比我的父亲还大,手脚却比他的容貌更猥琐。我之所以还能挺过来,完全都靠你给我的回忆,把他幻想成你……”说到这,良子眼神就不禁有了沉醉,脸上也是桃花泛起,接着就有些愤愤道:“没想到这人得了这么大的好处,我一跟他谈起他工作的事情,他竟然拎起他的破公文包转身就走了,气得我差点当时背过气去。不过很快他又来了,不管我如何劝说如何诱惑,他始终不为所动。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给他亮出了底牌,他马上拎起他的公文包又想走。我拉住他威胁如果不配合,中日一旦开战,国民政府绝不是日本的对手,到时他绝对没有好结果。他犹豫了一下,又想走,我只好诱惑他,如果国民政府战败必然跟日本合作,以他的能力和学识,又有与日本合作的功劳,必然出人头地成为说一不二的人物。他终于沉默了,留下来不停地抽烟,天快亮时,才终于答应跟我们合作。”

    杨毅默然了,黄浚其人自己在出国前就已知晓,他其实也算得上是中国的大才子。他的《花随人圣庵摭忆》一书,曾在《中央时事周报》杂志上连载。该书绝大部分篇幅,所述皆为鸦片战争以来发生在晚清70年间的诸多历史事件,皆材料翔实、论述完备,时人赞之“援引广博,论断精确”。那时,自己可是每篇必拜读,从未曾遗漏过。未曾想今日此人竟已背叛民族,想来也是跟当初溥仪、川岛芳子之流一样,想借助日本人圆自己的梦,却不曾想过梦是每个人都有,不分种族。日本人没那个好心更不傻,不圆自己的梦却替别人圆梦,换做谁又能做这种事?他们就没想过日本人要是傻怎又会让弹丸小国的日本比中国小却比中国强。

    “井田君,你在想什么?我还要继续说吗”

    “当然。刚才我在想,假如你代表敌国这样来诱惑我,我能不能抵得住?良子,你觉得我能不能抵得住?”

    良子不由得呵呵直笑,“那可要试过才知道,井田君,你要知道我可不是几年前那个不懂事的小女孩了。”很快,良子收住了笑又正色道:“应该不会,我对你可没有一点信心。”

    “那么肯定?我可比黄浚年轻多了,更难经受得住定力的考验。”

    “是真的。你们男人都有自己的梦,在你们眼中可比女人重要多了,而井田君你,年纪轻轻就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学员教官,天皇御赐官,海兵首席,现在又统领海军全部情报人员,那件不是闻所未闻的成就。你这样的人还有什么梦想实现不了的,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威胁到你,还有什么能诱惑到你。”

    “良子,你真是帝国之花,怪不得如此人物都被你拉下水了。本来我还有点信心,可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怕敌国派你这样的人来了。你现在是暂时还没想到对付我的法子,你要来了能不有备而来吗。你想,以你的娇媚,我能不跟说话吗?以你的聪明才智,我还真保不准不被你拿住”

    良子忍不住又呵呵直笑,“你胡说,我才是担心呢,万一帝国真派我去征服你,我反而被你征服了,那帝国的颜面才是丢到家了。”

    转过了刚才的弯,杨毅可不想扯得太远,自己关心的事还没听完呢,“我们都不要瞎操心了,这都是是不可能的。良子,接着说你了不起的成就。”

    “我也是后来才慢慢发现,黄浚选择跟我们大日本合作,我们给他的许诺只是一部分因素,对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的失望才是主要原因。黄浚对自己的才学很自负,而偏偏蒋委员长用人是很有局限的,注定他在蒋哪里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还有其对国民政府内部拉帮结派的派系之争,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人际关系,全无事业进取之心的事实让他深感厌倦和不满,再加上其曾在我日本留学的经历,巨大的反差才让他选择了跟我们合作。所以说,我的成就还是国民政府的推,我的拉共同促成的,可比不了你,靠的全是自己的努力和天赋。”

    杨毅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嘴上应道:“我那些怎么能跟良子挽救那么生命的伟业相提并论。”

    (本章完)

第68章 继续调停() 
杨毅听了良子说完黄浚背叛的过程,再看看其投靠日本后干的那些事,立马忍不住想大声去叱问这个颇有名气的文学才子:“国家有负于你,可也不曾亏待于你,你怎么能因为个人欲望而出卖民族出卖同胞,你怎么就忍心让那么多同胞用鲜血用生命为你的个人欲望而买单!”当然,这只能是个激愤的愿望,杨毅知道有人在用同胞的血、同胞的生命换取个人欲望,就必须有人为同胞少流血、少失去生命而努力,否则我们的民族可就完了。淞沪战场上那一幕幕舍生忘死的场景,也使杨毅坚信,即使在国民政府内无法忍受民族被欺辱,而愿意去努力、去流血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眼下国民政府军因为伤亡惨重,逐步收缩防线,士气低落,假如此人却因为与日本人合作而凸显出来,那对民心士气打击太大,而且还是如此了解国民政府的人投靠日本人,更对那些私欲大过一切的人找到了榜样,后果不堪设想……,此人必除!

    “良子,如此了解国民政府的人我能否跟他聊聊,他对我眼下的谈和非常重要。”

    “井田君还是那么让人难以抗拒的谦逊,你在我这是永远的长官,没有什么不能的。可自从江阴事件后,国民政府开始调查泄密事件,为了避免接触过多引人注意,我已经按命令把联络关系转给了总领事须磨先生,后来须磨先生根据黄的情报组织了几次针对蒋的暗杀行动,准确的信息却奇迹般连蒋的一根毛都没伤到,反倒彻底激怒了蒋,勒令限期破案,不久就失去了黄的一切消息。我估计是被抓了,那么准确的极密信息知道的人就那么几个,排查起来再容易不过了。”

    杨毅心安了些,相信国民政府应该会给如此危害国家的人一个足以警戒那些私欲心大过一切的人,可国民政府此时的态度又占据了全部心思,“良子,你和黄接触很多,肯定了解很多国民政府高层的情况,能不能跟我分析下国民政府对待和谈可能有的态度。”

    “你可问对人了,全日本恐怕没有人比我还能更了解了。没有特殊情况下,我想这次陶德曼大使的工作恐怕要白费了。虽然国民政府损失很大,可对蒋委员长来说那只不过是数字而已,要知道他在镇压共产党上可是说过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更何况此次蒋委员长发布全国******是有政治目的,国民政府虽然形式上统一了支那,可各地军阀仍然是拥兵自重,各自为政。蒋委员长一直想通过裁军削弱地方军阀势力,可他只想削弱别人却还想着怎么增强自己,这样的裁军怎么可能进行的下去。”

    “难道他想借抗战之名,整合中国的军事力量,削弱地方军阀势力?”

    “不愧是海兵首席,人家刚刚动了动腿,你就知道人家要干什么了。不过从换他的角度看,这么做也没错,只是做起来太不高明了,他身边的不少人慢慢都看出来了。比如说,各地军队到达,马上就开赴战场,却不做任何加强,补给问题上更是大做周章。”

    对于中国各地军阀,可以说每个国人都深恶痛绝,治下的人民更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可事情弄得如此暗藏心思,却又昭然若揭,那么恐怕蒋委员长的目的不仅达不到,更糟糕的是这会毁了民族的抗争大业,民族的生死存亡在蒋委员长那里还是不如“家天下”,唉……

    看杨毅听得若有所思、若有所失,良子安慰道:“井田君,是不是认为此次徒劳无功,有些兴趣索然啊?”

    虽然跟自己想的是两码事,却挑动了杨毅的另一颗神经,不禁有些紧张地反问道:“难道良子觉得蒋委员长抵抗的决心也不是那么坚定,会跟我们合作吗?”

    “当然,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虽然蒋对生命的数字不那么在乎,可有一样是蒋不得不关心的。支那人把这些军阀最在乎的叫做“地盘”。井田君可知道当初蒋委员长能快速让各地军阀臣服于国民政府,并不是败于国民政府的军事优势,是被国民政府来自于江南的财富和蒋委员长的政治权术所瓦解。所以啊,我们只要在他的地盘内给他足够的军事压力,他的心也不是铁打的,他的膝盖也不是弯不下来。”

    “良子对国民政府了解得还真是入骨,听你这样分析说来,在我海陆大军威慑之下,蒋委员长很有可能成为张将军第二啊!”

    “长官,这基本上完全不可能,蒋的阅历和政治权术岂是张所能比拟的,一个锦衣玉食中成长总显激愤有余的年轻人是没法跟经历生死考验、在无数次政治洗礼中逐渐成就起来的政治老手同场而言的,所以须磨领事才针对蒋制定了多次的暗杀计划,蒋一死,国民政府必然彻底散了,整个国民政府内没有人还能有蒋那样的控制能力。其实这些在西安事变中就已经展现出来了。张杨完全没想到抓蒋以后得到各方面的一致声讨,反对最有力的竟然是张杨最想依仗的苏俄。国民政府内反蒋势力原本想借此生事,最终也没敢轻举妄动。要不是****调和处理得当,今日之支那形势那可太有利于我们了。”

    听着良子如此精辟入骨的分析,杨毅心里阵阵寒意泛起,她实在是太了解国民政府了,只要她还存在就会不停地给国民政府带来麻烦。可杨毅知道这件事自己很难下得去手,更不能让她的问题扯上自己。只能希望帮原本就不该卷进来的良子早日回到她那简单纯真的日子中去。

    “良子,听了你的话,我相信此行要有了你的帮助,就一定能完成帝国交给我的任务。你愿意全力以赴帮助我吗?”

    “那是当然,全力辅佐井田君不仅是帝国交给我的任务,也是我最大的心愿。能和井田君并肩战斗,想想就让人兴奋不已。”良子高兴地又泛起了桃花。

    杨毅一阵心酸,连忙转移了话题道:“良子,时间差不多了,我必须回大使馆了。以后我怎么联系你们。”

    “嗯,希望能尽快见到井田君。别忘了,我们还承担保护你的责任,你只要示意一下,我们的人就会想办法跟你联系,绝对不会暴露井田君的身份。”说完良子提高音量道:“三十二号,马上送长官回大使馆。”

    (本章完)

第69章 制令线() 
刚回到德国大使馆不久,门外就传来了车鸣声,杨毅连忙迎了出来。看到陶德曼脸上布满了阴云,杨毅就知道良子的推断不虚,但过程还是必须了解的。“大使先生……”

    陶德曼却不说话,拍了一下杨毅,转身就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桑尼,我真不知道蒋是怎么想的,淞沪战场已显败势,蒋竟然还说,只要日本不恢复到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他就不会接受日本的任何条件。”

    “日本恐怕没人敢签下这样的合约,这样的回话传回去,只会刺激陆军那些蛮子发动更疯狂的进攻,战争将不可避免深陷,调停的难度越来越大。”

    “所以桑尼,为了德日的反共大业,你可以把蒋的结果传回去,但不利于调停的话就不要说了。”

    “大使放心,您是知道我的态度的,自然知道分寸。可蒋没有跟您说过他是怎么考虑的吗?”

    陶德曼压低了声音道:“他说这样也是出于反共的考虑,假如他同意日本的要求,中国政府会被舆论浪潮冲倒,会发生革命,唯一结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会在中国占优势,这就意味着日本不肯能与中国议和,因为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

    杨毅一听就知道这只是蒋考虑的一方面而已,其它的是不会跟陶德曼大使提及的,自己更不会跟陶德曼大使说,“大使先生,蒋说话如此有底气,应该是有了强势的外力支撑吧?”

    陶德曼的眉头紧锁了,“桑尼,你猜得不错,我已收到消息,苏俄已经向国民政府提供大量的廉价武器,并且答应派遣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我们最担心的中苏关系在一天天靠近,以后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要真如此,中国很快就会向苏俄越靠越近,再往下就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了。大使先生,我们的调停工作越发紧迫了。”

    “桑尼说的一点不错,我们更要加把劲了,眼前是遇到了一些阻力,可调停工作就是这样,战争不进入相持状态,保持相对的平衡就无法进行调解。为了我们共同的反共大业,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

    杨毅还担心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